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保土透水的生態邊坡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768757閱讀:254來源:國知局
一種保土透水的生態邊坡結構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一種保土透水的生態邊坡結構,屬于護岸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公路、鐵路、水利等工程建設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其工程規模大、項目多、涉及面廣,土石填挖工程形成的大量土石裸露邊坡,破壞了既有植被,對當地生態環境影響較大,以往通常采用單純的工程防護,如漿(干)砌片石、噴錨防護等,這些工程措施都導致原有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滑坡、邊坡失穩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和工程問題。生態邊坡建設可以對城市道路、公路、鐵路、水利等工程建設中出現的大量裸露邊坡現象,采取工程措施,對裸露邊坡進行工程防護與生態綠化處理,從而達到防止邊坡破壞、水土流失,涵養水源、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的目的。其所產生的實際功能包括有:水土保持、生態系統的產生、生物多樣性的維護、提高交通安全、減少潮汐等對坡岸的破壞、凈化空氣、降低噪音和調節氣候、景觀文化服務等。

cn102172138a公開了一種新型生態邊坡綠化防護技術,用于解決土質邊坡或巖質邊坡生態綠化問題,主要是利用竹樁與竹片進行邊坡表層防護,利用一種改良土進行培植綠化,改良土由當地土壤與改良劑組成,改良劑包括鋁酸鈉、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樹脂、硅酸鈉與壤土。cn104278685a公開了一種生態護坡方法及護坡結構,采用植物纖維毯分級填充、組合包裹的施工模式,使格構圈梁穴坑內的填充土體分隔成逐級排列的組合單元,從而分解土體滑墜力在各個土體單元的纖維毯包裹上,達到了分擔沉降滑墜力、增加侵蝕抵抗力的技術效果。

但是上述的現有技術中存在著邊坡上土壤植被在受到水的浸蝕之后固定性不好,容易出現流失,邊坡上滲水性能不好的問題,影響到了邊坡結構的使用耐久性和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生態邊坡結構,需要能夠保持邊坡上的水土不易流失,同時需要保持具有較好的透水性,防止邊坡上的植被和土壤被水浸泡后出現結構松動;主要是通過在邊坡上通過集成透水塊和沙土結構從而實現。

本發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保土透水的生態邊坡結構,它是由坡面上依次鋪展開的重復單元所構成;所述的重復單元是由縱向滲水塊與橫向滲水塊拼接而成;縱向滲水塊內部設置有貫通兩端的縱向滲水管,橫向滲水塊內部設置有貫通兩端的橫向滲水管;縱向滲水塊或橫向滲水塊設與其內部滲水管連通的側邊槽,縱向滲水管與橫向滲水管通過側邊槽相連通;在重復單元的內部,底部鋪設有土壤層,頂部鋪設有保護層。

所述相連重復單元的縱向滲水管之間、橫向滲水管之間、縱向滲水管與橫向滲水管之間均連通。

所述縱向滲水塊與橫向滲水塊通過分別設置在兩者上的凸椽和凹槽相互卡合。

橫向滲水塊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縱向滲水塊,縱向滲水塊設貫通兩端的側邊槽;橫向滲水管分別與兩端的縱向滲水塊上的側邊槽相連通。

重復單元內部還設置有樁體;保護層為鵝卵石層。

所述的縱向滲水塊和橫向滲水塊是由采用氫氧化鋁改性硅藻土的滲水無機材料制備而成。

所述氫氧化鋁改性硅藻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硅藻土粉體15-20份、鋅鹽3-5份、鋁酸鈉5-7份、水100-200份。

所述氫氧化鋁改性硅藻土由以下步驟制備而成:將硅藻土粉體、鋅鹽、鋁酸鈉和水混合均勻后進行反應,反應溫度50-100℃、反應時間1-3h,再將反應產物加入高壓反應釜中,在140-160℃和0.5-0.8mpa壓力條件下熟化6-10h,過濾得到的固體產物在100-120℃烘干即得。

