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的電動扳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改進的電動扳手,包括電機和飛輪,電機通過皮帶與輸出軸連接,電機軸端與小齒輪連接,小齒輪與緩沖齒輪嚙合,緩沖齒輪與飛輪連接,飛輪上安裝有扭矩調節器,飛輪安裝于輸出軸上,輸出軸末端與轉軸連接,輸出軸末端套有螺母套筒,飛輪外套有安全罩,緩沖齒輪與飛輪之間裝有緩沖彈簧和緩沖墊,飛輪兩側安裝有離心塊,離心塊上安裝有復位彈簧。本發明的優點:電機與飛輪之間設有緩沖齒輪、緩沖彈簧和緩沖墊,離心塊在飛輪的離心作用下移動與輸出軸恰合,輸出軸旋轉,輸出軸帶動螺母套筒對螺帽產生足夠的沖擊力開啟螺帽。
【專利說明】改進的電動扳手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動扳手,尤其涉及改進的電動扳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電動扳手,電機直接帶動飛輪轉動,在沖擊的反作用下必然瞬間產生停頓,假若電機轉矩小就無法卸下螺帽,故要求電機有足夠大的功率,所以通常電動扳手體積較大,使用起來不方便,飛輪高速旋轉,沒有保護裝置,非常危險。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螺帽易開啟,體積小的改進的電動扳手。
[0004]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改進的電動扳手,包括電機和飛輪,所述電機通過皮帶與輸出軸連接,所述電機軸端與小齒輪連接,所述小齒輪與緩沖齒輪嚙合,所述緩沖齒輪與飛輪連接,所述飛輪上安裝有扭矩調節器,所述飛輪安裝于輸出軸上,所述輸出軸末端與轉軸連接,所述輸出軸末端套有螺母套筒,所述飛輪外套有安全罩,所述緩沖齒輪與飛輪之間裝有緩沖彈簧和緩沖墊,所述飛輪兩側安裝有離心塊,所述離心塊上安裝有復位彈簧。
[0005]所述飛輪上部安裝有把手。
[0006]所述安全罩表面設有照明燈。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電機與飛輪之間設有緩沖齒輪、緩沖彈簧和緩沖墊,離心塊在飛輪的離心作用下移動與輸出軸恰合,輸出軸旋轉,輸出軸帶動螺母套筒對螺帽產生足夠的沖擊力開啟螺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09]其中:1、電機,2、飛輪,3、皮帶,4、輸出軸,5、小齒輪,6、緩沖齒輪,7、扭矩調節器,
8、轉軸,9、螺母套筒,10、安全罩,11、緩沖彈簧,12、緩沖墊,13、離心塊,14、復位彈簧,15、把手,16、照明燈。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1]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改進的電動扳手,包括電機I和飛輪2,電機I通過皮帶3與輸出軸4連接,電機I軸端與小齒輪5連接,小齒輪5與緩沖齒輪6嚙合,緩沖齒輪6與飛輪2連接,飛輪2上安裝有扭矩調節器7,飛輪2安裝于輸出軸4上,輸出軸4末端與轉軸8連接,轉軸8末端也可根據需要安裝不同尺寸的螺母套筒9,輸出軸4末端套有螺母套筒9,飛輪2外套有安全罩10,緩沖齒輪6與飛輪2之間裝有緩沖彈簧11和緩沖墊12,飛輪2兩側安裝有離心塊13,離心塊13上安裝有復位彈簧14,飛輪2上部安裝有把手15,安全罩10表面設有照明燈16,方便在陰暗的角落工作。
[0012]電機I與飛輪2之間設有緩沖齒輪6、緩沖彈簧11和緩沖墊12,離心塊13在飛輪2的離心作用下移動與輸出軸4恰合,輸出軸4旋轉,輸出軸4帶動螺母套筒9對螺帽產生足夠的沖擊力開啟螺帽。
【權利要求】
1.改進的電動扳手,包括電機和飛輪,所述電機通過皮帶與輸出軸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軸端與小齒輪連接,所述小齒輪與緩沖齒輪嚙合,所述緩沖齒輪與飛輪連接,所述飛輪上安裝有扭矩調節器,所述飛輪安裝于輸出軸上,所述輸出軸末端與轉軸連接,所述輸出軸末端套有螺母套筒,所述飛輪外套有安全罩,所述緩沖齒輪與飛輪之間裝有緩沖彈簧和緩沖墊,所述飛輪兩側安裝有離心塊,所述離心塊上安裝有復位彈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電動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飛輪上部安裝有把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電動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罩表面設有照明燈。
【文檔編號】B25B21/00GK103567939SQ201210272339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日
【發明者】吳中華 申請人:吳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