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碗,具體的說,尤其涉及一種餐館用的新型防燙碗。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餐館用于盛放食品的碗通常使用碗底加厚的結構來隔熱,而且碗體側設有提手,在一些面館內,由于面條食品剛起鍋特別熱,而這種碗底加厚的碗隔熱效果不高,提手材質與碗體相同而且一體化,手端碗時依然特別熱,容易燙傷服務員或打翻食物,對于服務業這是致命行為;市場上還有一種碗體有凹槽的碗,該凹槽設置得較高,手指可扣住凹槽端碗,但這種碗只適合盛放較少的食品,若盛放的食品高度超過凹槽高度,凹槽內的溫度依然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的情況,提供一種使用方便、隔熱效果好,而且可節省空間的新型防燙碗。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新型防燙碗,包括碗體,所述的碗體外層設有加厚層,所述的加厚層上設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內設有提桿裝置,所述的提桿裝置包括固定桿,所述的固定桿上活動連接有旋轉桿。
上述的一種新型防燙碗中,所述的提桿裝置設有兩個,該提桿裝置設置在加厚層的兩側。
上述的一種新型防燙碗中,所述的凹槽內壁的上端和下端均設有固定桿。
上述的一種新型防燙碗中,所述的凹槽沿著圓周方向開設弧形槽,所述的旋轉桿的形狀與凹槽相同。
上述的一種新型防燙碗中,所述的旋轉桿為木質材料。
本發明采用上述的結構后,旋轉桿可在凹槽內旋出來,方便使用者握持,放置碗時可將旋轉桿旋進凹槽內,防止影響顧客的食用,還能節省空間;由于旋轉桿為木質材料,傳熱較差,握持過程不存在高溫度,還可防止高溫的湯水溢出燙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圖。
圖中:碗體1、加厚層2、提桿裝置3、凹槽4、固定桿5、旋轉桿6。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圖2和圖3所示的一種新型防燙碗,包括碗體1,所述的碗體1外層設有加厚層2,所述的加厚層2上設有凹槽4,所述的凹槽4內設有提桿裝置3,,所述的提桿裝置3設有兩個,該提桿裝置3設置在加厚層2的兩側,所述的提桿裝置3包括固定桿5,所述的固定桿5分別設置在凹槽4內壁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的固定桿5上活動連接有旋轉桿6。
所述的凹槽4沿著圓周方向開設弧形槽,所述的旋轉桿6的形狀與凹槽4相同,所述的旋轉桿6為木質材料。
由于采用木質材料的旋轉桿設置在凹槽內,可方便旋出和旋進凹槽,握持過程中不僅防燙,還能防止高溫湯水溢出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