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補加可拆式樣板的設計方法

文檔序號:2384163閱讀:37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補加可拆式樣板的設計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補加可拆式樣板的設計方法,屬于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飛機上的一些零件外形較為復雜,零件上還有一定數量的孔,這些零件不便應用數控機床加工,而是按樣板進行傳統手工生產。對于一些較小零件和細長零件,在設計樣板時,為了保證樣板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以及有足夠的打標空間,需要在樣板上增加用于加強和打標記的額外部分,這部分即是樣板的“補加”部分。現有技術的樣板補加部分與工作部分為一體結構,當零件的外形發生更改時,也需要對樣板進行更改,對于一些無法更改的樣板,只能進行報廢并新制整塊樣板。并且在更改樣板時,由于只需要對樣板的工作部分進行更改,而樣板的補加部分無需更改,因此就造成了浪費樣板材料,更增加了額外加工工序,降低了樣板的加工效率,提高了樣板的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補加可拆式樣板的設計方法,用于節約樣板的制造材料,簡化樣板的更改工序。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補加可拆式樣板的設計方法,首先根據零件的外形尺寸選擇樣板制造材料的厚度,然后按零件的外形尺寸設計樣板的基板,再按基板設計可拆補力口,最后選擇連接 件將基板和可拆補加連接成為一個整體。上述的一種補加可拆式樣板的具體設計方法如下:
(O根據零件的最大長度L選擇基板和可拆補加的材料厚度δ,當零件長度L ≤ IOOOmm時,材料的厚度δ取1.2 1.5mm ;當零件長度1000mm < L ≤ 2000mm時,材料的厚度δ取1.5mnT2mm ;當零件長度L > 2000mm時,材料的厚度δ取2mnT3mm ;
(2)根據零件的外形設計基板的工作部分,然后按基板的工作部分設計耳片,即當基板的長度L1 ( 300mm時,耳片的寬度匕取15mnT20mm,耳片與工作部分端頭的距離匕取3mnT20mm,耳片上連接孔的數量取I個,孔中心距耳片長邊的距離Lc=Be / 2,孔中心距耳片寬邊的距離Lk= (L1JLe) / 2,孔徑D為Φ3.1mm ;當基板的長度300mm < L1 ≤ 500mm時,耳片的寬度Be取20mnT25mm,耳片與工作部分端頭的距離Le取10mnT20mm,耳片上連接孔的數量取3個,3個連接孔等距排列,孔中心距耳片長邊的距離Lc=Be / 2,兩側孔中心距耳片寬度的距離Lk取20mm 30mm,孔徑D為Φ 3.1mm ;當基板的長度500mm < L1 ^ 1000mm時,耳片的寬度Be取25mnT35mm,耳片與工作部分端頭的距離Le取10mnT20mm,耳片上連接孔的數量取5個,5個連接孔等距排列,孔中心距耳片長邊的距離Lc=Be / 2,兩側孔中心距耳片寬度的距離Lk取20mm 30mm,孔徑D為Φ 3.1mm ;當基板的長度1000mm < L1 ^ 1500mm時,耳片的寬度Be取35mnT45mm,耳片與工作部分端頭的距離Le取10mnT20mm,耳片上連接孔的數量取7個,7個連接孔等距排列,孔中心距耳片長邊的距離Lc=Be / 2,兩側孔中心距耳片寬度的距離Lk取20mm 30mm,孔徑D為Φ4.1mm ;當基板的長度1500mm < L1 ^ 2000mm時,耳片的寬度Be取45mnT55mm,耳片與工作部分端頭的距離Le取10mnT20mm,耳片上連接孔的數量取9個,9個連接孔等距排列,孔中心距耳片長邊的距離Lc=Be / 2,兩側孔中心距耳片寬度的距離Lk取20mnT30mm,孔徑D為Φ4.1mm ;當基板的長度L1 > 2000mm時,耳片的寬度Be取55mnT70mm,耳片與工作部分端頭的距離Le取10mnT20mm,耳片上連接孔的數量取11個,11個連接孔等距排列,孔中心距耳片長邊的距離Lc=Be / 2,兩側孔中心距耳片寬度的距離Lk 取 20mm 30mm,孔徑 D 為 Φ 5.1mm ;
