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停車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停車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立體停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擁有量呈爆炸式增長,停車難的問題日益突出;現有的停車裝置因占地面積大、耗能大、不能利用小塊土地使其發展受到嚴重制約。
【發明內容】
[0003]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立體停車裝置,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上述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立體停車裝置,包括:太陽能供電裝置、立柱、旋轉架、回轉裝置、汽車托盤、升降裝置和固定底座;
所述太陽能供電裝置設置在所述立柱的上方,與所述立柱上部固定連接,用于提供電會κ ;
所述立柱的下部與所述固定底座固定連接;
所述旋轉架套裝在所述立柱上,可在所述立柱上轉動;
所述回轉裝置用于驅動所述旋轉架旋轉;
所述汽車托盤與所述旋轉架連接,用于停放汽車;
所述升降裝置用于驅動所述汽車托盤上下移動。
[0005]優選的,所述太陽能供電裝置包括太陽能光伏組件、蓄電池和供電電路;所述太陽能光伏組件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并儲存于所述蓄電池中;所述蓄電池通過所述供電電路向外供電。
[0006]優選的,所述回轉裝置包括:
蝸輪,套裝固定于所述立柱上;
第一電動機,固定在所述旋轉架上;
蝸桿,固定設置于所述第一電動機的輸出軸上,與所述蝸輪相嚙合。
[0007]優選的,所述升降裝置包括:
齒條,固定于所述旋轉架上;
第二電動機,固定于所述汽車托盤上;
齒輪,固定于所述第二電動機的輸出軸上,與所述齒條相嚙合;
導向機構,所述導向機構包括:導向輪、輪軸和導軌;所述輪軸設置于所述汽車托盤上,與汽車托盤固定連接;所述導向輪套裝在所述輪軸上,可在所述輪軸上轉動并在所述輪軸上軸向固定;所述導軌固定在所述旋轉架上,為所述導向輪上下移動的導軌。
[0008]優選的,所述齒條為兩件,平行設置于所述旋轉架上;所述第二電動機為雙軸電動機,兩輸出軸上分別設置齒輪,兩齒輪分別與所述兩齒條相嚙合。
[0009]優選的,所述太陽能供電裝置通過旋轉機構與所述立柱連接;所述旋轉機構包括:
光伏組件支架,一端套裝在立柱上,另一端與所述太陽能光伏組件固定連接,可在立柱上轉動;
蝸輪,套裝固定于所述立柱上;
第三電動機,固定在所述光伏組件支架上;
蝸桿,固定設置于所述第三電動機的輸出軸上,與所述蝸輪相嚙合。優選的,所述汽車托盤上設置充電接口,可用于汽車充電。
[0010]優選的,還包括發電裝置,所述發電裝置包括:
第一發電機,固定于所述汽車托盤上;
齒輪,固定于所述第一發電機的輸入軸上,與所述齒條固定連接。
[0011]優選的,所述旋轉架、所述汽車托盤均為多個;所述旋轉架依次串套在所述立柱上。
[0012]優選的,每套旋轉架配有多套升降裝置。
[0013]優選的,所述升降裝置為2至4套,按等分圓周方式均勻分布。
[0014]優選的,所述立體停車裝置還包括車助力蓄電系統,所述車助力蓄電系統可向所述蓄電池充電;所述車助力蓄電系統包括:裝有若干動力輥的汽車托盤、可通過動力輥輸入動力的第二發電機。
[0015]優選的,所述旋轉架上設置廣告燈箱和/或照明燈。
[0016]優選的,所述立柱為2件,兩立柱相互平行。
[0017]優選的,所述太陽能光伏組件整體為傘狀,可360°吸收太陽能。
[0018]優選的,所述旋轉架為多套,依次串套在所述立柱上。
[0019]優選的,每套旋轉架配有多套升降裝置。
[0020]優選的,每個旋轉架最多可設有與所述升降裝置數量相等的汽車托盤。
[0021]優選的,所述立柱、旋轉架、回轉裝置、汽車托盤、升降裝置和固定底座的外面設置防護罩。
[0022]本發明的立體停車裝置,具有如下特點:
1、占地面積小:可立于路邊、草坪、停車場、庭院,占地幾乎為零。
[0023]2、低能耗:車輛進出和升降都是單車獨立運動,流程短,且下降時勢能發電反哺,所以系統能耗極低。
[0024]3、無電源:太陽能光伏發電做成棚頂,遮陽避雨,提供電能。電能不足部分除勢能反哺外還有車助力蓄電系統做備用,因此無需任何外接電源。
[0025]4、多功能:根據需求可集成路燈、廣告燈箱、電動車充電裝置等,增添了市政服務功能和商業機會。
[0026]5、無避讓:通過升降旋轉實現單車進出,無需避讓。
[0027]6、存取便捷:化整為零,就近停放,存取方便,無需排隊等待。
[0028]7、無三停、無噪音、無污染。
[0029]8、智能化:每部車的存取均通過智能信息系統,快速存取,計時收費。
[0030]9、安全:機械強度高、車體固定牢穩、防刮傷、防盜竊,非常安全。
[0031]10、兼容:按現有轎車的最大車型設計,長度、調試和重量都能容納。
[0032]11、低成本:相比于現有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單車位價格降低50%,便于推廣。
【附圖說明】
[0033]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側視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1A-A剖視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軸測圖;
圖5、圖6、圖7、圖8為實施例1局部放大圖;
圖9為實施例2結構不意圖主視圖;
圖10為實施例2結構不意圖主視圖;
圖11為實施例2A-A剖視圖;
圖12為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軸測圖;
圖13為實施例2局部放大圖;
圖14為實施例3結構不意圖主視圖;
圖15為實施例3結構示意圖側視圖;
圖16為實施例3結構示意圖軸測圖;
圖17為實施例3 A-A剖視圖;
圖18為實施例4 A-A剖視圖。
[0034]圖中:1太陽能光伏組件、2蓄電池、3旋轉架、4汽車托盤、5立柱、6固定底座、7第一電動機、8回轉裝置、9齒條、10雙軸電動機、11齒輪、12導向輪、13控制箱、14第三電動機、15第一發電機、16動力輥、17旋轉機構、18第二發電機、19廣告燈箱、20照明燈、21充電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0036]請參閱圖1至圖8。須知,本說明書附圖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發明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發明所揭示的技術內容所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發明可實施的范疇。
[0037]實施例1:請參閱圖1至圖8,本發明提供一種立體停車裝置,包括:太陽能供電裝置、立柱5、旋轉架3、回轉裝置8、汽車托盤4、升降裝置和固定底座6 ;
所述太陽能供電裝置設置在立柱5的上方,通過旋轉機構與立柱5上部連接;用于提供電能;所述太陽能供電裝置包括太陽能光伏組件1、蓄電池2和供電電路;太陽能光伏組件1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并儲存于所述蓄電池2中;蓄電池2通過所述供電電路向外供電;所述旋轉機構包括:光伏組件支架,一端套裝在立柱上,另一端與所述太陽能光伏組件固定連接,可在立柱5上轉動;蝸輪,套裝固定于立柱5上;第三電動機14,固定在所述光伏組件支架上;蝸桿,固定設置于所述第三電動機14的輸出軸上,與所述蝸輪相嚙合;立柱5的下部與所述固定底座6固定連接;旋轉架3套裝在立柱5上,可在立柱5上轉動;
所述回轉裝置8用于驅動所述旋轉架3旋轉;回轉裝置8包括:蝸輪,套裝固定于立柱5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