所述滲水無機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煤矸石30-40份、粉煤灰10-15份、石英砂10-20份、蘇州土5-10份、改性硅藻土15-20份、蒙脫土5-10份、石蠟10-30份、鈦酸鉀晶須5-15份、膨脹珍珠巖粉5-10份、碳化硅粉體10-15份、玻璃纖維5-10份、羥甲基纖維素15-20份、增稠劑5-10份、分散劑5-10份、水30-40份。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保土透水的生態邊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劑為羧甲基纖維素鈉、瓜爾膠、黃原膠、卡拉膠或α-環狀糊精;所述分散劑選自油酸、棕櫚酸、油酸鈉、棕櫚酸鉀或三乙醇胺;所述鋅鹽為硫酸鋅、乙酸鋅、硝酸鋅或無水氯化鋅。

本發明提供的提供的生態邊坡結構,強度大,耐使用;能夠保持邊坡上的水土不易流失,同時具有較好的透水性,防止邊坡上的植被和土壤被水浸泡后出現結構松動。

附圖說明

圖1是縱向滲水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橫向滲水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由縱向和橫向滲水塊構成的護坡結構單元的示意圖;

圖4是由多個護坡結構單元所構成的護坡面的示意圖;

圖5是圖3中a-a面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3中b-b面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其中,1、縱向滲水塊;2、縱向滲水管;3、側邊槽;4、凹槽;5、橫向滲水塊;6、凸椽;7、橫向滲水管;8、樁體;9、鵝卵石層;10、土壤層。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保土透水的生態邊坡結構,如圖1-6所示,它是由坡面上依次鋪展開的重復單元所構成;所述的重復單元是由縱向滲水塊1與橫向滲水塊5拼接而成;縱向滲水塊1內部設置有貫通兩端的縱向滲水管2,橫向滲水塊5內部設置有貫通兩端的橫向滲水管7;縱向滲水塊1或橫向滲水塊5設與其內部滲水管連通的側邊槽3,縱向滲水管2與橫向滲水管7通過側邊槽3相連通;在重復單元的內部,底部鋪設有土壤層10,頂部鋪設有保護層9;所述相連重復單元的縱向滲水管2之間、橫向滲水管7之間、縱向滲水管2與橫向滲水管7之間均連通;縱向滲水塊1與橫向滲水塊5通過分別設置在兩者上的凸椽6和凹槽4相互卡合。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3所示,是本發明提供的生態邊坡結構的一個重復單元,該重復單元主體是由縱向滲水塊1與橫向滲水塊5拼接而成;其中縱向滲水塊1的結構如圖1所示,滲水塊內部設置有貫通兩端的縱向滲水管2,在其底部的兩側設置有凹槽4,并且在底部設置有與縱向滲水管相互垂直且連通的側邊槽3,側邊槽3也貫通在縱向滲水塊1上;橫向滲水塊5的結構如圖2所示,在其內部設置有貫通兩端的橫向滲水管7,且在兩端上設置有凸椽6。當需要將其施工成重復單元時,如圖1所示,在橫向滲水塊5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縱向滲水塊1,橫向滲水塊5內部的橫向滲水管7分別與縱向滲水塊1上的側邊槽3相連接,為了使該結構更加牢固,凹槽4與凸椽6相互卡合。因此,從圖中的結構可以看出,在重復單元中,縱向滲水塊1上的側邊槽4使得縱向滲水管2與橫向滲水管7實現相互聯通。

另外,還可以將上述的重復單元沿著橫向或縱向繼續鋪展延伸;在橫向上,需要保持單元與單元之間的側邊槽3與相鄰的橫向滲水管7的連通;而在縱向上,保持相鄰的縱向滲水塊1上的縱向滲水管2相互連通。

