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定模頂板的拉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注塑模具內部的裝置,具體是指注塑模具中,用于拉動定模頂板頂推斜頂桿,將位于定模型腔中的倒扣芯塊從制品的倒扣結構中斜頂抽出的一種定模頂板的拉動裝置。
背景技術:
定模型腔的倒扣斜頂抽芯,需要設置定模頂板來頂推斜頂桿,將位于定模型腔中的倒扣芯塊從制品正面的倒扣結構中斜頂抽出;而推動定模頂板的方式,現有技術采用諸如設置油缸驅動,或者采用彈簧頂出機構;油缸驅動的輔設機構復雜、成本高、同步性差; 彈簧頂出機構,利用模具開模,動模、定模分型,彈簧頂推定模頂板隨著后退的動模,同步頂推斜頂桿,斜頂桿帶動倒扣芯塊斜向伸出定模型腔斜抽脫離制品;彈簧頂出機構雖然結構簡單,由于彈簧易于疲勞失效,使用壽命短,工作可靠性差,不時地會發生頂不出現象,導致拉傷制品,且經常維護更換彈簧費工費時,工時成本高;因此,現有技術存在機構復雜、成本高、可靠性差的問題與不足。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本發明采用由頂板拉桿、活動銷、拉桿套、 動模拉桿構成的裝置用于驅動定模頂板工作,應用時,將頂板拉桿、活動銷、拉桿套設置在定模處,將動模拉桿設置在動模處,利用模具開模,頂板拉桿的活動銷在拉桿套內鎖緊、松開動模拉桿的作用,由動模拉桿拉動頂板拉桿,頂板拉桿帶動定模頂板,定模頂板頂推斜頂桿,使倒扣芯塊隨著后退的動模同步斜向抽芯脫離制品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定模頂板的拉動裝置,旨在使驅動定模頂板的機構達到結構簡單、工作可靠、成本低的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定模頂板的拉動裝置,包括頂板拉桿、活動銷、 拉桿套、動模拉桿,其中所述的頂板拉桿為頂部設有凸緣臺階的圓柱臺階形的桿狀鋼質構件;頂板拉桿的底部中心向上設有圓形的盲孔,稱為拉拔孔;由下而上,在所述拉拔孔孔深的2/3處的孔壁上,設有二個對稱的矩形的通孔稱為滑孔;所述滑孔的下孔壁設有一條沿頂板拉桿直徑方向的凹槽稱為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一端與頂板拉桿的外柱壁相通, 而另一端止于滑孔內且不與拉拔孔的內壁相通;
所述的活動銷為在截面為矩形的圓環上截取的一段環扇形的塊狀的鋼質構件;活動銷的內外兩個弧形側面之間的厚度大于頂板拉桿的所述拉拔孔的壁厚,活動銷的上下面之間的厚度尺寸和左右側面之間的寬度尺寸分別與所述滑孔活動配合;活動銷的下面固定設有向下凸出的圓柱形的限位銷;所述限位銷與頂板拉桿的滑孔的所述限位滑槽滑動配合;活動銷的各個棱邊均設有過渡倒角;
所述的拉桿套為底部設有凸緣臺階的、上下敞開中空的圓柱臺階形管狀鋼質構件;拉桿套的管壁直徑與頂板拉桿的外柱面滑動配合,
拉桿套的管壁的下端設有直徑大于管壁直徑的臺階沿口 ;所述臺階沿口與拉桿套的管壁之間設有過渡錐面;
