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植生型生態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被混凝土,具體涉及一種環保的植生型生態混凝土及其制備方 法。
背景技術:
長期以來,混凝土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了明 顯的破壞。混凝土構筑物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摧毀動植物棲息地,同時還造成生態的荒 漠,生物不能在其上生長(除苔蘚植物外),易形成城市熱島效應。此外,混凝土構筑物不具 備保持水土的功能,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環境友好型的生態混凝土的研究也應運而生。生態混凝土的研究在國外起步較早,特別是日本。早在1994 1995年日本混凝 土工學協會設立了 “生態混凝土研究委員會”,以多孔混凝土為主要課題進行了為期多年的 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的成果。成功地研究出連通孔占15 35%、結構本身利于動植物生 長的多孔(大孔)混凝土。在日本,生態混凝土已應用于河提護坡、污水凈化、城市住宅綠 化等工程。在國內,對生態混凝土的研究相對較晚,但發展較迅速。2002年天津水利科學研究 所發明了 一種只適用于現場澆注的綠色植被混凝土,主要應用于河道提防、江湖提坡等。隨 后國內紛紛研究開發環境友好型的生態混凝土,在吉林、長春、上海、南京、無錫等多地在河 道護坡、城市防洪、道路邊坡等工程中都應用了生態混凝土技術。上述生態混凝土大多材料或結構較復雜,不利于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材料、結構簡單,具有較大孔徑(孔隙率 20%以上)的植生型生態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植生型生態混凝土,它由混凝土骨架結構和培養基組成,其中,混凝土骨架結構主要由水泥、水、石渣和減水劑組成,它們的重量配比為水泥 水石渣=1 0. 28 0. 45 4 6. 5 ;減水劑的摻入量為水泥重量的1 3% ;培養基由自然土、保水劑和緩釋肥組成,它們的重量配比為自然土 保水劑緩 釋肥=1 0.1 0.2 0.01 0.015。上述混凝土骨架結構中,還可進一步包括0. 05 0. 18重量份的沸石;混凝土中添 加一定量的沸石,對低含量的nh3-N、重金屬元素等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水泥為普通硅酸鹽水泥,優選標號325#以上的水泥。所述減水劑為NSO高效減水劑。所述石渣的粒徑優選為10 25mm。所述保水劑優選為珍珠巖或者泥炭。
所述沸石的粒度優選為180目 200目。本發明所述的植生型生態混凝土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①根據配比量,按水、水泥、減水劑的順序加入至攪拌機,攪拌均勻后現場澆注成 型,或注入預制模塊成型,養護24h后脫模,得到植生型混凝土的骨架結構;②在自然條件下,混凝土骨架結構灑水覆膜養護5 8天;③將所需的培養基原材料粉碎成細小顆粒,混合均勻后灌入植生型混凝土骨架的 空隙,基本灌滿后撒播草種,之后在草種表面覆蓋培養基并壓實;④將預制塊置于要鋪設的場地,灑水養護培養基,3 5天后草種即可發芽成長, 繼續養護,直至草種根系進入混凝土下的土壤。上述方法中,所述草種可以是多年生黑麥草、狗牙根、高羊茅或結縷草等。當撒播好草種后,在 草種表面覆蓋的培養基厚度以為0. 5 2cm為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植生型生態混凝土材料、結構簡單,制備方法簡單易控, 該混凝土有著良好的透水與透氣性,對低含量的nh3-N、重金屬元素等具有一定的去除能 力。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以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例。實施例1混凝土骨架結構的組成配方325#水泥水粒徑為10 25讓的石渣=1 0. 3 4. 5 (重量配比);NSO高 效減水劑的摻入量為水泥重量的1. 5% ;培養基的組成配方自然土 珍珠巖緩釋肥(漢楓緩釋肥有限公司)=1 0.2 0.01(重量配 比)。植生型生態混凝土的制備方法①根據配比量,按水、水泥、減水劑的順序加入至攪拌機,攪拌均勻后注入預制模 塊成型,養護24h后脫模,得到多種植生型混凝土的骨架結構(此時連通孔占26%);②在自然條件(保持溫度在15°C 25°C,濕度在75 80% )下,混凝土骨架結構 灑水覆膜養護7天;③將所需的培養基原材料粉碎至50目,混合均勻后灌入植生型混凝土骨架的空 隙,基本灌滿后撒播多年生黑麥草草種,之后在草種表面覆蓋Icm的培養基并壓實;④將預制塊置于要鋪設的場地,灑水養護3天后草種發芽,繼續養護,直至草種根 系進入混凝土下的土壤。實施例2混凝土骨架結構的組成配方425#水泥水180目的沸石粒徑為25mm的石渣=1 0. 38 0. 1 5 (重 量配比);NSO高效減水劑的摻入量為水泥重量的2% ;培養基的組成配方
自然土 珍珠巖緩釋肥(山東魯西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 0. 1 0.015(重量配比)。植生型生態混凝土的制備方法①根據配比量,按水、水泥、減水劑的順序加入至攪拌機,攪拌均勻后注入預制模 塊成型,養護24h后脫模,得到多種植生型混凝土的骨架結構(連通孔約占27. 1% );②在自然條件(保持溫度在25°C 35°C,濕度在85 95% )下,混凝土骨架結構 灑水覆膜養護7天;③將所需的培養基原材料粉碎至80目,混合均勻后灌入植生型混凝土骨架的空 隙,基本灌滿后撒播高羊茅草種,之后在草種表面覆蓋1. 5cm的培養基并壓實;④將預制塊置于要鋪設的場地,灑水養護4天后草種發芽,繼續養護,直至草種根 系進入混凝土下的土壤。實施例3混凝土骨架結構的組成配方425#水泥水200目的沸石粒徑為20mm的石渣=1 0. 45 0. 12 4 (重 量配比);NSO高效減水劑的摻入量為水泥重量的;培養基的組成配方自然土 泥炭緩釋肥(山東魯西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 0. 15 0. 012 (重量配比)。植生型生態混凝土的制備方法①根據配比量,按水、水泥、減水劑的順序加入至攪拌機,攪拌均勻后注入預制模 塊成型,養護24h后脫模,得到多種植生型混凝土的骨架結構(連通孔約占23. 