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日用器具制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玻璃杯,尤其涉及一種玻璃杯手柄緊固結構及其組裝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保健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生活必需品飲水杯的功能需求也不斷擴大,而玻璃不只是通透好看,在所有材質的杯子里,玻璃杯可最健康的,這是因為玻璃杯在燒制的過程中不含有機的化學物質,當人們用玻璃杯喝水或其他飲品的時候,不必擔心化學物質會被喝進肚里去,玻璃表面光滑,容易清洗,因此常用于在日常生活中。
目前現有技術中常見的玻璃杯手柄與玻璃杯身連接方式主要包括:第一種是將玻璃杯杯體與手柄一體成型,這種玻璃杯由于杯體與手柄均采用玻璃材質,造成杯體向手柄處傳熱快,絕熱效果差,容易燙傷;第二種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具體是采用膠水將手柄與杯體通過紫外線光固化以達到裝配的目的,但這樣裝配結合的玻璃杯在長時間使用后,因受到杯體高、低溫差的不斷變使得連接處的膠水不斷老化,存在脫落的隱患。
除上述兩種連接方式外,還包括第三種連接方式,即通過螺絲將手柄固定在杯體上,如專利CN201855135U公開了一種咖啡杯的手柄緊固結構,其手柄通過螺絲把杯圈和杯圈固定塊緊鎖而固定在玻璃杯上,杯圈固定塊與玻璃杯連接的一側設置有螺絲蓋,可有效防止玻璃杯被螺絲的尖端損壞;專利CN202436704U公開了一種多功能飲水杯,其通過設置在不銹鋼五金件上的的不銹鋼螺絲與塑膠手柄相連接,起到對頸椎的保健作用,但這種裝配手柄的方式在長時間使用后,螺絲易滑脫造成不銹鋼五金件與杯體之間的松動,存在縫隙,影響使用效果;又如專利CN203538994U公開了一種吊帶杯柄螺絲夾體圈,是用塑料制成杯柄和夾體圈;以及專利CN201219760Y公開了一種玻璃杯手柄固定結構,其主要是通過螺釘和螺帽使塑膠手柄固定在玻璃杯上,但這種裝配方式需要在玻璃杯的相應手柄位置開孔以與螺釘連接,同樣存在螺釘易滑動造成的結構穩定問題,而且其對工藝要求相對較高,增加了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提出一種結構穩定、安全可靠、裝配效率高的玻璃杯手柄緊固結構及其組裝工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第一個方面是提供一種玻璃杯手柄緊固結構,包括手柄套8、手柄本體5和套設在杯體1上的不銹鋼圈2,所述不銹鋼圈2上設有鋼圈固定塊3,所述鋼圈固定塊3上開設有第一螺紋孔4,所述手柄本體5通過螺絲7與所述第一螺紋孔4鎖緊后抵在所述杯體1上。
進一步地,所述不銹鋼圈2為兩個,且分別與所述手柄本體5的兩端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手柄本體5上設有手柄固定塊6,所述手柄固定塊6上開設有第二螺紋孔9,所述螺絲7穿過第二螺紋孔9與所述第一螺紋孔4連接。
進一步地,當所述螺絲7與所述第一螺紋孔4鎖緊后,所述螺絲7的前端與所述杯體1之間為間隙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手柄套8與所述手柄本體5之間的連接關系為卡扣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手柄套8上對應于所述第一螺紋孔4的位置設有固定柱10,當所述螺絲7與所述第一螺紋孔4鎖緊后,所述固定柱10抵在所述螺絲7的末端。
進一步地,還包括設置在所述不銹鋼圈2與所述杯體1之間的橡膠墊11。
進一步地,所述橡膠墊11的表面均勻設有若干組凸起塊12;所述凸起塊12位于所述橡膠墊11與所述杯體1和/或不銹鋼圈2相對的面上。
本發明的第二個方面是提供一種所述玻璃杯手柄緊固結構的組裝工藝,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不銹鋼圈2套設在杯體1上;
步驟二,將手柄本體5對準不銹鋼圈2上的鋼圈固定塊3并套設在鋼圈固定塊3上;
步驟三,將螺絲7穿過手柄本體5與鋼圈固定塊3上的第一螺紋孔4連接鎖緊;
步驟四,最后把手柄套8利用卡扣扣在手柄本體5上,完成裝配。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三中,將所述螺絲7與第一螺紋孔4鎖緊的同時,以杯體1為參照,所述手柄本體5與所述不銹鋼圈2呈對向移動,當所述手柄本體5的邊緣抵在杯體1上時,所述不銹鋼圈2與手柄本體5在所述螺絲7的鎖力作用下固定連接。
