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高海拔地區的節能型瀝青混凝土制備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212769閱讀:606來源:國知局
高海拔地區的節能型瀝青混凝土制備方法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水利水電工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海拔地區的節能型瀝青混凝土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國內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快速發展,處理范圍、深度、地層結構呈現復雜化、多元化。現有技術中,在進行瀝青混凝土心墻壩施工時,常需按照水利水電施工規范進行,如規范里規定:

1、在最低氣溫大于0℃、風力小于4級、日降水量小于5mm時才能進行施工;

2、在鋪設瀝青混凝土的過程中,在先鋪設的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溫度需在70℃以上才可以繼續在上面鋪設上瀝青混凝土層;

3、單層鋪設的瀝青混凝土層的厚度不能大于25cm;

4、在鋪設瀝青混凝土后,采用小于1.5t的小型振動碾進行碾壓,以保證將鋪設的瀝青混凝土壓實;

5、在進行瀝青混凝土心墻壩施工時,需采用堿性骨料,油石比在6.8%-7.1%之間;

6、在進行壩殼料填筑時,當最低氣溫在-10℃以下時,要停止施工。

按照上述規范,在海拔3000米以上,經常出現日最低氣溫小于0℃、風力大于4級、日降水量大于5mm的高海拔地區則不能進行瀝青混凝土心墻的施工。

但是,由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發展,需經常在高海拔地區作業,這些地區高寒缺氧,空氣稀薄,日最低氣溫甚至小于-20℃,常年風力大于4級,時有小雨雪(日降水量有時大于10mm),在這些地區,瀝青材料與瀝青混凝土的組成物理力學性能會受到高原環境因素的影響,所以,需要針對這些地區的實際情況研發出一種既適于當地條件,又確保施工質量與安全、提高施工效率的施工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高海拔地區的節能型瀝青混凝土制備方法,根據已鋪設瀝青混凝土的溫度實時調節待鋪設瀝青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提高加熱效率,減少能源損失,且利用對瀝青加熱的導熱油所攜帶的熱量對成品料倉和儲料倉進行加溫,充分利用導熱油的余熱,確保儲料倉內保存原料的溫度,又解決了高寒地區因氣溫低而造成從拌合樓輸出的瀝青混凝土熱量很快散失的問題,充分利用能源,節約能源。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本發明的高海拔地區的節能型瀝青混凝土制備方法包括:

根據已鋪設瀝青混凝土的溫度,確定待加熱礦料的溫度,通過烘干系統對礦料進行加熱處理;

根據已鋪設瀝青混凝土的溫度,確定待加熱瀝青的溫度,通過導熱油加熱系統對儲存在瀝青罐內的瀝青進行加熱處理;

通過拌合樓將加熱處理后的礦料和瀝青進行拌合處理,以便從拌合樓的出機口處輸出符合出機口溫度的瀝青混凝土;

通過在拌合樓的出機口下方設置成品料倉,以便儲存從出機口輸出的瀝青混凝土;

通過在成品料倉的周圍環設其入口與所述導熱油加熱系統的出口相連通的導流管道,以便將加熱瀝青罐后泵出的導熱油引流過導流管道,利用導熱油攜帶的熱量對成品料倉加溫;

通過在用于存放礦料和瀝青的儲料倉內設置其進液口與導流管道的出口相連通的供暖組件,以便利用從導流管道流出的導熱油攜帶的熱量對儲料倉加溫。

優選的,所述導熱管道外包覆用于保溫的保溫材料。

其中,通過定時檢測已鋪設的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溫度,確定所述待鋪設瀝青混凝土所需的出機口溫度。

優選的,所述定時檢測已鋪設的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溫度包括:

在鋪設完所述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之后,檢測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溫度以獲得溫度數據;

根據溫度數據,若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溫度小于70℃,則確定將在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上面鋪設的待鋪設瀝青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

優選的,在鋪設完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之后,檢測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溫度以獲得溫度數據包括:

在所述下層瀝青混凝土層鋪設完之后,定時對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和表層以下的各間隔層進行溫度檢測,以便獲得所述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和各間隔層在鋪設后的定時溫度數據;

對所述定時溫度數據進行處理,以便獲得關于所述下層瀝青混凝土層鋪設后的不同位置及不同時刻的溫度數據。

進一步的,檢測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溫度以獲得溫度數據之后,還包括:

