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空作業車工作斗斗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空作業車,特別涉及一種工作斗。
背景技術:
高空作業 車工作斗的斗門是工作人員進出工作斗的重要通道,必須保證工作人員能夠既安全又便捷的進出工作斗。,相關技術中的高空作業車工作斗的斗門多采用傳統的門扇結構,而根據國家相關標準中要求,傳統的門扇結構的工作斗斗門應向工作斗內開啟, 且鎖閉可靠,當承受200kg力時不應打開或明顯變形。相關技術中的工作斗斗門通常在門的一側設置鉸點,使得門扇結構可以在水平面上轉動開啟;另一側設置鎖死裝置,使得門扇結構在關閉時可以鎖止。圖4示出了相關技術中的工作斗3,其包括分別設置于工作斗兩相對側的兩個門扇31、32,當其中一個門扇32開啟時,斗門32必須掠過很大的一個區域A,這樣在A區域的空間就必須預留出空間供開門使用,而且還要求了工作斗的寬度必須大于門扇的寬度。當兩個門扇31、32同時開啟時,開關門的過程中X、Y區域都不可以站人,使得工作斗的有效工作區域大大的減小了 ;而且A區域和B區域還有重疊部分,兩門同時開啟時很不方便。圖5示出了相關技術中的工作斗4,其門扇41呈彎曲結構,用于拐彎處,然而其開啟和關閉過程中會掠過區域Ζ,因而占用工作斗斗內的空間;且當門扇開啟之后,門扇自身還會占用較大的斗內空間,因此,在拐彎處設置的門扇,若要能夠順利的開啟和關閉,門扇和門框之間必須要留比較大的門縫,這樣不便于門鎖的安裝,同時由于鎖閉距離較長,也很難保證門鎖的強度。由于高空作業車工作斗斗內的有效空間非常寶貴,而由上述描述可知,相關技術中的門扇向斗內開啟必定要占用較大的斗內空間,因此,如何保證門扇安全可靠的開啟又盡量節省斗內空間一直是工作斗斗門設計的一大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改進的高空作業車工作斗斗門。本發明提供一種高空作業車工作斗斗門,包括門扇裝置,所述門扇裝置包括第一門扇以及與該第一門扇鉸接的第二門扇,所述第二門扇能夠相對于所述第一門扇繞第一軸線于折疊位置與展開位置之間來回轉動。優選地,所述斗門還包括門鎖裝置,所述門鎖裝置設置于所述第一門扇與所述第二門扇之間,并能夠隨著所述第二門扇相對于所述第一門扇于所述折疊位置與所述展開位置之間來回轉動,而相應地在解鎖狀態與鎖定狀態之間來回切換。優選地,所述門鎖裝置包括鎖體、可軸向伸縮地設置于所述鎖體中的鎖舌、用于驅動所述鎖舌伸出的彈性件以及用于驅動所述鎖舌克服所述彈性件的彈性力縮回的驅動件。優選地,所述鎖體安裝于所述第一門扇上;所述驅動件安裝于所述第二門扇上,并能夠隨著所述第二門扇繞所述第一軸線轉動。
優選地,所述鎖體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包括一個軸向通孔,該軸向通孔的軸線與所述第一軸線重合;所述鎖舌可軸向移動地設置于所述軸向通孔中。優選地,所述鎖舌繞所述軸向通孔的軸線的轉動被限制。優選地,所述驅動件包括與所述第二門扇相連的斜口套筒;所述斜口套筒包括軸向通孔及斜口,所述斜口套筒的所述軸向通孔的軸線與所述第一軸線重 合;所述斜口套筒能夠隨著所述第二門扇繞所述第一軸線正向轉動,所述斜口驅動所述鎖舌克服所述彈性件的彈性力縮回。優選地,所述斗門還包括門框,所述第一門扇鉸接于所述門框上,并能夠相對于所述門框繞第二軸線于關閉位置及開啟位置之間來回轉動。優選地,所述第二軸線與所述第一軸線平行。優選地,所述第二軸線與所述第一軸線均為縱軸線。與相關技術相比,由于門扇裝置包括第一門扇以及與該第一門扇鉸接的第二門扇,門扇裝置在開啟和關閉過程中占據的斗內空間能夠顯著減小。
圖1為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的高空作業車工作斗在完全開啟狀態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高空作業車工作斗在半開啟狀態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該圖中省略了上下門框。圖3為圖1所示高空作業車工作斗在完全關閉狀態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該圖中省略了上下門框。圖4為圖1所示高空作業車工作斗在開啟和關閉過程中斗門掃過區域的示意圖。圖5為圖3所示高空作業車工作斗另一個角度上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所示高空作業車工作斗的門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相關技術中的工作斗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8為相關技術中的另一工作斗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和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示出了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的高空作業車工作斗1,該工作斗1包括斗身10 以及設置于斗身10上的斗門20,斗身10用于供工作人員于其中進行高空作業,并容納高空作業時所需的必要工具,斗門20為工作人員出入斗身10提供通道。