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自動卸料懸臂對沖雙孔模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328473閱讀:57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自動卸料懸臂對沖雙孔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對管材徑向沖雙孔的裝置,尤其涉及具有自動卸料的懸臂對沖雙孔模。
背景技術
在管材上加工型孔的方法主要是機械加工,包括鉆孔,銑孔等。大批量生產時,管材零件上的孔用沖孔的方法代替鉆孔、銑孔等方法,具有生產率高,制件表面美觀等優點。同時,管材沖孔不需要特殊設備,在一般沖床上即可沖制,模具結構簡單,因而成為常規的生產工藝。目前,國內、外管材沖孔的模具主要有以下兩種1、無凹模的相向沖孔工藝,其特點是管材在沖裁時沒有凹模,只有凸模。管材在壓料板強力作用,兩個相向凸模的沖擊下逐漸變薄達到斷裂,形成型孔;其缺點是由于沒有凹模支撐,在沖出孔的周圍形成凹坑,因此只適用于允許被沖孔周圍有凹坑的零件。
2、懸臂對沖模具,其工作零件主要是由兩個凸模和一個懸臂凹模組成。其首先將管材裝在懸臂凹模上,然后兩個凸模從相反方向進行沖壓,獲得產品所需型孔;其缺點為沖裁以后由于產品沖孔部位發生變形,產品沖壓完成以后抱死在懸臂凹模上,很難取下來。
實用新型的內容針對現有圓管沖孔裝置的懸臂對沖模具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自動卸料機構的基于超越離合器卸料的懸臂對沖雙孔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自動卸料的懸臂對沖雙孔模,包括兩個凸模和一個懸臂凹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由超越離合器和卸料機構組成的卸料裝置,所述超越離合器由空套齒輪、星輪、圓柱滾子、頂銷和彈簧組成,星輪設于空套齒輪的中心,圓柱滾子以及與彈簧連接的頂銷設于星輪的空間內;所述卸料機構由與超越離合器空套齒輪嚙合的齒條、固定在星輪上的卸料桿和卸料板組成,卸料板穿在懸臂凹模上并靠在卸料桿上。
所述卸料桿與彈簧連接并由限位銷限位。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1、采用離合器裝置對沖壓后產品進行自動卸料,結構設計合理,自動化程度高,有效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
2、工件安裝在懸臂的支架上進行沖孔,模具結構簡單,一次行程可在筒壁上沖出兩個相對的孔,可節省工時,效率較高;3、產品利用凹模和凸模同時使管材產生塑性變形,避免了產品沖孔處出現凹坑,產品質量高。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超越離合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2所示,自動卸料懸臂對沖雙孔模,包括兩個凸模1、4和一個懸臂凹模2,還包括由超越離合器和卸料機構組成的卸料裝置,所述超越離合器由空套齒輪9、星輪10、圓柱滾子16、頂銷17和彈簧18組成,星輪10設于空套齒輪9的中心,圓柱滾子16以及與彈簧18連接的頂銷17設于星輪10的空間內;所述卸料機構由與超越離合器空套齒輪9嚙合的齒條8、固定在星輪10上的卸料桿11和卸料板7組成,卸料板7與穿在懸臂凹模2上并靠在卸料桿11上定位。所述卸料桿11與彈簧13連接并由限位銷12限位。
參見圖2,具有超越離合器卸料的懸臂,其超越離合器由空套齒輪9、星輪10、圓柱滾子16、頂銷17和彈簧18組成。當空套齒輪9在齒條8帶動并逆時針旋轉時,圓柱滾子16通過頂銷17將彈簧18壓縮,圓柱滾子處于最大空隙處,星輪10與空套齒輪9發生分離不進行轉動;當空套齒輪9在齒條8帶動并順時針旋轉時,圓柱滾子16在彈簧18的彈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被楔緊在空套齒輪和星型體之間,齒輪通過滾子帶動星形體一起轉動。由此可見,在本實用新型裝置的卸料板7下落的同時,帶動超越離合器的轉動而又不至于帶動齒輪9轉動,當卸料板7上升的同時由超越離合器帶動齒輪轉動從而將工件推落,實現了工件自行掉落。
本實用新型操作步驟如下1、管件3套在懸臂凹模2上,上凸模4在壓力機作用下下行,壓料板5壓住筒形件;2、齒條8與超越離合器上的空套齒輪9嚙合一起轉動,星輪10因為超越離合器處于分離的狀態保持不動;3、隨著壓力機下行,裝在上凸模固定板6上的上凸模4沖壓管件3和懸臂凹模2,使其下行,管件壓住裝在下凸模固定板15上的下凸模1,筒形件3在上凸模4和下凸模1以及懸臂凹模2共同作用下完成沖孔;4、沖裁完成以后,上凸模4和壓料板5在壓力機帶動下上行,齒條8跟隨上凸模4一起上行,帶動超越離合器上的空套齒輪9和星輪10一起轉動;5、固定在星輪10上的卸料桿11轉動致使卸料板7向左運動將筒形件3從懸臂凹模2上推出。
6、當卸料動作完成以后,齒條8繼續與空套齒輪9分離,卸料桿11在彈簧13回到初始位置靠在限位銷12上。
權利要求1.自動卸料懸臂對沖雙孔模,包括兩個凸模(1、4)和一個懸臂凹模(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由超越離合器和卸料機構組成的卸料裝置,所述超越離合器由空套齒輪(9)、星輪(10)、圓柱滾子(16)、頂銷(17)和彈簧(18)組成,星輪(10)設于空套齒輪(9)的中心,圓柱滾子(16)以及與彈簧(18)連接的頂銷(17)設于星輪(10)的空間內;所述卸料機構由與超越離合器空套齒輪(9)嚙合的齒條(8)、固定在星輪(10)上的卸料桿(11)和卸料板(7)組成,卸料板(7)穿在懸臂凹模(2)上并靠在卸料桿(11)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卸料懸臂對沖雙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桿(11)與彈簧(13)連接并由限位銷(12)限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卸料懸臂對沖雙孔模,包括兩個凸模和一個懸臂凹模,還包括由超越離合器和卸料機構組成的卸料裝置,所述超越離合器由空套齒輪、星輪、圓柱滾子、頂銷和彈簧組成,星輪設于空套齒輪的中心,圓柱滾子以及與彈簧連接的頂銷設于星輪的空間內;所述卸料機構由與超越離合器空套齒輪嚙合的齒條、固定在星輪上的卸料桿和卸料板組成。采用離合器裝置對沖壓后產品進行自動卸料,結構設計合理,自動化程度高,有效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工件安裝在懸臂的支架上進行沖孔,模具結構簡單,一次行程可在筒壁上沖出兩個相對的孔,可節省工時,效率較高;產品利用凹模和凸模同時使管材產生塑性變形,避免了產品沖孔處出現凹坑,產品質量高。
文檔編號B26F1/14GK2917858SQ20062011058
公開日2007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16日
發明者胡建軍, 金艷, 蔣鵬, 許洪斌, 車盼 申請人:重慶工學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