在對所述下層瀝青混凝土層進行碾壓的過程中,實時檢測當地氣溫、風力及降水量,以便獲得實時天氣數據。

優選的,獲得所述實時天氣數據后,對所述實時天氣數據與所述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溫度數據進行集合處理,以便獲得用于指導高海拔地區瀝青混凝土心墻施工的施工數據庫。

其中,根據溫度數據,確定將在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上面鋪設的待鋪設瀝青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包括:

根據所述溫度數據,獲取所述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溫降變化;

根據所述溫降變化,確定將在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上面鋪設的待鋪設瀝青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

其中,對所述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和表層以下的各間隔層進行溫度檢測包括:

沿著所述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深度方向將下層瀝青混凝土層劃分為多個間隔層;

沿著每個間隔層的徑向設置多排檢測點,每排檢測點包括沿該間隔層軸向排布的多個檢測點;

在每次對所述下層瀝青混凝土層進行碾壓后,對多個檢測點分別進行溫度檢測。

優選的,根據所述溫降變化,確定將在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上面鋪設的待鋪設瀝青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及攤鋪溫度包括:

若所述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溫度在40℃-70℃之間、表層與中間層的溫降小于或等于30℃,則確定將在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上面鋪設的待鋪設瀝青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為150℃-170℃,攤鋪溫度為140℃-150℃;

若所述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溫度小于40℃、表層與中間層的溫降小于或等于30℃,則確定將在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上面鋪設的待鋪設瀝青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為160℃-185℃,攤鋪溫度為150℃-165℃;

其中,所述中間層是指距所述表層8cm-12cm之間的間隔層。

優選的,若所述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溫度小于40℃,且其表層與距表層4cm-6cm處的間隔層之間的溫降大于30℃,則對所述下層瀝青混凝土層進行預加熱處理,然后在所述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上面鋪設瀝青混凝土。

綜上所述,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高海拔地區的節能型瀝青混凝土制備方法的有益效果體現在以下方面:

1、本發明的方法,具有環設成品料倉周圍的導熱管道和與導熱管道相連的安置在用于存放礦料和瀝青的儲料倉內的供暖組件,從而可以利用對瀝青加熱的導熱油所攜帶的熱量對成品料倉和儲料倉進行加溫,充分利用導熱油的余熱,確保儲料倉內保存原料的溫度,又解決了高寒地區因氣溫低而造成從拌合樓輸出的瀝青混凝土熱量很快散失的問題,充分利用能源,節約能源。

2、本發明的方法,根據已鋪設的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溫度確定待鋪設的瀝青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并根據所需出機口溫度控制相關系統對礦料和瀝青的加熱溫度,提高加熱效率,減少能源損失,節約能源。

3、本發明的方法,把已鋪設的瀝青混凝土的表層和深層的溫降與外部氣候條件聯系起來,并根據溫度數據指導上層瀝青混凝土的鋪設,從而避免規范中表層溫度小于70℃時必須對下層瀝青混凝土層進行烘烤以預加熱的問題,提高施工效率。

4、本發明的方法,在進行瀝青混凝土鋪設的過程中,既使已鋪設的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溫度小于70℃,也可以將待鋪設的瀝青混凝土直接鋪設在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上面,無需對下層瀝青混凝土層進行預加熱,極大提高施工效率,減少施工成本,縮短施工周期。

5、本發明的方法,當已鋪設的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溫度小于70℃時,通過已鋪設的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溫度數據,確定待鋪設的瀝青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攤鋪溫度等,并根據確定的溫度值對瀝青混凝土的拌合、攤鋪等過程進行調整,從而可將待鋪設的瀝青混凝土直接鋪設在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上面,并通過當前鋪設的瀝青混凝土融掉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使兩層瀝青混凝土層直接對接,兩層瀝青混凝土層之間無結合分層面,確保形成的瀝青混凝土心墻壩的各參數及強度符合甚至超過規范要求。

6、本發明的方法,在瀝青混凝土心墻壩施工的過程中,將已鋪設的瀝青混凝土在不同條件下的溫度數據與待鋪設瀝青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攤鋪溫度、碾壓前后溫度等融合在一起,形成瀝青混凝土心墻施工的施工數據庫,從而可為將來在高海拔地區進行瀝青混凝土心墻的施工提供有力指導與支持,對類似項目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以下,結合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進行描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高海拔地區的節能型瀝青混凝土制備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的瀝青混凝土心墻的溫度場效應圖;