本發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本發明的玻璃杯手柄緊固結構,通過采用螺絲將不銹鋼圈和手柄本體相對移動鎖緊,同時使得手柄本體的邊緣抵在杯體上,這樣就達到螺絲越鎖越緊時,不銹鋼圈與手柄本體在所述螺絲的鎖力作用下固定連接,達到手柄本體與杯體緊配無縫隙的目的;該玻璃杯手柄緊固結構具有結構穩定、安全可靠的優點,而且其組裝工藝簡單、操作方便、裝配效率高,相應的降低了生產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玻璃杯手柄緊固結構的組裝前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玻璃杯手柄緊固結構的組裝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一種玻璃杯手柄緊固結構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一種玻璃杯手柄緊固結構中不銹鋼圈和橡膠墊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杯體,2-不銹鋼圈,3-鋼圈固定塊,4-第一螺紋孔,5-手柄本體,6-手柄固定塊,7-螺絲,8-手柄套,9-第二螺紋孔,10-固定柱,11-橡膠墊,12-凸起塊,a-手柄本體的上端,b-手柄本體的下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和具體的介紹,以使更好的理解本發明,但是下述實施例并不限制本發明范圍。
如圖1-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玻璃杯手柄緊固結構,其主要包括手柄套8、手柄本體5和套設在杯體1上的不銹鋼圈2;其中,手柄套8與手柄本體5之間的連接關系采用本領域熟知的卡扣連接方式;不銹鋼圈2上設有與不銹鋼圈2一體成型的鋼圈固定塊3,該鋼圈固定塊3上水平開設有第一螺紋孔4,主要的技術方案是將手柄本體5通過螺絲7與第一螺紋孔4鎖緊后緊密的抵在杯體1上,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是將手柄本體5邊緣的上方和下方延伸部分(較與不銹鋼圈2接觸的左右兩側更加突出,圖中未示出)抵在杯體1上。
作為本方面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如圖1-2所示,手柄本體5的任一端可采用一個上述的緊固結構與杯體連接,如手柄本體的上端a或手柄本體的下端b采用該緊固結構與杯體連接;也可采用手柄本體5的兩端均采用該緊固結構與杯體連接,手柄本體的上端a和手柄本體的下端b均采用該緊固結構與杯體連接,此時,不銹鋼圈2為兩個,且分別與手柄本體5的兩端固定連接。
作為本方面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如圖1-3所示,手柄本體5上設有用于固定螺絲7的手柄固定塊6,在手柄固定塊6上開設有第二螺紋孔9,該第二螺紋孔9也可采用無螺紋的通孔結構,使得螺絲7可直接穿過第二螺紋孔9與第一螺紋孔4連接。
其中,在實際組裝過程中,對螺絲7的長度有一定要求,具體為當螺絲7與第一螺紋孔4鎖緊后,螺絲7的前端與杯體1之間為間隙配合,以避免螺絲7抵在杯體1上,對杯體1造成擠壓影響其使用壽命。手柄套8與手柄本體5之間的連接關系為卡扣連接,或采用本領域熟知其他任何可行的固定方式。
作為本方面的一個更優選實施例,為防止玻璃杯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螺絲7滑脫造成手柄杯體5與杯體1之間松動的問題,本申請通過在手柄套8上對應于第一螺紋孔4的位置上設有固定柱10,用于當螺絲7與第一螺紋孔4鎖緊后,將手柄套8卡扣在手柄杯體上,同時使得相應位置的固定柱10分別抵在相應的螺絲7的末端,可避免螺絲7滑脫,有效延長了玻璃杯的使用壽命。
作為本方面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如圖4所示,該玻璃杯手柄緊固結構還包括設置在不銹鋼圈2與杯體1之間的橡膠墊11,通過設置的橡膠墊11可有效緩沖不銹鋼圈2與杯體1之間的相互作用。同時通過在橡膠墊11上與杯體1或不銹鋼圈2相對的面上設有若干組凸起塊12,該若干組的凸起塊12可設置在相對不銹鋼圈2的面上,也可以設置在相對于杯體1的面上,用于防止杯體1、不銹鋼圈2、橡膠墊11之間的相互滑動,影響玻璃杯的使用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玻璃杯手柄緊固結構的組裝工藝,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首先,將不銹鋼圈2分別套設在杯體1的上部和/或下部,如圖1所示;
步驟二,其次,將手柄本體5的邊緣分別對準不銹鋼圈2上的鋼圈固定塊3,并將手柄本體5套設在鋼圈固定塊3上,該鋼圈固定塊3上開設有第一螺紋孔4;
步驟三,然后,將螺絲7穿過手柄本體5上手柄固定塊6的第二螺紋孔9與鋼圈固定塊3上的第一螺紋孔4連接鎖緊,繼續鎖緊螺絲7,直至手柄本體與杯體緊配無縫隙連接相抵;
步驟四,最后,把手柄套8利用卡扣扣在手柄本體5上,并將固定柱10分別抵在相應的螺絲7的末端,完成裝配。
進一步地,步驟三中,將螺絲7與第一螺紋孔4鎖緊的同時,以杯體1為參照,手柄本體5與不銹鋼圈2呈對向移動,即手柄本體5往杯體1的方向拉,不銹鋼2同時也往手柄本體5的方向拉,當手柄本體5的邊緣抵在杯體1上時,不銹鋼圈2與手柄本體5在螺絲7的鎖力作用下固定連接。
以上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詳細描述,但其只是作為范例,本發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任何對本發明進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發明的范疇之中。因此,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下所作的均等變換和修改,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