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地連墻與底板連接部位注漿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地連墻與底板連接部位注漿裝置,屬土木工程施工領域,解決了地下室底板與地連墻后期滲水無法處理的問題。實施過程中,上、下固定架與S型注漿管焊接連接,端部封堵裝置同S型注漿管密封連接,待底板鋼筋綁扎完畢,將該裝置放置在地連墻同底板連接部位,下部置于底板底部,上部外露在底板面,待澆筑底板混凝土后,注漿形成止水層。
【專利說明】
一種地連墻與底板連接部位注漿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建筑工程中兼做地下室外墻的地連墻與地下室底板連接部位的止水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建筑工程中,地連墻通常兼做基坑圍護結構和地下室外墻。實踐表明上述形式的地連墻同結構底板的連接部位,極易容易出現滲漏。一方面,由于地連墻作為圍護結構,需在土方開挖前先行施工,基坑開挖至坑底后同地下室底板的連接屬于新老混凝土連接界面,混凝土密實度難以保障;另一方面,隨著主體結構的施工,在地連墻與地下室底板協同受力過程中,二者連接部位應力狀態復雜,容易引起變形開裂。地下水極易通過地連墻與地下室底板連接部位的微裂縫,滲漏至地下室內部,影響地下室使用效果。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地連墻與底板連接部位注漿裝置。該裝置制作方便、價格低廉,預埋在地連墻與底板連接部位,后期注漿后止水效果明顯。
[0004]該裝置包括本體和與本體連接的上固定架(1)、下固定架(2),所述本體包括S型注漿管(3)、端部封堵裝置(4)。所述上固定架(1)、下固定架(2)同本體S型注漿管(3)中部焊接連接,所述端部封堵裝置(4)同本體S型注漿管(3)底部端頭密封連接。后期通過注漿S型注漿管(3)上部注漿后,可沖破端部封堵裝置(4)。
[0005]作為優選,所述上固定架(1)、下固定架(2)同本體S型注漿管(3)中部焊接連接。
[0006]作為優選,所述端部封堵裝置(4)同本體S型注漿管(3)底部端頭密封連接,后期通過注漿S型注漿管(3)上部注漿后,可沖破端部封堵裝置(4)。
[0007]有益效果:
[0008]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提供一種地連墻與底板連接部位注漿裝置。該裝置制作方便、價格低廉,預埋在地連墻與底板連接部位,后期注漿后止水效果明顯。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地連墻與底板連接部位注漿裝置的結構連接示意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地連墻與底板連接部位注漿裝置結構分解示意圖。
[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地連墻與底板連接部位注漿裝置實施例示意圖-底板鋼筋綁扎完畢后固定注漿裝置。
[0012]圖4是本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地連墻與底板連接部位注漿裝置實施例示意圖-底板混凝土饒筑。
[0013]圖5是本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地連墻與底板連接部位注漿裝置實施例示意圖-通過注漿裝置注漿止水。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如圖1、2,該裝置包括本體和與本體連接的上固定架(I)、下固定架(2),本體包括S型注漿管(3)、端部封堵裝置(4)。上固定架(1)、下固定架(2)同本體S型注漿管(3)中部焊接連接,端部封堵裝置(4)同本體S型注漿管(3)底部端頭密封連接。
[0015]如圖3,底板鋼筋綁扎完畢后將該裝置放置在地連墻同底板連接部位,下部置于底板底部,上部外露在底板面,中部通過上固定架(I)、下固定架(2)同底板鋼筋連接,保證裝置位置固定。
[0016]如圖4,固定完畢后澆筑底板混凝土。
[0017]如圖5,后期通過本裝置注漿后形成止水效果。
【主權項】
1.一種地連墻與底板連接部位注漿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體和與本體連接的上固定架(1)、下固定架(2),所述本體包括S型注漿管(3)、端部封堵裝置(4),所述上固定架(1)、下固定架(2)同本體S型注漿管(3)中部焊接連接,所述端部封堵裝置(4)同本體S型注漿管(3)底部?而頭密、封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連墻與底板連接部位注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架(1)、下固定架(2)同本體S型注漿管(3)中部焊接連接,裝置安裝過程中,上固定架(1)、下固定架(2 )同底板鋼筋連接,保證裝置位置固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連墻與底板連接部位注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封堵裝置(4)同本體S型注漿管(3)底部端頭密封連接,后期通過注漿S型注漿管(3)上部注漿后,可沖破端部封堵裝置(4),以起止水作用。
【文檔編號】E02D15/02GK205636744SQ201620415334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5月9日
【發明人】楊利劍, 俞杰, 黃元楷
【申請人】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