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混凝土筒倉的頂板模板支撐平臺的安裝和拆卸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土木工程的施工方法,具體講是一種混凝土 (圓)筒倉的頂板模板支撐平臺的安裝和拆卸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混凝土結構具有經濟、實用、取材容易、有較好防潮、防電害效果,因此,在糧食等散粒物品的儲存中常采用混凝土筒倉結構。 一般筒倉直徑在10m 20m之間,高度在30m 50m之間,圓筒壁厚不小于20cm。
為了保證這種特殊高聳構筑物的施工質量和進度,現有技術針對混凝土筒倉的筒壁的施工,多采用較成熟的滑模施工工藝。如圖1所示,其施工方法一般為在圓筒筒壁101混凝土中間設若干貫穿有穿心千斤頂106的豎直向的支撐鋼筋108,將所述的千斤頂106與吊掛式支撐機構107固定,在所述的吊掛式支撐機構107上固定內、外模板105及由中心筒102和若干呈輪輻放射狀分布的鋼桁架104組成的輪輻式施工平臺103。施工人員站在施工平臺103上,向綁扎了鋼筋的內、外模板105之間的空間澆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將千斤頂106按一定幅度提升,使得通過吊掛式支撐機構107與千斤頂106連接的內、外模板105和施工平臺103同步抬升,然后在內、外模板105之間繼續綁扎鋼筋,再繼續向這一高度的內、外模板105之間澆注混凝土。經過多次重復操作,直至將混凝土澆注至筒壁IOI的設計高度。
筒壁混凝土澆注完成后,現有技術針對混凝土筒倉的頂板(包括頂板本體和頂板梁)的施工方法一般為先將分解拆卸后的千斤頂106、內、外模板105、吊掛式支撐機構107和施工平臺103用塔式起重機從筒倉頂部吊離,然后在筒倉內從地面開始從下往上架設滿堂扣件式鋼管支架及支架支撐構件,再然后在滿堂扣件式鋼管支架及支架支撐構件的上方安裝筒倉的頂板模板(包括頂板本體的模板和頂板梁的模板)和模板支撐構件,接著綁扎鋼筋,最后澆筑頂板混凝土。頂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再從上往下拆卸頂板模板、模板支撐構件、鋼管支架和支架支撐構件,再從筒倉底部的倉門拿出所有被拆卸的材料。
以上施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筒倉高度一般超過30m,筒倉內滿堂扣件式鋼管支架和支架支撐構件的鋼管的間距必須密、數量必須多,故需占用大量鋼管及扣件等材料,其材料耗損大、材料成本高,且施工過程復雜,施工難度高,施工人員勞動強度大,施 工效率低,施工周期長,其人工成本高。又由于頂板高度離地面一般超過30m,豎直向鋼 管太長,容易失穩,故存在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簡化施工過程、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 強度、縮短施工周期、節省施工材料、杜絕安全隱患的混凝土筒倉的頂板模板支撐平臺 的安裝和拆卸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混凝土筒倉的頂板模板支撐平臺的安裝和拆卸
方法,它包括以下施工步驟
a、 滑模施工時在筒壁上設多組預埋件;
b、 在吊掛式支撐機構的頂端安裝帶滑輪組的滑輪組支撐機構,用滑輪組的起重繩 吊住滑模施工用的施工平臺;
c、 拆卸施工平臺與吊掛式支撐機構之間的連接件,使兩者分離;
d、 施工人員站在施工吊籃上將鋼牛腿固定在預埋件上,鋼牛腿的個數和預埋件的 組數相同;
e、 施工人員用機械設備將施工平臺垂直下降,使得施工平臺的鋼桁架的桁架支座 節點板擱置在鋼牛腿上;
f、 將施工平臺與筒壁固定;
g、 將分解、拆卸后的吊掛式支撐機構、帶滑輪組的滑輪組支撐機構、千斤頂、內、 外模板及歩驟e的機械設備用起重機從筒倉頂部吊離;
h、 將固定后的施工平臺作為專用支撐平臺,在專用支撐平臺上從下往上搭建鋼管 支架、支架支撐構件、頂板模板和模板支撐構件,在頂板模板上綁扎鋼筋并預埋安裝 巻揚機用的固定件;
i、 澆筑頂板混凝土并預留多個供鋼索穿過的通孔和一個短邊長度大于中心筒直徑 的操作矩形孔;
