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灌漿墻體的澆注設備及施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灌漿墻體的澆注設備及施工方法,屬于灌漿墻體澆注【技術領域】。一種灌漿墻體的澆注設備,包括空腔墻體以及用于向空腔墻體內澆注漿料的泵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墻體的下方中部具有澆注孔,上方具有導氣孔;所述泵送機經由漿料輸送管及閥體連接于澆注孔上,所述閥體的一端與所述空腔墻體的澆注孔相連,另一端與所述漿料輸送管相連。本發明不會造成漿料因垂落過程中產生的分離、沉淀、塌陷、分層、空鼓、密度不勻等問題,有效的提升了輕質現澆墻體的質量標準。
【專利說明】一種灌漿墻體的澆注設備及施工方法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一種灌漿墻體的澆注設備及施工方法,屬于灌漿墻體澆注【技術領域】。
[0003]
【背景技術】
目前的輕質現澆保溫隔音的墻體澆注方法是在墻體上部,由出澆注孔或者打孔,從上向下澆注,也叫“上澆法”,即灌漿漿料是從墻體的上部自上而下進行澆注,利用漿體的流動性和垂落度,使墻體內部自下而上得到填充,凝固后形成墻體。采用這種澆注方法的漿料在向下垂落的過程中往往受重力影響會產生一些氣泡沖擊,往往容易造成漿料的分離、沉淀、塌陷、分層、空鼓、密度不勻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整個墻體的質量指標,導致整個墻體的設計要求不達標。多年來灌漿現澆輕質墻體一直得不到廣泛應用,皆因現澆技術滿足不了現行標準。
[0004]由于泡沫混凝土具有表面氧化性,在澆注流動時易形成分層,當在澆注時引起濺漿,濺到板面上,還會引起密度的變化。
[0005]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已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灌漿墻體的澆注設備,以及賴于該澆注設備實施的一種施工方法。本發明的灌漿澆注設備及施工方法能夠防止濺漿,分層引起的密度變化,更有效的提升了輕質現澆墻體的質量標準,使輕質現澆墻體的技術得以完善,獲得大幅度推廣的成熟條件。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灌漿墻體的澆注設備,包括空腔墻體Q以及用于向空腔墻體Q內澆注漿料的泵送機1,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空腔墻體Q的下方中部具有澆注孔J,上方具有導氣孔K ;所述泵送機I經由漿料輸送管4及閥體F連接于澆注孔J上,所述閥體F的一端與所述空腔墻體Q的澆注孔J相連,另一端與所述漿料輸送管4相連;由所述泵送機I將調配好的料漿通過漿料輸送管4輸送至連接于空腔墻體Q下方的閥體F,并通過閥體F將漿料排至所述空腔墻體Q內部;
所述空腔墻體Q的上方的導氣孔K外連接有導氣管G ;
所述泵送機I還連接有攪拌機2,所述攪拌機2通過供料口 7及進料管3與泵送機I的進料口 5相連通。
[0008]一種灌漿墻體的澆注施工方法,其特殊之處在于,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步驟一:首先,分別在空腔墻體Q的下方和上方開設澆注孔J和導氣孔K
其中,所述的澆注孔高度是在墻體下部,原則上是為了方便作業,一般應在高于地面300mm為宜,所述澆注孔的直徑是根據輸送機的輸送管口徑而定;所述的導氣孔在墻體的最上部兩側最外端各設一個,所述導氣孔的直徑折面相加應小于所述澆注孔折面的1/2 ; 步驟二:在攪拌機2的供料口 7和泵送機I的進料口 5之間安裝進料管3,在泵送機I的出料口處安裝漿料輸送管4,將閥體F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漿料輸送管4,將閥體F的另一端安裝于空腔墻體Q下方的澆注孔J內;
步驟三:啟動設備并使閥體F處于開啟狀態,經攪拌機2攪拌好的漿料由泵送機I吸入并通過漿料輸送管4泵送至閥體F,通過閥體F的有效控制將漿料輸送至空腔墻體Q的內部,使漿料在空腔墻體Q的內部由下而上堆積鋪滿,并通過空腔墻體Q頂部的導氣孔泄壓排氣以及觀察澆注的高度情況。
