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燈具增透玻璃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燈具生產,特別是涉及提高光通量的燈具玻璃生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燈具玻璃是燈具的重要配件,用于保護光源,但光通過玻璃時,由于玻璃的表面反射和玻璃的自身吸收會造成光通量的損失,導致能源的浪費。增透玻璃在顯示器、太陽能電池、商店的櫥窗有廣泛的應用,但在燈具玻璃的應用較少,專利CN102506383公開了采用真空鍍膜方法制備增透燈具玻璃的方法,此方法將工件玻璃裝載在工件架上,由傳動系統將工件導入真空室;在真空室內預先設有Nb、S1、或者T1、Si靶材,然后向真空室通入Ar和O2的混合氣體,給靶材通電,使Ar和O2混合氣體電離,Nb、Si或者T1、Si,和O2電離后的氧原子結合形成Nb2 O5和SiO2,或者NiO2和SiO2,并沉積在工件玻璃的表面,制備得到增透燈具玻璃。此方法生產設備昂貴,生產費用高,而且每次鍍膜只能鍍一面,要得到雙面鍍膜玻璃,必須將鍍好一面的玻璃進行清洗,然后重復鍍膜,生產效率低。另外增透涂層要保持在一定的厚度上,采用物理方法很難精確控制膜層的厚度,從而造成產品品質很難控制,而且對于通過熱壓得到的燈具玻璃,其還大多具有特殊的形狀,很難通過真空鍍膜的方式鍍膜得到。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方便產生、能提高光通量的增透燈具玻璃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一種技術方案是:將燈具玻璃清洗干凈并干燥,采用浸涂的方法,將采用溶膠凝膠法合成的增透鍍膜液鍍于對燈具玻璃表面,待室溫干燥好后,將燈具玻璃置于100 720°C的溫度環境中固化,得到增透燈具玻璃。本發明的另一種技術方案是:將浮法玻璃裁截成所要生產燈具的規格,經磨邊、清洗干凈并干燥,然后采用浸涂的工藝,將采用溶膠凝膠法合成的增透鍍膜液鍍膜于燈具玻璃表面,然后采用熱壓力方法對燈具玻璃進行熱壓成型,也能得到增透燈具玻璃。以上兩種方法生產工藝簡單,成本低,適合工業化規模生產,燈具玻璃的透光率明顯提高,將其應用于燈具的燈罩蓋板,可以明顯提高燈具的光通量,增加了燈的發光效率,降低了燈的能源消耗。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生產工藝:
實施案例1:將313克四乙氧基硅分散在450克乙醇中,加入0.2N硝酸水溶液233克,在室溫下攪拌24小時,通過旋轉蒸發,將硅溶膠濃縮得到460克納米硅溶膠I。將178克四乙氧基硅分散在1080克乙醇中,加入0.16N的氨水98克,在室溫下攪拌24小時后,通過旋轉蒸發,將硅溶膠濃縮得到630克納米硅溶膠2。在磁力攪拌下將納米硅溶膠I加入到1210克乙醇和1210克異丙醇的混合溶液中,磁力攪拌均勻后,在磁力攪拌下將630克納米硅溶膠2緩慢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加入完畢后,在室溫下攪拌反應過夜,制備得到增透鍍膜液。將燈具玻璃用純凈水清洗干凈,在烘箱中干燥,冷卻后,將膠體溶液通過浸涂
工藝,對燈具玻璃進行鍍膜,鍍膜完畢后,在高溫爐中對膜層進行固化處理,處理溫度為200 720°C,冷卻后得到增透燈具玻璃。實施案例2:
將350克三乙氧基甲基硅烷分散在400克異丙醇中,加入0.5N鹽酸水溶液195克,在室溫下攪拌24小時,通過旋轉蒸發將所得到的硅溶膠濃縮得到650克納米硅溶膠3。將128克四乙氧基娃燒分散在990克乙醇中,加入0.1N的氨水98克,在室溫下攪拌24小時后,通過旋轉蒸發,將硅溶膠濃縮得到600克納米硅溶膠4。在磁力攪拌下將納米硅溶膠3加入到1210克乙醇和1210克正丙醇的混合溶液中,磁力攪拌均勻后,在磁力攪拌下將600克納米硅溶膠4緩慢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加入完畢后,在室溫下攪拌反應過夜,制備得到增透鍍膜液。將燈具玻璃用純凈水清洗干凈,在烘箱中干燥,冷卻后,將膠體溶液通過浸涂工藝,對燈具玻璃進行鍍膜,鍍膜完畢后,高溫爐中對膜層進行固化處理,處理溫度為200 720 V,冷卻后得到增透燈具玻璃。實施案例3:
