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模板支撐裝置及使用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梁模板支撐裝置及使用方法,所述裝置包括連接板、支撐槽、左側U型連接卡、右側U型連接卡、楔形銷子、左支撐角鋼和右支撐角鋼,兩根角鋼肢背相對設置,且兩者之間預留有間隙;連接板支在兩根角鋼頂部之間,其端部與左支撐角鋼和右支撐角鋼的橫肢焊接連接,支撐槽與連接板平行設置,設置位置為左支撐角鋼和右支撐角鋼中下部,支撐槽的外側面與左支撐角鋼和右支撐角鋼的橫肢焊接連接;左側U型連接卡焊接在左支撐角鋼底部,右側U型連接卡焊接在右支撐角鋼底部,左側U型連接卡的焊接高度比右側U型連接卡高13mm;楔形銷子與右側U型連接卡和左側U型連接卡銷接。本發明結構簡單,裝拆方便,可廣泛應用于建筑結構混凝土頂板梁模板的支撐。
【專利說明】梁模板支撐裝置及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梁模板支撐裝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低碳建筑不僅涵蓋“節能、節水、節材、節地、環保,”還延伸到項目的運營管理,是其建造、使用全壽命周期都要低碳,涉及到混凝土、模板、腳手架、防水材料、環保材料等建材產品在低碳發展形式下的革新和未來走向,也關系到混凝土領域材料研發、結構設計、施工創新、運營管理。模板、腳手架應用領域的節能減排,防水技術環保化、機械化、配套化,建材部件的工廠化生產方式和裝配方式,及住宅產業化的發展趨勢。低碳建筑不是偶一因素所為,只有喚醒材料生產、建筑設計、施工企業的環保意識,采取措施真正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碳排放,才能推動整個建筑業走低碳發展之路。發展低碳建筑業工在當今,利在千秋。
[0003]談到建筑業的低碳化,就不得不談在建筑業中占有絕對重要比例的鋼筋混凝土建筑。同樣,談到鋼筋混凝土不得不談模板與腳手架。在建筑施工中模板與腳手架的成本,大約占工程總造價的30%,而模板搭設和拆除時,占總工時的50%以上,所以,使用效率和成本便成為建筑模架系統設計時積極追求的重要原因,一款好的模板,除了在安全性上的追求夕卜,還要追求高效、節能、環保等目標。
[0004]模板的支撐裝置,是確保混凝土澆筑質量的關鍵構件,現有的支撐件存在結構復雜,安裝程序復雜,周轉次數低等問題。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梁模板支撐裝置及使用方法,要解決現有支撐件容易造成施工中材料浪費,安裝過程費工費時,且周轉次數低的技術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梁模板支撐裝置,包括連接板、支撐槽、左側U型連接卡、右側U型連接卡、楔形銷子、平行設置的左支撐角鋼和右支撐角鋼,所述左支撐角鋼和右支撐角鋼肢背相對設置,且兩者之間預留有間隙;
所述連接板支在左支撐角鋼頂部和右支撐角鋼頂部之間,其端部與左支撐角鋼和右支撐角鋼的橫肢焊接連接,所述支撐槽與連接板平行設置,設置位置為左支撐角鋼和右支撐角鋼中下部,所述支撐槽的外側面與左支撐角鋼和右支撐角鋼的橫肢焊接連接;
所述左側U型連接卡焊接在左支撐角鋼底部,所述右側U型連接卡焊接在右支撐角鋼底部,左側U型連接卡的焊接高度比右側U型連接卡高13_ ;所述楔形銷子與右側U型連接卡和左側U型連接卡銷接。
[0007]所述左支撐角鋼和右支撐角鋼的橫肢和縱肢上對應開有木方連接孔。
[0008]所述左支撐角鋼的橫肢肢尖焊接有支撐管,所述支撐管的頂面與支撐角鋼和右支撐角鋼的頂面平齊。
[0009]所述左側U型連接卡的一肢焊接在左支撐角鋼的橫肢內側,另一肢焊接在左支撐角鋼的縱肢外側面,所述右支撐角鋼與左側U型連接卡的連接方式相同。
[0010]所述左支撐角鋼和右支撐角鋼的縱肢內側在支撐槽底面位置焊接有V型擋板。
[0011]所述楔形銷子的縱斷面為直角三角面,水平邊和斜邊的夾角為7度。
[0012]所述的梁模板支撐裝置的使用方法,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木梁和兩根工字鋼梁垂直放置,兩根工字鋼梁之間間隔一定間距,工字鋼梁的兩端放置在木梁頂面;
步驟二,將安裝成型的兩個梁模板支撐裝置上的支撐槽分別卡在兩根工字鋼梁外側的木梁上表面,并使支撐槽端部頂緊分別頂緊兩根工字鋼梁外側面;
步驟三,將木方放置支撐槽上;
步驟四,用釘子通過支撐角鋼的木方連接孔將左支撐角鋼和右支撐角鋼與木方連接; 步驟五,在木方頂面放多層板,用釘子固定,形成梁模板;
