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生活用具,特別是一種保溫瓶。
背景技術:
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使用保溫瓶來存儲開水。常見的保溫瓶一般由外殼、瓶膽、軟塞和外蓋構成。對于保溫瓶,人們主要注重其保溫效果和安全性。影響保溫瓶保溫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軟塞跟瓶膽之間的密封性,二是瓶膽自身的熱量外泄速度。現有技術中,保溫瓶的軟塞一般為錐形結構的木塊。長時間使用后,軟塞在潮濕蒸汽的環境下容易變形,破壞其與瓶膽之間的密封結構,使保溫瓶失去保溫性能,并且常常無法察覺,影響熱水的正常供給,給使人們帶來不便。此外,瓶膽和外殼之間有較大的空間,這樣的結構有助于瓶膽與空氣的熱量傳遞,加快瓶膽的熱量外泄速度。而且,由于瓶膽和外殼之間沒有填充緩沖物質,保溫瓶在受到撞擊時,瓶膽容易破裂,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保溫效果更好而且更加安全的保溫瓶。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保溫瓶,包括外殼、瓶膽、內瓶蓋、外瓶蓋;所述瓶膽安裝在所述外殼的內部;所述瓶膽和所述外殼之間通過聚氨酯發泡形成聚氨酯保溫層;所述內瓶蓋蓋在所述瓶膽的瓶口上,并與所述瓶膽螺紋連接;所述內瓶蓋內部設有真空層,其與所述瓶膽瓶口頂部之間設有彈性密封圈;所述外瓶蓋覆蓋在內瓶蓋外側,并與所述外殼頂部螺紋連接;所述聚氨酯保溫層具有優良的保溫效果,其填充在所述瓶膽和所述外殼之間,減緩了所述瓶膽的熱量外泄速度,能夠滿足長時間保溫的需要;同時,所述聚氨酯保溫層的材料為柔性材料,對外力具有緩沖作用;當保溫瓶受到外力撞擊的時候,所述聚氨酯保溫層對所述瓶膽起到保護作用;所述內瓶蓋與所述瓶膽的瓶口螺紋連接,確保了所述內瓶蓋和所述瓶膽之間密封結構的穩定性,避免出現因使用時間過長或者所述瓶膽的內外氣壓差導致密封失效的問題;所述內瓶蓋的內部設有真空層,可以有效地減緩熱量從所述內瓶蓋內表面擴散到外界的速度;所述彈性密封圈加強了所述內瓶蓋和所述瓶膽之間的密封性,增強了保溫瓶的保溫效果;所述外瓶蓋覆蓋在內瓶蓋外側,并與所述外殼螺紋連接;所述外瓶蓋可以保持所述瓶口及所述內瓶蓋的清潔;同時,所述外瓶蓋和所述外殼通過螺紋連接,形成一個密閉的空間,減少熱量的外泄。
優選的,所述外殼的材料為金屬或者塑料。
優選的,所述外殼的內表面設置有第一紅外熱反射涂層;所述第一紅外熱反射涂層可以反射從所述聚氨酯保溫層向外擴散的紅外線,減緩所述聚氨酯保溫層的熱量擴散到外界的速度,從而使所述聚氨酯保溫層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
優選的,所述瓶膽的外表面設置有第二紅外熱反射涂層;所述第二紅外熱反射涂層可以反射從所述所述瓶膽向外擴散的紅外線,減緩所述瓶膽的熱量擴散到所述聚氨酯保溫層的速度,從而使所述瓶膽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
優選的,所述內瓶蓋的材料為塑料;塑料的導熱性比較低,可以有效地減緩熱量從所述內瓶蓋擴散到外界的速度;此外,塑料的硬度相對較低,容易與所述瓶膽通過螺紋連接形成密封性良好的密封結構。
優選的,所述內瓶蓋與瓶膽瓶口連接的一側面設有內凹結構,所述內凹結構的側壁設置螺紋結構,所述內瓶蓋通過該螺紋結構螺紋連接瓶膽瓶口;所述彈性密封圈設置在內凹結構的底面上;所述內瓶蓋通過所述內凹結構上的螺紋結構與瓶膽瓶口緊密連接,不會出現松動的情況,同時保持了瓶口的清潔;所述內瓶蓋被擰緊的情況下,所述彈性密封圈受到內凹結構底面和瓶膽瓶口的擠壓力,增強了所述內瓶蓋與所述瓶膽的密封性。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瓶膽與外殼之間填充有聚氨酯保溫層,有效地減緩了熱量從瓶膽擴散到外界的速度,提高了保溫瓶的保溫性能;同時,聚氨酯保溫層對外力的撞擊具有緩沖作用,可以有效地保護瓶膽,提高了保溫瓶對外力的抵抗能力。
