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石質邊坡生態恢復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生態護坡。
背景技術:
隨國家基本建設的快速發展,公路、鐵路、水利、水電等工程開發,每年形成大面積的石質邊坡,這些石質邊坡破壞了既有植被和土壤結構,造成土壤沙化。因此,石質邊坡的治理具有重要的意義。
授權公告號為CN203546736U、授權公告日為2014年4月16日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高陡石質填方邊坡綠色防護,它包括多個堆設在邊坡上的生態袋,所述多個生態袋之間通過連接口連接,生態袋通過連接扣與預埋在邊坡內的土工格柵連接。
這種高陡石質填方邊坡綠色防護通過在生態袋中種植綠色植物來達到綠化的目的,但是石質邊坡的最外層為巖石層,巖石層內無綠色植物生長的條件,所以綠色植物只能在生態袋中生長;而在生態袋中生長的綠色植物無法扎根于石質邊坡內,石質邊坡的土壤沙化等情況未能較好的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生態護坡,其解決了石質邊坡土壤沙化的問題,具有改善石質邊坡土壤沙化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生態護坡,包括石質邊坡,所述石質邊坡包括設在底層的巖土層和設在巖土層上方的巖石層,所述巖石層上設有用于與外環境直接接觸的有機土壤層和位于巖石層和有機土壤層之間的膨潤土層,所述有機土壤層、膨潤土層均通過安裝網分別固定在膨潤土層、巖石層上。
采用上述結構,首先,有機土壤層和膨潤土層內均含有豐富的供植物生長的營養物質,且有機土壤層和膨潤土層的土壤均松散能為植物的生長提供充足的氧氣,植物能以有機土壤層和膨潤土層為基質得到健康成長;其次,相對有機土壤層而言,膨潤土結構緊湊且其植物生長環境相對嚴苛,因此綠色植物在有機土壤層得到茁壯成長后再經過條件相對惡劣的膨潤土層進行過渡,能進一步增加綠色植物的生存能力,增加綠色植物進入巖石層的可能性;另外,膨潤土具有較好的吸附性和結構改造性,其可將巖石層和有機土壤層結合而減少塌陷或泥石流等情況,同時其可改善巖石層內的結構來使得巖石層可以滿足部分植物的生長需求;綜上,綠色植物首先在有機土壤層和膨潤土層能得到生存,將石質邊坡的外表面綠化,再通過進入膨潤土層和巖石層使得巖石層也逐漸演化成可生長植物的土質,使得石質邊坡上的環境從本質上慢慢轉化,從本質上改善石質邊坡土壤沙化的效果,維護生態平衡。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生態護坡還包括若干個固定安裝網的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依次穿過有機土壤層、膨潤土層、巖石層和巖土層設置。
采用上述結構,利用支撐桿來固定安裝網且安裝網可用于固定有機土壤層、膨潤土層,可減少有機土壤層、膨潤土層松散而發生流失的情況,進一步提高本申請生態護坡的成功率。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支撐桿外環繞設有環狀木桿。
采用上述結構,相對其他建筑材料,環狀木桿的硬度不高且其不阻礙植物的生長,環狀木桿在插入生態護坡時,生態護坡內的環境未受到破壞且植物仍能正常生存;環狀木桿具有一定的滲透性,可將地表的雨水等引入巖土層和巖石層內,供其內的生物生存;且環狀木桿天然可自然分解,綠色環保。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環狀木桿和支撐桿之間設有輸送通道,所述輸送通道的一端靠近有機土壤層設置,其另一端伸入巖土層設置。
采用上述結構,可通過輸送通道對巖土層、巖石層進行水分和營養物質的輸送,供其內的生物生存。
進一步優選為:沿著有機土壤層向巖土層的方向上,所述輸送通道的橫截面逐漸增大。
采用上述結構,增加水分通過輸送通道的上段的時間,增加通過滲透作用進入巖石層內的水量。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綠色植物首先在有機土壤層和膨潤土層能得到生存,將石質邊坡的外表面綠化,再通過進入膨潤土層和巖石層使得巖石層也逐漸演化成可生長植物的土質,使得石質邊坡上的環境從本質上慢慢轉化,從本質上改善石質邊坡土壤沙化的效果,維護生態平衡。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部放大圖。
圖中,1、巖土層;2、巖石層;3、支撐桿;4、環狀木桿;5、輸送通道;6、安裝網;7、膨潤土層;8、有機土壤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實施例:生態護坡,如圖1所示,包括位于石質邊坡底層的巖土層1和設在巖土層上方的巖石層2。
結合圖1和圖2,生態護坡上插設有若干個支撐桿3,每個支撐桿3的一端依次穿過巖石層2和巖土層1設置,其另一端裸露在巖石層2外。支撐桿3外環繞設有環狀木桿4。支撐桿3和環狀木桿4均由未經化學處理且可自然分解的樹木制成,選用樹木的標準一般為:支撐桿3的分解速度低于環狀木桿4的分解速度。
參照圖2,環狀木桿4和支撐桿3之間設有輸送通道5,輸送通道5的一端與外環境連通設置,其另一端伸入巖土層1設置。輸送通道5可用于傳送植物生長的營養物質和水分。沿著外環境向巖土層1的方向上,輸送通道5的橫截面逐漸增大。
參照圖2,巖石層2的上層設有三層安裝網6,安裝網6系繩固定在環狀木桿4上。三層安裝網6位于不同高度上,相鄰的兩層安裝網6之間固定有膨潤土層7和有機土壤層8,且有機土壤層8和外環境直接接觸,膨潤土層7介于巖石層2和有機土壤層8之間。膨潤土層7和有機土壤層8內均可用于種植綠色植物。
施工時,用打樁機將環狀木桿4和支撐桿3打入巖土層1內,在巖石層2的上層通過環狀木桿4安裝第一層安裝網6,將膨潤土層7填充好并種植上相應綠色植物后安裝第二層安裝網6,再將有機土壤層8填充好并種植上相應綠色植物后安裝第三層安裝網6,即得生態護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