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玻璃幕墻遮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遮光裝置,尤其是一種玻璃幕墻遮光板,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玻璃幕墻美觀大方、施工方便、采光良好,因此為現代建筑經常采用。然而,透光特性使其在外界光照過強或周圍光污染較為嚴重時,需要采取必要的遮擋措施。
[0003]據申請人了解,現有遮擋設施存在安裝不便、影響視線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遮光效果好,安裝方便、對視線影響小的玻璃幕墻遮光板,從而使玻璃幕墻更好地應用于現代建筑。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玻璃幕墻遮光板包括具有邊框(10)的玻璃幕墻(9),所述邊框的兩側邊分別固定上下間隔分布的懸臂狀側支架(I),所述側支架的上邊為內高外低的曲線,固定在兩側邊的側支架之間固連上、下橫梁(7、6),所述上、下橫梁的中部通過中間支架(2)固連,所述中間支架的上邊形狀與所述側支架的上邊形狀一致,構成遮光框架;所述遮光框架上覆蓋固定遮光件(5),所述遮光件形成與各支架上邊曲線相吻合的遮光曲面。
[0006]進一步,所述側支架的下邊為直線,整個側支架的側面成半弓形。
[0007]再進一步,所述下橫梁的截面形狀為與側橫梁對應部位形狀相配的三角形。
[0008]這樣,構成了具有間隔分布遮光件的玻璃幕墻,施工時,遮光框架和遮光件可與玻璃幕墻同時安裝,因此十分方便。在各支架上邊曲線約束作用下形成的內高外低遮光曲面具有良好的遮陽效果,對視線的影響很小。采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的玻璃幕墻,可有效抑制光污染,且整齊劃一,外觀美觀。
【附圖說明】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圖1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實施例一
[0013]本實施例的玻璃幕墻遮光板如圖1、圖2所示,具有邊框10的玻璃幕墻9固定在幕墻龍骨11上。邊框10的兩側邊分別通過連接件3固定上、下間隔分布的懸臂狀側支架1,側支架I的上邊為內高外低的圓弧曲線,下邊為直線,因此側支架的側面成半弓形。固定在兩側邊的側支架I之間固連上橫梁7和下橫梁6,其中下橫梁6的截面形狀為與側橫梁I對應部位形狀相配的三角形。上、下橫梁7、6的中部通過中間支架2固連,該中間支架2的上邊形狀和下邊形狀均與側支架I的對應邊形狀一致,從而構成遮光框架。
[0014]遮光框架上覆蓋固定表面有規律排布矩形孔的鋼板網狀遮光件5,該遮光件形成與各支架上邊曲線相吻合的圓弧遮光曲面,上下兩邊分別固定在對應的橫梁上。
[0015]實踐證明,本實施例剛性好、重量輕、安裝十分方便,其圓弧曲面的遮光件遮光效果好,可有效抑制光污染,顯著減小外界光照對室內辦公環境的影響,并且整齊劃一,美觀大方,有助于提升幕墻整體的品位。
【主權項】
1.一種玻璃幕墻遮光板,包括具有邊框(10)的玻璃幕墻(9),其特征在于:所述邊框的兩側邊分別固定上下間隔分布的懸臂狀側支架(1),所述側支架的上邊為內高外低的曲線,固定在兩側邊的側支架之間固連上、下橫梁(7、6),所述上、下橫梁的中部通過中間支架(2)固連,所述中間支架的上邊形狀與所述側支架的上邊形狀一致,構成遮光框架;所述遮光框架上覆蓋固定遮光件(5),所述遮光件形成與各支架上邊曲線相吻合的遮光曲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墻遮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支架的下邊為直線,整個側支架的側面成半弓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幕墻遮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橫梁的截面形狀為與側橫梁對應部位形狀相配的三角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玻璃幕墻遮光板,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該產品包括具有邊框(10)的玻璃幕墻(9),所述邊框的兩側邊分別固定上下間隔分布的懸臂狀側支架(1),所述側支架的上邊為內高外低的曲線,固定在兩側邊的側支架之間固連上、下橫梁(7、6),所述上、下橫梁的中部通過中支架(2)固連,所述中間支架的上邊形狀與所述側支架的上邊形狀一致,從而構成遮光框架;所述遮光框架上覆蓋固定遮光件(5),所述遮光件形成與各支架上邊曲線相吻合的遮光曲面。本實用新型安裝十分方便,具有良好的遮陽效果,對視線的影響很小,且整齊劃一,外觀美觀。
【IPC分類】E04B2/88, E04F10/08
【公開號】CN204753915
【申請號】CN201520399126
【發明人】繆昌華, 吳碧橋, 江正武, 馬尚善, 劉成
【申請人】江蘇省華建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