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兒童用折疊板凳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板凳,尤其是一種兒童用折疊板凳。
背景技術:
目前兒童使用的板凳一般都是固定板凳,這樣,在外出時由于不能折疊,占用體積 大,就不易攜帶,從而造成使用不便,而一些能折疊的板凳由于沒有手提的地方,因此不僅 不易攜帶,而且在攜帶過程中容易將板凳打開而存在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兒童用折疊板凳,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解決 現有板凳外出時不易攜帶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來實現的兒童用折疊板凳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前 側板、后側板、左側板和右側板;在前面板的后側中部有缺口,在后面板的前側中部有凸板, 凸板位于缺口內,在凸板上有手孔,缺口兩側的前面板和凸板兩側的后面板鉸接在一起;前 側板的上端和前面板鉸接在一起,后側板的上端和后面板鉸接在一起;左側板包括左前側 板和左后側板;左前側板的后側和左后側板的前側鉸接在一起,左前側板的前側與前側板 的左側鉸接在一起,左后側板的后側與后側板的左側鉸接在一起;右側板包括右前側板和 右后側板;右前側板的后側和右后側板的前側鉸接在一起,右前側板的前側與前側板的右 側鉸接在一起,右后側板的后側與后側板的右側鉸接在一起。 上述前側板和后側板的底部均有第一開口 。 上述左前側板和左后側板的底部有相互對應的第二開口 ,在右前側板和右后側板
的底部有相互對應的第三開口 。 上述前側板和后側板的中部有開孔。 上述左前側板和左后側板的中部有相互對應的第四開口 ,在右前側板和右后側板 的底部有相互對應的第五開口 。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由于能折疊起來,折疊后不易打開,而且用手可 以提起,因此便于攜帶,而且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圖。 圖2為圖1的俯視結構圖。 圖3為圖1的左視結構圖。 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前面板,2為后面板,3為前側板,4為后側板,5為缺口,6 為凸板,7為手孔,8為左前側板,9為左后側板,10為右前側板,11為第一開口 , 12為第二開 口,13為開孔,14為第四開口。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2、3所示,兒童用折疊板凳包括前面板1、后面板2、前側板3、后側板4、左 側板和右側板;在前面板1的后側中部有缺口 5,在后面板2的前側中部有凸板6,凸板6位 于缺口 5內,在凸板6上有手孔7,缺口 5兩側的前面板1和凸板6兩側的后面板2鉸接在 一起;前側板3的上端和前面板1鉸接在一起,后側板4的上端和后面板2鉸接在一起;左 側板包括左前側板8和左后側板9 ;左前側板8的后側和左后側板9的前側鉸接在一起,左 前側板8的前側與前側板3的左側鉸接在一起,左后側板9的后側與后側板4的左側鉸接 在一起;右側板包括右前側板10和右后側板;右前側板10的后側和右后側板的前側鉸接 在一起,右前側板10的前側與前側板3的右側鉸接在一起,右后側板的后側與后側板4的 右側鉸接在一起,這樣,當需要折疊時,用手抓住手孔7,向上拉起,此時左前側板8和左后 側板9以及右前側板10和右后側板同時向內翻折,前面板1和后面板2向下翻折,前側板 3和后側板4向內移動,使板凳被折疊起來,并不會隨意打開,折疊好后,用手抓著手孔7就 可以提著板凳行走了 ,當需要打開時,用手抓住手孔7向下壓起,即可打開板凳。 如圖1所示,為了節約材料和減輕重量,前側板3和后側板4的底部均有第一開口 11。 如圖3所示,為了節約材料和減輕重量,左前側板8和左后側板9的底部有相互對 應的第二開口 12,在右前側板IO和右后側板的底部有相互對應的第三開口。 如圖1所示,為了節約材料和減輕重量,前側板3和后側板4的中部有開孔13。 如圖3所示,為了節約材料和減輕重量,左前側板8和左后側板9的中部有相互對 應的第四開口 14,在右前側板IO和右后側板的底部有相互對應的第五開口。
權利要求一種兒童用折疊板凳,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前側板、后側板、左側板和右側板;在前面板的后側中部有缺口,在后面板的前側中部有凸板,凸板位于缺口內,在凸板上有手孔,缺口兩側的前面板和凸板兩側的后面板鉸接在一起;前側板的上端和前面板鉸接在一起,后側板的上端和后面板鉸接在一起;左側板包括左前側板和左后側板;左前側板的后側和左后側板的前側鉸接在一起,左前側板的前側與前側板的左側鉸接在一起,左后側板的后側與后側板的左側鉸接在一起;右側板包括右前側板和右后側板;右前側板的后側和右后側板的前側鉸接在一起,右前側板的前側與前側板的右側鉸接在一起,右后側板的后側與后側板的右側鉸接在一起。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兒童用折疊板凳,其特征在于前側板和后側板的底部均有第一開口。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兒童用折疊板凳,其特征在于左前側板和左后側板的底部有相互對應的第二開口 ,在右前側板和右后側板的底部有相互對應的第三開口 。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兒童用折疊板凳,其特征在于前側板和后側板的中部有開孔。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兒童用折疊板凳,其特征在于前側板和后側板的中部有開孔。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兒童用折疊板凳,其特征在于左前側板和左后側板的中部有相互對應的第四開口 ,在右前側板和右后側板的底部有相互對應的第五開口 。
7.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兒童用折疊板凳,其特征在于左前側板和左后側板的中部有相互對應的第四開口 ,在右前側板和右后側板的底部有相互對應的第五開口 。
8.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兒童用折疊板凳,其特征在于左前側板和左后側板的中部有相互對應的第四開口 ,在右前側板和右后側板的底部有相互對應的第五開口 。
9.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兒童用折疊板凳,其特征在于左前側板和左后側板的中部有相互對應的第四開口 ,在右前側板和右后側板的底部有相互對應的第五開口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板凳,尤其是一種兒童用折疊板凳。其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前側板、后側板、左側板和右側板;在前面板的后側中部有缺口,在后面板的前側中部有凸板,凸板位于缺口內,在凸板上有手孔,缺口兩側的前面板和凸板兩側的后面板鉸接在一起;前側板的上端和前面板鉸接在一起,后側板的上端和后面板鉸接在一起;左側板包括左前側板和左后側板;左前側板的后側和左后側板的前側鉸接在一起,左前側板的前側與前側板的左側鉸接在一起,左后側板的后側與后側板的左側鉸接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由于能折疊起來,折疊后不易打開,而且用手可以提起,因此便于攜帶,而且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文檔編號A47D1/02GK201480761SQ20092019099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5日
發明者盧超群 申請人:盧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