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市政臨時護欄。
背景技術:
現有在道路施工中為防止路人受傷,一般需要有護欄進行隔離。然而現有的護欄在安裝上,特別是豎桿與橫桿的安裝,采用焊接其比較繁瑣,因此相對比較浪費時間,而且因為施工其地面高低不平在安放上易倒。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就是為了解決提供一種豎桿與橫桿安裝方便且具有可調節高度調節裝置的市政臨時護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一種市政臨時護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包括豎桿以及連接在相鄰豎桿之間的圓柱形橫桿,所述豎桿側邊開有矩形卡口;所述橫桿兩端設有與自身為一體的卡塊;所述卡塊厚度小于或等于卡口的寬度,卡塊的長度大于卡口的寬度而小于或等于卡口的長度;當卡塊安裝于豎桿內時,所述豎桿內插置有兩根將卡塊定位的固定桿,所述卡口卡有密封塊;所述豎桿上端卡有上蓋,下端螺紋連接有底蓋;固定桿抵于上蓋以及底蓋之間;所述豎桿底端設有與自身為一體的底座;底座下方連接有用于調節高度的調節裝置。
所述調節裝置包括調節座;所述調節座包括座體以及與座體為一體且位于座體上方的螺桿;所述螺桿穿過底座連接第一調節螺母;所述螺桿上還連接有第二調節螺母;所述第二調節螺母位于底座下方。
所述座體上開設有固定孔。
本實用新型可以達到的技術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底座下方連接有用于調節高度的調節裝置,從而適應高低不平的路面,而在橫桿與豎桿的安裝上也相對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市政臨時護欄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部放大圖;
圖3是豎桿與橫桿的安裝好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橫桿的局部立體圖;
圖5是豎桿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闡述。
參閱圖1至圖5。
一種市政臨時護欄,包括豎桿1以及連接在相鄰豎桿1之間的圓柱形橫桿2,所述豎桿1側邊開有矩形卡口3;所述橫桿2兩端設有與自身為一體的卡塊4;所述卡塊4厚度小于或等于卡口3的寬度,卡塊4的長度大于卡口3的寬度而小于或等于卡口3的長度,當然卡口3的寬度小于卡口3的長度;當卡塊4安裝于豎桿1內時,所述豎桿1內插置有兩根將卡塊4定位的固定桿5,所述卡口3卡有密封塊6;所述豎桿1上端卡有上蓋7,下端螺紋連接有底蓋8;固定桿5抵于上蓋7以及底蓋8之間;所述豎桿1底端設有與自身為一體的底座9;底座9下方連接有用于調節高度的調節裝置。
具體的,所述調節裝置包括調節座;所述調節座包括座體11以及與座體11為一體且位于座體11上方的螺桿12;所述螺桿12穿過底座9連接第一調節螺母13;所述螺桿12上還連接有第二調節螺母14;所述第二調節螺母14位于底座9下方。
具體的,所述座體11上開設有固定孔15。
作為優選,所述卡塊4厚度等于卡口3的寬度,卡塊4的長度大于卡口3的寬度而等于卡口3的長度,且卡口3的長度大于寬度。
安裝以及拆卸說明:本實用新型因所述卡塊4厚度小于或等于卡口3的寬度,卡塊4的長度大于卡口3的寬度而小于或等于卡口3的長度,當然卡口3的寬度小于卡口3的長度,在安裝上卡塊4先需豎著進入卡口3,之后旋轉90度,在豎桿1上端插入兩根豎向的固定桿5,在豎桿1底部旋好底蓋8,在上部蓋好上蓋7,之后在卡口3處卡上密封塊6,密封塊6與卡孔為卡接,底部的調節裝置可根據地面的平整度來決定是否安裝,如較平則可不進行安裝,而如果不平整則安裝,調節座的通過第一調節螺母13以及第二調節螺母14來對豎桿1進行調節高度。
在拆卸上,先將調節裝置拆除,再旋開底蓋8,固定桿5因重力原因而掉出,將固定桿5取出,再旋轉橫桿2,取出卡塊4,其安裝以及拆卸方便,因調節裝置可根據路面的平整度進行調節,不易傾倒。
卡口3的長度為L1,寬度為L2;而卡塊4長度為L3,厚度為L4(詳見圖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