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BIM的環保墊塊標準化施工方法,屬于建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豎向構件鋼筋混凝土是建筑物的承載力構件,精確控制好鋼筋保護層厚度,具有確保結構的耐久性和延長結構的使用年限,降低投資成本和后期維護費用,有利于減少社會資源的消耗。如果鋼筋混凝土構件的鋼筋位置放置錯誤或者鋼筋的保護層過大,會降低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承載能力。
水平構件鋼筋混凝土是建筑物的承載力構件,精確控制好鋼筋保護層厚度,具有提高構件抗拉強度,提高鋼筋和混凝土的粘結力,這樣既發揮了各自的受力性能,又能很好地協調工作,共同承擔結構構件所承受的外部荷載。如果放置錯誤或者鋼筋保護層過大,輕則降低了梁的承載能力,重則會發生重大事故。鋼筋被包裹在混凝土構件中形成鈍化保護膜,不與外界接觸相對還比較安全,但如果鋼筋保護層厚度過小,也就是鋼筋過分靠近受拉區一側,一方面容易造成鋼筋露筋或鋼筋受力時表面混凝土剝落,另一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表面的混凝土將逐漸碳化,用不了多久,鋼筋外混凝土就失去了保護作用,從而導致鋼筋銹蝕,斷面減小,強度降低,鋼筋與混凝土之間失去粘結力,構件整體性受到破壞,嚴重時還會導致整個結構體系的破壞。
現有技術中不能有效控制構件水平和豎向鋼筋位移的問題,從而不能夠達到有效控制現澆構件鋼筋保護層厚度的目的。
常用施工技術往往不能做到規范操作,特別是在混凝土現澆板澆搗過程中,尤其需要重視。往往是鋼筋綁扎時位置都很正確,但一到澆搗時情況就變了樣,不是人踩就是工器具壓在上面,由此造成的結果是支撐鋼筋的馬墩被踩倒,混凝土上層鋼筋彎曲變形,保護層的厚度也就得不到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基于BIM的環保墊塊標準化施工方法,根據構件類型,通過BIM技術設計放置環保墊塊位置、數量和定位箍筋等措施,能夠有效控制構件水平和豎向鋼筋位移的問題,從而能夠達到有效控制現澆構件鋼筋保護層厚度的目的。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BIM的環保墊塊標準化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
1)根據設計圖紙將構件進行劃分歸類;
2)進行梁、板、柱建筑構件建模;
3)對構件保護層的墊塊位置進行審核優化;
4)自動導出雙環多用環保型保護層墊塊排版圖以及相應的墊塊配置規格和構件對應明細表;
5)雙環多用型環保保護層墊塊按照梁、板、柱建筑構件編碼進行集中堆放;
6)整體吊運,在樓層按照施工流水段進行堆放;
7)進行鋼筋綁扎后放置保護層墊塊施工和質量驗收;
8)混凝土構件澆筑完成后,采用測試儀非破損地檢測鋼筋的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首先根據建筑圖紙,將整個建筑工程分解為各類構件,并通過三維構件模型,將它們的尺寸、體積、重量直接測量下來,以及采用的材料類型、型號記錄下來,其次針對主要構件選擇施工設備、機具,確定施工方法。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7)按照雙環多用型環保墊塊保護層排版圖或者三維模型進行保護層施工和質量驗收。
進一步地,所述測試儀采用符合國產標準的鋼筋保護層測試儀。
進一步地, 所述雙環多用型環保墊塊保護層的構成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墊塊驗收;步驟二,墊塊安裝;步驟三,墊塊檢查。
進一步地, 所述步驟一,在施工安裝前,計算好構件所需使用的雙環型環保保護層墊塊數量、品種、規格并檢查產品合格證、質量保證書、出庫單以及產品功能技術性指標檢測報告。
進一步地, 所述步驟二,在現澆構件鋼筋綁扎驗收通過后,根據預先設計好的安裝墊塊排版圖進行墊塊安裝;包括基礎底板保護層環保墊塊安裝和剪力墻和柱保護層環保墊塊安裝,同一水平方向的同一直徑鋼筋必須放置同一種規格的鋼筋保護層環保墊塊,對于容易碰損部位的鋼筋保護層還必須用綁扎鋼筋用的扎絲進行附加固定。
進一步地, 所述步驟三,查看已經安裝好的豎向構件保護層環保墊塊,是否有后到人員和工序施工過程中被碰壞的變形、裂縫、脫落的墊塊,如果發現,應及時更換。
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基于BIM的環保墊塊標準化施工方法,在減少能源消耗、項目精細化管理、施工過程模擬、空間碰撞檢測、現場質量安全管理等方面可以發揮巨大價值;從施工質量對比來看,使用傳統人工墊塊容易破碎,脫落,偏移、變形等現象,從而不能夠真正達到設計要求的保護層厚度;使用環保墊塊能夠提高工效和保證鋼筋混凝土施工質量;本發明施工方法具有提高建筑工程質量、提高工程標準化程度的亮點;本發明通過采用BIM技術控制環保墊塊間距、位置和數量,具有造價成本低、產品環保、價格低廉、易儲存優點。 本發明通過采用圓心雙環型構造具有承受力高、自鎖定、不脫落、不破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一種基于BIM的環保墊塊標準化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
1)根據設計圖紙將構件進行劃分歸類;
2)進行梁、板、柱建筑構件建模;
3)對構件保護層的墊塊位置進行審核優化;
4)自動導出雙環多用環保型保護層墊塊排版圖以及相應的墊塊配置規格和構件對應明細表;
5)雙環多用型保護層墊塊按照梁、板、柱建筑構件編碼進行集中堆放;
6)整體吊運,在樓層按照施工流水段進行堆放;
7)進行鋼筋綁扎后放置保護層墊塊施工和質量驗收;
8)混凝土構件澆筑完成后,采用測試儀非破損地檢測鋼筋的位置。
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2),首先根據建筑圖紙,將整個建筑工程分解為各類構件,并通過三維構件模型,將它們的尺寸、體積、重量直接測量下來,以及采用的材料類型、型號記錄下來,其次針對主要構件選擇施工設備、機具,確定施工方法。
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7)按照雙環多用型環保墊塊保護層排版圖或者三維模型進行保護層施工和質量驗收。
本實施例中,所述測試儀采用瑞士產S型鋼筋保護層測試儀。
本實施例中, 所述雙環多用型墊塊保護層的構成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墊塊驗收;步驟二,墊塊安裝;步驟三,墊塊檢查。
本實施例中, 所述步驟一,在施工安裝前,計算好構件所需使用的雙環型環保保護層墊塊數量、品種、規格并檢查產品合格證、質量保證書、出庫單以及產品功能技術性指標檢測報告。
本實施例中, 所述步驟二,在現澆構件鋼筋綁扎驗收通過后,根據預先設計好的安裝墊塊排版圖進行墊塊安裝;包括基礎底板保護層環保墊塊安裝和剪力墻和柱保護層環保墊塊安裝,同一水平方向的同一直徑鋼筋必須放置同一種規格的鋼筋保護層環保墊塊,對于容易碰損部位的鋼筋保護層還必須用綁扎鋼筋用的扎絲進行附加固定。
本實施例中, 所述步驟三,查看已經安裝好的豎向構件保護層環保墊塊,是否有后到人員和工序施工過程中被碰壞的變形、裂縫、脫落的墊塊,如果發現,應及時更換。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