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自動歸位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306583閱讀:92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自動歸位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ー種歸位裝置,且特別是有關于ー種活動體能快速歸位的自動歸位裝置。
背景技術
ー些機械設備或電子裝置上如夾具、攝像機等需要用到歸位的裝置,現有技術的多種歸位裝置結構復雜、所需成本較高。還有ー些歸位結構采用電機帶動偏心輪的方式,這種方式因有電機存在,從而會產生磁場而對周圍產生影響。也有ー些結構采用滑軌或彈簧進行歸位,這種結構雖能達到歸位的結果,但調節行程卻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種可快速令活動體回到中心位置的自動歸位裝置。為達上述優點,本實用新型提出ー種自動歸位裝置,包括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及安裝在第一氣缸及第ニ氣缸間的活動體,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分別通過彈簧與活動體連接。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較佳實施例,所述裝置還包括一滑軌。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較佳實施例,所述第一氣缸及第ニ氣缸為可調節氣缸。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較佳實施例,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分別包括第一氣缸載塊及第二氣缸載塊,所述第一、第二氣缸載塊及所述活動體及彈簧皆安裝在滑軌上,所述彈簧分別位于活動體和第一氣缸載塊間或活動體與第二氣缸載塊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就是本實用新型自動歸位裝置于活動體的兩側都通過彈簧與氣缸連接,在氣缸工作過程中,可控制活動體保持初始位置或向兩側活動的行程,整個裝置結構簡單、制作加工成本低。為讓本實用新型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I是本實用新型自動歸位裝置的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自動歸位裝置的結構剖視圖,本實用新型自動歸位裝置包括一殼體10、安裝在殼體10上的第一可調氣缸20、第二可調氣缸30,殼體10內還安裝活動體40、一對滑軌50及若干彈簧60。第一可調氣缸20包括氣缸載塊22,第二可調氣缸30包括第二氣缸載塊32。第一可調氣缸20的氣缸載塊22、第二可調氣缸30的氣缸載塊32,以及活動體40和所述彈簧60都安裝在滑軌50上并可在該滑軌50上滑動。活動體40安裝在滑軌50上,初始狀態居于殼體10的中間位置,所述彈簧60也安裝在滑軌50上,分別位于活動體40的兩側,并靠近同樣安裝在滑軌50上的第一氣缸載塊22及第ニ氣缸載塊32,即所述彈簧60連接活動體40及第ー氣缸載塊22或第二氣缸載塊32。當第一可調氣缸20運動推出時,活動體40靠彈簧60的壓縮,向第二可調氣缸30方向移動氣缸行程的一半,第一可調氣缸20縮回時,活動體40靠彈簧60的伸展回到原初始的中間位置;當第二可調氣缸30推出縮回時,活動體運動方式與前者一祥;當兩個氣缸20、30同時推出時,緊靠活動體40兩側的彈簧60因左右同時受カ抵消,壓縮行程一祥,從而活動體40在原初始位置不變;調節第一可調氣缸20或第二可調氣缸30的行程即可調節活動體40向兩側運動的行程。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當視后附之申請專利范圍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1.ー種自動歸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及安裝在第一氣缸及第ニ氣缸間的活動體,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分別通過彈簧與活動體連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歸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一滑軌。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歸位裝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一氣缸及第ニ氣缸為可調節氣缸。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歸位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分別包括第一氣缸載塊及第ニ氣缸載塊,所述第一、第二氣缸載塊及所述活動體及彈簧皆安裝在滑軌上,所述彈簧分別位于活動體和第一氣缸載塊間或活動體與第二氣缸載塊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自動歸位裝置,包括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及安裝在第一氣缸及第二氣缸間的活動體,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分別通過彈簧與活動體連接。所述裝置還包括一滑軌,第一、第二氣缸載塊及所述活動體及彈簧皆安裝在滑軌上,所述彈簧分別位于活動體和第一氣缸載塊間或活動體與第二氣缸載塊間。本實用新型自動歸位裝置于活動體的兩側都通過彈簧與氣缸連接,在氣缸工作過程中,可控制活動體保持初始位置或向兩側活動的行程,整個裝置結構簡單、制作加工成本低。
文檔編號B25B11/00GK202656083SQ20112039610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8日
發明者謝岳洲 申請人:趙躍慶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