所述的動模拉桿為底部設有凸緣臺階的圓柱臺階形的桿狀鋼質構件;動模拉桿的柱面直徑與頂板拉桿的所述拉拔孔滑動配合;動模拉桿的上部沿柱面圓周設有一圈環形的凹槽,稱為鎖緊槽;所述鎖緊槽的寬度與活動銷的上下面的厚度尺寸滑動配合;鎖緊槽的上下棱邊均設有過渡錐面;動模拉桿的頂端棱邊亦設有過渡錐面;
拉桿套的臺階沿口的半徑與拉桿套的管壁的半徑之差與動模拉桿的鎖緊槽的槽深相等,活動銷的內外弧面之間的厚度等于頂板拉桿的拉拔孔的壁厚與鎖緊槽的槽深之和;
頂板拉桿向下滑動插入拉桿套的管壁中,動模拉桿向上滑動插入頂板拉桿的拉拔孔中,動模拉桿的鎖緊槽與頂板拉桿的所述滑孔平齊,活動銷滑動位于滑孔中,活動銷的限位銷滑動位于所述滑孔的限位滑槽中,活動銷的外側弧面與拉桿套的管壁滑動接觸,活動銷的內側弧面與動模拉桿的鎖緊槽的槽底接觸,此時,在拉桿套的管壁的約束作用下活動銷將頂板拉桿與動模拉桿相互鎖定連接。
工作原理
設,拉桿套靜止不動,
當,動模拉桿插在頂板拉桿的拉拔孔中,同時,頂板拉桿也插在拉桿套的管壁中, 則,受拉桿套的管壁的約束,活動銷將頂板拉桿與動模拉桿相互鎖定連接;
當,動模拉桿拉動頂板拉桿向下移動至拉桿套的臺階沿口處,此處,若給一個力停止頂板拉桿隨動模拉桿繼續向下移動,則,受動模拉桿的鎖緊槽的過渡錐面的推動作用,活動銷沿所述滑孔被推向拉桿套的臺階沿口,此時,活動銷的外側弧面與拉桿套的臺階沿口的內壁接觸,活動銷的內側弧面與頂板拉桿的拉拔孔的內壁齊平,動模拉桿與頂板拉桿解鎖,隨著動模拉桿的繼續向下移動,動模拉桿滑動脫離頂板拉桿;
復位時,動模拉桿向上插入頂板拉桿的拉拔孔并頂推頂板拉桿向上移動,此時,受拉桿套的臺階沿口的過渡錐面的推動作用,活動銷沿頂板拉桿的滑孔被推向動模拉桿的鎖緊槽,當活動銷隨著動模拉桿、頂板拉桿向上滑入拉桿套的管壁中,受拉桿套的管壁的約束,活動銷將頂板拉桿與動模拉桿相互鎖定連接復位。
實際應用
將頂板拉桿朝下與定模頂板固定連接,拉桿套設在定模型腔板的下面且通過卡簧固定,頂板拉桿攜帶著活動銷穿過定模型腔板插入拉桿套中,動模拉桿設置在動模板的上面,動模拉桿向上插入頂板拉桿的拉拔孔中且通過活動銷與頂板拉桿鎖定連接;
應用時,模具為臥式安裝,結構描述的上下方向為應用工作描述的前后方向;
模具開模,定模靜止,動模后退,動模拉桿拉動頂板拉桿、定模頂板隨動模后退,定模頂板頂推斜頂桿,使倒扣芯塊隨著后退的動模同步斜向抽芯脫離制品;
當活動銷隨頂板拉桿行至拉桿套底部臺階沿口時,設在定模頂板下面的限位塊與定模型腔板的上面接觸而使定模頂板停止移動,受動模拉桿的鎖緊槽的過渡錐面的推動, 活動銷被推向拉桿套的臺階沿口,動模拉桿與頂板拉桿解鎖,動模拉桿滑出頂板拉桿隨動模繼續后退,直至制品由動模頂出機構從動模型芯中頂出脫模。
上述,本發明采用由頂板拉桿、活動銷、拉桿套、動模拉桿構成的裝置用于驅動定模頂板工作,應用時,將頂板拉桿、活動銷、拉桿套設置在定模處,將動模拉桿設置在動模處,利用模具開模,頂板拉桿的活動銷在拉桿套內鎖緊、松開動模拉桿的作用,由動模拉桿拉動頂板拉桿,頂板拉桿帶動定模頂板,定模頂板頂推斜頂桿,使倒扣芯塊隨著后退的動模同步斜向抽芯脫離制品的技術方案,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機構復雜、成本高、可靠性差的問題與不足,所提供的一種定模頂板的拉動裝置,使驅動定模頂板的機構達到了結構簡單、工作可靠、成本低的目的。