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964787閱讀:317來源:國知局
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凝土制品設備,具體涉及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動了相關行業及其產品的快速發展。為解決建筑垃圾及固體廢棄物的再利用問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研究開了多種類型的混凝土產品快速成型設備,快速模振成型機就是其中的一種。模振成型機主要通過模箱的振動和上壓頭的擠壓快速生產高強度的混凝土制品。傳統的模振成型機主要為四塊模振機,通常情況下一個托板只能生產4塊砌塊,其生產效率較為低下。隨著技術的發展,本領域技術人員又研究開發了8塊模振機,其通過增大托板尺寸來增加塊數,雖然其產量比四塊模振機提高了,但其依然存在響應時慢的問題,生產一個托板制品的時間在15秒以上。另外,現有的8塊模振機其結構較為復雜,其振動電機通常外掛在框架外側并采用皮帶連接,這會造成振動不同步的現象,且相應時間較長。同時,現有的8塊模振機其上下成型位置采用機械定位,存在安全隱患;其喂料高度采用機械螺栓調整,需要人工調整,費時費力,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其具有結構簡單、安全穩定、振動同步性好、響應時間快、生產效率高的優點。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模振成型機存在的結構復雜、振動不同步、響應速度慢、生產效率低、安全性差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包括主體框架、升降框架、料斗、喂料箱、模箱、上壓頭和脫模組件,其中,所述主體框架包括底板、四個立柱和頂板,四個立柱的下端分別與底板的四個角固定連接,四個立柱的上端分別與頂板的四個角固定連接;所述升降框架通過與四個立柱對應設置的四個第一升降結構和主體框架連接,所述料斗設置于升降框架上,料斗的下端口設有弧形料門,弧形料門與料斗之間設有料門控制裝置;所述喂料箱通過導軌結構設置于升降框架上并使其處于料門的下側位置,喂料箱通過料箱驅動裝置控制沿導軌結構移動;所述模箱設置于主體框架上并使其處于喂料箱所在平面的下側位置,模箱的兩側對稱設有振動裝置;所述上壓頭通過連接支架吊裝在主體框架上并使其處于模箱的正上方位置,連接支架與主體框架之間設有第二升降結構,上壓頭與連接支架之間設有壓頭驅動裝置;所述脫模組件通過第三升降結構與主體框架連接并使其處于模箱的下側位置;模箱中設有按兩行四列分布的八個模具,上壓頭設有與八個模具對應的八個分壓頭。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其中,所述第一升降結構包括設置于主體框架上的液壓缸支架、第一導向軸和第一液壓缸,以及設置于升降框架側邊框上的第一軸套;液壓缸支架設置在立柱的下端位置并與底板和立柱固定連接,第一導向軸的下端與液壓缸支架固定連接,第一導向軸的上端與頂板固定連接,第一液壓缸的缸體固定于液壓缸支架中,第一液壓缸的輸出軸與升降框架側邊框上的第一軸套固定連接,第一軸套套設在第一導向軸上。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其中,所述導軌結構包括與升降框架兩個側邊框對應設置的兩條平行的導軌槽,以及設置于喂料箱兩側的多個滾輪;多個滾輪在喂料箱的兩側成對稱分布,并使滾輪置于對應的導軌槽中。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其中,所述料門控制裝置包括第二液壓缸,第二液壓缸的缸體吊裝在料斗的后側壁上,第二液壓缸的輸出軸與弧形料門的后側邊鉸接,弧形料門通過兩個側板與料斗的兩個側壁鉸接。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其中,所述料箱驅動裝置包括支撐軸、連接桿、兩個曲臂、兩個傳動桿和兩個第三液壓缸,支撐軸的兩端通過兩個第二軸套架設于升降框架上,兩個曲壁的上端均與支撐軸固定連接,連接桿的兩端對應與兩個曲臂的下端固定連接,兩個傳動桿的一端對應與兩個曲臂的下端鉸接,兩個傳動桿的另一端對應與喂料箱的兩個側壁鉸接,兩個第三液壓缸對應分布于喂料箱的兩側并使其缸體與升降框架鉸接,兩個第三液壓缸的輸出軸對應與兩個曲臂的中部鉸接。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其中,所述連接支架包括四個側邊框,連接支架在兩側的側邊框外側均設有兩個對稱的第三軸套,連接支架在兩側的側邊框內側設有對稱的連接塊,四個側邊框的中部設有液壓缸連接座;

