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密肋梁空心樓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空心樓蓋,具體地說是一種新型密肋梁空心樓蓋。
背景技術:
在目前的建筑空心樓蓋中,鋼筋混凝土密肋梁、扁梁、周邊圈梁(框架梁或鎖口梁)、空心樓蓋的上板均是現場澆筑,空心樓蓋的下板現場澆筑或預制。在目前技術條件下,空心樓蓋形成空腔的工藝復雜,現場混凝土澆筑量大,上下板的厚度難以保證,厚度不足存有安全隱患,厚度過大不但浪費了材料也加大了自重。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薄壁箱、竹芯、芯模、蜂巢芯形成空心樓蓋時帶來的模具上浮、上下板厚不一的問題,提供一種新型密肋梁空心樓蓋。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為新型密肋梁空心樓蓋,它包括扁梁、周邊框架梁、預制空腔構件和現澆鋼筋混凝土密肋梁,所述的預制空腔構件包括頂板、底板和側板,側板兩端分別連接頂板和底板;預制空腔構件與預制空腔構件之間的間隙設置鋼筋,澆注砼后形成密肋梁;所述的樓蓋的上面是由密肋梁的上面和頂板的上面形成的,樓蓋的下面是由密肋梁的下面和底板的下面形成的。 所述的密肋梁同一方向平行排列,兩向相互垂直交叉排列。[0006] 所述的密肋梁兩端分別與扁梁和周邊框架梁連接。 所述的樓蓋厚度為250至1500mm ;所述的密肋梁寬度為80至200mm ;所述的兩平行的密肋梁之間的間距為300至1800mm。 所述的頂板和底板至少有一個,其內設貫通且外伸的拉接筋。[0009] 所述的頂板、底板和側板至少有一個,其外側周邊設置有嵌固齒。[0010] 所述的頂板和側板預制為一體。[0011] 所述的底板和側板預制為一體。 所述的預制空腔構件的水平剖面為長方形、正方形或圓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施工鋼筋混凝土密肋梁空心樓蓋更方便、更快捷、更節約材料、更容易保證加工質量和現場施工質量;降低了傳統密肋梁空心樓蓋的施工難度。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梁肋窄、肋間距小,且能夠相互交叉約束和大幅度提高承載能力等特點。上下板在加工預制可使厚度降到最低,混凝土的質量更密實、更可靠。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5]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示意圖;[0016] 圖3是圖2的A-A向斷面結構示意圖;[0017] 圖4是預制空腔構件結構示意圖。[0018] 其中,1、預制空腔構件,2、密肋梁,3、頂板,4、底板,5、側板,6、拉接筋,7、嵌固齒,8、扁梁,9、周邊框架梁。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新型密肋梁空心樓蓋,它包括扁梁8、周邊框架梁9、預制空腔構件1和現澆鋼筋混凝土密肋梁2 ;預制空腔構件1的水平剖面為長方形,其包括頂板3、底板4和側板5,側板5兩端分別連接頂板3和底板4 ;預制空腔構件與預制空腔構件之間的間隙設置
鋼筋,澆注現澆砼后形成密肋梁2 ;密肋梁同一方向平行排列,兩向相互垂直交叉排列;密
肋梁2兩端分別與扁梁8和周邊框架梁9連接。 頂板3和底板4,其內設貫通且外伸的拉接筋6。 頂板3和底板4,其外側周邊設置有嵌固齒7。 樓蓋的上面是由密肋梁2的上面和頂板3的上面形成的,樓蓋的下面是由密肋梁2的下面和底板4的下面形成的。樓蓋厚度為250至1500mm ;密肋梁寬度為80至200mm ;兩平行的密肋梁之間的間距為300至1800mm。[0023]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0024] 支空心樓蓋底模板; 在底模板上彈好預制空腔構件的位置線; 按線將預制空腔構件準確就位在底模板上; 將預制空腔構件外伸的拉接筋互相連接在一起; 預制空腔構件與構件之間設置鋼筋,并澆注混凝土,形成密肋梁; 按規程對混凝土進行養護。 拆除底模板。 最后形成的密肋梁空心樓蓋,樓蓋上面是由密肋梁的上面和頂板的上面形成的,樓蓋的下面是由密肋梁的下面和底板的下面形成的。
權利要求新型密肋梁空心樓蓋,它包括扁梁(8)、周邊框架梁(9)、預制空腔構件(1)和現澆鋼筋混凝土密肋梁(2),所述的預制空腔構件(1)包括頂板(3)、底板(4)和側板(5),側板(5)兩端分別連接頂板(3)和底板(4);預制空腔構件與預制空腔構件之間的間隙設置鋼筋,澆注砼后形成密肋梁(2);其特征是所述的樓蓋的上面是由密肋梁(2)的上面和頂板(3)的上面形成的,樓蓋的下面是由密肋梁(2)的下面和底板(4)的下面形成的。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密肋梁空心樓蓋,其特征是,所述的密肋梁同一方向平行排列,兩向相互垂直交叉排列。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密肋梁空心樓蓋,其特征是,所述的密肋梁(2)兩端分別與扁梁(8)和周邊框架梁(9)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密肋梁空心樓蓋,其特征是,所述的樓蓋厚度為250至1500mm ;所述的密肋梁(2)寬度為80至200mm ;所述的兩平行的密肋梁之間的間距為300至1800mm。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密肋梁空心樓蓋,其特征是,所述的頂板(3)和底板(4)至少有一個,其內設貫通且外伸的拉接筋(6)。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密肋梁空心樓蓋,其特征是,所述的頂板(3)、底板(4) 和側板(5)至少有一個,其外側周邊設置有嵌固齒(7)。
7.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密肋梁空心樓蓋,其特征是,所述的頂板(3)和側板(5) 預制為一體。
8.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密肋梁空心樓蓋,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板(4)和側板(5)預制為一體。
9.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密肋梁空心樓蓋,其特征是,所述的預制空腔構件(1)的水平剖面為長方形、正方形或圓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空心樓蓋,具體地說是一種新型密肋梁空心樓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形成空心樓蓋時帶來的模具上浮、上下板厚不一的問題,提供一種新型密肋梁空心樓蓋。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為新型密肋梁空心樓蓋,它包括預制空腔構件和現澆鋼筋混凝土密肋梁,所述的樓蓋的上面是由密肋梁的上面和頂板的上面形成的,樓蓋的下面是由密肋梁的下面和底板的下面形成的。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降低了傳統密肋梁空心樓蓋的施工難度。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梁肋窄、肋間距小,且能夠相互交叉約束和大幅度提高承載能力等特點。上下板在加工預制可使厚度降到最低,混凝土的質量更密實、更可靠。
文檔編號E04B5/28GK201531078SQ200920269370
公開日2010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5日
發明者郎佃富 申請人:郎佃富;宋振國;尹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