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重疊式外遮陽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建筑及室內設計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重疊式外遮陽機構。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市面上使用最多的與該遮陽系統相類似是多孔板遮陽系統、編織遮陽板系統 或木條制作的遮陽板系統,其目的是既遮陽又要保證室內有一定的亮度。但是由于以上遮 陽板的安裝方式或者為固定方式,或者為橫向或豎向折板,調節方式非常有限,雖然可以實 現局部或全部遮陽,但是不能根據使用者的實際使用需求在垂直方向上對遮陽方式進行局 部或整體的調節,同時容易造成視線的阻擋及室內深處光線不足等問題。因此以上遮陽方 法在既遮陽又要保證室內有一定的亮度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可重疊式 外遮陽機構,其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合理,加工制作方便,使用方便,能夠滿足使用者對室內 光環境的不同要求,實用性強,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廣使用。
[0004]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重疊式外遮陽機構,其特 征在于:包括豎立疊放的第一遮陽板、第二遮陽板和第三遮陽板,以及遮陽板升降機構和遮 陽板重疊度調節機構;所述第二遮陽板的上部前表面上兩側均設置有吊耳,所述第二遮陽 板的下部后表面上兩側均設置有掛鉤,所述第一遮陽板的后表面上兩側均設置有用于對吊 耳的上下運動進行導向的吊耳導向槽,所述第三遮陽板的前表面上兩側均設置有用于對掛 鉤的上下運動進行導向的掛鉤導向槽,所述第三遮陽板的上部前表面上兩側均設置有能夠 卡入掛鉤中的銷軸;
[0005] 所述遮陽板升降機構包括多個升降導向輪、跨接在多個升降導向輪上的升降鋼絲 繩和用于帶動升降鋼絲繩升降進而帶動多塊遮陽板升降的手搖升降器,所述升降鋼絲繩的 一端與手搖升降器固定連接,所述升降鋼絲繩的另一端與第一遮陽板的頂部固定連接;
[0006] 所述遮陽板重疊度調節機構包括重疊度調節導向輪組、定位組件和重疊度調節鋼 絲繩,所述重疊度調節導向輪組包括分別豎直固定在第一遮陽板頂部兩側的第一單槽導向 輪和第二單槽導向輪,以及水平固定在遮陽板頂部且位于第一單槽導向輪和第二單槽導向 輪之間的雙槽導向輪;所述定位組件包括設置在第一遮陽板頂部的定位槽和用于插入定位 槽中進行定位的定位銷;所述重疊度調節鋼絲繩的數量為兩根,其中一根重疊度調節鋼絲 繩的一端與定位銷固定連接,另一端跨接在雙槽導向輪和第一單槽導向輪上后與設置在第 二遮陽板一側的吊耳固定連接;另一根重疊度調節鋼絲繩的一端與定位銷固定連接,另一 端跨接在雙槽導向輪和第二單槽導向輪上后與設置在第二遮陽板另一側的吊耳固定連接。
[0007] 上述的一種可重疊式外遮陽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遮陽板存儲箱和設置在遮陽 板存儲箱頂部兩側的滑動導軌,所述滑動導軌內側設置有供第一遮陽板在其中滑動的第一 滑道、供第二遮陽板在其中滑動的第二滑道和供第三遮陽板在其中滑動的第三滑道,所述 第一遮陽板、第二遮陽板和第三遮陽板豎立疊放在遮陽板存儲箱內。
[0008] 上述的一種可重疊式外遮陽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陽板的前表面兩側和 后表面兩側均設置有與第一滑道滾動接觸的第一滾動件,所述第二遮陽板的前表面兩側和 后表面兩側均設置有與第二滑道滾動接觸的第二滾動件,所述第三遮陽板的前表面兩側和 后表面兩側均設置有與第三滑道滾動接觸的第三滾動件。
[0009] 上述的一種可重疊式外遮陽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滾動件、第二滾動件和第 三滾動件均為滾珠或滾輪。
[0010] 上述的一種可重疊式外遮陽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銷軸為T型銷軸,所述第三遮 陽板的上部前表面上兩側均設置有與掛鉤導向槽十字交叉設置且用于安裝銷軸并供銷軸 在其中左右滑動的銷軸滑動槽。
[0011] 上述的一種可重疊式外遮陽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由長條狀的水平定位 槽和連接在水平定位槽上的多條豎直定位卡槽組成,所述定位銷為T型定位銷。
[0012] 上述的一種可重疊式外遮陽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搖升降器包括殼體以及設 置在殼體內部的升降輪轂和螺旋彈簧,所述螺旋彈簧設置在殼體內壁與升降輪轂的一端端 部之間,所述升降鋼絲繩纏繞在升降輪轂上,所述升降輪轂的中間位置處固定連接有空心 軸,所述空心軸上設置有卡在螺旋彈簧上的凸緣,所述殼體上安裝有插入殼體內部且與空 心軸固定連接的手搖柄。