所述第二升降結構包括設置在頂板上側的兩根傳動軸、兩根雙面齒條和四個齒輪,兩根傳動軸平行設置并使其兩端均通過兩個第四軸套與頂板連接,四個齒輪對應安裝于兩根傳動軸的兩端,兩根雙面齒條對應設置于兩根傳動軸的端部并使其處于對應的兩個齒輪之間,且使兩根雙面齒條與對應的兩個齒輪均嚙合,兩根雙面齒條的下端與連接支架上的連接塊固定連接;兩根傳動軸的其中一根與第一伺服電機連接;

所述壓頭驅動裝置采用第四液壓缸,第四液壓缸的缸體與連接支架上的液壓缸連接座固定連接,第四液壓缸的輸出軸與上壓頭上設置的連接板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其中,所述連接支架在四個側邊框的內部且處于液壓缸連接座的兩側位置還對稱設有卡扣裝置,所述卡扣裝置包括安裝支架和安裝于安裝支架上的旋轉軸,旋轉軸與第二伺服電機連接,旋轉軸的下端設有卡頭,上壓頭上的連接板上設有與卡頭對應的卡孔。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其中,所述第三升降結構包括設置于脫模組件下側的第五液壓缸、設置于脫模組件兩側的第五軸套,以及設置于主體框架上且與第五軸套對應的第二導向軸;第五液壓缸的缸體與主體框架的底板固定連接,第五液壓缸的輸出軸與脫模組件固定連接,第二導向軸的上下端分別與頂板和底板固定連接,脫模組件兩側的第五軸套套設在對應的第二導向軸上。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其中,所述脫模組件的兩側還設有升降平衡裝置,升降平衡裝置包括平衡軸、兩個曲柄、兩根平衡桿,平衡軸的兩端通過兩個第六軸套架設在頂板上,兩個曲柄的一端與平衡軸固定連接,兩個曲柄的另一端對應與兩根平衡桿的上端鉸接,兩根平衡桿的下端對應與脫模組件的兩個側壁鉸接。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其中,所述喂料箱中設有平行分布的多個攪料耙,所述多個攪料耙的兩端均通過軸承結構架設在喂料箱的兩個側邊框上,并在側邊框外側的攪料耙一端或兩端安裝有傳動輪,喂料箱的后側邊框上安裝有液壓馬達,喂料箱的兩個側邊框之間架設有驅動軸,并在側邊框外側的驅動軸一端或兩端安裝有驅動輪;液壓馬達的輸出軸與驅動軸連接,驅動輪通過齒條依次與所有攪料耙端部的傳動輪連接。

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主體框架、升降框架、料斗、喂料箱、模箱、上壓頭和脫模組件。讓主體框架包括底板、四個立柱和頂板,使四個立柱的下端分別與底板的四個角固定連接,使四個立柱的上端分別與頂板的四個角固定連接。讓升降框架通過與四個立柱對應設置的四個第一升降結構和主體框架連接,讓料斗設置于升降框架上,在料斗的下端口設置弧形料門,并在弧形料門與料斗之間設有料門控制裝置。讓喂料箱通過導軌結構設置于升降框架上并使其處于料門的下側位置,讓喂料箱通過料箱驅動裝置控制沿導軌結構移動。把模箱設置于主體框架上并使其處于喂料箱所在平面的下側位置,并在模箱的兩側對稱設置振動裝置。讓上壓頭通過連接支架吊裝在主體框架上并使其處于模箱的正上方位置,并在連接支架與主體框架之間設置第二升降結構,在上壓頭與連接支架之間設置壓頭驅動裝置。讓脫模組件通過第三升降結構與主體框架連接并使其處于模箱的下側位置。其中,模箱中設有按兩行四列分布的八個模具,上壓頭設有與八個模具對應的八個分壓頭。通過以上結構設置就構成了一種結構簡單、安全穩定、振動同步性好、響應時間快、生產效率高的模振成型機。在實際應用中,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料門控制裝置并采用伺服液壓閥控制料門,其具有響應快速且柔和的優點。通過在升降框架和主體框架之間設置與四個立柱對應的四個第一升降結構,可實現對升降框架的調整,以適應不同產品的生產需要,拓寬了使用范圍,增強了實用性。同時,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模箱的兩側對稱設置振動裝置,其具有響應時間短、同步振動效果好的優勢,可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實驗表明,本實用新型平均每10秒就可生產一個托板的產品,相比于傳統模振成型機每15秒以上才可生產一個托板產品來說,生產效率提高了30%以上,且避免了傳統模振成型機將振動電機外掛在框架外側并采用皮帶連接所產生的振動不同步的現象,進一步增強了實用性。

下面結合附圖所示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的左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的前視圖;

