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體系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建筑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體系,該樓板適用于在(跨越)實現較大跨度的同時,減輕了結構構件的自重。
【背景技術】
[0002]在樓蓋、柱和基礎形成的整個結構體系中,樓蓋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普通的樓板一般只能做到6米左右,當樓板的跨度大于6米時,一般都會在樓板中間設置受力大梁,形成梁板樓蓋以減小樓板的計算跨度,設置樓板大梁會引起樓層高度的提高,造成不經濟的后果,如果不設置受力大梁,則樓板的自重和配筋會大幅提高,這樣也大大增加了樓蓋的造價。
[0003]為此國內一些學者對大跨度的樓板進行了一些研宄,目前已經研制成功應用的樓板有薄壁管空心樓蓋、內模井字加勁肋空腔大板系列樓蓋等。這些空心樓蓋相比普通的樓蓋結構在綜合造價、方便施工上已經有了一定的優勢,但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薄壁管空心樓蓋存在僅能在順肋向受力的缺點,其計算模型為單向板,在四邊都有支撐條件的情況下,樓板單向受力顯然是不合理的;井字加勁肋空腔大板等系列樓蓋都脫離不了肋梁的存在,例如薄壁箱、疊合箱、箱體、模盒填充樓蓋結構等都是梁為受力構件,板在整體受力中作用不大,且整體樓蓋一次成型困難。
[0004]出于環境和建設成本的考慮,需要設計一種能雙向受力的樓板,并且該樓板中沒有肋梁的存在,以減少肋梁鋼筋的綁扎,減少工時,實現保護環境及降低建設成本。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的一種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體系,所述樓板的運用在實現較大跨度的同時,減輕了結構構件的自重;同時所述樓板施工工藝采用整體現澆的施工方法,相對普通梁板結構減少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樓蓋的高度,同時在保溫、隔熱和隔聲方面具有較好的效果。
[0006]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體系包括由上層和下層兩層鋼筋網組成的雙層鋼筋籠及輕質保溫板模盒;
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為正方形模盒剪切四個直角而形成,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呈中心對稱,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的中心點處有一孔;
所述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體系施工工藝為:
搭建鋼筋混凝土樓板支撐模板結構,在所述支撐模板結構上綁扎下層鋼筋網;
將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相互靠緊平鋪于下層鋼筋網上;
綁扎輕質保溫板模盒孔內鋼筋和上層鋼筋,使上層鋼筋網、輕質保溫板模盒及下層鋼筋網成為一個整體;
澆筑混凝土到雙層鋼筋籠,并進行常規養護即形成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 所述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兩對邊或四邊支撐于框架梁或者承重墻上。
[0007]進一步的,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的對邊距離應小于1500_,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的孔洞直徑小于300mm。
[0008]進一步的,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上表面的混凝土和輕質保溫板模盒下表面的混凝土的厚度小于70mm。
[0009]進一步的,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上表面的混凝土和輕質保溫板模盒下表面的混凝土內均設置有單排雙向受力鋼筋。
[0010]進一步的,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為自重較輕的聚苯板材料,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外表面包裹有一層水泥砂漿鐵絲網,使其能滿足施工荷載下的變形要求。
[0011]進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樓板的厚度小于250mm。
[0012]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及施工工藝的優點在于: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厚度小于傳統梁板樓蓋,降低了樓層層高,減少混凝土用量,降低造價,同時這種體系的樓板底平整,一般不需要吊頂;板的有效受力部位分布在結構的上下兩側,增大了結構的抗彎剛度,樓板的整體剛度好,變形小,抗震性能好;由于樓蓋內存在輕質模盒,樓板的等效厚度比主次梁樓板結構和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平板結構更小,與無梁樓蓋與普通梁板結構、平板無梁樓蓋、無粘結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樓蓋相比,可節省混凝土用量10%?40%,樓蓋的自重減小,相應柱、墻及基礎的用量減小;自重下降的同時,相應的水平地震作用減小;與密肋樓蓋相比,由于多了底板,整體的剛度增大,對受力更為有利;在建筑使用方面,該樓板的底部表面平整,更加美觀,其保溫、隔熱和隔聲的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0013]圖1一種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體系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 —種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體系的輕質保溫板模盒結構示意圖;
