自粘合型針織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粘合型針織物,屬于經緯編織物技術領域。由表層、連接層和里層構成,所述的表層為單面層狀結構,里層采用一隔二抽針的線圈結構,連接層采用正反面集圈結構,表層、里層通過連接層的正反面集圈實現連接。將實用新型應用于緯編針織物等織物加工,具有手感好、透氣性佳、加工流程短、可實現連續化生產等優點。
【專利說明】
自粘合型針織物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粘合型針織物,屬于經瑋編織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復合織物又叫層壓復合織物或粘合織物,是一種織物與另一種織物通過粘合劑加壓粘合形成的織物。根據復合織物的粘合加工工藝方法不同,分為粘合劑法、壓延法、焰熔法和熱熔層壓法。
[0003]粘合劑法是使用溶體膠作為粘結載體,用刮刀或滾筒將溶體膠涂覆在織物表面使兩塊織物粘結為一體的方法,這是復合織物加工的傳統方法,但粘合劑一般都含有甲醛等有毒溶劑,因此,采用粘劑法生產復合織物,特別是采用含甲醛粘合劑的工藝方法,很難符合越來越嚴格的紡織品安全技術標準。
[0004]壓延法是將熱塑性材料通過壓延的方法加工成薄膜,經熱壓后將織物粘結為一體;焰熔層壓法是利用高溫火焰將聚氨酯泡沫塑料薄膜融化,再將織物與其加壓復合。但該兩種方式均均為分步作業,連續性不佳,且加工過程中耗能嚴重,高溫環境極易破壞原有織物的手感,影響穿著舒適度。
[0005]熱熔粘合是將熱熔型材料敷設在兩層織物之間再加壓、加熱使之熔融,從而將兩層織物粘結起來,該工藝方法又可分為預加工熱熔層壓和粘合型熱熔層壓,其區別是預加工熱熔層壓是將熱熔型材料采用涂覆、噴灑等方法預先均勻附著在織物上,再將其與另一織物通過加熱加壓復合,而粘合型熱熔層壓是將熱熔材料制成粘合膜再將其夾在兩層織物之間進行復合。但同樣存在明顯的缺陷:無法實現連續作業,手感僵硬,織物透氣性不佳。
[0006]基于此,做出本申請。
【實用新型內容】
[0007]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工藝流程短、加工方便、能保持針織物透氣性的自粘合型針織物。
[0008]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9]自粘合型針織物,由表層、連接層和里層構成,所述的表層為單面層狀結構,里層采用一隔二抽針的線圈結構,連接層采用正反面集圈結構,表層、里層通過連接層的正反面集圈實現連接。
[0010]進一步的,作為優選:
[0011]所述的表層采用瑋平針、珠地、單面斜紋或單面提花中的一種。
[0012]所述的表層是由長絲或短纖織造而成。
[0013]所述的里層線圈結構中,針盤為上針,針筒為下針,上下針橫向成圈比為1:1-5,上下針路數比為1:1-5。
[0014]所述的里層是由熔點在100-170°C的長絲織造而成。優選的,里層紗線為滌綸或錦綸。
[0015]所述的中間層是由細旦長絲織造而成,其中,本申請中,細旦長絲命名為細度低于表層紗線和里層紗線的紗線,在操作中可采用旦數為50-7f5D的纖維。
[0016]上述織物結構中,織物的表層為功能層,里層為熱熔粘合層,功能層的原料可根據用途需要進行選擇各類短纖紗以及長絲,里層的主要作用是在后續的熱壓加工中產生熔融而與其它材料粘合在一起形成復合結構,因此選擇的材料為低熔點長絲。故選擇長絲或短纖作為表層紗線、低熔點長絲作為里層紗線、細旦長絲作為連接層紗線。
[0017]在織造過程中,表層紗線、里層紗線和連接層紗線同時進入針盤和針筒,并分配在不同的針路上,表層紗線形成單面結構的表層,里層紗線采用一隔二抽針方式形成上下針成圈數和路數有差異的線圈結構,連接層紗線則采用正反面集圈方式將表層和里層連接為一體。
[0018]織造結構主要通過針盤和針筒控制,針盤決定上針,針筒決定下針,織造時主要考慮兩個問題:其一是織物的表層和里層應嚴格區分,不能出現表里層紗線相互穿插露底,否則就會出現里層的低熔點長絲顯露在織物表層,導致在熱熔復合后織物表面手感粗糙;其二是熱熔絲的用量應嚴格控制,熱熔絲含量過高將引起織物手感僵硬,且成本大幅提高,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織物結構設計為三層結構,表層為功能層原料,里層為低熔點長絲,中間層采用細旦滌綸長絲作為正反兩面的連接層;低熔點長絲的上針采用一隔二抽針,如當上下針橫向成圈數量比為1:3,同時上下針編織路數比為1:2時,織物表層編織6個線圈,里層編織I個線圈,里層的低熔點長絲形成一個稀疏的網狀結構,既減少了低熔點長絲的用量,又避免了致密低熔點長絲層在受熱熔融后大量填充在紗線間隙中,從而影響織物的透氣性和手感。
[0019]上下針橫向成圈數量比和上下針編織路數比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以滿足不同透氣性和剛柔性的織物的需要。作為優選,里層織造過程中,上下針橫向成圈數量比為I: 1-5,同時上下針編織路數比為I: 1-5。
[0020]以上組織結構設計中的表層可采用任何單面結構,如瑋平針、珠地、單面斜紋、單面均勾提花等。