j、當頂板混凝土的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從上往下分解、拆卸搭建在專用支撐平 臺上的頂板模板、模板支撐構件、鋼管支架和支架支撐構件,并將拆卸后材料用起重 機從頂板預留的操作矩形孔吊離;
k、在頂板的固定件上安裝多個巻揚機,將巻揚機的鋼索穿過通孔與專用支撐平臺 固定;1、施工人員站在施工吊籃上將專用支撐平臺與筒壁分離; m、用巻揚機將專用支撐平臺下降到筒倉底部;
n、拆卸專用支撐平臺,將專用支撐平臺的中心筒用起重機從頂板預留的操作矩形 孔吊離并將拆卸后的其它材料從筒倉底部搬走;
o、配筋并澆注頂板上預留的通孔和操作矩形孔的混凝土并撤除頂板上的巻揚機。 步驟a所述的滑模施工時在筒壁設多組預埋件是指,每組預埋件包括一個上預埋 鋼件和一個下預埋鋼件,預埋件的組數等于施工平臺上的鋼桁架的上弦桿的數目,每 個下預埋鋼件與每個上弦桿遠離中心筒的一端位置一一對應,施工人員在低于筒倉筒 壁頂端2.5m 3.5m的高度預埋下預埋鋼件,在低于筒倉筒壁頂端0.3m 0.5m的高度預 埋上預埋鋼件。
步驟b所述的用滑輪組的起重繩吊住滑模施工用的施工平臺是指,施工人員在吊 掛式支撐機構上固定多個巻揚機,并將滑輪組的起重繩的一端與巻揚機連接,將起重 繩的另一端固定在施工平臺上。
步驟d所述的施工人員站在施工吊籃上將鋼牛腿固定在預埋件上是指,施工人員 站在施工吊籃上將鋼牛腿焊接在下預埋鋼件上。
歩驟e所述的施工人員用機械設備將施工平臺垂直下降是指,施工人員用巻揚機 帶動滑輪組的起重繩,使得施工平臺垂直下降;步驟g所述的機械設備是指巻揚機。
步驟f所述的將施工平臺與筒壁固定是指,將施工平臺的各鋼桁架的桁架支座節 點板焊接在對應的鋼牛腿上,且在施工平臺與筒壁之間設多根加固拉索。
所述的在施工平臺與筒壁之間設多根加固拉索是指,每根加固拉索的兩端均固定 有拉索節點板, 一端的拉索節點板焊接在鋼桁架上弦桿的節點上,另一端的拉索節點 板焊接在上預埋鋼件上。
步驟1施工人員站在施工吊籃上將專用支撐平臺與筒壁分離是指,施工人員站在 施工吊籃上用氧割將加固拉索上端的拉索節點板和鋼牛腿割斷,使得專用支撐平臺與 筒壁分離。
歩驟g、 j、 n所述的起重機為塔式起重機。
本發明混凝土筒倉的頂板模板支撐平臺的安裝和拆卸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
下顯著優點和有益效果
由于本發明混凝土筒倉的頂板模板支撐平臺的安裝和拆卸直接采用滑模施工用的施
工平臺,且該專用支撐平臺一般固定在離筒倉筒壁頂端2.5m 3.5m的高度上,不需要再從筒倉地面開始從下往上架設30m以上高度的滿堂扣件式鋼管支架及支架支撐構件等, 且澆注完成后,只需拆除支撐平臺上3ra左右高的鋼管支架等,再將該支撐平臺降落到筒 倉底部拆卸即可,因此,既節省了大量鋼管和扣件等施工材料,大幅度降低了材料成本, 且極大地簡化了施工過程,大幅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大幅度降低了施工難度、施工人員 的勞動強度和人工成本,大幅度減少了施工周期;又由于鋼管支架只有3m高,故不存在 失穩的問題,杜絕了安全隱患。
作為改進,鋼桁架的弦桿上焊接拉索節點板的節點與中心筒的距離等于上弦桿長度 的三分之一,這樣有效提高了上弦桿的承載能力,使得上弦桿不易彎曲。
圖1是現有技術的澆注混凝土筒倉的筒壁的施工平臺和整套滑模用工具的結構示意 圖(已在背景技術中結合標記說明,故具體實施方式
中不再對圖l單獨說明)。
圖2是實施本發明方法的澆注混凝土筒倉的筒壁的施工平臺從筒壁頂端下降時的狀
態參考圖。
圖3是實施本發明方法的混凝土筒倉的頂板模板的專用支撐平臺安裝在筒壁上時的 狀態參考圖。
圖4是實施本發明方法的混凝土筒倉的頂板模板的專用支撐平臺從筒壁向筒底下降 時的狀態參考圖。
圖5是實施本發明方法的混凝土筒倉的頂板模板的專用支撐平臺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
現有技術的部件101、筒壁,102、中心筒,103、施工平臺,104、鋼桁架,105、 內、外模板,106、千斤頂,107、吊掛式支撐機構,108、支撐鋼筋;