斗門20在一些實施例中包括門框21以及鉸接門框21上的門扇裝置23,門框21 用于界定出上述通道,該通道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設置于但不局限于斗身10的一個角落。門扇裝置23用于在工作人員進入斗身10后,將上述通道關閉,以防止工作員在高空作業時從其中墜落或斗身10中物品掉落下來。門框21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包括左門框210、右門框212、上門框214以及下門框 216,左門框210與右門框212分別豎立于斗身10的兩相鄰側,上門框214將左門框210與右門框212的上端相連,下門框216將左門框210與右門框212的下端相連,從而界定出上述通道。在一些實施例中,由于通道設置在斗身10的一個角落,上、下門框214、216均設置呈圓弧形,以與斗身10的角落相適應。右門框212的上部和下部各水平設置一個鉸接座 218,用于供門扇裝置23鉸接于其上。門框21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設置一些限位結構(圖未示),以使門扇裝置23只能朝內開啟。再一同參閱圖2及圖3,門扇裝置23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包括第一門扇230以及鉸接于第一門扇230上的第二門扇232,并且第二門扇232可相對于第一門扇230繞第一軸線從一個折疊 位置(即第二門扇232在圖1及圖2中的位置)及一個展開位置(即第二門扇232在圖3中的位置)之間來回轉動,用于減少門扇裝置23開啟與關閉時占用的斗內空間。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軸線可以為縱軸線。可以理解地,門扇裝置23中門扇的數量并不局限于兩個,根據需要,也可以第二門扇232上再鉸接一個第三門扇(圖未示),或依序增加更多的門扇。再如圖3所示,第一門扇230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呈矩形框狀,并呈縱向布置于斗身 10上,其包括左側邊2301以及與左側邊2301相對的右側邊2303。第一門扇230的右側邊2303的上部和下部各向外水平設置一個鉸接座234,用于通過銷軸分別與右門框212上的鉸接座218配合,而將第一門扇230鉸接于右門框212上, 并且使第一門扇230能夠相對于右門框212繞第二軸線在一個開啟位置(即第一門扇230 在圖1中的位置)與一個關閉位置(即第一門扇230在圖2及圖3中的位置)之間來回轉動。鉸接座234在一些實施例中與第一門扇230之間的夾角a為鈍角,以使門扇裝置23展開后大致呈弧形(如圖3所示),該夾角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為120 140度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二軸線與上述第一軸線平行。第一門扇230的左側邊2301在一些實施例中于上部和下部各向外水平設置一個鉸接座236,用于與第二門扇232鉸接,使第二門扇232能夠繞第一軸線相對于第一門扇 230轉動。鉸接座236在一些實施例中與第一門扇230之間的夾角b為鈍角,以使門扇裝置 23展開后大致呈弧形(如圖3所示),該夾角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為140 160度之間。第二門扇232在一些實施例中也呈矩形框狀,并呈縱向布置于斗身10上,其包括左側邊2321以及與左側邊2321相對的右側邊2323,左側邊2321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置一個鉸接座238,鉸接座238分別與第一門扇230的右側邊2303上的鉸接座236對應,用于通過銷軸將第二門扇232的右側邊2303鉸接于第一門扇230的右側邊2303上。第二門扇 232的左側邊2321與左門框210之間還可以設置一個鎖固裝置219,用于在第二門扇232 展開時,將左側邊2321與左門框210鎖定。再一同參照圖4,門扇裝置23開啟時,第二門扇232首先繞第一軸線相對于第一門扇230轉動,并掃過斗身10內部的扇形區域A后與到達圖2所示折疊位置;再隨同第一門扇230 —道繞第二軸線相對于右門框212轉動,并掃過斗身10內的扇形區域B后,到達圖1所示的開啟位置,從而實現門扇裝置23的開啟。當需要關閉門扇裝置23時,只要反向操作即可,在此不再贅述。另外,從如圖4所示,如果第二門扇232不能夠相對于第一門扇 230折疊,則門扇裝置23開啟時,將掃過斗身10內部的扇形區域C,該扇形區域C比上述扇形區域A及B之和要大很多。由此可見,上述實施例中將第二門扇232鉸接于第一門扇230 能夠顯著地降低門扇裝置23開啟或關閉時需要掃過的斗身10內部的空間。如圖5所示,斗門20在一些實施例中還可包括兩個門鎖裝置25,該兩個門鎖裝置25分別設置于門扇裝置23的上下兩側,用于將門扇裝置23的上下兩側分別與門框21的上門框214和下門框216鎖定,以保證門扇裝置23能夠承受較大的載荷。