2.本發明的內瓶蓋與瓶膽使用螺紋連接,形成穩定的密封結構,增強了保溫瓶的密封性;此外,內瓶蓋的上下表面設置真空層,進一步減緩瓶膽內熱量的擴散速度,使保溫瓶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外殼和第一紅外熱反射涂層的截面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瓶膽和第二紅外熱反射涂層的截面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內瓶蓋的剖面示意圖。
圖中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如下:
附圖中,1-外殼、2-瓶膽、3-內瓶蓋、31-真空層、32-彈性密封圈、4-外瓶蓋、5-聚氨酯保溫層、6-第一紅外熱反射涂層、7-第二紅外熱反射涂層。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發明的具體實施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保溫瓶,包括外殼1、瓶膽2、內瓶蓋3、外瓶蓋4;所述外殼1的材料為金屬或者塑料;所述瓶膽2安裝在所述外殼1的內部;所述瓶膽2和所述外殼1之間通過聚氨酯發泡,形成聚氨酯保溫層5;所述聚氨酯保溫層5具有優良的保溫效果,其填充在所述瓶膽2和所述外殼1之間,減緩了熱量從所述瓶膽2向外界擴散的速度,能夠滿足長時間保溫的需要;同時,所述聚氨酯保溫層5的材料為柔性材料,對外力具有緩沖作用;當保溫瓶受到外力撞擊的時候,所述聚氨酯保溫層5對所述瓶膽2起到保護作用,提高了保溫瓶對外力的抵抗能力;所述聚氨酯保溫層5的材料填充在所述外殼1和所述瓶膽2之間,對瓶膽2起到固定作用,避免所述瓶膽2出現松動的情況。
所述內瓶蓋3蓋在所述瓶膽2的瓶口上,并與所述瓶膽2螺紋連接;日常生活中,一般用軟塞來密封所述瓶口;但是,長時間使用后,軟塞在潮濕蒸汽的環境下容易變形,破壞其與所述瓶膽2之間的密封結構;采用螺紋連接的方式,無論多長時間,所述內瓶蓋3和所述瓶膽2形成的密封結構都不會受到破壞;所述瓶膽2的密封性得到保證;所述外瓶蓋4蓋在所述內瓶蓋3的外部,并與所述外殼1螺紋連接;所述外瓶蓋4可以保持所述瓶口及所述內瓶蓋3的清潔;同時,所述外瓶蓋4和所述外殼1通過螺紋連接,形成一個密閉的空間,減少熱量擴散到外界的速度。
如圖2所示,所述外殼1的內表面設置有第一紅外熱反射涂層6;所述第一紅外熱反射涂層6可以反射從所述聚氨酯保溫層5向外擴散的紅外線,減緩所述聚氨酯保溫層5的熱量擴散到外界的速度,從而使所述聚氨酯保溫層5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
如圖3所示,所述瓶膽2的外表面設置有第二紅外熱反射涂層7;所述第二紅外熱反射涂層7可以反射從所述所述瓶膽2向外擴散的紅外線,減緩所述瓶膽2的熱量擴散到所述聚氨酯保溫層5的速度,從而使所述瓶膽2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
如圖4所示,所述內瓶蓋3內部設有真空層31;所述真空層31,可以有效地減緩熱量從所述內瓶蓋3擴散到外界的速度;所述內瓶蓋3與所述瓶膽2的瓶口連接的一側面設有內凹結構,所述內凹結構的側壁設置螺紋結構,所述內瓶蓋通過該螺紋結構螺紋連接所述瓶膽2的瓶口;所述彈性密封圈32設置在內凹結構的底面上。所述彈性密封圈32加強了所述內瓶蓋3和所述瓶膽2的密封性,增強了保溫瓶的保溫效果;所述內瓶蓋3的材料為塑料;塑料的導熱性比較低,可以有效地減緩熱量從所述內瓶蓋3擴散到外界的速度;此外,塑料的硬度相對較低,容易與所述瓶膽2通過螺紋連接形成密封性良好的密封結構。
上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發明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發明所涵蓋專利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