在每個重復單元的內部,填有用于植物生長的填料,如圖5所示,在下部鋪有土壤層10,而其上部是鵝卵石保護層9。通常如果僅僅在邊坡上鋪設土壤層時,容易導致土壤層經過波浪或者水流沖擊后出現流失的情況,因此,在其上部通過鋪設鵝卵石層9,可以提高土壤層的穩固性,起到保土的作用。并且,由于重復單元是由滲水塊相互拼接而成,每個單元的外周邊由滲水塊形成穩固的邊框,又可以保證鵝卵石層9的穩定性。當岸邊上浸沒于鵝卵石層9上時,積水可以迅速地向下滲出,避免了土壤層的過度浸泡。通過積水是優先滲入每個重復單元底部的橫向滲水塊5上,由于滲水塊具有較好的透水性,積水會進入其內部的橫向滲水管7中,進而加快了水流通過滲水塊的速度;并且又因為橫向滲水管7是通過側邊槽3與縱向滲水管2相連通,那么積水又會迅速進入縱向滲水管2中,而縱向治水管2相互之間是由上下至相互連通的,這樣就實現了積水向下的直接管內流出,起到了排水的作用。

另外,為了提高滲水塊的施工穩定性,如圖3所示,在重復單元內部還設置有樁體8。

所述的縱向滲水塊1和橫向滲水塊5是由采用氫氧化鋁改性硅藻土的滲水無機材料制備而成;氫氧化鋁改性硅藻土即普通硅藻土經改性后,表面包覆氫氧化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硅藻土粉體15-20份、鋅鹽3-5份、鋁酸鈉5-7份、水100-200份;所述氫氧化鋁改性硅藻土由以下步驟制備而成:將硅藻土粉體、鋅鹽、鋁酸鈉和水混合均勻后進行反應,反應溫度50-100℃、反應時間1-3h,再將反應產物加入高壓反應釜中,在140-160℃和0.5-0.8mpa壓力條件下熟化6-10h,過濾得到的固體產物在100-120℃烘干即得;鋅鹽為硫酸鋅、乙酸鋅、硝酸鋅或無水氯化鋅。

改性硅藻土表面包覆氫氧化鋁,在與其它原料混合過程中可以形成表面電荷,提高其分散性以及與其他粒子結合的性能;經改性的硅藻土制備的滲水無機材料強度及滲水系數大于未改性普通硅藻土制得的滲水無機材料。

所述滲水無機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煤矸石30-40份、粉煤灰10-15份、石英砂10-20份、蘇州土5-10份、改性硅藻土15-20份、蒙脫土5-10份、石蠟10-30份、鈦酸鉀晶須5-15份、膨脹珍珠巖粉5-10份、碳化硅粉體10-15份、玻璃纖維5-10份、羥甲基纖維素15-20份、增稠劑5-10份、分散劑5-10份、水30-40份。

所述增稠劑為羧甲基纖維素鈉、瓜爾膠、黃原膠、卡拉膠或α-環狀糊精;所述分散劑選自油酸、棕櫚酸、油酸鈉、棕櫚酸鉀或三乙醇胺。

配方中煤矸石、粉煤灰和石英砂是滲水無機材料的基材,是主要的顆粒粒子,能夠使滲水無機材料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內部結構;蘇州土和蒙脫土可使料漿增粘,并可以與基材粒子較好的包覆;石蠟和羥甲基纖維素可提高料漿粘度,防止顆粒物沉降;鈦酸鉀晶須和玻璃纖維在滲水無機材料中形成中空的空間結構并能夠提高較好的強度;碳化硅粉體具有較好的強度,與其它粒子混合后,能夠提高滲水磚的內部中空度,提高滲水性,本發明提供的滲水無機材料抗壓強度大于30mpa,透水系數大于1.7×10-2cm/s。

粉煤灰為ii級粉煤灰、石英砂、蘇州土產自蘇州陽山,氧化鋁含量37-39%,二氧化硅含量46-48%;鈦酸鉀晶須為六鈦酸鉀晶須。

上述滲水無機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用破碎機將煤矸石、粉煤灰、石英砂、蘇州土、改性硅藻土和蒙脫土破碎,過100-250目篩;

(2)將步驟(1)得到的物料與石蠟、鈦酸鉀晶須、膨脹珍珠巖粉、碳化硅粉體、玻璃纖維和羥甲基纖維素混合均勻后,加入行星球磨機中進行球磨;

(3)將步驟(2)得到的物料與增稠劑、分散劑和水混合均勻后,用壓力機壓制成型;然后于110-120℃下干燥,然后于高溫箱式電阻爐中在1200-1300℃燒結而成,燒結時間為3-6h,燒結完成后隨爐冷卻取出。

