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混凝土梁柱與工字鋼梁連接節點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混凝土梁柱與工字鋼梁連接節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凝土梁柱與工字鋼梁的連接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混凝土 梁柱與工字鋼梁連接節點結構。
背景技術:
當前鋼筋混凝土梁柱與工字鋼梁進行左右連接的節點結構通常作法為在鋼筋 混凝土梁柱植入鋼筋并焊接連接構件,或連接構件直接在通過螺栓固定在鋼筋混凝土梁柱 上。這種做法不僅使的工字鋼梁受力十分困難,而且需投入大量的人工、時間和資金;在原 柱體上進行鉆孔植筋,而不采取其他附加措施,不能滿足連接部位的設計要求。因為連接部 位的工字鋼梁與鋼筋混凝土梁柱為非一體結構,即使加上輔助的“L”形的連接板,此位置 梁柱受力也僅靠鋼筋混凝土梁柱表面的混凝土,而且剔鑿時還會對梁柱產生損壞,由于梁 柱鋼筋密集,剔鑿工作十分困難;若采用植筋,要在梁柱尺寸范圍內沿外側鉆取設計要求數 量、直徑的孔,一方面很難保證鉆孔位置、數量、規格等的設計要求;另一方面鉆孔時還會切 斷此位置梁體內的受力鋼筋,很大程度的破壞了此區域的混凝土,給結構安全和使用安全 留下了致命的隱患;另外靠外側的孔壁已經很薄,很難保證植筋后結構膠與混凝土表面的 粘結性能充分發揮,極易產生縱筋尚未達到屈服強度,局部薄弱的混凝土就率先產生受拉 破壞。
發明內容為了實現所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混凝土梁柱與工字鋼梁連接節 點,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混凝土梁柱與工字鋼梁連接節點在水泥澆筑前期套入水泥梁柱連接 套并引入主支撐的鋼筋進行焊接,且澆注混凝土中可先期確定工字鋼梁的水平安裝位置, 克服了后期安裝的水平不準和破壞混凝土現象的發生。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混凝土梁柱與工字鋼梁連接節點,包括梁柱本體,所述混凝土梁柱套接在水 泥梁柱連接套內,混凝土梁柱內的鋼筋焊接在水泥梁柱連接套的鋼筋植入孔中,在所述水 泥梁柱連接套兩側分別設置的一側連接套、另一側連接套分別與兩側的工字鋼梁通過螺栓 插入工字鋼梁連接螺孔連接。所述的混凝土梁柱與工字鋼梁連接節點,所述水泥梁柱連接套、一側連接套和另 一側連接套設置為一體。所述的混凝土梁柱與工字鋼梁連接節點,在水泥梁柱連接套上設置的鋼筋植入孔 為至少四個且設置在水泥梁柱連接套的另兩側。所述的混凝土梁柱與工字鋼梁連接節點,在一側連接套或另一側連接套上設置的 工字鋼梁連接螺孔為上下面的每一面至少兩個。所述的混凝土梁柱與工字鋼梁連接節點,水泥梁柱連接套的外緣與混凝土梁柱的 外緣為相同形狀和直徑。[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混凝土梁柱與工字鋼梁連接節點,采用了水泥梁柱連接套與混 凝土梁柱通過梁柱內的鋼筋焊接形成一體,而且水泥梁柱連接套的外緣與混凝土梁柱的外 緣為相同直徑結構,由鋼筋和混凝土梁柱的外緣共同形成兩個托扶體系,有效地保證了后 期安裝的工字鋼梁的屈服強度,由于本實用新型在水泥澆筑前期套入水泥梁柱連接套并引 入主支撐的鋼筋進行焊接,且澆注混凝土中可先期確定工字鋼梁的水平安裝位置,克服了 后期安裝的水平不準和破壞混凝土現象的發生。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水泥梁柱連接套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水泥梁柱連接套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工字鋼梁連接螺孔;2、一側連接套;3、水泥梁柱連接套;4、鋼筋植入孔; 5、另一側連接套;6、混凝土梁柱;7、鋼筋;8、螺栓;9、工字鋼梁。
