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氣浮法藍藻打撈船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氣浮法藍藻打撈船,具體地說是在湖泊等水域受到污染而藍藻爆發的情況下,能在水體中產生大量的微氣泡,散布到0.5-1m水深中形成由密集氣泡組成的一張“網”,有效的將水體中的藍藻分離打撈并脫水成泥餅。
背景技術:
目前,藍藻打撈船為人工打撈,無法有效將水體中的藍藻分離出來,只能將被風浪打到岸邊,含水量較高的藍藻連水一起滔入船艙運走。該種打撈方式,操作人員勞動強度高,而工作效率低,且無法在湖泊中間藍藻密集生長區打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一種氣浮法藍藻打撈船,能在湖泊等水域受到污染而藍藻爆發的情況下,有效的將水體中的藍藻分離打撈并脫水成泥餅;操作人員勞動強度低,工作效率高。
本發明的主要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的本發明打撈船主體設置為雙體船體結構,特征是溶氣水泵、底閥依次通過管道與溶氣罐連接,溶氣罐連接溶氣釋放器,溶氣釋放器裝在氣水混合器的進口,氣水混合器后面裝有穩流裝置,穩流裝置后面為藍藻浮上區;船體后部設置藍藻收集槽,浮藻刮機與藍藻收集槽連接,藍藻輸送泵設置在藍藻收集槽底部,并與脫水機連接;藍藻輸送帶連接在脫水機的出渣口。
所述的溶氣罐上分別連接空壓機、溶氣罐壓力表、水泵壓力表。
所述的雙體船體分別設置駕駛室、動力艙、發電艙。
所述的溶氣釋放器采用在消能管兩端分別設置壓力溶氣水管及噴管,消能擋塊設置在噴管內。
所述的氣水混合器采用在混合管兩端分別設置導流罩及擴散管,導流罩、混合管、擴散管連成一體。
所述的穩流裝置采用在殼體上分別設置穩流柵及連接斜隔板,并在穩流柵與斜隔板之間形成穩流區。
本發明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結構簡單、緊湊,合理;能在湖泊等水域受到污染藍藻爆發的情況下,有效的將水體中的藍藻分離打撈并脫水成泥餅;它可以行駛至藍藻較多的地方實施打撈作業,比較靈活,而船體之間又形成了浮上區,由船體隔離了外部水涌、風浪對浮渣層的影響,從而提高了打撈船的工作效率和減輕了操作人員勞動強度。
圖1為本發明結構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溶氣釋放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氣水混合器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穩流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本發明將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本發明主要由溶氣釋放器1、氣水混合器2、穩流裝置3、空壓機4、溶汽罐5、溶汽罐壓力表6、水泵壓力表7、溶氣水泵8、底閥9、藍藻輸送帶10、脫水機11,浮藻刮機12、藍藻輸送泵13、駕駛室14、雙體船體15、藍藻上浮區16、動力艙17、藍藻浮渣收集槽18及發電艙19等組成。
本發明主要采用溶氣釋放器1裝在水下0.5至1米的位置對準氣水混合器2的進口。所述的溶氣釋放器1由壓力溶氣水管20、消能管21、消能擋塊22及噴管23等四個部件組成。在消能管21兩端分別設置壓力溶氣水管20及噴管23,消能擋塊22設置在噴管23內。所述的氣水混合器2由導流罩24、混合管25、擴散管26三部分組成,在混合管25兩端分別設置導流罩24及擴散管26,導流罩24、混合管25、擴散管26連成一體。氣水混合器2后面裝有穩流裝置3。穩流裝置3由殼體27、穩流柵28、穩流區29及斜隔板30等組成,在殼體27上分別設置穩流柵28及連接斜隔板30,并在穩流柵28與斜隔板30之間形成穩流區29。溶汽罐5安裝在船體上面,在溶汽罐5上連接空壓機4,并通過管道與溶氣釋放器1連接;溶汽罐壓力表6連接在溶汽罐5上,水泵壓力表7、溶氣水泵8、底閥9依次通過管道與溶汽罐5連接。由空壓機4、溶汽罐5、溶汽罐壓力表6、水泵壓力表7、溶氣水泵8、底閥9組成了一個壓力溶氣系統裝在打撈船的船體上面。藍藻浮渣收集槽18連接浮藻刮機12,浮藻刮機12為外購鏈條式刮渣。藍藻輸送泵13通過管道與脫水機11連接,脫水機11為外購帶式壓濾機。藍藻輸送帶10連接在脫水機11的出渣口。由藍藻輸送帶10、脫水機11、浮藻刮機12、藍藻浮渣收集槽18及藍藻輸送泵13組成了藍藻收集及脫水系統。打撈船主體設置為雙體船體15結構,在雙體船體15內分別設置駕駛室14、動力艙17及發電艙19。由駕駛室14、動力艙17、雙體船體15、發電艙19共同組成了打撈船的主體結構。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及原理本發明利用氣浮凈水技術中的溶氣系統產生溶氣水,能在水面下0.5-1米的深度產生大量的微氣泡對水體中的藍藻捕集粘附并浮上水面,藍藻在上浮區形成浮渣,布置在船體后的浮渣收集槽將浮渣收集并輸送至藍藻脫水機壓成泥餅由輸送帶外運。