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定模頂板的拉動裝置的結構的剖視示意圖2是本發明的一種定模頂板的拉動裝置的結構的軸測示意圖3是本發明的一種定模頂板的拉動裝置的部件軸測分解示意圖4是圖3中A部的引出放大圖5是本發明的一種定模頂板的拉動裝置的部件活動銷的軸測示意圖6是本發明的一種定模頂板的拉動裝置,工作在頂板拉桿與動模拉桿相互鎖定連接時態的原理示意圖7是本發明的一種定模頂板的拉動裝置,工作在頂板拉桿與動模拉桿解鎖時態的原理示意圖8是本發明的一種定模頂板的拉動裝置,工作在動模拉桿脫離時態的原理示意圖9是本發明的一種定模頂板的拉動裝置,處在應用模具中位置的剖視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任何限制。
圖中頂板拉桿1、活動銷2、拉桿套3、動模拉桿4、卡簧01、頂板桿壓板02、動模桿壓板03、定模載板04、定模型腔板05、定模頂板06、T形滑軌07、斜頂桿08、倒扣芯塊09、輔推彈簧010、頂板導柱011、限位塊012、制品013、動模板014。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 圖9,本發明的一種定模頂板的拉動裝置,包括頂板拉桿1、活動銷2、拉桿套3、動模拉桿4,其中所述的頂板拉桿1為頂部設有凸緣臺階的圓柱臺階形的桿狀鋼質構件;頂板拉桿1的底部中心向上設有圓形的盲孔,稱為拉拔孔;由下而上,在所述拉拔孔孔深的2/3處的孔壁上,設有二個對稱的矩形的通孔稱為滑孔;所述滑孔的下孔壁設有一條沿頂板拉桿1直徑方向的凹槽稱為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一端與頂板拉桿1的外柱壁相通,而另一端止于滑孔內且不與拉拔孔的內壁相通;
所述的活動銷2為在截面為矩形的圓環上截取的一段環扇形的塊狀的鋼質構件; 活動銷2的內外兩個弧形側面之間的厚度大于頂板拉桿1的所述拉拔孔的壁厚,活動銷2 的上下面之間的厚度尺寸和左右側面之間的寬度尺寸分別與所述滑孔活動配合;活動銷2 的下面固定設有向下凸出的圓柱形的限位銷;所述限位銷與頂板拉桿1的滑孔的所述限位滑槽滑動配合;活動銷2的各個棱邊均設有過渡倒角;
所述的拉桿套3為底部設有凸緣臺階的、上下敞開中空的圓柱臺階形管狀鋼質構件;拉桿套3的管壁直徑與頂板拉桿1的外柱面滑動配合,
拉桿套3的管壁的下端設有直徑大于管壁直徑的臺階沿口 ;所述臺階沿口與拉桿套3的管壁之間設有過渡錐面;
所述的動模拉桿4為底部設有凸緣臺階的圓柱臺階形的桿狀鋼質構件;動模拉桿 4的柱面直徑與頂板拉桿1的所述拉拔孔滑動配合;動模拉桿4的上部沿柱面圓周設有一圈環形的凹槽,稱為鎖緊槽;所述鎖緊槽的寬度與活動銷2的上下面的厚度尺寸滑動配合; 鎖緊槽的上下棱邊均設有過渡錐面;動模拉桿4的頂端棱邊亦設有過渡錐面;