[0021]由于低熔點長絲具有遇熱收縮的特性,因此,在水洗溫度的選擇上不能采用常規織物的高溫水洗工藝,后整理中采用常溫水洗工藝(即以30攝氏度以下的水溫加適量洗滌劑洗水15min,再清水洗2次,每次10分鐘即可,為避免在水洗過程中低熔點長絲過度減量,即使表層使用棉紗的產品也要避免添加NaOH),此外,為避免織物在后處理中遇熱收縮,水洗后即進行脫水定形(定形溫度應根據綜合考慮低熔點長絲的熔點和表層原料的性質特點,為避免低熔點長絲在定形過程中過度熔融,定形溫度不宜過多超過低熔點長絲的熔點,如內層熔點為110的低熔點長絲,則定形溫度設為130攝氏度較好,同時定形時間宜控制在30秒以內),避免采用匹染工藝,步驟(I)與步驟(2)之間還設置有染色工序(表層的原料需要在織造前染色,即筒紗染色,根據采用的原料不同,其筒染的工藝也是不同的,因此這里不需要進行敘述),紗線或纖維先染色再織造。
[0022]本實用新型上述加工方法主要從兩方面進行自粘合型針織物的加工:首先是加工流程上,本申請中,里層作為熱熔層,是在織造工序中與織物的其他部分同步形成的,無需進行敷設工序,因此,可實現針織物的連續化加工;其次是針織物的結構上,本申請中,作為里層的熱熔層是由網狀的線圈結構構成,存在大量的孔隙,在確保可熔的同時,也避免了熔融里層對表層、連接層的封堵,既不影響表層手感,又確保了復合織物的透氣性。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針織物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本實用新型上機工藝配置圖;
[0025]圖3為本實用新型針織物的第一種結構的線圈編織圖;
[0026]圖4為本實用新型針織物的第二種結構的線圈編織圖。
[0027]圖中標號:1.表層;2.連接層;3.里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28]實施例1
[0029]本實施例自粘合型針織物,結合圖1,由表層1、連接層2和里層3構成,表層I為單面層狀結構,里層3采用一隔二抽針的線圈結構,連接層2采用正反面集圈結構,表層1、里層3通過連接層2的正反面集圈實現連接。
[0030]其加工流程如下:
[0031](I)原料選擇:
[0032]表層1:45S純棉紗;
[0033]連接層2:50D/24F 滌綸 DTY;
[0034]里層3:60D/12F熔點110°低熔點滌綸。
[0035](2)組織結構設計:
[0036]表層I采用瑋平針組織,里層3采用一隔二抽針的變化瑋平針組織,連接層2采用正反面集圈連接。
[0037]其上機如圖2所示,織物編織圖如圖3所示,在1、2、5、6路為45S純棉紗,3、7路為60D/12F,熔點110°的低熔點滌綸,4、8路為50D/24F滌綸DTY。
[0038]所得織物可作為增加硬挺度的純棉表面超薄型襯衫硬襯里使用。
[0039]實施例2:帶熱熔粘合層的提花裝飾織物
[0040]本實施例自粘合型針織物,結合圖1,由表層1、連接層2和里層3構成,表層I為單面層狀結構,里層3采用一隔二抽針的線圈結構,連接層2采用正反面集圈結構,表層1、里層3通過連接層2的正反面集圈實現連接。
[0041 ] 其加工流程如下:
[0042](I)原料選擇:
[0043]表層1:150D/96F滌綸長絲(紅),150D/96F滌綸長絲(白);
[0044]連接層2: 50D/24F 滌綸 DTY ;
[0045]里層3:75D/24F熔點110°低熔點滌綸。
[0046](2)組織結構設計:
[0047]表層I采用兩色均勻提花組織,里層3采用一隔一抽針的變化瑋平針組織,連接層2采用正反面集圈連接。
[0048]其上機如圖2所示,織物編織圖如圖4所示,1、3、7、9路喂入紅色滌綸長絲,2、4、8、10路喂入白色滌綸長絲,5、11路喂入低熔點滌綸,6、12路喂入連接表2、里層3的50D滌綸DTY0
[0049]織物表層I呈現紅白兩色提花小方格花型,里層3為熱熔絲線圈形成的的熱熔粘合層,可與其它材料通過熱壓復合形成具有裝飾效應的復合織物。
[0050]以上內容是結合本實用新型創造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所提供技術方案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創造具體實施只局限于上述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創造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創造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自粘合型針織物,其特征在于:由表層、連接層和里層構成,所述的表層為單面層狀結構,里層采用一隔二抽針的線圈結構,上下針橫向成圈比為1:1-5,上下針路數比為1:1_5,連接層采用正反面集圈結構,表層、里層通過連接層的正反面集圈實現連接;所述的表層是由長絲或短纖織造而成;所述的里層是由熔點在100-170°C的長絲織造而成。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合型針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層采用瑋平針、珠地、單面斜紋或單面提花中的一種。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合型針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里層紗線為滌綸或錦綸。
【文檔編號】D04B1/14GK205556962SQ201520902390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3日
【發明人】朱昊, 王娟
【申請人】浙江港龍織造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