圖4為圖3中的A-A向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中升降框架、料斗和喂料箱組合狀態的東南視角立體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中升降框架、料斗和喂料箱組合狀態的西北視角立體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中升降框架、料斗和喂料箱組合狀態的前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中升降框架、料斗和喂料箱組合狀態的右視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中上壓頭和連接支架組合狀態的西南視角立體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中上壓頭和連接支架組合狀態的前視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中上壓頭和連接支架組合狀態的東北視角立體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中喂料箱的西南視角立體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中喂料箱的俯視圖;

圖1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中喂料箱的東北視角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固廢料模振成型機的具體實施方式,總體上包括主體框架1、升降框架2、料斗3、喂料箱4、模箱5、上壓頭6和脫模組件7。主體框架1具體包括底板11、四個立柱12和頂板13,讓四個立柱12的下端分別與底板11的四個角固定連接,讓四個立柱12的上端分別與頂板13的四個角固定連接。讓升降框架2通過與四個立柱2對應設置的四個第一升降結構和主體框架1連接。把料斗3設置于升降框架2上,并在料斗3的下端口設置弧形料門31,在弧形料門31與料斗3之間設置料門控制裝置。讓喂料箱4通過導軌結構設置于升降框架2上并使其處于料門31的下側位置,并使喂料箱4通過料箱驅動裝置控制沿導軌結構移動。把模箱5設置于主體框架1上并使其處于喂料箱4所在平面的下側位置,并在模箱5的兩側對稱設有振動裝置51。讓上壓頭6通過連接支架吊裝在主體框架1上并使其處于模箱5的正上方位置,且在連接支架與主體框架1之間設置第二升降結構,在上壓頭6與連接支架之間設置壓頭驅動裝置。讓脫模組件7通過第三升降結構與主體框架1連接并使其處于模箱5的下側位置。其中,模箱5中設有按兩行四列分布的八個模具,上壓頭6設有與八個模具對應的八個分壓頭。通過以上結構設置就構成了一種結構簡單、安全穩定、振動同步性好、響應時間快、生產效率高的高強度模振成型機。在實際應用中,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弧形料門31與料斗3之間設置料門控制裝置,并采用伺服液壓閥控制弧形料門31,具有響應快速且柔和的優點,可提高運行的穩定性和生產效率。通過在升降框架2和主體框架1之間設置與四個立柱對應的四個第一升降結構,可實現對升降框架2的調整,以適應不同產品的生產需要,拓寬了使用范圍,增強了實用性。同時,本實用新型通過直接在模箱5的兩側對稱設置振動裝置51,可大幅縮短響應時間,且具有同步振動效果好的優勢,能相應地提高生產效率。實驗表明,本實用新型平均每10秒就可生產一個托板的產品,相比于傳統模振成型機每15秒以上才可生產一個托板產品來說,生產效率提高了30%以上,且避免了傳統模振成型機將振動電機外掛在框架外側并采用皮帶連接所產生的振動不同步的現象。

作為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一升降結構具體包括設置于主體框架1上的液壓缸支架14、第一導向軸15和第一液壓缸16,以及設置于升降框架2側邊框上的第一軸套21;把液壓缸支架14設置在立柱12的下端位置并使其與底板11和立柱12固定連接,讓第一導向軸15的下端與液壓缸支架14固定連接,讓第一導向軸15的上端與頂板13固定連接,把第一液壓缸16的缸體固定在液壓缸支架14中,讓第一液壓缸16的輸出軸與升降框架2側邊框上的第一軸套21固定連接,且使第一軸套21套設在第一導向軸15上。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一升降結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優點。

作為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中導軌結構具體包括與升降框架2兩個側邊框對應設置的兩條平行的導軌槽22,以及設置于喂料箱4兩側的多個滾輪41;讓多個滾輪41在喂料箱4的兩側成對稱分布,并使滾輪41置于對應的導軌槽22中。這一設置的導軌結構具體容易控制、運行平穩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中的料門控制裝置具體包括第二液壓缸32,讓第二液壓缸32的缸體吊裝在料斗3的后側壁上,讓第二液壓缸32的輸出軸與弧形料門31的后側邊鉸接,并使弧形料門31通過兩個側板與料斗3的兩個側壁鉸接。本實用新型中的料箱驅動裝置具體包括支撐軸23、連接桿24、兩個曲臂25、兩個傳動桿26和兩個第三液壓缸27。把支撐軸23的兩端通過兩個第二軸套28架設于升降框架2上。讓兩個曲壁25的上端均與支撐軸23固定連接。讓連接桿24的兩端對應與兩個曲臂25的下端固定連接。讓兩個傳動桿26的一端對應與兩個曲臂25的下端鉸接,讓兩個傳動桿26的另一端對應與喂料箱4的兩個側壁鉸接。讓兩個第三液壓缸27對應分布于喂料箱4的兩側并使其缸體與升降框架2鉸接,讓兩個第三液壓缸27的輸出軸對應與兩個曲臂25的中部鉸接。這一結構的料箱驅動裝置具有控制精確、同步效果好的優點,可提高喂料箱4運行的穩定性和平滑性。