實施例2

縱向滲水塊1和橫向滲水塊5的滲水無機材料配方如下所述,其他同實施例1。

滲水無機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煤矸石40份、粉煤灰15份、石英砂10份、蘇州土5份、改性硅藻土20份、蒙脫土10份、石蠟30份、鈦酸鉀晶須5份、膨脹珍珠巖粉10份、碳化硅粉體15份、玻璃纖維5份、羥甲基纖維素20份、增稠劑瓜爾膠10份、分散劑棕櫚酸鉀5份、水40份。

改性硅藻土的制備方法是:按重量份計將硅藻土粉體20份與硫酸鋅3份、鋁酸鈉7份、水100份混合均勻后進行反應,反應溫度是100℃,反應時間3小時;再將反應產物加入高壓反應釜中,在140℃溫度和0.5mpa壓力條件下熟化10小時,過濾得到的固體產物在120℃溫度下烘干即得。

上述滲水無機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煤矸石、粉煤灰、石英砂、蘇州土、改性硅藻土、蒙脫土,用破碎機將原料破碎;過100-250目篩;

(2)將第1步得到的物料再與石蠟、鈦酸鉀晶須、膨脹珍珠巖粉、碳化硅粉體、玻璃纖維、羥甲基纖維素混合均勻后加入至行星球磨機中進行球磨;

(3)將第2步得到的物料再與增稠劑、分散劑、水混合均勻后,用壓力機壓制成型,然后于120℃下干燥,放入高溫箱式電阻爐中燒成,燒成溫度為1300℃,燒結時間為3h,燒結完成后隨爐冷卻取出。

對照例1

將實施例2配方中改性硅藻土變換為未經過改性的普通硅藻土,其余同實施例2。

對照例2

將實施例2配方中碳化硅粉體去掉,其余同實施例2。

對實施例2和對照例制備得到的滲水無機材料進行抗壓強度、透水系數性能測試,抗壓強度測試采用css-88000電子萬能試驗機,試樣尺寸為100mm×100mm×40mm,加載速度為0.5mm/min,取5個試樣測試結果的平均值。透水系數測定參照jc/t945-2005,透水儀和試件之間用膠泥密封,計時讀數計量,然后計算透水系數,其結果如表1所示。

表1實施例2與對照例的滲水無機材料的性能指標結果

從上表可以看出,本發明中所采用的滲水無機材料具有較好的機械強度和較高的滲水性能,使用經過改性的硅藻土制作的滲水無機材料抗壓強度和透水系數均大于未改性硅藻土。

實施例3

縱向滲水塊1和橫向滲水塊5的滲水無機材料配方如下所述,其他同實施例1。

滲水無機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煤矸石35份、粉煤灰10份、石英砂17份、蘇州土10份、改性硅藻土16份、蒙脫土5份、石蠟13份、鈦酸鉀晶須15份、膨脹珍珠巖粉8份、碳化硅粉體11份、玻璃纖維7份、羥甲基纖維素18份、增稠劑羧甲基纖維素鈉5份、分散劑棕油酸10份、水33份。

改性硅藻土的制備方法是:按重量份計將硅藻土粉體15份與硫酸鋅3份、鋁酸鈉6份、水120份混合均勻后進行反應,反應溫度是60℃,反應時間3小時;再將反應產物加入高壓反應釜中,在150℃溫度和0.5mpa壓力條件下熟化8小時,過濾得到的固體產物在120℃溫度下烘干即得。

上述滲水無機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煤矸石、粉煤灰、石英砂、蘇州土、改性硅藻土、蒙脫土,用破碎機將原料破碎;

(2)將第1步得到的物料再與石蠟、鈦酸鉀晶須、膨脹珍珠巖粉、碳化硅粉體、玻璃纖維、羥甲基纖維素混合均勻后加入至行星球磨機中進行球磨;

(3)將第2步得到的物料再與增稠劑、分散劑、水混合均勻后,用壓力機壓制成型,然后于120℃下干燥,放入高溫箱式電阻爐中燒成,燒成溫度為1250℃,燒結時間為5h,燒結完成后隨爐冷卻取出。