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實施例中,也可以只在門扇裝置23的上側或下側設置門鎖裝置25。 門鎖裝置25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為聯動門鎖,其設置在第一門扇230與第二門扇 232之間,并能夠隨著第二門扇232相對于第一門扇230于折疊位置與展開位置之間來回轉動,而相應地在解鎖狀態與鎖定狀態之間來回切換,也即,當第二門扇232相對于第一門扇230位于折疊位置時,門鎖裝置25的鎖舌裝置252處于縮回狀態,而當第二門扇232相對于第一門扇231位于展開狀態時,鎖舌裝置252處于伸出狀態。優選地,門鎖裝置25設置于上述第一軸線上。一同參照圖6,門鎖裝置25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包括鎖體250、鎖舌裝置252、彈性件254、驅動件256以及擋板258。鎖體250安裝于第一門扇230上,鎖舌裝置252包括可軸向伸縮地設置于鎖體250中的鎖舌2521。彈性件254安裝于鎖體250與鎖舌裝置252之間,用于提供驅動鎖舌2521伸出的彈性力。驅動件256安裝于第二門扇232上,用于驅動鎖舌2521克服彈性件254的彈性力而縮回。擋板258安裝于門框21上,用于與鎖舌2521 配合,實現門扇裝置23的鎖定。鎖體250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包括套筒2501、法蘭2502、蓋體2503以及鎖體固定件 2505。套筒2501包括一個軸向通孔,該軸向通孔的軸線與上述第一軸線重合。法蘭2502 呈環狀,其共軸地設置于套筒2501的上端,且外徑大于套筒2501的外徑,而內徑小于套筒 2501的內徑。蓋體2503具有一個倒T形的通孔,其共軸地安裝于法蘭2502的頂面,與法蘭 2502 一道界定出一個斷面呈倒T形容置空間2507,以供驅動件256可轉動地收容于其中。 鎖體固定件2505安裝于套筒2501外側面上,用于將鎖體250固定到第一門扇230上。鎖舌裝置252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包括鎖舌2521、連桿2523以及限位件2525。鎖舌2521可沿軸向來回移動地設置于套筒2501的軸向通孔中。連桿2523的下端貫穿蓋體 2503的倒T形通孔后,伸入到套筒2501的軸向通孔中,與鎖舌2521的頂面相連,并讓上端暴露在蓋體2503之外。限位件2525橫向設置于連桿2523的上端,用于與驅動件256配合。優選地,鎖舌2521在套筒2501中只能沿軸向移動,而不能繞軸線轉動,為此,可以將鎖舌2521的橫斷面形狀以及套筒2501的軸向穿孔的形狀設置成腰形等非圓形,以限制鎖舌 2521繞該軸線轉動。彈性件254在一些實施例中設置于套筒2501內,且下端抵壓在鎖舌2521的頂面, 上端抵壓在法蘭2502的底面,用于驅動鎖舌2521伸出套筒2501。彈性件254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為柱狀彈簧,且連桿2523貫穿于其中。驅動件256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包括斜口套筒2561以及撥動件2563,斜口套筒 2561包括一個軸向通孔及形成于側壁上端面上的斜口(即側壁端面一邊高一邊低),其共軸地安裝于倒T形容置空間2507中,并可于T形容置空間2507中繞軸線轉動。斜口套筒 2561包括與倒T形容置空間2507相適配的倒T形下端。撥動件2563安裝于斜口套筒2561 的外側壁上,并與第二門扇232相連,以使第二門扇232相對于第一門扇230轉動時,第二門扇232通過撥動件2563驅動斜口套筒2561繞軸線轉動。鎖舌裝置252的限位件2525抵接于斜口套筒2561的斜口上,當限位件2525位于斜口的低位且斜口套筒2561繞軸線正向轉動時,斜口會對限位件2525產生一個軸向的分力,驅動限位件2525由低位向高位移動,即向遠離套筒250的方向移動,限位件2525將帶動鎖舌2521克服彈性件254的張力,向套筒250中逐漸縮回,實現門鎖裝置25從鎖定狀態到解鎖狀態之間的切換。當限位件2525位于斜口的高位且斜口套筒2561繞軸線反向轉動時,斜口會對限位件2525產生的軸向分力消失,鎖舌2521在彈性件254的作用下從套筒 250中逐漸伸出,實現門鎖裝置25從解鎖狀態到鎖定狀態之間的切換。擋板258包括穿孔2581以及導引部2583,穿孔2581用于與鎖舌2521配合,實現鎖定,導引部2583用于導引鎖舌2521,防止鎖舌2521卡住。在上述實施例中,當第二門扇232相對于第一門扇230處于折疊位置時,門鎖裝置 25處于解鎖定狀態,當第二門扇232相對于第一門扇230處于展開位置時,門鎖裝置25處于鎖定狀態。如此,當工作斗1處于圖1及圖2所示狀態時,門鎖裝置25處于解鎖定狀態, 處于圖3所示狀態時,門鎖裝置25處于狀態。當工作斗1關閉時,首先,驅動門扇裝置23從圖1所示位置繞第二軸線轉動到圖2 所示位置,此時,門鎖裝置25的限位件2525處于高位。然后,再驅動第二門扇232相對于第一門扇230繞第一軸線由圖2所示 位置向圖3所示位置轉動,第二門扇232帶動門鎖裝置25的斜口套筒2561繞軸線反向轉動,鎖舌2521在彈性件254的作用下從套筒250中逐漸伸出,而卡設于擋板258的穿孔2581中,而將第一門扇230相對于門框21鎖定。