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跨海大橋寬大墩身鋼筋籠整體預制胎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跨海大橋寬大墩身鋼筋籠整體預制胎架,屬于橋梁下構施工裝置領域,包括一各邊可拆卸的框架組件,所述框架組件的頂邊和底邊的上表面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若干凹槽,所述框架組件的左右兩側邊的內側表面沿其長度方向也設有若干凹槽。本發明是一種施工效率高、質量高、安全可靠的墩身鋼筋籠整體預制胎架,尤其適用于惡劣海洋環境下寬大墩身鋼筋工程施工。
【專利說明】一種跨海大橋寬大墩身鋼筋籠整體預制胎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橋梁下構施工裝置領域,尤其涉及適用于跨海大橋寬大墩身施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I)傳統墩身鋼筋施工:
[0003]傳統墩身鋼筋工程施工:鋼筋在加工場集中下料、彎制成半成品,然后將半成品鋼筋運輸至施工現場綁扎,現場鋼筋綁扎還需輔助設置臨時腳手架系統。基本施工順序:工人現場一根根綁扎立筋一綁扎橫向水平箍筋一安裝拉筋或支撐鋼筋,鋼筋綁扎完畢安裝保護層墊塊,立模澆注墩身混凝土。
[0004]2)傳統施工的局限性:
[0005]傳統施工中鋼筋在加工場集中下料,現場綁扎鋼筋,鋼筋綁扎的間距、保護層等很難精確控制,且在海洋環境下,工人作業環境差,現場綁扎鋼筋易受臺風、季風、陣風、暴雨、高溫、嚴寒等惡劣環境的影響,工效較低,作業環境差,對作業工人身體及勞動積極性負面影響大,且伴隨較大的安全風險,施工質量難以得到有效保證。可見,傳統施工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別在跨海大橋寬大墩身施工中,局限性更大。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施工效率高、質量高、安全可靠的墩身鋼筋籠整體預制胎架,尤其適用于惡劣海洋環境下寬大墩身鋼筋工程施工。
[0007]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8]一種跨海大橋寬大墩身鋼筋籠整體預制胎架,包括一各邊可拆卸的框架組件,所述框架組件的頂邊和底邊的上表面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若干凹槽,所述框架組件的左右兩側邊的內側表面沿其長度方向也設有若干凹槽。
[0009]上述方案中,框架組件各邊上分布有凹槽,鋼筋籠綁扎時,各根鋼筋可以準確地一一對應放置在各個凹槽內,形成鋼筋籠的各邊,從而進行迅速、準確、安全地綁扎;綁扎完畢后,直接拆除框架組件各邊即可將成品鋼筋籠直接投入使用,而框架組件重新組裝后又可以投入下一鋼筋籠的制作。框架組件的形狀可根據所需綁扎的不同形狀的鋼筋籠調整,其形狀與鋼筋籠對應。該框架組件可以是多個部件構成的一完整閉合框架,也可以是多個部件構成的非完整框架,但該多個部件在鋼筋籠橫斷面上的投影構成一完整框架,比如一矩形框架可以由相互分離但在鋼筋籠橫斷面上的投影上圍成一矩形的各自獨立的四邊組件組成。所述凹槽可以是最簡單的開設于部件上的缺口形成的凹槽,也可以是其他任何部件或形式形成的只要能容納放置鋼筋即可的結構,如側邊凹槽即可由多個上下排列的懸臂形成,上下相鄰的兩懸臂之間自然形成的空腔即為所述凹槽,鋼筋放置于各懸臂上。
[0010]作為選擇,所述框架組件的左右兩側邊的各凹槽的底邊還進一步設有一凹槽。
[0011]上述方案中,進一步設置的凹槽可以防止其內的鋼筋滾動,使用更可靠。當左右兩側邊的各凹槽由懸臂構成時,鋼筋放置于懸臂上,此時即可直接在懸臂上表面進一步設置防止鋼筋滾落的凹槽。
[0012]作為進一步選擇,所述框架組件呈矩形,其內側底部兩角呈階梯型,頂部兩角由凹槽構成的懸臂長度越往上越長。
[0013]上述方案中,矩形四角的特殊設計使得可以綁扎圓角矩形的鋼筋籠。
[0014]作為進一步選擇,所述框架組件包括底座,以及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立柱,所述底座和立柱上固定有齒板,所述立柱間也可拆卸固定有齒板,所述各齒板圍成一矩形框。
[0015]上述方案中,底座和立柱構成基礎支撐,而齒板則構成所需的凹槽分布,整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高效。
[0016]作為進一步選擇,所述立柱和底座之間還可拆卸加固有角鋼。
[0017]上述方案中,角鋼進一步強化立柱和底座間的連接,使得結構更穩定可靠,且角鋼可根據需要隨時拆卸。
[0018]前述本發明主方案及其各進一步選擇方案可以自由組合以形成多個方案,均為本發明可采用并要求保護的方案:如本發明,各選擇即可和其他選擇任意組合,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了解本發明方案后根據現有技術和公知常識可明了有多種組合,均為本發明所要保護的技術方案,在此不做窮舉。
[001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針對海洋環境下寬大墩身鋼筋工程施工,采用本裝置,可以不采用鋼筋加工場集中下料運輸至現場綁扎的施工工藝,而是采用拆、裝便捷的預制胎架在加工廠內長線法同槽進行鋼筋籠整體預制,整條鋼筋籠預制完畢,解除胎架橫梁和立柱之間的螺栓連接,拆除橫梁、立柱,將鋼筋籠吊離胎架,集中存放或者直接運至現場安裝即可,胎架可立即投入下一條墩身鋼筋籠的預制。