本發明的部件1、筒壁,2、中心筒,3、專用支撐平臺,4、鋼桁架,4.1、上弦 桿,5、內、外模板,6、千斤頂,7、吊掛式支撐機構,8、巻揚機,9、頂板,10、鋼 索,11、通孔,12、上預埋鋼件,13、下預埋鋼件,14、加固拉索,15、桁架支座節點 板,16、拉索節點板,17、鋼牛腿,18、滑輪組,19、滑輪組支撐機構,20、起重繩, 21、操作矩形孔。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2、圖3、圖4、圖5所示,本發明混凝土筒倉的頂板模板支撐平臺的安裝和拆 卸方法,它包括以下施工步驟-a、 滑模施工時在筒壁l (即現有技術中的101,重新標注是為了區別于現有技術, 以下102、 104、 105、 106、 107相同)上設多組預埋件,即每組預埋件包括一個上預 埋鋼件12和一個下預埋鋼件13,預埋件的組數等于施工平臺103上的鋼桁架4 (即現 有技術中的104)的上弦桿4.1的數目,每個下預埋鋼件13與每個上弦桿4.1遠離中 心筒2 (即現有技術中的102)的一端位置一一對應,施工人員在低于筒倉筒壁1頂端 2.5m 3.5m的高度預埋下預埋鋼件13,在低于筒倉筒壁1頂端0.3m 0.5m的高度預埋 上預埋鋼件12。根據常識可知,此時的預埋件為裸露的鋼件。
b、 在吊掛式支撐機構7 (即現有技術中的107)的頂端安裝帶滑輪組18的滑輪組 支撐機構19,用滑輪組18的起重繩20吊住滑模施工用的施工平臺103,即施工人員 在吊掛式支撐機構7上固定多個巻揚機8,并將滑輪組18的起重繩20的一端與巻揚 機8連接,將起重繩20的另一端固定在施工平臺103上。
c、 拆卸施工平臺103與吊掛式支撐機構7之間的連接件,使兩者分離。
d、 施工人員站在施工吊籃上將鋼牛腿17焊接在下預埋鋼件13上。鋼牛腿17的 個數和預埋件的組數相同。
e、 施工人員用機械設備將施工平臺103垂直下降,即施工人員用巻揚機8帶動滑 輪組18的起重繩20,使得施工平臺103垂直下降。使得施工平臺103的鋼桁架4的 桁架支座節點板15擱置在鋼牛腿17上。
f、 將施工平臺103與筒壁1固定,即將施工平臺103的各鋼桁架4的桁架支座節 點板15焊接在對應的鋼牛腿17上,且在施工平臺103與筒壁1之間設多根加固拉索 14。
所述的在施工平臺103與筒壁1之間設多根加固拉索14是指所述的加固拉索 14的兩端均固定有拉索節點板16, 一端的拉索節點板16焊接在鋼桁架4上弦桿4.1 的節點上,該節點與中心筒2的距離等于上弦桿4.1長度的三分之一;另一端的拉索 節點板16焊接在上預埋鋼件12上。
g、 將分解、拆卸后的吊掛式支撐機構7、帶滑輪組18的滑輪組支撐機構19、千 斤頂6 (即現有技術中的106)、內、外模板5 (即現有技術中的105)及步驟e的機械 設備用起重機從筒倉頂部吊離,所述的機械設備是指巻揚機8。
h、 將固定后的施工平臺103作為專用支撐平臺3,在專用支撐平臺3上從下往上
搭建鋼管支架、支架支撐構件、頂板模板(包括頂板本體模板和頂板梁模板)和模板 支撐構件,在頂板模板上綁扎鋼筋并預埋安裝巻揚機8用的固定件(圖中未示出)。i、澆筑頂板(包括頂板本體和頂板梁)9混凝土并預留多個供鋼索IO穿過的通孔 11和一個短邊長度大于中心筒2直徑的操作矩形孔21。
所述的操作矩形孔21的短邊長度是指當操作矩形孔21為長方形時,短邊長度 為長方形的寬的長度;當操作矩形孔21為正方形時,短邊長度為正方形的邊長的長度。
j、當頂板9混凝土的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從上往下分解、拆卸搭建在專用支撐 平臺3上的頂板模板、模板支撐構件、鋼管支架和支架支撐構件,并將拆卸后材料用 起重機從頂板9預留的操作矩形孔21吊離。
k、在頂板9的固定件上安裝多個巻揚機8,將巻揚機8的鋼索10穿過通孔11與 專用支撐平臺3固定。
1、施工人員站在施工吊籃上將專用支撐平臺3與筒壁1分離,即施工人員站在施 工吊籃上用氧割將加固拉索14上端的拉索節點板16和鋼牛腿17割斷,使得專用支撐 平臺3與筒壁1分離。
m、用巻揚機8將專用支撐平臺3下降到筒倉底部。
n、拆卸專用支撐平臺3,將專用支撐平臺3的中心筒2用起重機從頂板9預留的 操作矩形孔21吊離并將拆卸后的其它材料從筒倉底部搬走。
o、配筋并澆注頂板9上預留的通孔11和操作矩形孔21的混凝土并撤除頂板9上 的巻揚機8。
所述的配筋并澆注頂板9上預留的通孔11和操作矩形孔21的混凝土采用常規技術, 如從頂板9懸吊并固緊孔底模板,再綁扎鋼筋,然后澆注孔的混凝土,拆除模板時,再 剪斷不粘接在混凝土內的懸吊鋼筋。
步驟g、 j、 n所述的起重機為塔式起重機。