其工作過程如下溶氣水泵8工作通過管路將湖水注入溶汽罐5,在溶汽罐5空氣中迅速溶解在水中。溶汽罐5中的空氣由空壓機4補充。溶汽罐5中的壓力由溶汽罐壓力表顯示,一般正常工作的壓力為0.28~0.38Mpa,帶壓力的溶氣水將通過溶氣釋放器1釋放溶解在水中的空氣形成大量50μm以下的微氣泡,在氣水混合器2內溶氣水和含有藍藻的湖水混合再經過穩流裝置3使微氣泡和藍藻更好的粘附并在藍藻上浮區16浮上水面形成浮渣層。一般帶有氣泡的浮渣層不易下沉。在浮渣刮泥機12的帶動下進入藍藻收集槽18,由浮渣輸送泵13將浮渣送入脫水機11脫水后的浮渣變成干的藍藻泥餅掉落在藍藻輸送帶10送至堆放地。
本發明可以行駛至藍藻較多的地方實施打撈作業,比較靈活,而船體之間又形成了浮上的區間隔離了外部水涌、風浪對浮渣層的影響,從而提高了打撈船的效率和減輕了操作人員勞動強度。
權利要求
1.一種氣浮法藍藻打撈船,打撈船主體設置為雙體船體(15)結構,其特征是溶氣水泵(8)、底閥(9)依次通過管道與溶氣罐(5)連接,溶氣罐(5)連接溶氣釋放器(1),溶氣釋放器(1)裝在氣水混合器(2)的進口,氣水混合器(2)后面裝有穩流裝置(3),穩流裝置(3)后面為藍藻浮上區(16);船體后部設置藍藻收集槽(18),浮藻刮機(12)與藍藻收集槽(18)連接,藍藻輸送泵(13)設置在藍藻收集槽(18)底部,并通過管道與脫水機(11)連接;藍藻輸送帶(10)連接在脫水機(11)的出渣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浮法藍藻打撈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汽罐(5)上分別連接空壓機(4)、溶氣罐壓力表(6)及水泵壓力表(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浮法藍藻打撈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雙體船體(15)內分別設置駕駛室(14)、動力艙(17)及發電艙(19)。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浮法藍藻打撈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氣釋放器(1)由壓力溶氣水管(20)、消能管(21)、消能擋塊(22)及噴管(23)組成,在消能管(21)兩端分別設置壓力溶氣水管(20)及噴管(23),消能擋塊(22)設置在噴管(23)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浮法藍藻打撈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水混合器(2)由導流罩(24)、混合管(25)、擴散管(26)組成,在混合管(25)兩端分別設置導流罩(24)及擴散管(26),導流罩(24)、混合管(25)、擴散管(26)連成一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浮法藍藻打撈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穩流裝置(3)由殼體(27)、穩流柵(28)、穩流區(29)及斜隔板(30)組成,在殼體(27)上分別設置穩流柵(28)及連接斜隔板(30),并在穩流柵(28)與斜隔板(30)之間形成穩流區(29)。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氣浮法藍藻打撈船,具體地說是在湖泊等水域受到污染藍藻爆發的情況下,有效的將水體中的藍藻分離打撈并脫水成泥餅。特征是采用溶氣水泵、底閥依次與溶氣罐連接,溶氣罐連接溶氣釋放器,溶氣釋放器裝在氣水混合器的進口,氣水混合器后面裝有穩流裝置,穩流裝置后面為藍藻浮上區;船體后部設置藍藻收集槽,浮藻刮機與藍藻收集槽連接,藍藻輸送泵設置在藍藻收集槽底部,并與脫水機連接;藍藻輸送帶連接在脫水機的出渣口。本發明可以行駛至藍藻較多的地方實施打撈作業,比較靈活,而船體之間又形成了浮上的區,由船體隔離了外部水涌、風浪對浮渣層的影響,從而提高了打撈船的工作效率和減輕了操作人員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E02B15/10GK101088857SQ20071002372
公開日2007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6日
發明者胡建東 申請人:胡建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