[0020]本裝置實現墩身鋼筋工程從高空走向平地,從野外走向車間的工廠化流水作業模式,極大改善一線作業工人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工作環境,實現平行作業,提高工效,預制精度高,鋼筋間距,保護層控制質量得到了較大提高,且從源頭上消除了施工現場鋼筋綁扎交叉及高空作業帶來的安全風險。
[0021]本裝置實現了跨海大橋寬大截面墩身鋼筋籠整體預制,克服了傳統墩身鋼筋現場綁扎工藝的安全風險大、工效低、施工質量不易保證的缺點,使用新型胎架實現了跨海大橋寬大墩身鋼筋工程施工從高空野外走向工廠化流水作業模式,極大改善作業工人和現場技術人員的工作環境,使工序銜接更緊密,降低施工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立面結構示意圖;
[0023]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24]圖3是圖1的X部位的局部放大圖;
[0025]圖中,I為矩形凹槽,2為弧形凹槽,3為底部兩角部位,4為頂部兩角部位,5為底座,6為立柱,7為齒板,8為角鋼,9為鋼筋。
【具體實施方式】[0026]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7]如圖1至3所示,一種跨海大橋寬大墩身鋼筋籠整體預制胎架,包括一各邊可拆卸的框架組件,框架組件的頂邊和底邊的上表面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若干矩形凹槽I,框架組件的左右兩側邊的內側表面沿其長度方向也設有若干矩形凹槽1,各矩形凹槽I等間距均勻分布。如本實施例所示例子,矩形凹槽I是最簡單的開設于部件上的缺口形成的凹槽,另夕卜,作為其他例子,也可以是其他任何部件或形式形成的只要能容納放置鋼筋即可的結構,如側邊凹槽即可由多個上下排列的懸臂形成,上下相鄰的兩懸臂之間自然形成的空腔即為凹槽,各鋼筋對應放置于各懸臂上。框架組件的左右兩側邊的各矩形凹槽I的底邊還進一步設有一弧形凹槽2,用以防止放置其內的鋼筋滾落。當左右兩側邊的各矩形凹槽I由懸臂構成時,鋼筋9放置于懸臂上,此時即可直接在懸臂上表面進一步設置防止鋼筋滾落的弧形凹槽2。多個胎架平行排列成串,即可支撐整個鋼筋籠的綁扎制作。如本實施例所示,為了綁扎圓角矩形鋼筋籠,框架組件呈矩形,其內側底部兩角部位3由臺階形部件形成階梯型,頂部兩角部位4由矩形凹槽構成的懸臂長度越往上越長,在階梯形部件和漸長懸臂上也可放置鋼筋以形成圓角部位。框架組件包括底座5,以及螺栓可拆卸固定于底座5上的立柱6,底座5和立柱6上固定有齒板7,立柱6間也螺栓可拆卸固定有齒板7,各齒板7圍成一矩形框,齒板上均布矩形凹槽1,底,5和立柱6由槽鋼制成,齒板7由鋼板齒板制成,立柱5和底座6之間用角鋼8加固,可根據需要隨時拆卸。。
[0028]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跨海大橋寬大墩身鋼筋籠整體預制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各邊可拆卸的框架組件,所述框架組件的頂邊和底邊的上表面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若干凹槽,所述框架組件的左右兩側邊的內側表面沿其長度方向也設有若干凹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跨海大橋寬大墩身鋼筋籠整體預制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組件的左右兩側邊的各凹槽的底邊還進一步設有一凹槽。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海大橋寬大墩身鋼筋籠整體預制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組件呈矩形,其內側底部兩角呈階梯型,頂部兩角由凹槽構成的懸臂長度越往上越長。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跨海大橋寬大墩身鋼筋籠整體預制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組件包括底座,以及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立柱,所述底座和立柱上固定有齒板,所述立柱間也可拆卸固定有齒板,所述各齒板圍成一矩形框。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跨海大橋寬大墩身鋼筋籠整體預制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和底座之間還可拆卸加固有角鋼。
【文檔編號】E01D21/00GK103924526SQ201410172826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5日
【發明者】秦體達, 畢來發, 季英俊, 張琦, 王宜鈺 申請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