以上僅就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發 明不僅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其具體施工步驟和具體結構允許有變化,如步驟g、 j、 n 所述的起重機還可以為輪式起重機;步驟f所述的施工平臺103的各鋼桁架4的桁架支 座節點板15與對應的鋼牛腿17之間也可以采用螺栓連接,所述的加固拉索14的一端的 拉索節點板16與鋼桁架4上弦桿4.1的節點之間也可以采用螺栓連接,另一端的拉索節 點板16與上預埋鋼件12之間同樣可采用螺栓連接;所述的加固拉索14的一塊拉索節點 板16可以與鋼桁架4上弦桿4.1的其它節點固定,而不限定必須是三分之一處的節點; 等等。凡在本發明方法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所作的各種變化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 圍內。
10
權利要求
1、一種混凝土筒倉的頂板模板支撐平臺的安裝和拆卸方法,它包括以下施工步驟a、滑模施工時在筒壁(1)上設多組預埋件;b、在吊掛式支撐機構(7)的頂端安裝帶滑輪組(18)的滑輪組支撐機構(19),用滑輪組(18)的起重繩(20)吊住滑模施工用的施工平臺(103);c、拆卸施工平臺(103)與吊掛式支撐機構(7)之間的連接件,使兩者分離;d、施工人員站在施工吊籃上將鋼牛腿(17)固定在預埋件上,鋼牛腿(17)的個數和預埋件的組數相同;e、施工人員用機械設備將施工平臺(103)垂直下降,使得施工平臺(103)的鋼桁架(4)的桁架支座節點板(15)擱置在鋼牛腿(17)上;f、將施工平臺(103)與筒壁(1)固定;g、將分解、拆卸后的吊掛式支撐機構(7)、帶滑輪組(18)的滑輪組支撐機構(19)、千斤頂(6)、內、外模板(5)及步驟e的機械設備用起重機從筒倉頂部吊離;h、將固定后的施工平臺(103)作為專用支撐平臺(3),在專用支撐平臺(3)上從下往上搭建鋼管支架、支架支撐構件、頂板模板和模板支撐構件,在頂板模板上綁扎鋼筋并預埋安裝卷揚機(8)用的固定件;i、澆筑頂板(9)混凝土并預留多個供鋼索(10)穿過的通孔(11)和一個短邊長度大于中心筒(2)直徑的操作矩形孔(21);j、當頂板(9)混凝土的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從上往下分解、拆卸搭建在專用支撐平臺(3)上的頂板模板、模板支撐構件、鋼管支架和支架支撐構件,并將拆卸后材料用起重機從頂板(9)預留的操作矩形孔(21)吊離;k、在頂板(9)的固定件上安裝多個卷揚機(8),將卷揚機(8)的鋼索(10)穿過通孔(11)與專用支撐平臺(3)固定;1、施工人員站在施工吊籃上將專用支撐平臺(3)與筒壁(1)分離;m、用卷揚機(8)將專用支撐平臺(3)下降到筒倉底部;n、拆卸專用支撐平臺(3),將專用支撐平臺(3)的中心筒(2)用起重機從頂板(9)預留的操作矩形孔(21)吊離并將拆卸后的其它材料從筒倉底部搬走;o、配筋并澆注頂板(9)上預留的通孔(11)和操作矩形孔(21)的混凝土并撤除頂板(9)上的卷揚機(8)。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混凝土筒倉的頂板模板支撐平臺的安裝和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所述的滑模施工時在筒壁(1)設多組預埋件是指,每組預埋件包括一個上預埋鋼件(12)和一個下預埋鋼件(13),預埋件的組數等于施工平臺(103)上的鋼桁架(4)的上弦桿(4.1)的數目,每個下預埋鋼件(13)與每個上弦桿(4.1)遠離中心筒(2)的一端位置一一對應,施工人員在低于筒倉筒壁(1)頂端2.5m 3.5m的高度預埋下預埋鋼件(13),在低于筒倉筒壁(1)頂端0.3m 0.5m的高度預埋上預埋鋼件(12)。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筒倉的頂板模板支撐平臺的安裝和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歩驟b所述的用滑輪組(18)的起重繩(20)吊住滑模施工用的施工平臺(103)是指,施工人員在吊掛式支撐機構(7)上固定多個巻揚機(8),并將滑輪組(18)的起重繩(20)的一端與巻揚機(8)連接,將起重繩(20)的另一端固定在施工平臺(103)上。