[0009]其中,所述衆料的燒注流速控制在500mm/秒。
[0010]步驟四:澆注完畢后,待空腔墻體Q內的漿料凝固后,拆卸澆注孔J處的閥體F,抹平澆注孔處即可。
[0011]本發明一種灌漿墻體的澆注設備及施工方法,改傳統的上澆法為逆澆法,通過加壓從墻體的下部向上部壓注式澆注,并配合嵌裝于墻體澆注孔上的專用閥體進行澆注施工,本發明的逆澆法不會造成漿料因垂落過程中產生的分離、沉淀、塌陷、分層、空鼓、密度不勻等問題,不僅填補了該領域的空白,更有效的提升了輕質現澆墻體的質量標準,使輕質現澆墻體的技術得以完善,獲得大幅度推廣的成熟條件。
[0012]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本發明一種灌漿墻體的澆注設備結構示意圖;
圖2:閥體F結構示意圖;
圖中,1、泵送機,2、攪拌機,3、進料管,4、漿料輸送管,5、進料口,6、出料口,7、供料口,F、閥體,J、澆注孔,Q、空腔墻體,G、導氣管,K、導氣孔,FA、閥芯組件,FB、閥殼,Fl、閥片支架,F2、圓座,F3、圓孔,F4、螺栓,F5、閥片,F6、外螺紋,F7、閥芯管,F8、閥口,F9、彈簧卡子,F10、彈簧,F11、卡嘴。
[0014]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參照附圖,給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用來對本發明的構成進行進一步說明。
[0016]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一種灌漿墻體的澆注設備參考圖1,包括空腔墻體Q以及用于向空腔墻體Q內澆注漿料的泵送機I,其所述空腔墻體Q的下方中部具有澆注孔J,上方具有導氣孔K ;所述泵送機I經由漿料輸送管4及閥體F連接于澆注孔J上,所述閥體F的一端與所述空腔墻體Q的澆注孔J相連,另一端與所述漿料輸送管4相連;由所述泵送機I將調配好的料漿通過漿料輸送管4輸送至連接于空腔墻體Q下方的閥體F,并通過閥體F將漿料排至所述空腔墻體Q內部;所述空腔墻體Q的上方的導氣孔K外連接有導氣管G ;所述泵送機I還連接有攪拌機2,所述攪拌機2通過供料口 7及進料管3與泵送機I的進料口 5相連通。
[0017]所述閥體F的具體結構(參考圖2)如下:包括一管狀閥殼B以及配套于所述閥殼B內部的閥芯組件A,其中所述閥芯組件A具有一個滑動配合于所述閥殼B管體內周的閥芯管F7以及連接于所述閥芯管F7 —側的閥片F5,當所述閥芯管F7在所述閥殼B內部軸向移動時,其一側的閥片F5聯動于所述閥芯管F7且具有能夠封堵于所述閥殼B閥口的結構;所述閥殼B—端具有與墻體澆注孔J相連通的閥口 F8,另一端與所述閥芯組件A的閥芯管F7螺紋連接;所述閥口 F8的前端為具有一定斜度的錐形管口 ;所述閥芯管F7 —端與漿料輸送管F4相連通,另一端通過閥片支架Fl與所述閥片F5相連,所述閥芯管F7外周具有一段與閥殼FB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F6 ;所述閥片F5的形狀及結構與所述閥殼B的閥口 F8相匹配以形成開合的閥門結構;所述外螺紋F6設計為梯形螺紋;所述閥殼B與所述閥芯管F7的連接端外周設有限位彈簧卡子F9,所述限位彈簧卡子F9的卡嘴Fll嵌插于所述閥芯管F7的外螺紋F6上,并通過安裝于閥殼B上的彈簧FlO對所述卡嘴Fll施加持續的夾固力,以此限制二者之間的相對位移;所述閥片F5的材料是采用具有彈性和密封功能的硅柏膠。
[0018]一種灌漿墻體的澆注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步驟一:首先,分別在空腔墻體Q的下方和上方開設澆注孔J和導氣孔K ;其中,所述的澆注孔高度是在墻體下部,原則上是為了方便作業,一般應在高于地面300mm為宜,所述澆注孔的直徑是根據輸送機的輸送管口徑而定;所述的導氣孔在墻體的最上部兩側最外端各設一個,兩個導氣孔的直徑截面面積相加應小于所述澆注孔直徑截面面積的1/2 ;
步驟二:在攪拌機2的供料口 7和泵送機I的進料口 5之間安裝進料管3,在泵送機I的出料口處安裝漿料輸送管4,將閥體F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漿料輸送管4,將閥體F的另一端安裝于空腔墻體Q下方的澆注孔J內;