圖3是本發明采用的保溫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高海拔地區的節能型瀝青混凝土制備方法的流程圖,由圖可知,本發明的方法包括:

根據已鋪設瀝青混凝土的溫度,確定待加熱礦料的溫度,通過烘干系統對礦料進行加熱處理;

根據已鋪設瀝青混凝土的溫度,確定待加熱瀝青的溫度,通過導熱油加熱系統對儲存在瀝青罐內的瀝青進行加熱處理;

通過拌合樓將加熱處理后的礦料和瀝青進行拌合處理,以便從拌合樓的出機口處輸出符合出機口溫度的瀝青混凝土;

通過在拌合樓的出機口下方設置成品料倉,以便儲存從出機口輸出的瀝青混凝土;

通過在成品料倉的周圍環設其入口與所述導熱油加熱系統的出口相連通的導流管道,以便將加熱瀝青罐后泵出的導熱油引流過導流管道,利用導熱油攜帶的熱量對成品料倉加溫;

通過在用于存放礦料和瀝青的儲料倉內設置其進液口與導流管道的出口相連通的供暖組件,以便利用從導流管道流出的導熱油攜帶的熱量對儲料倉加溫。

具體的,本發明的高海拔地區是指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區。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大部分地區山高谷深、地形地貌多樣、地層巖性復雜、覆蓋層深厚、交通運輸條件差。整體高海拔地區植被稀少、空氣稀薄,氣壓較低、氧氣較少,氣溫低、晝夜溫差大(溫差常大于20℃),經常會出現日最低氣溫在0℃至-20℃之間、風力在4-6級之間、日降水量大于5mm的情況,白天太陽輻射強烈,夜晚相對寒冷,氣象條件極為復雜,水文地質環境惡劣,屬于地質災害頻發和地震多發區。在這種情況下,在保存瀝青混凝土心墻施工所需的各種原材料以及保存制備成的瀝青混凝土成品的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用于提供熱量的能源,而且,在瀝青混凝土施工時,由于當地氣候原因可能造成待鋪設瀝青混凝土溫度不達標而廢料,浪費資源,因此,為了適應這種情況,本發明采用如下的節能方法進行瀝青混凝土的制備及施工。

s01、根據已鋪設瀝青混凝土的溫度,通過烘干系統對礦料進行加熱處理,通過導熱油加熱系統對儲存在瀝青罐內的瀝青進行加熱處理,并通過拌合樓將加熱處理后的礦料和瀝青進行拌合處理,以便從拌合樓的出機口處輸出符合出機口溫度的瀝青混凝土。

其中,本發明通過定時檢測已鋪設的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溫度,獲得已鋪設瀝青混凝土層的溫度,根據已鋪設瀝青混凝土層的溫度,確定待鋪設瀝青混凝土所需的出機口溫度,然后,根據所需出機口溫度,確定用于制備瀝青混凝土的礦料和瀝青的加熱溫度,以便控制烘干系統對礦料進行加熱處理的溫度以及導熱油加熱系統對儲存在瀝青罐內的瀝青進行加熱處理的溫度,從而將符合溫度的礦料和瀝青輸送至拌合樓并經拌合樓拌合后,從拌合樓的出機口輸出的瀝青混凝土的溫度達到所需的出機口溫度。

具體的,本發明通過如下步驟確定瀝青混凝土所需的出機口溫度。

步驟1、在下層瀝青混凝土層鋪設完之后,檢測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溫度以獲得溫度數據

在將下層瀝青混凝土層鋪設完、每次碾壓之后,定時對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和表層以下的各間隔層進行溫度檢測,以便獲得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和各間隔層在鋪設后的定時溫度數據。

其中,對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和表層以下的各間隔層進行溫度檢測包括:

沿著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深度方向將下層瀝青混凝土層劃分為多個間隔層;

沿著每個間隔層的徑向設置多排檢測點,每排檢測點包括沿該間隔層軸向排布的多個檢測點;

在每次對下層瀝青混凝土層進行碾壓后,對多個檢測點分別進行溫度檢測。

對每個間隔層的多排檢測點進行溫度檢測之后,獲得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和表層以下的各間隔層在鋪設后的定時溫度數據。