(3)按基板的設計可拆補加,即可拆補加的長度L2=L1ILe,寬度B2=2Be,其上的連接孔與所配合的基板上的連接孔的數量與位置相互協調;
(4)按基板和可拆補加選擇連接件,連接件選用鉚釘,通過連接件將基板和可拆補加連接成為一個整體,當零件長度IOOOmm時,鉚釘的直徑選為Φ 3mm,長度選為8mm;當零件長度1000mm < L1 ( 2000mm時,鉚釘的直徑選為Φ4πιπι,長度選為IOmm ;當零件長度L1 >2000mm時,鉚釘的直徑選為Φ5πιπι,長度選為12mm。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技術方案采用基板和可拆補加組合的方式可使樣板的原材料節約30%,而且采用該設計方法不僅便于更改和維護,使維護成本降低50%,同時使樣板工作部分的結構變得簡單,方便了樣板的加工與制作;本發明提供的樣板設計方法適合于不同規格的零件,使用者可根據零件的外形尺寸進一步確定樣板的厚度、基板、可拆補加及連接件的各具體尺寸參數,采用本發明的設計方法能提高樣板強度和剛度20%以上。


圖1為一種較小零件的三維示意圖。圖2為圖1零件樣板基板的主視圖。圖3為圖1零件樣板可拆補加的主視圖。圖4為圖1零件樣板的裝配主視圖。圖5為圖1零件樣板的裝配側視圖。圖6為一種細長零件的三維示意圖。圖7為圖6零件樣板基板的主視圖。圖8為圖6零件樣板可拆補加的主視圖。圖9為圖6零件樣板的裝配主視圖。圖10為圖6零件樣板的裝配側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補加可拆式樣板的設計方法,首先根據零件的外形尺寸選擇樣板制造材料的厚度,然后按零件的外形尺寸設計樣板的基板1,再按基板I設計可拆補加2,最后選擇連接件3將基板I和可拆補加2連接成為一個整體。該補加可拆式樣板的具體設計方法如下:
(O根據零件的最大長度L選擇基板1、可拆補加2的材料厚度δ,根據零件的長度L=IOOmm,材料厚度δ取1.2mm ;
(2)根據零件的外形設計基板I的工作部分,然后按基板的I的工作部分設計耳片。按零件設計的基板I的長度L1=IOOmm,耳片的寬度取15mm,耳片與工作部分端頭的距離Le取10mm,耳片上連接孔的數量取I個,孔中心距耳邊長邊得距離L。= .5mm,孔中心距耳片寬邊的距離Lk=40mm,孔徑D為Φ 3.1mm ;
(3)按基板I設計可拆補加2,可拆補加2的長度L2=80mm,寬度B2=30mm,其上的連接孔與所配合的基板I上的連接孔的數量與位置相互協調;
(4)按基板I和可拆補加2選擇連接件3,連接件3選用鉚釘,根據零件長度L=100_時,鉚釘的直徑選為Φ 3mm,長度選為8mm。實施例2
如圖6至圖10所示,一種補加可拆式樣板的設計方法,首先根據零件的外形尺寸選擇樣板制造材料的厚度, 然后按零件的外形尺寸設計樣板的基板1,再按基板I設計可拆補加2,最后選擇連接件3將基板1和可拆補加2連接成為一個整體。該補加可拆式樣板的具體設計方法如下:
(O根據零件的最大長度L選擇基板1、可拆補加2的材料厚度δ,根據零件的長度L=1500mm,材料厚度δ取2mm ;
(2)根據零件的外形設計基板I的工作部分,然后按基板的I的工作部分設計耳片。按零件設計的基板I的長度L1=ISOOmm,耳片的寬度Be取40mm,耳片與工作部分端頭的距離Le取10mm,耳片上連接孔的數量取7個,7個連接孔等距排列,孔中心距耳邊長邊得距離Lc=20mm,孔中心距耳片寬邊的距離Lk=20mm,孔徑D為Φ4.1mm ;
(3)按基板I設計可拆補加2,可拆補加2的長度L2=1480mm,寬度B2=80mm,其上的連接孔與所配合的基板I上的連接孔的數量與位置相互協調;
(4)按基板I和可拆補加2選擇連接件3,連接件3選用鉚釘,根據零件長度L=1500mm時,鉚釘的直徑選為Φ 4mm,長度選為10mm。
權利要求