[0013]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0014] 1、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的用于建筑立面外遮陽的可重疊外遮陽機構,使用者可 根據太陽光強弱,實現全部遮陽、或中部重疊遮陽而上部透光、或中部重疊遮陽而上下部透 光的多功能遮陽效果,其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合理,加工制作方便。
[0015] 2、本發明通過手搖升降器、升降導向輪和升降鋼絲繩系統實現遮陽板由下而上的 移動,可實現下部遮陽而上部透光的功效,這樣既能夠實現對直射太陽光或眩光的有效遮 擋,避免了陽光直射對室內窗前工作學習的影響,又能夠室內深處光線充足;而目前廣泛使 用的卷簾式遮陽系統和多塊遮陽板組合系統均是由上而下運動,無法實現上述效果。
[0016] 3、本發明通過可重疊遮陽板之間的連接與遮陽板重疊度調節機構實現兩塊遮陽 板在不同重疊度下工作,從而使多孔遮陽板、編織遮陽板和木條制作遮陽板實現使用者需 要的遮陽效果。
[0017] 4、本發明通過設在第三塊遮陽板頂部兩側的T型銷軸移動來實現第二塊遮陽板 與第三塊遮陽板的分離,從而實現重疊遮陽板單獨工作,使用者可根據太陽光的強弱確定 重疊度的大小,根據太陽的照射角度確定遮陽板升降位置,從而實現對太陽直射光的有效 遮擋,而窗戶其它部分透光;這樣既保證遮陽效果,又使室內深處光線充足。這是目前市面 上使用的外遮陽系統所無法完成的。
[0018] 5、本發明使每個遮陽板在自己在滑道內升降,且只通過一套升降系統完成各遮陽 板的升降,不僅結構簡單、互不干涉,而且各遮陽板錯落有序、美觀大方。
[0019] 綜上所述,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合理,加工制作方便,使用方便,能夠滿足使 用者對室內光環境的不同要求,有效的解決了多孔遮陽板、編織遮陽和木條制作遮陽板板 無法調整遮陽效果的不足,實用性強,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廣使用。
[0020]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0021]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0022] 圖2為本發明除遮陽板升降機構和遮陽板重疊度調節機構外的俯視圖。
[0023] 圖3為圖2的A部放大圖。
[0024] 圖4為本發明除遮陽板升降機構和遮陽板重疊度調節機構外的側視圖。
[0025] 圖5本發明第一遮陽板的主視圖。
[0026] 圖6為本發明第二遮陽板的主視圖。
[0027] 圖7為圖6的俯視圖。
[0028] 圖8為圖6的左視圖。
[0029] 圖9為本發明第三遮陽板的主視圖。
[0030] 圖10為圖9的俯視圖。
[0031] 圖11為圖9的B部放大圖。
[0032] 圖12為圖11的C向視圖。
[0033] 圖13為遮陽板重疊度調節機構連接在第一遮陽板上時的主視圖。
[0034] 圖14為圖13的俯視圖。
[0035] 圖15為本發明手搖升降器的主視圖。
[0036] 圖16為圖15的左視圖。
[0037] 圖17為本發明手搖升降器除去手搖柄后的主視局部剖視圖。
[0038] 圖18為圖17的左視局部剖視圖。
[0039] 圖19A為本發明第一遮陽板、第二遮陽板和第三遮陽板全部在遮陽板存儲箱內時 的使用狀態不意圖。
[0040] 圖19B為本發明第一遮陽板、第二遮陽板和第三遮陽板全部升起且第一遮陽板和 第二遮陽板不重疊時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41] 圖19C為本發明第一遮陽板、第二遮陽板和第三遮陽板全部升起且第一遮陽板和 第二遮陽板重疊4時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42] 圖19D為本發明第一遮陽板、第二遮陽板和第三遮陽板全部升起且第一遮陽板和 第二遮陽板重疊I時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43] 圖19E為本發明第一遮陽板、第二遮陽板和第三遮陽板全部升起且第一遮陽板和 第二遮陽板重疊I時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44] 圖19F為本發明第一遮陽板、第二遮陽板和第三遮陽板全部升起且第一遮陽板和 第二遮陽板完全重疊時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45] 圖20A為本發明第一遮陽板、第二遮陽板單獨工作且第一遮陽板和第二遮陽板不 重疊時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46] 圖20B為本發明第一遮陽板、第二遮陽板單獨工作且第一遮陽板和第二遮陽板重 疊j時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4
[0047] 圖20C為本發明第一遮陽板、第二遮陽板單獨工作且第一遮陽板和第二遮陽板重 疊I時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48] 圖20D為本發明第一遮陽板、第二遮陽板單獨工作且第一遮陽板和第二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