5%);②在自然條件(保持溫度在25°C,濕度在80%)下,混凝土骨架結構灑水覆膜養 護5天;③將所需的培養基原材料粉碎至100目,混合均勻后灌入植生型混凝土骨架的空 隙,基本灌滿后撒播結縷草草種,之后在草種表面覆蓋2cm的培養基并壓實;④將預制塊置于要鋪設的場地,灑水養護5天后草種發芽,繼續養護,直至草種根 系進入混凝土下的土壤。實施例4混凝土骨架結構的組成配方325#水泥水190目的沸石粒徑為15匪的石渣=1 0. 4 0. 18 6. 5 (重 量配比);NSO高效減水劑的摻入量為水泥重量的3% ;培養基的組成配方自然土 泥炭緩釋肥(漢楓緩釋肥有限公司)=1 0. 15 0.015(重量配 比)。植生型生態混凝土的制備方法①根據配比量,按水、水泥、減水劑的順序加入至攪拌機,攪拌均勻后注入預制模 塊成型,養護24h后脫模,得到多種植生型混凝土的骨架結構(連通孔約占25. 4%);②在自然條件(保持溫度在20°C,濕度在95%)下,混凝土骨架結構灑水覆膜養 護8天;
③將所需的培養基原材料粉碎至90目,混合均勻后灌入植生型混凝土骨架的空 隙,基本灌滿后撒播結縷草草種,之后在草種表面覆蓋3cm的培養基并壓實;④將預制塊置于要鋪設的場地,灑水養護3天后草種發芽,繼續養護,直至草種根 系進入混凝土下的土壤。實施例5混凝土骨架結構的組成配方325#水泥水粒徑為IOmm的石渣=1 0. 28 6 (重量配比);NSO高效減水 劑的摻入量為水泥重量的2. 5% ;培養基的組成配方自然土 泥炭緩釋肥(漢楓緩釋肥有限公司)=1 0. 18 0.01(重量配比)。植生型生態混凝土的制備方法①根據配比量,按水、水泥、減水劑的順序加入至攪拌機,攪拌均勻后注入預制模 塊成型,養護24h后脫模,得到多種植生型混凝土的骨架結構(連通孔約占22. 8%);②在自然條件(保持溫度在30°C,濕度在90%)下,混凝土骨架結構灑水覆膜養 護6天;③將所需的培養基原材料粉碎至60目,混合均勻后灌入植生型混凝土骨架的空 隙,基本灌滿后撒播狗牙根草種,之后在草種表面覆蓋0. 5cm的培養基并壓實;④將預制塊置于要鋪設的場地,灑水養護3天后草種發芽,繼續養護,直至草種根 系進入混凝土下的土壤。
權利要求
一種植生型生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它由混凝土骨架結構和培養基組成,其中,混凝土骨架結構主要由水泥、水、石渣和減水劑組成,它們的重量配比為水泥∶水∶石渣=1∶0.28~0.45∶4~6.5;減水劑的摻入量為水泥重量的1~3%;培養基由自然土、保水劑和緩釋肥組成,它們的重量配比為自然土∶保水劑∶緩釋肥=1∶0.1~0.2∶0.01~0.0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型生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混凝土骨架結構還包括 0. 05 0. 18重量份的沸石。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生型生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減水劑為NSO高效減 水劑。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生型生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石渣的粒徑為10 25mm0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生型生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保水劑為珍珠巖或者 泥炭。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植生型生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沸石的粒度為180目 200目。
7.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型生態混凝土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①根據配比量,按水、水泥、減水劑的順序加入至攪拌機,攪拌均勻后現場澆注成型,或 注入預制模塊成型,養護24h后脫模,得到植生型混凝土的骨架結構;②在自然條件下,混凝土骨架結構灑水覆膜養護5 8天;③將所需的培養基原材料粉碎成細小顆粒,混合均勻后灌入植生型混凝土骨架的空 隙,基本灌滿后撒播草種,之后在草種表面覆蓋培養基并壓實;④將預制塊置于要鋪設的場地,灑水養護培養基,草種發芽,繼續養護,直至草種根系 進入混凝土下的土壤。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植生型生態混凝土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種為多 年生黑麥草、狗牙根、高羊茅或結縷草。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植生型生態混凝土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草種表面覆蓋 的培養基厚度為0. 5 2c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植生型生態混凝土,它由混凝土骨架結構和培養基組成,其中,混凝土骨架結構主要由水泥、水、石渣和減水劑組成,它們的重量配比為水泥∶水∶石渣=1∶0.28~0.45∶4~6.5;減水劑的摻入量為水泥重量的1~3%;培養基由自然土、保水劑和緩釋肥組成,它們的重量配比為自然土∶保水劑∶緩釋肥=1∶0.1~0.2∶0.01~0.015。其制備方法是制作混凝土骨架結構,養護混凝土骨架結構,填充培養基,撒播草種,在草種表面覆蓋培養基并壓實;將預制塊置于要鋪設的場地,養護,直至草種根系進入混凝土下的土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材料、結構簡單,方法簡單易控。
文檔編號C04B28/00GK101897289SQ201010218019
公開日2010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5日
發明者張靜, 徐文炘, 李蘅, 李香蘭, 林達紅, 白小強, 程柳, 肖筱瑜, 董麗娟, 黎洪 申請人: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