實施例4

縱向滲水塊1和橫向滲水塊5的滲水無機材料配方如下所述,其他同實施例1。

滲水無機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煤矸石39份、粉煤灰10份、石英砂15份、蘇州土9份、改性硅藻土18份、蒙脫土10份、石蠟16份、鈦酸鉀晶須6份、膨脹珍珠巖粉5份、碳化硅粉體10份、玻璃纖維10份、羥甲基纖維素20份、增稠劑羧甲基纖維素鈉8份、分散劑油酸鈉9份、水40份。

改性硅藻土的制備方法是:按重量份計將硅藻土粉體17份與乙酸鋅3份、鋁酸鈉7份、水160份混合均勻后進行反應,反應溫度是80℃,反應時間2小時;再將反應產物加入高壓反應釜中,在140℃溫度和0.8mpa壓力條件下熟化10小時,過濾得到的固體產物在100℃溫度下烘干即得。

上述滲水無機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煤矸石、粉煤灰、石英砂、蘇州土、改性硅藻土、蒙脫土,用破碎機將原料破碎;

(2)將第1步得到的物料再與石蠟、鈦酸鉀晶須、膨脹珍珠巖粉、碳化硅粉體、玻璃纖維、羥甲基纖維素混合均勻后加入至行星球磨機中進行球磨;

(3)將第2步得到的物料再與增稠劑、分散劑、水混合均勻后,用壓力機壓制成型,然后于110℃下干燥,放入高溫箱式電阻爐中燒成,燒成溫度為1250℃,燒結時間為6h,燒結完成后隨爐冷卻取出。

實施例5

縱向滲水塊1和橫向滲水塊5的滲水無機材料配方如下所述,其他同實施例1。

滲水無機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煤矸石30份、粉煤灰11份、石英砂14份、蘇州土6份、改性硅藻土18份、蒙脫土7份、石蠟30份、鈦酸鉀晶須5份、膨脹珍珠巖粉7份、碳化硅粉體10份、玻璃纖維8份、羥甲基纖維素16份、增稠劑瓜爾膠5份、分散劑棕櫚酸5份、水35份。

改性硅藻土的制備方法是:按重量份計將硅藻土粉體16份與硫酸鋅5份、鋁酸鈉5.5份、水150份混合均勻后進行反應,反應溫度是90℃,反應時間1h;再將反應產物加入高壓反應釜中,在150℃溫度和0.6mpa壓力條件下熟化7h,過濾得到的固體產物在110℃溫度下烘干即得。

上述滲水無機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煤矸石、粉煤灰、石英砂、蘇州土、改性硅藻土、蒙脫土,用破碎機將原料破碎;

(2)將第1步得到的物料再與石蠟、鈦酸鉀晶須、膨脹珍珠巖粉、碳化硅粉體、玻璃纖維、羥甲基纖維素混合均勻后加入至行星球磨機中進行球磨;

(3)將第2步得到的物料再與增稠劑、分散劑、水混合均勻后,用壓力機壓制成型,然后于115℃下干燥,放入高溫箱式電阻爐中燒成,燒成溫度為1200℃,燒結時間為4h,燒結完成后隨爐冷卻取出。

實施例6

縱向滲水塊1和橫向滲水塊5的滲水無機材料配方如下所述,其他同實施例1。

滲水無機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煤矸石34份、粉煤灰14份、石英砂10份、蘇州土7份、改性硅藻土18份、蒙脫土9份、石蠟14份、鈦酸鉀晶須5份、膨脹珍珠巖粉7份、碳化硅粉體12份、玻璃纖維5份、羥甲基纖維素18份、增稠劑瓜爾膠10份、分散劑棕櫚酸鉀6份、水33份。

改性硅藻土的制備方法是:按重量份計將硅藻土粉體20份與硝酸鋅5份、鋁酸鈉7份、水130份混合均勻后進行反應,反應溫度是50℃,反應時間2h;再將反應產物加入高壓反應釜中,在160℃溫度和0.7mpa壓力條件下熟化6h,過濾得到的固體產物在105℃溫度下烘干即得。

