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瀝青混合料拌和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270711閱讀:36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瀝青混合料拌和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浙青混合料的制備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浙青混合料拌和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道路材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機場采用浙青材料修建道面,浙青道 面在使用過程中,承擔著飛機起降、滑行和停放等重要任務,是機場功能得以充分發揮的基本平臺。但是,由于荷載和環境因素等反復作用,道面結構在使用過程中也會逐漸損壞。如松散、裂縫、車轍、坑洞、沉陷等病害。這些病害有的只是影響道面的服務性能,如集料磨光、泛油等;但有些病害則直接對飛機的飛行安全構成威脅,如松散等。飛機起降的沖擊力使得機場道面使用性能的破壞進一步加劇。為保障機場道面的安全使用,機場管理維護部門必須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解決機場道面的修補問題。目前,機場道面常用的修補材料是冷用浙青混合料,此混合料適用性強,常溫下就具有一定的疏松性和粘結性,施工不受溫度、季節限制。可以充分發揮施工方便、開放交通快的優點。但是,由于與原道面較薄弱的粘結性,在行車荷載和雨水的不斷沖刷下其最終的修補壽命通常達到2個月左右即需要再次處理。這是一種急性的修補措施,可以解決臨時性的影響安全的坑槽修補,但作為全線的日常使用,相對來說價格偏高。熱拌浙青混合料具有修補質量好、耐久性高、修補后的道面可以承受重載交通的優點。目前生產熱拌浙青混和料的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是在浙青混合料拌和場用拌和機生產出成品混合料,再運到養護現場;第二種是在養護現場支鍋加熱拌和浙青混和料;第三種是在養護現場使用小型可移動式拌和機或綜合養護車生產出成品浙青混和料。第一種方法能夠切實保證浙青混合料的質量,但是拌和場一次的拌和量太大,遠遠超過需求量,導致生產成本較高,且不適合遠距離養護作業;第二種方法環境污染與勞動強度較大,浙青混合料的級配及油石比不易嚴格控制,影響施工質量;第三種方法比較實用,但目前小型移動式拌和機缺少定型產品,許多是養護部門自行研制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很差。使用綜合養護車修補坑槽是一種較好的養護工藝,但該車造價很高,很難在點多面廣的養護部門全面配備。綜上所述,熱拌浙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修補效果,但是目前熱料熱補法對大型機械工作的依賴,導致其只適用于位置相對集中、工程量較大的道面維修;而對于機場浙青道面分散性較大的小面積損壞,要么使用冷補料修復,要么等到其發展到一定程度再使用熱補料修復,這樣都會使道面的使用性能得不到及時而有效的恢復。所以,針對機場浙青道面修復的施工需要,提供一種能夠對浙青道面小面積破損進行熱補浙青混合料及時修復的混合料拌和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體積小、結構簡單、造價低廉的浙青混合料拌和裝置,該裝置能夠對浙青道面小面積破損進行熱補浙青混合料的及時修復。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浙青混合料拌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以及安裝于所述機架上的至少一個集料加熱箱、至少一個浙青加熱泵和混合料拌合裝置;所述集料加熱箱的集料出料口通過可伸縮傾斜槽與所述混合料拌合裝置的投料口連通;所述浙青加熱泵中的浙青通過可移動設備輸送至所述混合料拌合裝置。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裝 置主要用于機場浙青道面損壞的及時修補,根據實用新型人多年累積的機場浙青道面損壞調查數據,機場正常運行條件下允許的道面小塊破損面積累加總和一般不超過3. 5m2,若按照厚度為6cm進行淺層修補,則單日拌和量需求最大不超過210L。據此,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裝置中,所述集料加熱箱的物理容積不超過58L,其中可盛放集料的體積不超過45L,最佳為30L ;所述浙青加熱泵的容積為20L ;所述混合料拌合裝置的容積為128L,單鍋最大拌合能力為約60L (1/2容積);則單日的拌和量約為240L,可以滿足機場路面修補的拌合能力要求。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完善和補充,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采取如下技術措施或是這些技術措施的任意組合較佳的,所述浙青加熱裝置采用保溫套電加熱,所述保溫套電加熱的加熱功率滿足將20L浙青從固態加熱到170°C時,所需的加熱時間在20分鐘以內,減少浙青的老化。較佳的,所述浙青加熱裝置為浙青加熱泵。較佳的,所述集料加熱箱有兩個。較佳的,所述集料加熱箱采用保溫套電加熱,加熱功率為3KW。較佳的,所述集料出料口處均設有抽取式隔板,通過人工控制集料進入所述的混合料拌合裝置內。較佳的,所述混合料拌合裝置上還設有添料口,用于添加纖維等添加劑。較佳的,所述混合料拌合裝置用于浙青混合料的拌制,包括拌和鍋、拌和機構、用于控制所述拌和鍋升降的升降機構和用于控制拌和鍋內溫度的溫度控制單元;所述拌和機構用于對集料和浙青進行混合攪拌。較佳的,所述拌和鍋外部設有電加熱保溫套。較佳的,所述拌和鍋上還設有翻鍋手柄,用于將拌合鍋進行翻轉,從而便于出料。進一步的,上述浙青混合料拌和裝置還包括用于保溫存儲浙青混合料成品的混合料保溫存儲箱。該裝置用于將制備好的道面修補料保溫存儲,待停航后運輸到現場進行施工。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裝置主要用于機場道面淺層修復。所拌和的混合料為上面層細粒式混合料,以SMA-13為主,油石比為6%左右,據此進行攪拌葉片結構和安裝角度的設計,如附圖3-6所示。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拌合機構包括攪拌軸,所述攪拌軸上由上至下依次設有三根支桿,每根支桿的末端連接有一端為尖角的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軸的底端與一平行四邊形攪拌葉片的一個側邊連接;所述三根支桿和平行四邊形攪拌葉片于攪拌軸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所述三根支桿均向下傾斜,所述平行四邊形攪拌葉片的平面與所述攪拌軸的軸心線成一定角度。優選的,所述三根支桿的末端連接的一端為尖角的攪拌葉片的尖部沿順時針方向排列。優選的,所述支桿與攪拌軸之間的夾角為70-75°,所述平行四邊形攪拌葉片的平面與所述攪拌軸的軸心線之間的夾角為40-50°。優選的,所述三根支桿和平行四邊形攪拌葉片之間分別間隔70_90mm。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實現了 “集料加熱”和“混合料拌和”功能的集成,能完成浙青混合料拌和的以下工序石料的烘干和加熱、浙青的加熱和計量、混合料的均勻拌和,并且設備能對各工序進行較精確的溫度控制。解決了現場或拌和場拌制少量浙青混合料的不便,可根據混合料的需要量合理拌制,力求做到經濟、節約、環保。因此,使得機場浙青道面分散性的小面積損壞不再依賴于大型修補機械,也不局限于采用應急性的冷補浙青混合料,轉而使用熱拌浙青混合料進行耐久性、經濟性地修補,并可解決混合料在運輸過程中的保溫問題。