作為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中的連接支架具體包括四個側邊框61,讓連接支架在兩側的側邊框61外側均設置兩個對稱的第三軸套62,并讓連接支架在兩側的側邊框61內側設置對稱的連接塊63,且在四個側邊框61的中部設置液壓缸連接座64。第二升降結構具體包括設置在頂板13上側的兩根傳動軸131、兩根雙面齒條132和四個齒輪133。讓兩根傳動軸131平行設置并使其兩端均通過兩個第四軸套134與頂板13連接。把四個齒輪133對應安裝于兩根傳動軸131的兩端。讓兩根雙面齒條132對應設置于兩根傳動軸131的端部并使其處于對應的兩個齒輪133之間,且使兩根雙面齒條132與對應的兩個齒輪133均嚙合。同時讓兩根雙面齒條132的下端與連接支架上的連接塊63固定連接,讓兩根傳動軸131的其中一根與第一伺服電機連接。壓頭驅動裝置采用第四液壓缸65,讓第四液壓缸65的缸體與連接支架上的液壓缸連接座64固定連接,讓第四液壓缸65的輸出軸與上壓頭6上設置的連接板66固定連接。作為優化方案,本具體實施方式在連接支架的四個側邊框61內部且處于液壓缸連接座64的兩側位置還對稱設置了卡扣裝置67。卡扣裝置67具體包括安裝支架和安裝于安裝支架上的旋轉軸,讓旋轉軸與第二伺服電機連接,在旋轉軸的下端設置卡頭,在上壓頭6上的連接板66上設置與卡頭對應的卡孔。

作為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三升降結構包括設置于脫模組件7下側的第五液壓缸71、設置于脫模組件7兩側的第五軸套72,以及設置于主體框架1上且與第五軸套72對應的第二導向軸17。讓第五液壓缸71的缸體與主體框架1的底板11固定連接,讓第五液壓缸71的輸出軸與脫模組件7固定連接。讓第二導向軸17的上下端分別與頂板13和底板11固定連接。使脫模組件7兩側的第五軸套72套設在對應的第二導向軸17上。以上結構設置通過控制第五液壓缸71即使脫模組件7實現升降功能,且具有運行平穩的優點。作為優化方案,本具體實施方式在脫模組件7的兩側還設置了升降平衡裝置。升降平衡裝置具體包括平衡軸73、兩個曲柄74、兩根平衡桿75。讓平衡軸73的兩端通過兩個第六軸套76架設在頂板13上,讓兩個曲柄74一端與平衡軸73固定連接,讓兩個曲柄74的另一端對應與兩根平衡桿75的上端鉸接,讓兩根平衡桿75的下端對應與脫模組件7的兩個側壁鉸接。這一結構的升降平衡裝置,可保證脫模組件7在升降過程兩側移動的同步,避免了因兩側受力不均出現卡滯現象,進一步提高了運行的平穩性和實用性。

作為優化方案,本具體實施方式在喂料箱4中設置了平行分布的多個攪料耙42,讓多個攪料耙42的兩端均通過軸承結構架設在喂料箱4的兩個側邊框上,并在側邊框外側的攪料耙42一端或兩端安裝傳動輪43,同時,在喂料箱4的后側邊框上安裝液壓馬達44,在喂料箱4的兩個側邊框之間架設驅動軸45,并在側邊框外側的驅動軸45一端或兩端安裝驅動輪46。讓液壓馬達44的輸出軸與驅動軸45連接,并讓驅動輪46通過齒條依次與所有攪料耙42端部的傳動輪43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攪料耙42,可提高下料的效率和均衡性,可保證產品質量,避免因下料不均勻影響產品成品率和生產效率的問題,實用性更強。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一升降結構、第二升降結構、第三升降結構以及導軌結構、料門控制裝置、料箱驅動裝置和壓頭驅動裝置不限于以下列舉的具體結構,還可以根據具體使用需要設置成等同的結構形式,只要能實現相應的功能均可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實施例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的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范圍進行的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原理的前提下,本領域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形式的變形,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