步驟三:啟動設備并使閥體F處于開啟狀態,經攪拌機2攪拌好的漿料由泵送機I吸入并通過漿料輸送管4泵送至閥體F,通過閥體F的有效控制將漿料輸送至空腔墻體Q的內部,使漿料在空腔墻體Q的內部由下而上堆積鋪滿,并通過空腔墻體Q頂部的導氣孔泄壓排氣以及觀察澆注的高度情況。其中,所述漿料的澆注流速控制在500_/秒。
[0019]步驟四:澆注完畢后,待空腔墻體Q內的漿料凝固后,拆卸澆注孔J處的閥體F,抹平澆注孔處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灌漿墻體的澆注設備,包括空腔墻體(Q)以及用于向空腔墻體(Q)內澆注漿料的泵送機(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墻體(Q)的下方中部具有澆注孔(J),上方具有導氣孔(K);所述泵送機(I)經由漿料輸送管(4)及閥體(F)連接于澆注孔(J)上,所述閥體(F)的一端與所述空腔墻體(Q)的澆注孔(J)相連,另一端與所述漿料輸送管(4)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灌漿墻體的澆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墻體(Q)的上方的導氣孔(K)外連接有導氣管(G)。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所述灌漿墻體的澆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機(I)還連接有攪拌機(2 ),所述攪拌機(2 )通過供料口( 7 )及進料管(3 )與泵送機(I)的進料口(5)相連通。
4.一種灌漿墻體的澆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步驟一:首先,分別在空腔墻體(Q)的下方和上方開設澆注孔(J)和導氣孔(K); 步驟二:在攪拌機(2)的供料口(7)和泵送機(I)的進料口 5之間安裝進料管(3),在泵送機(I)的出料口處安裝漿料輸送管(4 ),將閥體F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漿料輸送管(4 ),將閥體(F)的另一端安裝于空腔墻體(Q)下方的澆注孔(J)內; 步驟三:啟動設備并使閥體(F)處于開啟狀態,經攪拌機(2)攪拌好的漿料由泵送機(I)吸入并通過漿料輸送管(4)泵送至閥體(F),通過閥體(F)的有效控制將漿料輸送至空腔墻體(Q)的內部,使漿料在空腔墻體(Q)的內部由下而上堆積鋪滿,并通過空腔墻體(Q)頂部的導氣孔泄壓排氣以及觀察澆注的高度情況; 步驟四:澆注完畢后,待空腔墻體(Q)內的漿料凝固后,拆卸澆注孔J處的閥體(F),抹平澆注孔處即可。
5.如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灌漿墻體的澆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述的澆注孔高度是在墻體下部,高于地面300mm以上。
6.如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灌漿墻體的澆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述的導氣孔在墻體的最上部兩側最外端各設一個,兩個導氣孔的直徑截面面積相加應小于所述澆注孔直徑截面面積的1/2。
7.如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灌漿墻體的澆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所述漿料的燒注流速控制在500mm/秒。
【文檔編號】E04G21/02GK104372954SQ201410692745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7日
【發明者】牟衍龍, 牟世友, 馮明清, 張鋆, 劉麗君 申請人:煙臺馳龍建筑節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