步驟六,將楔形銷子自右向左依次插入右側U型連接卡和左側U型連接卡,通過楔形銷子的前后運動,利用楔形角度使上下距離變化,從而達到鎖緊與松開的狀態;步驟七,調整至合適位置后,通過將對拉螺栓放置在梁模板支撐裝置上的V型擋板的V型槽內,并通過螺母固定V型槽外側面;
步驟八,將防護欄欄桿端部插入支撐管內。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本發明所述支撐裝置結構簡單,重量輕,安裝和拆卸只需一把榔頭輕敲楔形銷子,即可實現鎖緊功能,快速高效。
[0014]本本發明的采用,有效的解決了目前國內建筑結構中,梁多,沒有定型模板的現狀,可加快頂板施工速度,提高模板及配件使用次數,減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0015]本發明所述支撐裝置可以和木方多層板組合使用,取代了現有的木方膠合板的傳統施工方式,推進綠色建筑、施工進程。
[0016]本發明可廣泛應用于建筑結構混凝土頂板梁模板的支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8]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圖。
[0019]圖3是圖1的右視圖。
[0020]圖4是圖1俯視圖。
[0021]圖5是支撐管詳圖。
[0022]圖6是支撐角鋼詳圖。
[0023]圖7是支撐槽詳圖。
[0024]圖8是V型擋板詳圖。
[0025]圖9是U型連接卡詳圖。
[0026]圖10是楔形銷子詳圖。
[0027]附圖標記:1 一連接板、2 — -支撐管、3 —左支撐角鋼、4 一支撐槽、5 — V型擋板、6 一左側U型連接卡、7 —楔形銷子、8 —木方連接孔、9 一右支撐角鋼、10 —右側U型連接卡。【具體實施方式】
[0028]實施例參見圖1至圖4所示,一種梁模板支撐裝置,包括連接板1、支撐槽4、左側U型連接卡6、右側U型連接卡10、楔形銷子7、平行設置的左支撐角鋼3和右支撐角鋼9,所述左支撐角鋼3和右支撐角鋼9肢背相對設置,且兩者之間預留有間隙;
所述連接板I支在左支撐角鋼3頂部和右支撐角鋼9頂部之間,其端部與左支撐角鋼3和右支撐角鋼9的橫肢焊接連接,所述支撐槽4與連接板I平行設置,設置位置為左支撐角鋼3和右支撐角鋼9中下部,所述支撐槽4的外側面與左支撐角鋼3和右支撐角鋼9的橫肢焊接連接;
所述左側U型連接卡6焊接在左支撐角鋼3底部,所述右側U型連接卡10焊接在右支撐角鋼9底部,左側U型連接卡6的焊接高度比右側U型連接卡10高13mm ;所述楔形銷子7與右側U型連接卡10和左側U型連接卡6銷接。
[0029]所述左支撐角鋼3和右支撐角鋼9的橫肢和縱肢上對應開有木方連接孔8。
[0030]所述左支撐角鋼3和右支撐角鋼9參見圖6,其型號50*40*4不等邊角鋼,其長度為495mm在寬度40面均布直徑為6mm的圓孔4個圓孔8。
[0031]所述連接板為90mm*45mm*6mm長方形鋼板。
[0032]所述支撐槽4參見圖7,其采用型號為90*50*50*4的槽鋼。
[0033]所述V型擋板5參見圖8,為厚度為4mm的鋼板彎折而成,其兩邊夾角為45度,兩邊長為50mm。
[0034]所述U型連接卡參見圖9,為直徑12mm,高度104mm的圓鋼彎折成的U型。
[0035]所述左支撐角鋼3的橫肢肢尖焊接有支撐管2,所述支撐管2的頂面與支撐角鋼3和右支撐角鋼9的頂面平齊。所述支撐管2參見圖5,為外直徑為60mm,厚度3mm,長度為130mm的圓管,其頂部開有連接孔。
[0036]所述左側U型連接卡6的一肢焊接在左支撐角鋼3的橫肢內側,另一肢焊接在左支撐角鋼3的縱肢外側面,所述右支撐角鋼9與左側U型連接卡6的連接方式相同。
[0037]所述左支撐角鋼3和右支撐角鋼9的縱肢內側在支撐槽4底面位置焊接有V型擋板5。
[0038]所述楔形銷子7的縱斷面為直角三角面,水平邊和斜邊的夾角為7度。所述楔形銷子7參見圖10,為一端大一端小的楔形,水平邊和斜邊的夾角為7度,長度為220mm。
[0039]所述的梁模板支撐裝置的使用方法,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木梁和兩根工字鋼梁垂直放置,兩根工字鋼梁之間間隔一定間距,工字鋼梁的兩端放置在木梁頂面;
步驟二,將安裝成型的兩個梁模板支撐裝置上的支撐槽4分別卡在兩根工字鋼梁外側的木梁上表面,并使支撐槽4端部頂緊分別頂緊兩根工字鋼梁外側面;
步驟三,將木方放置支撐槽4上;
步驟四,用釘子通過支撐角鋼的木方連接孔8將左支撐角鋼3和右支撐角鋼9與木方連接;
步驟五,在木方頂面放多層板,用釘子固定,形成梁模板;
步驟六,將楔形銷子7自右向左依次插入右側U型連接卡10和左側U型連接卡6,通過楔形銷子7的前后運動,利用楔形角度使上下距離變化,從而達到鎖緊與松開的狀態;步驟七,調整至合適位置后,通過將對拉螺栓放置在梁模板支撐裝置上的V型擋板5的V型槽內,并通過螺母固定V型槽外側面;
