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筑工程用護坡組合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建筑工程用護坡組合塊。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環境的變迀,人們對于水土保持越來越重視,尤其每當有臺風過境之后,常常會有山坡地發生土石流的消息,故如何對山坡地做好水土保持就顯得更為重要。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建筑工程用護坡組合塊,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建筑工程用護坡組合塊,其具有一本體,所述本體具有一頂面及相對應的一底面,且環設有鄰接于所述頂面及所述底面的第一側面、第二側面、第三側面及第四側面,在所述頂面上設有一儲水槽,又在所述頂面靠近第三側面處向上延伸出一第一結合部,及在所述底面靠近第一側面處向下延伸出與所述第一結合部對應的一第二結合部。
[0005]所述儲水槽內設置有一吊環。
[0006]所述第一側面上設有一橫向的凹槽。
[0007]所述第一結合部頂緣分別設有一貫穿所述底面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結合部底緣分別設有一貫穿所述頂面的第三通孔及第四通孔。
[0008]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9]本實用新型的構造及其擺放方式,用以避免山坡地直接被雨水沖刷而導致土壤流失引發土石流的危機。其有課提供一儲水槽以供雨水流入,除阻擋雨水直接侵蝕土壤外,又能利用儲水槽內所儲存的雨水。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堆疊方式示意圖一。
[0012]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堆疊方式示意圖二。
[0013]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堆疊方式示意圖三。
[0014]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使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0016]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建筑工程用護坡組合塊,其具有一本體1,所述本體I具有一頂面11及相對應的一底面12,且環設有鄰接于所述頂面11及所述底面12的第一側面13、第二側面14、第三側面15及第四側面16,所述第一側面13上設有一橫向的凹槽131,在所述頂面11上設有一儲水槽111,所述儲水槽111內設有一吊環17,在所述頂面11靠近第三側面15處向上延伸出一第一結合部18,及在所述底面12靠近第一側面13處向下延伸出與所述第一結合部18對應的一第二結合部19,所述第一結合部18頂緣分別設有一貫穿至所述底面12的第一通孔181及第二通孔182 ;所述第二結合部19底緣分別設有一貫穿至所述頂面11的第三通孔191及第四通孔192。
[0017]組合時,如圖2所示,在坡度較為平緩的山坡A,將多個本體I規則的置于山坡A上,首先堆棧第一層B的本體1,以并排方式擺放,使其本體I的第二側面14貼合另一個本體I的第四側面16,并使第一層B的每一本體I的第一側面13對齊,待第一層B的本體I擺放完畢后,以一固定組件D如:鋼繩、結合板等環設套合于同一層的不同本體I的第一結合部18,且在所述第一通孔181、第二通孔182、第三通孔191及第四通孔192內打入結合件F如:木粧、鋼筋等,以將本體I緊固于山坡A上,最后在所述凹槽131內安裝感應組件G,其具有偵測山坡A移動并驅使本體I觸發感應組件G發出信號的功能,再繼續向上堆棧出第二層C,如圖3所示,利用擺放于第二層C的本體I的第二結合部19嵌合于第一層B的本體I的第一結合部18,使第二層C的本體I的第二結合部19底緣貼合于第一層B的本體I的頂面11,依需求以同樣方式疊合每一層,即完成多個本體I的疊合,每擺放一層本體I后即以固定組件D如:鋼繩、結合板等環設套合于同一層的不同本體I的第一結合部18,再打入結合件F,及安裝感應組件G。
[0018]在坡度較為陡峭的山坡A,如圖4所示,第一層B擺放方式與上述坡度較為平緩的山坡A相同,第二層C的本體I的第二結合部19搭接于第一層B的本體I的第一結合部18,使其第一結合部18的頂緣與第二接合部19的底緣貼合,同上述每擺放一層本體I后即以固定組件D如:鋼繩、結合板等環設套合于同一層的不同本體I的第一結合部18,再打入結合件F,及安裝感應組件G。
[0019]使用時,如圖5所示,當下雨時,本體I具有保護土壤流失,防止山崩的功效外,而且儲水槽111具有儲存雨水E的功能,能將儲存的雨水E加以利用至其他地方如:灌溉,其中每一層本體I的結合位置所空出的空間可用來種植植物,并可使用儲水槽111內的雨水E澆灌所種植的植物。
[0020]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建筑工程用護坡組合塊,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本體,所述本體具有一頂面及相對應的一底面,且環設有鄰接于所述頂面及所述底面的第一側面、第二側面、第三側面及第四側面,在所述頂面上設有一儲水槽,又在所述頂面靠近第三側面處向上延伸出一第一結合部,及在所述底面靠近第一側面處向下延伸出與所述第一結合部對應的一第二結合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護坡組合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水槽內設置有一吊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護坡組合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面上設有一橫向的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護坡組合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結合部頂緣分別設有一貫穿所述底面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結合部底緣分別設有一貫穿所述頂面的第三通孔及第四通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工程用護坡組合塊,其具有一本體,所述本體具有一頂面及相對應的一底面,且環設有鄰接于所述頂面及所述底面的第一側面、第二側面、第三側面及第四側面,在所述頂面上設有一儲水槽,又在所述頂面靠近第三側面處向上延伸出一第一結合部,及在所述底面靠近第一側面處向下延伸出與所述第一結合部對應的一第二結合部。本實用新型的構造及其擺放方式,用以避免山坡地直接被雨水沖刷而導致土壤流失引發土石流的危機。其有課提供一儲水槽以供雨水流入,除阻擋雨水直接侵蝕土壤外,又能利用儲水槽內所儲存的雨水。
【IPC分類】E02D17-20
【公開號】CN204370438
【申請號】CN201420804279
【發明人】袁超
【申請人】袁超
【公開日】2015年6月3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