上述滲水無機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煤矸石、粉煤灰、石英砂、蘇州土、改性硅藻土、蒙脫土,用破碎機將原料破碎;

(2)將第1步得到的物料再與石蠟、鈦酸鉀晶須、膨脹珍珠巖粉、碳化硅粉體、玻璃纖維、羥甲基纖維素混合均勻后加入至行星球磨機中進行球磨;

(3)將第2步得到的物料再與增稠劑、分散劑、水混合均勻后,用壓力機壓制成型,然后于120℃下干燥,放入高溫箱式電阻爐中燒成,燒成溫度為1200℃,燒結時間為3h,燒結完成后隨爐冷卻取出。

實施例7

縱向滲水塊1和橫向滲水塊5的滲水無機材料配方如下所述,其他同實施例1。

滲水無機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煤矸石37份、粉煤灰15份、石英砂10份、蘇州土8份、改性硅藻土20份、蒙脫土6份、石蠟10份、鈦酸鉀晶須9份、膨脹珍珠巖粉10份、碳化硅粉體12份、玻璃纖維7份、羥甲基纖維素18份、增稠劑卡拉膠9份、分散劑油酸鈉10份、水38份。

改性硅藻土的制備方法是:按重量份計將硅藻土粉體19份與氯化鋅5份、鋁酸鈉6份、水100份混合均勻后進行反應,反應溫度是100℃,反應時間3h;再將反應產物加入高壓反應釜中,在160℃溫度和0.5mpa壓力條件下熟化9h,過濾得到的固體產物在110℃溫度下烘干即得。

上述滲水無機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煤矸石、粉煤灰、石英砂、蘇州土、改性硅藻土、蒙脫土,用破碎機將原料破碎;

(2)將第1步得到的物料再與石蠟、鈦酸鉀晶須、膨脹珍珠巖粉、碳化硅粉體、玻璃纖維、羥甲基纖維素混合均勻后加入至行星球磨機中進行球磨;

(3)將第2步得到的物料再與增稠劑、分散劑、水混合均勻后,用壓力機壓制成型,然后于110℃下干燥,放入高溫箱式電阻爐中燒成,燒成溫度為1300℃,燒結時間為3h,燒結完成后隨爐冷卻取出。

實施例8

縱向滲水塊1和橫向滲水塊5的滲水無機材料配方如下所述,其他同實施例1。

滲水無機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煤矸石31份、粉煤灰15份、石英砂18份、蘇州土5份、改性硅藻土19份、蒙脫土8份、石蠟10份、鈦酸鉀晶須14份、膨脹珍珠巖粉7份、碳化硅粉體10份、玻璃纖維5份、羥甲基纖維素17份、增稠劑瓜爾膠8份、分散劑棕櫚酸5份、水34份。

改性硅藻土的制備方法是:按重量份計將硅藻土粉體18份與乙酸鋅3.5份、鋁酸鈉7份、水100份混合均勻后進行反應,反應溫度是70℃,反應時間1h;再將反應產物加入高壓反應釜中,在140℃溫度和0.8mpa壓力條件下熟化10h,過濾得到的固體產物在115℃溫度下烘干即得。

上述滲水無機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煤矸石、粉煤灰、石英砂、蘇州土、改性硅藻土、蒙脫土,用破碎機將原料破碎;

(2)將第1步得到的物料再與石蠟、鈦酸鉀晶須、膨脹珍珠巖粉、碳化硅粉體、玻璃纖維、羥甲基纖維素混合均勻后加入至行星球磨機中進行球磨;

(3)將第2步得到的物料再與增稠劑、分散劑、水混合均勻后,用壓力機壓制成型,然后于115℃下干燥,放入高溫箱式電阻爐中燒成,燒成溫度為1300℃,燒結時間為6h,燒結完成后隨爐冷卻取出。

本發明實施例9-30縱向滲水塊1和橫向滲水塊5的滲水無機材料配方及改性硅藻土配方見表2-4,其他同實施例1。

表2

表3

表4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整體構思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變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