步驟八,將防護欄欄桿端部插入支撐管2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梁模板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連接板(I)、支撐槽(4)、左側U型連接卡(6)、右側U型連接卡(10)、楔形銷子(7)、平行設置的左支撐角鋼(3)和右支撐角鋼(9),所述左支撐角鋼(3)和右支撐角鋼(9)肢背相對設置,且兩者之間預留有間隙; 所述連接板(I)支在左支撐角鋼(3 )頂部和右支撐角鋼(9 )頂部之間,其端部與左支撐角鋼(3)和右支撐角鋼(9)的橫肢焊接連接,所述支撐槽(4)與連接板(I)平行設置,設置位置為左支撐角鋼(3)和右支撐角鋼(9)中下部,所述支撐槽(4)的外側面與左支撐角鋼(3)和右支撐角鋼(9)的橫肢焊接連接; 所述左側U型連接卡(6)焊接在左支撐角鋼(3)底部,所述右側U型連接卡(10)焊接在右支撐角鋼(9)底部,左側U型連接卡(6)的焊接高度比右側U型連接卡(10)高13mm ;所述楔形銷子(7)與右側U型連接卡(10)和左側U型連接卡(6)銷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梁模板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撐角鋼(3)和右支撐角鋼(9)的橫肢和縱肢上對應開有木方連接孔(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梁模板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撐角鋼(3)的橫肢肢尖焊接有支撐管(2),所述支撐管(2)的頂面與支撐角鋼(3)和右支撐角鋼(9)的頂面平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梁模板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側U型連接卡(6)的一肢焊接在左支撐角鋼(3)的橫肢內側,另一肢焊接在左支撐角鋼(3)的縱肢外側面,所述右支撐角鋼(9)與左側U型連接卡(6)的連接方式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梁模板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撐角鋼(3)和右支撐角鋼(9)的縱肢內側在支撐槽(4)底面位置焊接有V型擋板(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梁模板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銷子(7)的縱斷面為直角三角面,水平邊和斜邊的夾角為7度。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意一項所述的梁模板支撐裝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木梁和兩根工字鋼梁垂直放置,兩根工字鋼梁之間間隔一定間距,工字鋼梁的兩端放置在木梁頂面; 步驟二,將安裝成型的兩個梁模板支撐裝置上的支撐槽(4)分別卡在兩根工字鋼梁外側的木梁上表面,并使支撐槽(4)端部頂緊分別頂緊兩根工字鋼梁外側面; 步驟三,將木方放置支撐槽(4)上; 步驟四,用釘子通過支撐角鋼的木方連接孔(8)將左支撐角鋼(3)和右支撐角鋼(9)與木方連接; 步驟五,在木方頂面放多層板,用釘子固定,形成梁模板; 步驟六,將楔形銷子(7)自右向左依次插入右側U型連接卡(10)和左側U型連接卡(6),通過楔形銷子(7)的前后運動,利用楔形角度使上下距離變化,從而達到鎖緊與松開的狀態;步驟七,調整至合適位置后,通過將對拉螺栓放置在梁模板支撐裝置上的V型擋板(5)的V型槽內,并通過螺母固定V型槽外側面; 步驟八,將防護欄欄桿端部插入支撐管(2)內。
【文檔編號】E04G13/04GK103470031SQ201310432443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3日
【發明者】陳曉東, 楊曉東, 于光, 孫濤, 張平平, 張磊, 史一劍, 包海明 申請人: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術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