其中,本發明的各間隔層之間的間距可以為4-6cm,優選的,各間隔層之間的間距為5cm,即,每隔5cm設置一個間隔層,并在該間隔層上設置多個檢測點。

獲得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和各間隔層的定時溫度數據后,對表層和各間隔層的多排檢測點的溫度數據分別進行先求和、再平均取值的處理,以便獲得關于下層瀝青混凝土層鋪設后的表層和各間隔層在不同位置及不同時刻的溫度數據。

在檢測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溫度并獲得溫度數據之后,還在對下層瀝青混凝土層進行碾壓的過程中,實時檢測當地氣溫、風力及降水量,以便獲得實時天氣數據,并將獲得的實時天氣數據與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溫度數據進行集合處理,以便獲得用于指導高海拔地區瀝青混凝土心墻施工的施工數據庫。

步驟2、在獲得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溫度數據后,根據溫度數據,若數據表明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溫度小于70℃,則確定將在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上面鋪設的待鋪設瀝青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及攤鋪溫度。

在獲得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溫度數據后,若數據表明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溫度大于或等于70℃,則直接按照鋪設下層瀝青混凝土層時的溫度將待鋪設的瀝青混凝土鋪設在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上。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高海拔地區的海拔高、溫度低,因此,在攤鋪下一層瀝青混凝土層后,瀝青混凝土層的溫降很快,通常攤鋪碾壓完之后,已攤鋪的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溫度都會很快低于70℃,在此情況下,若按照規范規定,必須對下層瀝青混凝土層進行烘烤加熱處理,但由于地理、氣候等條件的限制,這樣會無法完成施工,因此,本申請的發明人在長期研究工作中提出本發明的如下方法,即在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溫度小于70℃時,采用下述方法繼續攤鋪瀝青混凝土:

首先,根據獲得的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及各間隔層的溫度數據后,獲取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間隔層的溫降變化;

然后,根據溫降變化,確定將在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上面鋪設的待鋪設瀝青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及攤鋪溫度。

其中,本發明的中間層是指距表層8-12cm之間的間隔層,優選的,當相鄰間隔層的間距為5cm時,中間層采用距表層10cm處的間隔層。

優選的,根據溫降變化,確定將在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上面鋪設的待鋪設瀝青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及攤鋪溫度包括如下步驟:

若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溫度在40℃-70℃之間、表層與中間層的溫降小于或等于30℃,即,當表層溫度大于或等于40℃,中間層溫度大于或等于70℃時(即距表層10cm處的間隔層與表層之間的溫降小于或等于30℃時),則確定出將在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上面鋪設的待鋪設瀝青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為150℃-170℃,攤鋪溫度為140℃-150℃;

若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溫度小于40℃、表層與中間層的溫降小于或等于30℃,即,當表層溫度小于40℃,中間層溫度小于70℃,但表層與中間層(即距表層10cm處的間隔層)的溫降小于或等于30℃時,則確定出將在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上面鋪設的待鋪設瀝青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為160℃-185℃,攤鋪溫度為150℃-165℃;

若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溫度小于40℃,且其表層與距表層5cm-6cm處的間隔層(優選的,本發明采用距表層5cm處的第一個間隔層)之間的溫降大于30℃,則對下層瀝青混凝土層進行預加熱處理,以提高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面溫度,然后在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上面鋪設瀝青混凝土。

進一步的,在根據溫降變化確定出待鋪設瀝青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和攤鋪溫度之后,還可以根據溫降變化,相應確定出在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上面鋪設的瀝青混凝土層的碾壓前的溫度(即初碾溫度,不小于130℃),以便在瀝青混凝土層溫度大于碾壓前溫度時,對其進行碾壓。

步驟3、當采用上述步驟確定出待鋪設瀝青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之后,對待鋪設的瀝青混凝土的拌合溫度進行調節,即,控制烘干系統和導熱油加熱系統對礦料和瀝青的加熱溫度,以便經拌合樓攪拌后,從拌合樓的出機口處輸出的瀝青混凝土的溫度達到所需出機口溫度。