具體實施方式通過下面的實施例可以更詳細的解釋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 實施例,公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護本實用新型范圍內的一切變化和改進;結合附圖1中所述的混凝土梁柱與工字鋼梁連接節點,包括梁柱本體,所述混凝 土梁柱6套接在水泥梁柱連接套3內,混凝土梁柱6內的鋼筋7焊接在水泥梁柱連接套3 的鋼筋植入孔4中,在水泥梁柱連接套3上設置的鋼筋植入孔4為至少四個且設置在水泥 梁柱連接套3的另兩側,在所述水泥梁柱連接套3兩側分別設置的一側連接套2、另一側連 接套5分別與兩側的工字鋼梁9通過螺栓8插入工字鋼梁連接螺孔1連接,在一側連接套2 或另一側連接套5上設置的工字鋼梁連接螺孔1為上下面的每一面至少兩個,所述水泥梁 柱連接套3、一側連接套2和另一側連接套5設置為一體,其中水泥梁柱連接套3的外緣與 混凝土梁柱6的外緣為相同形狀和直徑。實施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混凝土梁柱與工字鋼梁連接節點,在混凝土梁柱6的鋼筋 7捆扎中,先將水泥梁柱連接套3套在鋼筋7上,由鋼筋7構成的框架中引出幾根鋼筋7與 水泥梁柱連接套3的鋼筋植入孔4焊接,使水泥梁柱連接套3與鋼筋7框架形成一體,然后 在鋼筋7框架外部固定模板,水泥梁柱連接套3在局部擔當模板的作用,但需要在兩側的 一側連接套2、另一側連接套5的內孔中臨時設置堵板防止混凝土流出,然后澆注混凝土 ; 這樣混凝土梁柱6便與水泥梁柱連接套3形成一體,由鋼筋和混凝土梁柱6的外緣共同形 成兩個對水泥梁柱連接套3的托扶體系,待混凝土梁柱6的混凝土充分凝固后在一側連接 套2、另一側連接套5的內孔中安裝工字鋼梁9便可。
權利要求一種混凝土梁柱與工字鋼梁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包括梁柱本體,所述混凝土梁柱(6)套接在水泥梁柱連接套(3)內,混凝土梁柱(6)內的鋼筋(7)焊接在水泥梁柱連接套(3)的鋼筋植入孔(4)中,在所述水泥梁柱連接套(3)兩側分別設置的一側連接套(2)、另一側連接套(5)分別與兩側的工字鋼梁(9)通過螺栓(8)插入工字鋼梁連接螺孔(1)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梁柱與工字鋼梁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梁 柱連接套(3)、一側連接套(2)和另一側連接套(5)設置為一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梁柱與工字鋼梁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在水泥梁柱 連接套(3)上設置的鋼筋植入孔(4)為至少四個且設置在水泥梁柱連接套(3)的另兩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梁柱與工字鋼梁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在一側連接 套(2)或另一側連接套(5)上設置的工字鋼梁連接螺孔(1)為上下面的每一面至少兩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梁柱與工字鋼梁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水泥梁柱連 接套(3)的外緣與混凝土梁柱(6)的外緣為相同形狀和直徑。
專利摘要一種混凝土梁柱與工字鋼梁連接節點,涉及一種混凝土梁柱與工字鋼梁的連接結構,包括梁柱本體,所述混凝土梁柱(6)套接在水泥梁柱連接套(3)內,混凝土梁柱(6)內的鋼筋(7)焊接在水泥梁柱連接套(3)的鋼筋植入孔(4)中,在所述水泥梁柱連接套(3)兩側分別設置的一側連接套(2)、另一側連接套(5)分別與兩側的工字鋼梁(9)通過螺栓(8)插入工字鋼梁連接螺孔(1)連接;本實用新型在水泥澆筑前期套入水泥梁柱連接套并引入主支撐的鋼筋進行焊接,且澆注混凝土中可先期確定工字鋼梁的水平安裝位置,克服了后期安裝的水平不準和破壞混凝土現象的發生。
文檔編號E04B1/58GK201695523SQ20102021250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6日
發明者馬龍 申請人:河南杭蕭鋼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