圖中上層鋼筋混凝土板、2輕質保溫板模盒、3混凝土立柱、4下層鋼筋混凝土板、5框架梁或承重墻、6板內鋼筋。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的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包括由上層和下層兩層鋼筋網組成的雙層鋼筋籠及輕質保溫板模盒;從整體上可分為上層鋼筋混凝土板1、輕質保溫板模盒2、下層鋼筋混凝土板4及由澆筑于輕質保溫板模盒2孔洞內的混凝土形成的連接上下板的混凝土立柱3組成。
[0015]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2為正方形模盒剪切四個直角而形成,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2呈中心對稱,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2的中心點處有一孔。
[0016]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的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的兩對邊或四邊支撐于框架梁或者承重墻5上。
[0017]所述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體系施工工藝為:
搭建鋼筋混凝土樓板支撐模板,在所述支撐模板結構上綁扎下層鋼筋網;
將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相互靠緊平鋪于下層鋼筋網上;
綁扎輕質保溫板模盒孔內鋼筋和上層鋼筋,使上層鋼筋網、輕質保溫板模盒及下層鋼筋網成為一個整體; 持續澆筑混凝土到雙層鋼筋籠中,使下層鋼筋網、輕質保溫板模盒及上層鋼筋網形成一個整體,要求澆筑過程一次成型,然后進行常規養護,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拆支撐模板,即完成本發明所述的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的制作。
[0018]澆筑混凝土后的輕質保溫板模盒下表面到樓板下表面為下層板,輕質保溫板模盒上表面到樓板上表面為上層板,所述上層板和下層板澆筑混凝土的厚土應控制在70mm以內;所述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樓板總厚度控制在250mm以內;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的對邊距離應小于1500mm,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的孔洞直徑小于300mm。
[0019]為增強樓板的受理特性,可以在上層板和下層板中間增加單排雙向受力板內鋼筋
6ο
【主權項】
1.一種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樓板體系包括由上層和下層兩層鋼筋網組成的雙層鋼筋籠及輕質保溫板模盒; 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為正方形模盒剪切四個直角而形成,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呈中心對稱,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的中心點處有一孔; 所述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體系施工工藝為: 搭建鋼筋混凝土樓板支撐模板結構,在所述支撐模板結構上綁扎下層鋼筋網; 將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相互靠緊平鋪于下層鋼筋網上; 綁扎輕質保溫板模盒孔內鋼筋和上層鋼筋,使上層鋼筋網、輕質保溫板模盒及下層鋼筋網成為一個整體; 澆筑混凝土到雙層鋼筋籠,并進行常規養護即形成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 所述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兩對邊或四邊支撐于框架梁或者承重墻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的對邊距離應小于1500mm,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的孔洞直徑小于300m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上表面的混凝土和輕質保溫板模盒下表面的混凝土的厚度小于70m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上表面的混凝土和輕質保溫板模盒下表面的混凝土內均設置有單排雙向受力鋼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為自重較輕的聚苯板材料,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外表面包裹有一層水泥砂漿鐵絲網,使其能滿足施工荷載下的變形要求。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樓板的厚度小于250mm。
【專利摘要】一種無肋梁模盒夾心鋼筋混凝土樓板體系包括由上層和下層兩層鋼筋網組成的雙層鋼筋籠及輕質保溫板模盒;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為正方形模盒剪切四個直角而形成,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呈中心對稱,所述輕質保溫板模盒的中心點處有一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樓板的運用在實現較大跨度的同時,減輕了結構構件的自重;同時所述樓板施工工藝采用整體現澆的施工方法,相對普通梁板結構減少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樓蓋的高度,同時在保溫、隔熱和隔聲方面具有較好的效果。
【IPC分類】E04B5-36
【公開號】CN104818791
【申請號】CN201510150810
【發明人】王其明, 伍勝華, 阮潔
【申請人】中國航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5日
【申請日】2015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