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筒倉的頂板模板支撐平臺的安裝和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歩驟d所述的施工人員站在施工吊籃上將鋼牛腿(17)固定在預埋件上是指,施工人員站在施工吊籃上將鋼牛腿(17)焊接在下預埋鋼件(13)上。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筒倉的頂板模板支撐平臺的安裝和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e所述的施工人員用機械設備將施工平臺(103)垂直下降是指,施工人員用巻揚機(8)帶動滑輪組(18)的起重繩(20),使得施工平臺(103)垂直下降;步驟g所述的機械設備是指巻揚機(8)。
6、 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混凝土筒倉的頂板模板支撐平臺的安裝和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f所述的將施工平臺(103)與筒壁(1)固定是指,將施工平臺(103)的各鋼桁架(4)的桁架支座節點板(15)焊接在對應的鋼牛腿(17)上,且在施工平臺(103)與筒壁(1)之間設多根加固拉索(14)。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筒倉的頂板模板支撐平臺的安裝和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施工平臺(103)與筒壁(1)之間設多根加固拉索(14)是指,每根加固拉索(14)的兩端均固定有拉索節點板(16), 一端的拉索節點板(16)焊接在鋼桁架(4)上弦桿(4.1)的節點上,另一端的拉索節點板(16)焊接在上預埋鋼件(12)上。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筒倉的頂板模板支撐平臺的安裝和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端的拉索節點板(16)焊接在鋼桁架(4)上弦桿(4.1)的節點上是指,該節點與中心筒(2)的距離等于上弦桿(4.1)長度的三分之一。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筒倉的頂板模板支撐平臺的安裝和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施工人員站在施工吊籃上將專用支撐平臺(3)與筒壁(1)分離是指,施工人員站在施工吊籃上用氧割將加固拉索(14)上端的拉索節點板(16)和鋼牛腿(17)割斷,使得專用支撐平臺(3)與筒壁(1)分離。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筒倉的頂板模板支撐平臺的安裝、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g、 j、 n所述的起重機為塔式起重機。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混凝土筒倉的頂板模板支撐平臺的安裝和拆卸方法,它包括設預埋件;將鋼牛腿固定在預埋件上;將施工平臺下降;將施工平臺與筒壁(1)固定;將分解、拆卸后的滑模用工具等吊離;在專用支撐平臺(3)上搭建模板、支架及構件,在模板上配筋;澆筑頂板(9)混凝土;分解、拆卸搭建在專用支撐平臺(3)上的模板、支架及構件;將專用支撐平臺(3)與筒壁(1)分離;將專用支撐平臺(3)下降到筒倉底部;拆卸專用支撐平臺(3)。該混凝土筒倉的頂板模板支撐平臺的安裝和拆卸方法能簡化施工過程、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強度、縮短施工周期、節省施工材料、杜絕安全隱患。
文檔編號E04H7/26GK101476410SQ20091009569
公開日2009年7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1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13日
發明者吳佳雄, 李元水, 章銘榮 申請人:杭州蕭宏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