將621克三乙氧基甲基硅烷分散在800克異丙醇中,加入0.2N鹽酸水溶液378克,在室溫下攪拌24小時,通過旋轉蒸發,將所得到的硅溶膠濃縮得到1100克納米硅溶膠5。將178克四乙氧基硅烷分散在1080克乙醇中,將90克含3克乙基胺水溶液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將溶液加熱至40°C,并攪拌24小時,通過旋轉蒸發,將硅溶膠濃縮得到650克納米硅溶膠6。在磁力攪拌下將納米硅溶膠5加入到1600克異丙醇和1810克正丙醇的混合溶液中,磁力攪拌均勻后,在磁力攪拌下將650克納米硅溶膠6緩慢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加入完畢后,在室溫下攪拌反應過夜,制備得到增透鍍膜液。將燈具玻璃用純凈水清洗干凈,在烘箱中干燥,冷卻后,將膠體溶液通過浸涂工藝,對燈具玻璃進行鍍膜,鍍膜完畢后,高溫爐中對膜層進行固化處理,處理溫度為100 400°C,冷卻后,將鍍膜玻璃放入燈具玻璃模具中,進行熱壓處理,通過預熱、熱壓和冷卻制備得到增透燈具玻璃。實施案例4
將135克二乙氧基二甲基硅烷分散在300克異丙醇中,加入0.2N鹽酸水溶液56克,在室溫下攪拌24小時,通過旋轉蒸發,將硅溶膠濃縮得到315克納米硅溶膠7。將378克四乙 氧基硅烷分散在2100克乙醇中,將168克含3克乙基胺水溶液入到上述溶液中,將溶液加入到40°C,并攪拌反應24小時,通過旋轉蒸發,將硅溶膠濃縮得到1450克納米硅溶膠8。在磁力攪拌下將納米硅溶膠7加入到1600克異丙醇和490克1-乙基_1,2_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磁力攪拌均勻后,在磁力攪拌下將1450克納米硅溶膠8緩慢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加入完畢后,在室溫下攪拌反應過夜,制備得到增透鍍膜液。將浮法玻璃裁截成燈具玻璃規格,用純凈水清洗干凈,在烘箱中干燥,冷卻后,通過浸涂工藝,對玻璃進行鍍膜,鍍膜完畢后,在高溫爐中對膜層進行固化處理,處理溫度為100 400°C,冷卻后,將鍍膜玻璃放入燈具玻璃模具中,進行熱壓處理,通過預熱、熱壓和冷卻制備得到增透燈具玻璃。二、對比試驗:
將40瓦的LED燈安裝在燈具中,采用普通燈具玻璃為燈罩,點亮后,采用積分球方法測試,得到光通量為2750流明;
將普通燈具玻璃燈罩用增透燈具玻璃燈罩取代,點亮后,采用積分球方法測試,光通量為2875流明。通過對比,光通量將普通燈具玻璃燈罩提高了 4.5%。另外,納米硅溶膠亦 可從市場上直接購買。
權利要求
1.燈具增透玻璃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燈具玻璃清洗干凈并干燥,采用浸涂的方法,將采用溶膠凝膠法合成的增透鍍膜液鍍于對燈具玻璃表面,待室溫干燥好后,將燈具玻璃置于100 720°C的溫度環境中固化,得到增透燈具玻璃。
2.燈具增透玻璃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浮法玻璃裁截成所要生產燈具的規格,經磨邊、清洗干凈并干燥,然后采用浸涂的工藝,將采用溶膠凝膠法合成的增透鍍膜液鍍膜于燈具玻璃表面,然后采用熱壓力方`法對燈具玻璃進行熱壓成型,得到增透燈具玻璃。
全文摘要
燈具增透玻璃的生產方法,涉及燈具玻璃生產技術領域。將燈具玻璃清洗干凈并干燥,采用浸涂的方法,將采用溶膠凝膠法合成的增透鍍膜液鍍于對燈具玻璃表面,待室溫干燥好后,將燈具玻璃置于100~720℃的溫度環境中固化,得到增透燈具玻璃。或將浮法玻璃裁截成所要生產燈具的規格,經磨邊、清洗干凈并干燥,然后采用浸涂的工藝,將采用溶膠凝膠法合成的增透鍍膜液鍍膜于燈具玻璃表面,然后采用熱壓力方法對燈具玻璃進行熱壓成型,也能得到增透燈具玻璃。以上兩種方法生產工藝簡單,成本低,適合工業化規模生產,燈具玻璃的透光率明顯提高,將其應用于燈具的燈罩蓋板,可以明顯提高燈具的光通量,增加了燈的發光效率,降低了燈的能源消耗。
文檔編號C03C17/22GK103172272SQ201310094640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2日
發明者林和春, 林何勝 申請人:揚州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