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中結構物柔性護墩樁式防撞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中防撞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水中結構物柔性護墩樁式防撞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通航河道、海道中水中結構物的防撞措施大體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1)接觸附著式防撞系統,使用木方、橡膠、鋼材或混凝土構建組成,需要在可能被
撞及的水中結構物全部范圍內構造防撞體,一般只針對撞擊力較小的情況,此外,由于防撞
系統附著于水中結構物,當受到船舶撞擊時,對水中結構物始終會造成一定的沖擊力,存在
一定的安全隱患。 (2)非接觸式護墩樁式防撞系統,包括單體護墩樁式防撞系統和整體剛性護墩樁 式防撞系統。其中,單體護墩樁式防撞系統局限于通過單樁的破壞達到防撞目的,防撞能力 較低;整體剛性護墩樁式防撞系統的樁頂通過剛性混凝土墩連接,水上混凝土施工復雜,造 價昂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中結構物柔性護墩樁式防撞系統,尤其適用于高水
位落差、與水中結構物相分離、需抵抗大噸位船舶撞擊的防撞裝置。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是在水上結構物外圍設置有等距或不等距分布的外圈防撞樁和等距或不 等距分布的內圈防撞樁,外圈防撞樁之間用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連接,內圈防撞樁之 間用內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連接,外圈防撞樁和內圈防撞樁之間用交錯的內外圈防撞樁 之間的連系梁連接,在外圈防撞樁的外圍設置間隔布置的數根船舶轉向樁,船舶轉向樁與 臨近的兩根外圈防撞樁之間采用船舶轉向樁與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連接,所述的外圈 防撞樁、內圈防撞樁和船舶轉向樁均露出水面。 所述的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和內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均由通長的鋼絲束
纜索和鋼管梁組成,通長的鋼絲束纜索位于鋼管梁之上。 所述的內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僅由鋼管梁組成。 所述的船舶轉向樁與臨近的兩根外圈防撞樁之間采用船舶轉向樁與外圈防撞樁 之間的連系梁連接;兩根船舶轉向樁與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相交成a角,a角為 30° 60° 。 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適用于水位落差較大的航道中的等截面或變截面結構物防撞保護。
(2)主體構造牢固,并與水中結構物相分離,不受波浪運動的影響,沒有升沉、搖擺
等運動形式,以較小的垂向構造尺寸實現了水中結構物大范圍的保護功能,施工方便,造價便宜。 本發明尤其適用于高水位落差、與水中結構物相分離、需抵抗大噸位船舶撞擊的防撞裝置。
圖1是本發明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3是圖1的B-B剖視圖。 圖中1、外圈防撞樁,2、內圈防撞樁,3、船舶轉向樁,4、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 5、內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6、內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7、水上結構物,8、水流方向, 9、通長的鋼絲束纜索,10、鋼管梁,11、船舶轉向樁與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12、泥面, 13、高潮位水面,14、低潮位水面。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在水上結構物7外圍設置有等距或不等距分布的外圈防撞樁l和等距或 不等距分布的內圈防撞樁2,外圈防撞樁1之間用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4連接,內圈防 撞樁2之間用內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5連接,外圈防撞樁1和內圈防撞樁2之間用交錯 的內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6連接,在外圈防撞樁1的外圍設置間隔布置的數根船舶轉 向樁3,船舶轉向樁3與臨近的兩根外圈防撞樁1之間采用船舶轉向樁與外圈防撞樁之間的 連系梁11連接,所述的外圈防撞樁1、內圈防撞樁2和船舶轉向樁3均露出水面。樁頂標高 略高于高潮位水面13。所述的外圈防撞樁1、內圈防撞樁2和船舶轉向樁3的樁底均打入 泥面12以下。圖1中構成方形結構。 參見圖2、圖3,所述的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4和內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5 均由一根或兩根通長的鋼絲束纜索9和一根或兩根鋼管梁10組成,通長的鋼絲束纜索9位 于鋼管梁10之上。