最后, 第二門扇232轉動圖3所示位置時,門鎖裝置25完全鎖定,第二門扇232并通過鎖固裝置 219與左邊框210鎖固,實現工作斗1的關閉過程。當工作斗1開啟時,首先,解除鎖固裝置219對第二門扇232的鎖定,此時,門鎖裝置25的限位件2525處于低位;然后驅動第二門扇232相對于第一門扇230繞第一軸線轉動,第二門扇232帶動斜口套筒2561繞軸線正向轉動,斜口套筒2561驅動鎖舌2521逐漸縮回到套筒250中,到達圖2所示位置時,鎖舌2521與擋板258中脫離,而解除門鎖裝置25 對第一門扇230的鎖定,再驅動第二門扇232隨著第一門扇230移動到圖1所示位置,實現工作斗1的開啟過程。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發明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高空作業車工作斗斗門,包括門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扇裝置包括第一門扇以及與該第一門扇鉸接的第二門扇,所述第二門扇能夠相對于所述第一門扇繞第一軸線于折疊位置與展開位置之間來回轉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業車工作斗斗門,其特征在于,所述斗門還包括門鎖裝置,所述門鎖裝置設置于所述第一門扇與所述第二門扇之間,并能夠隨著所述第二門扇相對于所述第一門扇于所述折疊位置與所述展開位置之間來回轉動,而相應地在解鎖狀態與鎖定狀態之間來回切換。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作業車工作斗斗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門鎖裝置包括鎖體、可軸向伸縮地設置于所述鎖體中的鎖舌、用于驅動所述鎖舌伸出的彈性件以及用于驅動所述鎖舌克服所述彈性件的彈性力縮回的驅動件。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空作業車工作斗斗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鎖體安裝于所述第一門扇上;所述驅動件安裝于所述第二門扇上,并能夠隨著所述第二門扇繞所述第一軸線轉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空作業車工作斗斗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鎖體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包括一個軸向通孔,該軸向通孔的軸線與所述第一軸線重合;所述鎖舌可軸向移動地設置于所述軸向通孔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空作業車工作斗斗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鎖舌繞所述軸向通孔的軸線的轉動被限制。
7.根據權利要求3-6任一項所述的高空作業車工作斗斗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件包括與所述第二門扇相連的斜口套筒;所述斜口套筒包括軸向通孔及斜口,所述斜口套筒的所述軸向通孔的軸線與所述第一軸線重合;所述斜口套筒能夠隨著所述第二門扇繞所述第一軸線正向轉動,所述斜口驅動所述鎖舌克服所述彈性件的彈性力縮回。
8.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高空作業車工作斗斗門,其特征在于,所述斗門還包括門框,所述第一門扇鉸接于所述門框上,并能夠相對于所述門框繞第二軸線于關閉位置及開啟位置之間來回轉動。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高空作業車工作斗斗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軸線與所述第一軸線平行。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高空作業車工作斗斗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軸線與所述第一軸線均為縱軸線。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空作業車工作斗斗門,包括門扇裝置,所述門扇裝置包括第一門扇以及與該第一門扇鉸接的第二門扇,所述第二門扇能夠相對于所述第一門扇繞第一軸線于折疊位置與展開位置之間來回轉動。該高空作業車工作斗斗門的門扇裝置在開啟和關閉過程中占據的斗內空間能夠顯著減小。
文檔編號E06B3/70GK102431939SQ201110401930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7日
發明者劉召華, 陳賢圣 申請人:長沙中聯消防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