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土木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實現懸索橋主纜索股二次牽引進入隧道錨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較多的懸索橋錨碇系統設計成隧道式錨碇,這種形式的錨碇其特點為空間狹長且具有一定的傾角。由于隧道錨內斷面空間狹小,在隧道內散索鞍支墩處,散索鞍及門架系統會占據相當大空間。就會造成主纜牽引至隧道錨散索鞍支墩處,牽引使用的拽拉器與門架系統發生位置沖突,阻止了主纜索股的牽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在此提供一種懸索橋主纜索股二次牽引進入隧道錨施工的方法,采用二次牽引法,替換牽引使用拽拉器,使主纜索股可以順利牽引過隧道錨內散索鞍門架,有效且安全的實施。從而保證施工安全、提高功效、節約成本。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懸索橋主纜索股二次牽引進入隧道錨施工的方法,利用簡易方便的裝置解決拽拉器與散索鞍門架沖突的問題,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解除拽拉器與索股連接:將索股錨頭與拽拉器解除連接,暫時利用鋼繩將索股錨頭固定在隧道錨洞口附近;
步驟二:牽引索倒退:利用單線往復式牽引系統將牽引索及拽拉器倒退100m(以再次牽引后拽拉器不會前進至散索鞍位置為宜);
步驟三:隧道錨拽拉器與索股連接:將隧道錨專用拽拉器與牽引索固定,并把主纜索股錨頭與隧道錨專用拽拉器連接;
步驟四:已架索股處理:索股牽引入隧道錨后,將會從散索鞍正上方經過,索股將會拖拽入索鞍鞍槽內,與已架索股發生摩擦,因此在鞍槽內設置滾輪格擋,避免牽引中索股摩擦;
步驟五:牽引就位:啟動牽引系統卷揚機,將索股牽引至前錨面,完成主纜索股牽引入隧道錨工作。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懸索橋主纜索股二次牽引進入隧道錨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解除拽拉器與索股連接;(2)牽引繩倒退;(3)隧道錨拽拉器與索股連接;(4)已架索股處理;(5)牽引就位。懸索橋隧道錨,空間比較狹隘的隧道錨里,主纜牽引采用一般拽拉器的情況下,常常會和隧道錨內散索鞍門架發生位置沖突無法一次牽引就位。通過本發明能有效快速的通過二次牽引使主纜索股順利就位至前錨面,可增加主纜牽引效率,節約成本。
本發明還具有如下優點:
1、無需設計復雜的隧道錨散索鞍門架。
2、常規懸索橋主纜牽引系統就可以適用。
3、隧道錨內散索鞍處臨時結構設施完全可以按照常規設置,不影響后續索股入鞍施工。
4、效率高,省時省工,且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隧道錨洞口前拽拉器后退示意圖;
圖2為隧道錨內專用拽拉器示意圖;
圖3為已架索股上部處理示意圖。
其中:牽引繩1,索股錨頭2,木跳板3,繩卡4(與索股接觸部位需纏橡膠皮保護),索股5,鋼筋6,滾軸7(外包橡膠皮),擋板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1-3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明提供一種懸索橋主纜索股二次牽引進入隧道錨的施工方法,使主纜索股可以順利牽引過隧道錨內散索鞍門架,有效且安全的實施。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闡述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懸索橋主纜索股二次牽引進入隧道錨的施工方法,使主纜索股可以順利牽引過隧道錨內散索鞍門架。
步驟一:解除拽拉器與索股連接:將索股錨頭與拽拉器解除連接,暫時利用鋼繩將索股錨頭固定在隧道錨洞口附近;
步驟二:牽引索倒退:利用單線往復式牽引系統將牽引索及拽拉器倒退100m(以再次牽引后拽拉器不會前進至散索鞍位置為宜);
步驟三:隧道錨拽拉器與索股連接:將隧道錨專用拽拉器與牽引索固定,并把主纜索股錨頭與隧道錨專用拽拉器連接;
步驟四:已架索股處理:索股牽引入隧道錨后,將會從散索鞍正上方經過,索股將會拖拽入索鞍鞍槽內,與已架索股發生摩擦,因此在鞍槽內設置滾輪格擋,避免牽引中索股摩擦;
步驟五:牽引就位:啟動牽引系統卷揚機,將索股牽引至前錨面,完成主纜索股牽引入隧道錨工作。
本發明主要針對懸索橋主纜索股牽引入隧道錨如何通過散索鞍門架進行研究,具有效率高、安全性好等優點,大大節約了施工成本。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無需設計復雜的隧道錨散索鞍門架。
2、常規懸索橋主纜牽引系統就可以適用。
3、隧道錨內散索鞍處臨時結構設施完全可以按照常規設置,不影響后續索股入鞍施工。
4、效率高,省時省工,且安全。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