拉桿套3的臺階沿口的半徑與拉桿套3的管壁的半徑之差與動模拉桿4的鎖緊槽的槽深相等,活動銷2的內外弧面之間的厚度等于頂板拉桿1的拉拔孔的壁厚與鎖緊槽的槽深之和;
頂板拉桿1向下滑動插入拉桿套3的管壁中,動模拉桿4向上滑動插入頂板拉桿 1的拉拔孔中,動模拉桿4的鎖緊槽與頂板拉桿1的所述滑孔平齊,活動銷2滑動位于滑孔中,活動銷2的限位銷滑動位于所述滑孔的限位滑槽中,活動銷2的外側弧面與拉桿套3的管壁滑動接觸,活動銷2的內側弧面與動模拉桿4的鎖緊槽的槽底接觸,此時,在拉桿套3 的管壁的約束作用下活動銷2將頂板拉桿1與動模拉桿4相互鎖定連接。
工作原理
設,拉桿套3靜止不動,
當,動模拉桿4插在頂板拉桿1的拉拔孔中,同時,頂板拉桿1也插在拉桿套3的管壁中,則,受拉桿套3的管壁的約束,活動銷2將頂板拉桿1與動模拉桿4相互鎖定連接;
當,動模拉桿4拉動頂板拉桿1向下移動至拉桿套3的臺階沿口處,此處,若給一個力停止頂板拉桿1隨動模拉桿4繼續向下移動,則,受動模拉桿4的鎖緊槽的過渡錐面的推動作用,活動銷2沿所述滑孔被推向拉桿套3的臺階沿口,此時,活動銷2的外側弧面與拉桿套3的臺階沿口的內壁接觸,活動銷2的內側弧面與頂板拉桿1的拉拔孔的內壁齊平, 動模拉桿4與頂板拉桿1解鎖,隨著動模拉桿4的繼續向下移動,動模拉桿4滑動脫離頂板拉桿1 ;
復位時,動模拉桿4向上插入頂板拉桿1的拉拔孔并頂推頂板拉桿1向上移動,此時,受拉桿套3的臺階沿口的過渡錐面的推動作用,活動銷2沿頂板拉桿1的滑孔被推向動模拉桿4的鎖緊槽,當活動銷2隨著動模拉桿4、頂板拉桿1向上滑入拉桿套3的管壁中,受拉桿套3的管壁的約束,活動銷2將頂板拉桿1與動模拉桿4相互鎖定連接復位。
實際應用
將頂板拉桿1朝下與定模頂板06固定連接,拉桿套3設在定模型腔板05的下面且通過卡簧01固定,頂板拉桿1攜帶著活動銷2穿過定模型腔板05插入拉桿套3中,動模拉桿4設置在動模板014的上面,動模拉桿4向上插入頂板拉桿1的拉拔孔中且通過活動銷2與頂板拉桿1鎖定連接;
應用時,模具為臥式安裝,結構描述的上下方向為應用工作描述的前后方向;
模具開模,定模靜止,動模后退,動模拉桿4拉動頂板拉桿1、定模頂板06隨動模后退,定模頂板06頂推斜頂桿08,使倒扣芯塊09隨著后退的動模同步斜向抽芯脫離制品 013 ;
當活動銷2隨頂板拉桿1行至拉桿套3底部臺階沿口時,設在定模頂板06下面的限位塊012與定模型腔板05的上面接觸而使定模頂板06停止移動,受動模拉桿4的鎖緊槽的過渡錐面的推動,活動銷2被推向拉桿套3的臺階沿口,動模拉桿4與頂板拉桿1解鎖, 動模拉桿4滑出頂板拉桿1隨動模繼續后退,直至制品013由動模頂出機構從動模型芯中頂出脫模。
權利要求
1. 一種定模頂板的拉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頂板拉桿(1)、活動銷( 、拉桿套(3)、 動模拉桿G),所述的頂板拉桿(1)為頂部設有凸緣臺階的圓柱臺階形的桿狀鋼質構件;頂板拉桿(1)的底部中心向上設有圓形的盲孔,稱為拉拔孔;由下而上,在所述拉拔孔孔深的 