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家政服務清掃機器人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家政服務清掃機器人,包括主體,所述主體左側預留的安裝位配合安裝有收集倉,且收集倉通過鎖緊卡扣和主體連接,且主體的左側與收集倉右側的對應位置設置對接通道,所述主體頂端加裝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依次安裝主開關和指示燈,所述主體內部從上至下依次分隔為控制倉和設備倉,所述控制倉內部固定安裝無線傳輸裝置和控制器,所述設備倉內部依次固定安裝滾刷電機、吸塵器和電源,所述主體底部開設多個預留槽,且每個預留槽從左至右依次通過相應支架安裝動力輪、滾刷和滾輪,所述動力輪與內置動力電機連接,該新型實用裝置具有更好的清潔效果,而且對布局復雜的房間具有較好的適用性。
【專利說明】
一種家政服務清掃機器人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具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家政服務清掃機器人。
【背景技術】
[0002]清掃機器人在工作過程中,通常不需要使用者實時操控,隨著在待清掃區域內的行走,可以自動吸取包括灰塵、碎肩物等在內的垃圾,實現自動清掃。因此,清掃機器人以其體積小巧、運動靈活和自動作業的優勢,越來越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和廣泛使用,現有清掃機器人的滾刷一般包括兩種工作方式,如果設清掃機器人清掃作業時的行進方向為前方,則第一種工作方式是:滾刷的旋轉方向與清掃機器人前進時驅動輪的旋轉方向相同,即:清掃機器人向前行走時,滾刷向后清掃垃圾。該工作方式的不足之處在于:如果垃圾顆粒的體積超過滾刷與地面的間隙所能容許通過的最大體積,將無法成功的清除該垃圾顆粒,因此降低了清潔效率;再有,滾刷高速旋轉時其形狀類似圓柱體,前進時會將部分地面灰塵向前推進,不利于地面灰塵被吸入吸灰通道。第二種工作方式是:滾刷的旋轉方向與清掃機器人前進時驅動輪的旋轉方向相反,即:清掃機器人向前行走時,滾刷也向前清掃垃圾。該工作方式雖然避免了滾刷向后清掃的不足之處,但滾刷旋轉速度較大且吸塵口前側無任何遮擋,滾刷向前清掃容易將垃圾尤其是顆粒較大的垃圾推離吸塵口,同時,被滾刷掃起來的揚塵也不容易進入吸塵口,影響對灰塵的進一步清除。但是,如果在吸塵口前側設置擋板,又會阻礙垃圾進入吸塵口處,同樣影響清潔效率。因此,清潔效率更高的滾刷配合吸塵口清除垃圾的工作方式亟待出現。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家政服務清掃機器人,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家政服務清掃機器人,包括主體,所述主體左側預留的安裝位配合安裝有收集倉,且收集倉通過鎖緊卡扣好主體連接,且主體的左側與收集倉右側的對應位置設置對接通道,所述主體頂端加裝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依次安裝主開關和指示燈,所述主體內部從上至下依次分隔為控制倉和設備倉,所述控制倉內部固定安裝無線傳輸裝置和控制器,所述設備倉內部依次固定安裝滾刷電機、吸塵器和電源,所述主體底部開設多個預留槽,且每個預留槽從左至右依次通過相應支架安裝動力輪、滾刷和滾輪,所述動力輪與內置動力電機連接,所述滾刷通過變速箱與滾刷電機連接,所述滾刷電機固定安裝在設備倉底部,所述動力電機、無線傳輸裝置、吸塵器、滾刷電機和電源通過導線與控制器連接,所述主體和收集倉與滾刷支架的對接通道通過粗導管連接。
[0005]優選的,所述滾刷的扇葉采用螺旋線型橡膠扇葉,所述滾刷的中間軸為中空結構均勻開有三個通氣槽,所述滾刷中心間隙配合安裝芯軸,所述芯軸為工字型結構且與滾刷支架固定連接,所述芯軸兩側通氣口分別與吸塵器的進氣孔和排氣孔連接。
[0006]優選的,所述滾刷數量為兩根且呈V型排布安裝。
[0007]優選的,所述動力輪數量為兩個,且兩個動力輪分別連接動力輸入裝置,且兩個動力輪之間加裝吸塵板,所述吸塵板通過導管與吸塵器連接。
[0008]優選的,所述滾輪為球型輪。
[0009]優選的,所述收集倉的下端與主體的對應位置加裝感應器。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實用新型結構向前行走時,滾刷向前清掃垃圾,因此被清掃的垃圾顆粒大小不受滾刷本體與地面之間的間隙大小限制,較大的垃圾顆粒也容易進入集塵室,滾刷上的扇葉設置螺旋結構,且兩個滾刷呈V型結構排布,在滾刷的滾動過程中,使垃圾由兩側向中心聚集,使部分灰塵,尤其是大顆粒的垃圾更容易吸入集塵室中,結構簡單卻大大提高了清掃效率,同時在滾刷內部加裝具有兼具吸氣和吹氣功能的芯軸,配合滾刷中心軸上的通氣槽,使得在滾刷面對垃圾時吸氣將垃圾吸附在滾刷表面,當滾刷轉到導管一側時吹氣,將垃圾通過氣流帶入收集倉,而且在動力輪之間加裝吸塵板對地面進行二次吸塵,而且兩個動力輪采用單獨動力輸入,配合球形滾輪,能夠實現設備繞自己中心進行自轉,能過對一些難以清理的角落進行垃圾清理,適合布局復雜的房間使用。
【附圖說明】
[0011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剖視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立體不意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底部視圖;