圖I是本實用型新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混合料拌合裝置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拌合機構的正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拌合機構的左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拌合機構的俯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一端為尖角的攪拌葉片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元件標號說明I集料加熱箱2浙青加熱泵3混合料拌合裝置4混合料保溫存儲箱5可伸縮傾斜槽6可移動設備7抽取式隔板8添料口31機箱32拌和鍋33翻鍋手柄34拌和機構35溫度控制單元341攪拌軸342支桿343一端為尖角的攪拌葉片344平行四邊形攪拌葉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51]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浙青混合料拌和裝置,包括機架以及安裝于所述機架上的至少一個集料加熱箱I、浙青加熱泵2和混合料拌合裝置3 ;集料加熱箱I的集料出料口通過可伸縮傾斜槽5與混合料拌合裝置3的投料口連通;浙青加熱泵2中的浙青通過可移動設備6輸送至混合料拌合裝置3。可移動設備6可以是浙青輸送管。混合料拌合裝置3用于浙青混合料的拌制,其上還設有添料口 8,用于在拌和過程中添加纖維等添加劑。還包括一用于保溫存儲浙青混合料成品的混合料保溫存儲箱4,用于將制備好的道面修補料保溫存儲,待停航后運輸到現場進行施工。集料加熱箱I有兩個,其集料出料口上設有抽取式隔板7,通過人工控制使集料進入混合料拌合裝置3內。集料的計量采用人工方式,配備電子秤稱量。集料加熱箱I采用槽鋼框架結構,其上設置加接套管并預留加接空間,以備加接集料加熱箱。具體技術要求列于表I。表I集料加熱箱技術要求
權利要求1.一種浙青混合料拌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以及安裝于所述機架上的至少一個集料加熱箱、至少一個浙青加熱泵和混合料拌合裝置;所述集料加熱箱的集料出料口通過可伸縮傾斜槽與所述混合料拌合裝置的投料口連通;所述浙青加熱泵中的浙青通過可移動設備輸送至所述混合料拌合裝置中。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浙青混合料拌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加熱箱的集料出料口設有抽取式隔板。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浙青混合料拌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料拌合裝置用于浙青混合料的拌制,包括拌和鍋、拌和機構、用于控制所述拌和鍋升降的升降機構和用于控制拌和鍋內溫度的溫度控制單元。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浙青混合料拌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和鍋外部設有電加熱保溫套。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浙青混合料拌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和鍋上還設有翻鍋手柄。
6.如權利要求3-5中任一所述的浙青混合料拌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合機構包括攪拌軸,所述攪拌軸上由上至下依次設有三根支桿,每根支桿的末端連接有一端為尖角的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軸的底端與一平行四邊形攪拌葉片的一個側邊連接;所述三根支桿和平行四邊形攪拌葉片于攪拌軸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所述三根支桿均向下傾斜,所述平行四邊形攪拌葉片的平面與所述攪拌軸的軸心線成一定角度。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浙青混合料拌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根支桿的末端連接的一端為尖角的攪拌葉片的尖部沿順時針方向排列。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浙青混合料拌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桿與攪拌軸之間的夾角為70-75°,所述平行四邊形攪拌葉片的平面與所述攪拌軸的軸心線之間的夾角為40-50° ;所述三根支桿和平行四邊形攪拌葉片之間分別間隔70-90mm。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浙青混合料拌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料拌合裝置上還設有添料口。
10.如權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浙青混合料拌和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保溫存儲浙青混合料成品的混合料保溫存儲箱。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瀝青混合料拌和裝置,包括至少一個集料加熱箱、瀝青加熱泵和混合料拌合裝置;所述集料加熱箱的集料出料口與所述瀝青加熱泵的瀝青出料口均位于所述混合料拌合裝置的投料口上方。本實用新型實現了“集料加熱”和“混合料拌和”功能的集成,解決了現場或拌和場拌制少量瀝青混合料的不便,可根據混合料的需要量合理拌制,力求做到經濟、節約、環保。因此,使得機場瀝青道面分散性的小面積損壞不再依賴于大型修補機械,也不局限于采用應急性的冷補瀝青混合料,轉而使用熱拌瀝青混合料進行耐久性、經濟性地修補,并可解決混合料在運輸過程中的保溫問題。
文檔編號E01C19/02GK202688825SQ20122029827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5日
發明者楊戈, 凌建明, 袁捷, 杜浩, 廖小芳 申請人:同濟大學, 上海同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