而在從拌合樓的出機口處輸出的瀝青混凝土的溫度達到出機口溫度后,將從拌合樓里輸出的待鋪設瀝青混凝土運送至下層瀝青混凝土層處,并將待鋪設瀝青混凝土以上述步驟中確定出的攤鋪溫度直接鋪設在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上面,以便通過當前鋪設的瀝青混凝土覆蓋并加熱下層瀝青混凝土層、將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融掉,從而形成與下層瀝青混凝土層對接的結合處無分層面的上瀝青混凝土層(鋪設瀝青混凝土時,同時一次性鋪設過渡料)。

采用本發明方法最終形成的由多層瀝青混凝土層構成的、每相鄰兩層之間無結合分層面的瀝青混凝土心墻,其溫度由下至上呈場效應變化,溫度場效應變化可結合圖2所示說明。

圖2中所示,為瀝青混凝土心墻壩的第n層瀝青混凝土和過渡料、在第n層上面攤鋪的第n+1層的瀝青混凝土和過渡料的縱截面示意圖,其中,a1-am分別為第n+1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及各間隔層的位于軸線上的各點,b1-bm,c1-cm分別為第n+1層的瀝青混凝土層與其兩側的過渡料層的交接處的各點,an、bn、cn分別為第n層的瀝青混凝土層的軸線上的點和位于瀝青混凝土層兩側的過渡料層上與其交接的點。

采用本發明的方法進行瀝青混凝土的施工時,施工后會發現,相鄰兩層瀝青混凝土攤鋪后形成的部分心墻的溫度并非均勻變化,而是呈現出場效應:在第n+1層的瀝青混凝土的中間層的軸線上的a2點的溫降最高,以a2點為中心,垂直方向的溫降高于沿水平方向(即寬度方向)的溫降(第n+1層表層以上為空氣,第n層為較冷基面),但每層厚度有限,厚度約為30-34cm,而寬度可達0.6-2m以上。由此可以知道,在攤鋪瀝青混凝土過程中,已攤鋪的瀝青混凝土的表層溫降要快于深層溫降,所以可以采用本發明的方法,當已攤鋪的下瀝青混凝土的表層溫度較低時,可在已攤鋪的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上面直接攤鋪溫度較高的瀝青混凝土,即通過溫度高的瀝青混凝土直接將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融掉并與其對接即可,使先后攤鋪的兩層瀝青混凝土層的結合面處無分層,且形成的瀝青混凝土心墻的各項參數均可達到規范要求。

其中,采用本發明的方法,每次攤鋪的瀝青混凝土的厚度可大于37cm、小于或等于40cm(碾壓后的厚度大于30cm、小于或等于34cm),攤鋪厚度超出規范,結合快速碾壓,使得已攤鋪的瀝青混凝土的溫降減慢、保溫效果更好,極大提高攤鋪速度,在對已攤鋪的瀝青混凝土表面溫度掌握合理的情況下,可實現一次性攤鋪,即無需對已攤鋪的瀝青混凝土表面進行預加熱烘干處理,即可直接在其上面攤鋪上一層瀝青混凝土。

s02、通過在拌合樓的出機口下方設置成品料倉,以便儲存從出機口輸出的瀝青混凝土,并通過在成品料倉的周圍環設其入口與導熱油加熱系統的出口相連通的導流管道,以便將加熱瀝青罐后泵出的導熱油引流過導流管道,利用導熱油攜帶的熱量對成品料倉加溫;此外,通過在用于存放礦料和瀝青的儲料倉內設置其進液口與導流管道的出口相連通的供暖組件,以便利用從導流管道流出的導熱油攜帶的熱量對儲料倉加溫。

具體的,由于拌合樓所需拌合的瀝青通常溫度在150℃以上,所以需要采用導熱油加熱系統對瀝青進行加熱處理,而用于加熱的導熱油的溫度必須在150℃以上,在加熱瀝青后,導熱油仍攜帶大量熱量,現有技術中沒有對這些熱量進行收集與利用,造成大量熱量損失,引起能源消耗巨大,針對這種情況,本發明采用如圖3所示的設備對用于存放拌合后的瀝青混凝土的成品料倉和用于存放礦料和瀝青的儲料倉進行保溫處理。