[0014]圖4為本實用新型結構滾刷示意圖;
[0015]圖5為本實用新型結構芯軸與滾刷配合圖。
[0016]圖中:I主體、2控制板、3收集倉、4主開關、5指示燈、6鎖緊卡扣、7滾輪、8滾刷、9動力輪、10吸塵板、11滾刷電機、12控制倉、13設備倉、14無線傳輸裝置、15控制器、16芯軸、17吸塵器、18感應器、19電源。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8]請參閱圖1-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家政服務清掃機器人,包括主體I,主體I左側預留的安裝位配合安裝有收集倉3,且收集倉3通過鎖緊卡扣6和主體I連接,且主體I的左側與收集倉3右側的對應位置設置對接通道,主體I頂端加裝控制板2,控制板2上依次安裝主開關4和指示燈5,主體I內部從上至下依次分隔為控制倉12和設備倉13,控制倉12內部固定安裝無線傳輸裝置14和控制器15,設備倉13內部依次固定安裝滾刷電機11、吸塵器17和電源19,主體I底部開設多個預留槽,且每個預留槽從左至右依次通過相應支架安裝動力輪9、滾刷8和滾輪7,動力輪9與內置動力電機連接,滾刷8通過變速箱與滾刷電機11連接,滾刷電機11固定安裝在設備倉13底部,動力電機、無線傳輸裝置14、吸塵器17、滾刷電機11和電源19通過導線與控制器15連接,主體I和收集倉3與滾刷支架的對接通道通過粗導管連接,滾刷8的扇葉采用螺旋線型橡膠扇葉,滾刷8的中間軸為中空結構均勻開有三個通氣槽,滾刷8中心間隙配合安裝芯軸16,芯軸16為工字型結構且與滾刷支架固定連接,芯軸16兩側通氣口分別與吸塵器17的進氣孔和排氣孔連接,滾刷8數量為兩根且呈V型排布安裝,使垃圾能夠快速聚集在滾刷8中間位置,方便垃圾的收集,滾輪7為球型輪,動力輪9數量為兩個,且兩個動力輪9分別連接動力輸入裝置,配合滾輪7實現設備的自轉功能,提高設備對布局復雜的房間的適用性,且兩個動力輪9之間加裝吸塵板10,吸塵板10通過導管與吸塵器17連接,對地面灰塵進行二次收集,提高清潔效果,收集倉3的下端與主體I的對應位置加裝感應器18,確保收集倉3與主體I能夠保證正確的安裝狀態。
[0019]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權項】
1.一種家政服務清掃機器人,包括主體(I),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I)左側預留的安裝位配合安裝有收集倉(3),且收集倉(3)通過鎖緊卡扣(6)和主體(I)連接,且主體(I)的左側與收集倉(3)右側的對應位置設置對接通道,所述主體(I)頂端加裝控制板(2),所述控制板(2)上依次安裝主開關(4)和指示燈(5),所述主體(I)內部從上至下依次分隔為控制倉(12)和設備倉(13),所述控制倉(12)內部固定安裝無線傳輸裝置(14)和控制器(15),所述設備倉(13)內部依次固定安裝滾刷電機(11)、吸塵器(17)和電源(19),所述主體(I)底部開設多個預留槽,且每個預留槽從左至右依次通過相應支架安裝動力輪(9)、滾刷(8)和滾輪(7),所述動力輪(9)與內置動力電機連接,所述滾刷(8)通過變速箱與滾刷電機(11)連接,所述滾刷電機(11)固定安裝在設備倉(13)底部,所述動力電機、無線傳輸裝置(14)、吸塵器(17)、滾刷電機(11)和電源(19)通過導線與控制器(15)連接,所述主體(I)和收集倉(3)與滾刷支架的對接通道通過粗導管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家政服務清掃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刷(8)的扇葉采用螺旋線型橡膠扇葉,所述滾刷(8)的中間軸為中空結構均勻開有三個通氣槽,所述滾刷(8)中心間隙配合安裝芯軸(16),所述芯軸(16)為工字型結構且與滾刷支架固定連接,所述芯軸(16)兩側通氣口分別與吸塵器(17)的進氣孔和排氣孔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家政服務清掃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刷(8)數量為兩根且呈V型排布安裝。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家政服務清掃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輪(9)數量為兩個,且兩個動力輪(9)分別連接動力輸入裝置,且兩個動力輪(9)之間加裝吸塵板(10),所述吸塵板(10)通過導管與吸塵器(17)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家政服務清掃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滾輪(7)為球型輪。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家政服務清掃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倉(3)的下端與主體(I)的對應位置加裝感應器(18)。
【文檔編號】A47L11/24GK205568874SQ201620189678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2日
【發明人】高杰
【申請人】深圳市新世紀啟航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