鋼管梁10的位置在低潮位水面14和通長鋼絲束纜索9之間。通長鋼 絲束纜索9把外圈防撞樁1和內圈防撞樁2串連成一個整體,可保證防撞系統的整體受力 性能,并抵抗高潮位時船舶的撞擊。鋼管梁io可增加防撞系統的整體剛度并防止低潮位時 水上漂浮物鉆過防撞系統而撞擊水中結構物7。在本發明的圖2、圖3中,外圈防撞樁之間 的連系梁4和內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5是由一根通長的鋼絲束纜索9和兩根鋼管梁10 組成。 所述的內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6僅由鋼管梁10組成,并布置在內圈防撞樁2 和外圈防撞樁1的樁頂。 所述的外圈防撞樁1、內圈防撞樁2、船舶轉向樁3均為鋼管樁、混凝土樁或鋼管混 凝土樁。 所述的船舶轉向樁3與臨近的兩根外圈防撞樁1之間采用船舶轉向樁與外圈防撞 樁之間的連系梁ll連接;兩根船舶轉向樁與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ll相交成a角,a 角為30° 60° 。 本發明的防撞作用是這樣實現的 圖1中8為水流方向,當船舶撞向防撞系統時,船舶首先碰撞到船舶轉向樁3,致使 船頭改變方向,避免了船舶對防撞系統的剌入破壞。船舶的動能將通過本發明外圈防撞樁1與內圈防撞樁2以及船舶轉向樁3產生的大變形、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4、內圈防撞 樁之間的連系梁5、內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6以及船舶轉向樁與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 系梁11產生的彈塑性變形以變形能的形式吸收,達到防止船舶撞擊水上結構物的目的。
權利要求
一種水中結構物柔性護墩樁式防撞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水上結構物(7)外圍設置有等距或不等距分布的外圈防撞樁(1)和等距或不等距分布的內圈防撞樁(2),外圈防撞樁(1)之間用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4)連接,內圈防撞樁(2)之間用內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5)連接,外圈防撞樁(1)和內圈防撞樁(2)之間用交錯的內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6)連接,在外圈防撞樁(1)的外圍設置間隔布置的數根船舶轉向樁(3),船舶轉向樁(3)與臨近的兩根外圈防撞樁(1)之間采用船舶轉向樁與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11)連接,所述的外圈防撞樁(1)、內圈防撞樁(2)和船舶轉向樁(3)均露出水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中結構物柔性護墩樁式防撞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4)和內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5)均由通長的鋼絲束纜索 (9)和鋼管梁(10)組成,通長的鋼絲束纜索(9)位于鋼管梁(10)之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中結構物柔性護墩樁式防撞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內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6)僅由鋼管梁(10)組成。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中結構物柔性護墩樁式防撞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船舶轉向樁(3)與臨近的兩根外圈防撞樁(1)之間采用船舶轉向樁與外圈防撞樁之間的 連系梁(11)連接;兩根船舶轉向樁與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11)相交成a角,a角為 30° 60° 。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中結構物柔性護墩樁式防撞系統。在水上結構物外圍設置有等距或不等距分布的外圈防撞樁和等距或不等距分布的內圈防撞樁,外圈防撞樁之間用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連接,內圈防撞樁之間用內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連接,外圈防撞樁和內圈防撞樁之間用交錯的內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連接,在外圈防撞樁的外圍設置間隔布置的數根船舶轉向樁,船舶轉向樁與臨近的兩根外圈防撞樁之間采用船舶轉向樁與外圈防撞樁之間的連系梁連接,所述的外圈防撞樁、內圈防撞樁和船舶轉向樁均露出水面。本發明尤其適用于高水位落差、與水中結構物相分離、需抵抗大噸位船舶撞擊的防撞裝置。
文檔編號E01F15/14GK101748696SQ20091015503
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14日
發明者張浙杭, 朱天浩, 朱斌, 楊濤, 羅軍, 郭杰鋒, 陳云敏, 陳仁朋 申請人:浙江大學;浙江省電力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