由圖3可知,本發明的保溫設備包括:環設在成品料倉周圍的導流管道103,其入口與用于加熱其內存放瀝青的瀝青罐101的導熱油加熱系統100的出口相連通,以便加熱瀝青罐101后泵出的導熱油引流過導流管道103,利用導熱油攜帶的熱量對成品料倉102加溫;設置在用于存儲礦料和瀝青等原材料的儲料倉內且其進液口與導流管道103的出口相連通的供暖組件104,以便利用從導流管道103流出的導熱油攜帶的熱量對儲料倉加溫。

優選的,導流管道可以采用由下至上螺旋纏繞在成品料倉周圍的螺旋管道(圖中未示出),也可以采用從成品料倉一側引入、經成品料倉底部穿過后從成品料倉另一側引出的管道(如圖3所示),還可以采用其它排布方式的可以對成品料倉加熱的管道。

而為了提高導流管道內流淌的導熱油所攜帶的熱量對成品料倉內的瀝青混凝土的保溫作用,本發明還可以在導熱管道外包覆用于保溫的保溫材料層105,保溫材料層可以采用保溫巖棉制成,將保溫巖棉環設在導流管道的外周,防止導熱油攜帶熱量外泄。

而為了便于使上述的導流管道103與瀝青罐101、導熱油加熱系統100、取暖組件104分別相連通,本發明還包括:與導熱油加熱系統100連接的用于輸送導熱油的主管道107、將主管道與各瀝青罐101分別相連通的多個分管道108、用于將取暖組件104與導熱油加熱系統100相連通的回流管道106。設計時,可以在各管道上分別設置用于關閉或打開對應管道的開關控制閥或調節液體流量的流量控制閥,以便于根據實際需要控制導熱油的流向和流量。此外,為調節導流管道內導熱油的流動速度,還可以設置與導流管道相連通的動力泵(圖中未示出)。

綜上所述,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高海拔地區的節能型瀝青混凝土制備方法的有益效果體現在以下方面:

1、本發明的方法,具有環設成品料倉周圍的導熱管道和與導熱管道相連的安置在用于存放礦料和瀝青的儲料倉內的供暖組件,從而可以利用對瀝青加熱的導熱油所攜帶的熱量對成品料倉和儲料倉進行加溫,充分利用導熱油的余熱,確保儲料倉內保存原料的溫度,又解決了高寒地區因氣溫低而造成從拌合樓輸出的瀝青混凝土熱量很快散失的問題,充分利用能源,節約能源。

2、本發明的方法,根據已鋪設的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溫度確定待鋪設的瀝青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并根據所需出機口溫度控制相關系統對礦料和瀝青的加熱溫度,提高加熱效率,減少能源損失,節約能源。

3、本發明的方法,把已鋪設的瀝青混凝土的表層和深層的溫降與外部氣候條件聯系起來,并根據溫度數據指導上層瀝青混凝土的鋪設,從而避免規范中表層溫度小于70℃時必須對下層瀝青混凝土層進行烘烤以預加熱的問題,提高施工效率。

4、本發明的方法,在進行瀝青混凝土鋪設的過程中,既使已鋪設的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溫度小于70℃,也可以將待鋪設的瀝青混凝土直接鋪設在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上面,無需對下層瀝青混凝土層進行預加熱,極大提高施工效率,減少施工成本,縮短施工周期。

5、本發明的方法,當已鋪設的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溫度小于70℃時,通過已鋪設的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溫度數據,確定待鋪設的瀝青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攤鋪溫度等,并根據確定的溫度值對瀝青混凝土的拌合、攤鋪等過程進行調整,從而可將待鋪設的瀝青混凝土直接鋪設在下層瀝青混凝土層上面,并通過當前鋪設的瀝青混凝土融掉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使兩層瀝青混凝土層直接對接,兩層瀝青混凝土層之間無結合分層面,確保形成的瀝青混凝土心墻壩的各參數及強度符合甚至超過規范要求。

6、本發明的方法,在瀝青混凝土心墻壩施工的過程中,將已鋪設的瀝青混凝土在不同條件下的溫度數據與待鋪設瀝青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攤鋪溫度、碾壓前后溫度等融合在一起,形成瀝青混凝土心墻施工的施工數據庫,從而可為將來在高海拔地區進行瀝青混凝土心墻的施工提供有力指導與支持,對類似項目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盡管上述對本發明做了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不限于此,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發明的原理進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發明的原理進行的各種修改都應當理解為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