2/3處的孔壁上,設有二個對稱的矩形的通孔稱為滑孔;所述滑孔的下孔壁設有一條沿頂板拉桿(1)直徑方向的凹槽稱為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一端與頂板拉桿(1)的外柱壁相通,而另一端止于滑孔內且不與拉拔孔的內壁相通;所述的活動銷O)為在截面為矩形的圓環上截取的一段環扇形的塊狀的鋼質構件;活動銷O)的內外兩個弧形側面之間的厚度大于頂板拉桿(1)的所述拉拔孔的壁厚,活動銷(2)的上下面之間的厚度尺寸和左右側面之間的寬度尺寸分別與所述滑孔活動配合;活動銷O)的下面固定設有向下凸出的圓柱形的限位銷;所述限位銷與頂板拉桿(1)的滑孔的所述限位滑槽滑動配合;活動銷O)的各個棱邊均設有過渡倒角;所述的拉桿套(3)為底部設有凸緣臺階的、上下敞開中空的圓柱臺階形管狀鋼質構件;拉桿套(3)的管壁直徑與頂板拉桿(1)的外柱面滑動配合,拉桿套(3)的管壁的下端設有直徑大于管壁直徑的臺階沿口 ;所述臺階沿口與拉桿套(3)的管壁之間設有過渡錐面;所述的動模拉桿(4)為底部設有凸緣臺階的圓柱臺階形的桿狀鋼質構件;動模拉桿(4)的柱面直徑與頂板拉桿(1)的所述拉拔孔滑動配合;動模拉桿的上部沿柱面圓周設有一圈環形的凹槽,稱為鎖緊槽;所述鎖緊槽的寬度與活動銷O)的上下面的厚度尺寸滑動配合;鎖緊槽的上下棱邊均設有過渡錐面;動模拉桿(4)的頂端棱邊亦設有過渡錐拉桿套(3)的臺階沿口的半徑與拉桿套C3)的管壁的半徑之差與動模拉桿(4)的鎖緊槽的槽深相等,活動銷O)的內外弧面之間的厚度等于頂板拉桿(1)的拉拔孔的壁厚與鎖緊槽的槽深之和;頂板拉桿(1)向下滑動插入拉桿套(3)的管壁中,動模拉桿向上滑動插入頂板拉桿(1)的拉拔孔中,動模拉桿(4)的鎖緊槽與頂板拉桿(1)的所述滑孔平齊,活動銷(2)滑動位于滑孔中,活動銷(2)的限位銷滑動位于所述滑孔的限位滑槽中,活動銷(2)的外側弧面與拉桿套(3)的管壁滑動接觸,活動銷O)的內側弧面與動模拉桿的鎖緊槽的槽底接觸,此時,在拉桿套(3)的管壁的約束作用下活動銷(2)將頂板拉桿(1)與動模拉桿(4) 相互鎖定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定模頂板的拉動裝置,包括頂板拉桿(1)、活動銷(2)、拉桿套(3)、動模拉桿(4)。本發明采用由頂板拉桿、活動銷、拉桿套、動模拉桿構成的裝置用于拉動定模頂板工作,應用時,將頂板拉桿、活動銷、拉桿套設置在定模處,將動模拉桿設置在動模處,利用模具開模和頂板拉桿的活動銷在拉桿套內鎖緊、松開動模拉桿的作用,由動模拉桿拉動頂板拉桿,頂板拉桿帶動定模頂板,定模頂板頂推斜頂桿,使倒扣芯塊隨著后退的動模同步斜向抽芯脫離制品的技術方案,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機構復雜、成本高、可靠性差的問題與不足,所提供的一種定模頂板的拉動裝置,使驅動定模頂板的機構達到了結構簡單、工作可靠、成本低的目的。
文檔編號B29C45/33GK102514154SQ201110436849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5日
發明者方永杰, 李金岳 申請人:寧波方正汽車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