1.一種補加可拆式樣板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根據零件的外形尺寸選擇樣板制造材料的厚度,然后按零件的外形尺寸設計樣板的基板(I ),再按基板(I)設計可拆補加(2),最后選擇連接件(3)將基板(I)和可拆補加(2)連接成為一個整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補加可拆式樣板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設計方法如下: (1)、根據零件的最大長度L選擇基板(I)和可拆補加(2)的材料厚度δ,當零件長度L彡IOOOmm時,材料的厚度δ取1.2 1.5mm ;當零件長度1000mm < L彡2000mm時,材料的厚度δ取1.5mnT2mm ;當零件長度L > 2000mm時,材料的厚度δ取2mnT3mm ; (2)、根據零件的外形設計基板(I)的工作部分,然后按基板(I)的工作部分設計耳片,即當基板(I)的長度L1 ( 300mm時,耳片的寬度匕取15mnT20mm,耳片與工作部分端頭的距離1^取3臟 20111111,耳片上連接孔的數量取I個,孔中心距耳片長邊的距離Lc=Be / 2,孔中心距耳片寬邊的距離Lk= (L1JLe) / 2,孔徑D為Φ3.1mm ;當基板(I)的長度300mm< L1 < 500mm時,耳片的寬度1^取20mnT25mm,耳片與工作部分端頭的距離Le取10mnT20mm,耳片上連接孔的數量取3個,3個連接孔等距排列,孔中心距耳片長邊的距離Lc=Be / 2,兩側孔中心距耳片寬度的距離Lk取20mnT30mm,孔徑D為Φ3.1mm ;當基板(I)的長度500mm < L1 ^ 1000mm時,耳片的寬度Be取25mnT35mm,耳片與工作部分端頭的距離Le取10mnT20mm,耳片上連接孔的數量取5個,5個連接孔等距排列,孔中心距耳片長邊的距離Lc=Be / 2,兩側孔中心距耳片寬度的距離Lk取20mnT30mm,孔徑D為Φ3.1mm;當基板(I)的長度1000mm < L1 ^ 1500mm時,耳片的寬度Be取35mnT45mm,耳片與工作部分端頭的距離匕取10mnT20mm,耳片上連接孔的數量取7個,7個連接孔等距排列,孔中心距耳片長邊的距離Le=Be / 2,兩側孔中心距耳片寬度的距離Lk取20mnT30mm,孔徑D為Φ4.1mm;當基板(I)的長度1500mm < L1 ( 2000mm時,耳片的寬度Be取45mnT55mm,耳片與工作部分端頭的距離Le取10mnT20mm ,耳片上連接孔的數量取9個,9個連接孔等距排列,孔中心距耳片長邊的距離Lc=Be / 2,兩側孔中心距耳片寬度的距離Lk取20mnT30mm,孔徑D為Φ4.1mm;當基板(I)的長度L1 > 2000mm時,耳片的寬度Be取55mnT70mm,耳片與工作部分端頭的距離Le取10mnT20mm,耳片上連接孔的數量取11個,11個連接孔等距排列,孔中心距耳片長邊的距離Lc=Be / 2,兩側孔中心距耳片寬度的距離Lk取20mnT30mm,孔徑D為Φ5.1mm ; (3)、按基板的(I)設計可拆補加(2),即可拆補加(2)的長度L2=L1ILe,寬度B2=2Be,其上的連接孔與所配合的基板(I)上的連接孔的數量與位置相互協調; (4 )、按基板(I)和可拆補加(2 )選擇連接件(3 ),連接件(3 )選用鉚釘,通過連接件(3 )將基板(I)和可拆補加(2)連接成為一個整體,當零件長度L1 ( IOOOmm時,鉚釘的直徑選為Φ 3mm,長度選為8mm ;當零件長度1000mm < L1彡2000mm時,鉚釘的直徑選為Φ4πιπι,長度選為IOmm ;當零件長度L1 > 2000mm時,鉚釘的直徑選為Φ 5mm,長度選為12mm。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補加可拆式樣板的設計方法,首先根據零件的外形尺寸選擇樣板制造材料的厚度,然后按零件的外形尺寸設計樣板的基板,再按基板設計可拆補加,最后選擇連接件將基板和可拆補加連接成為一個整體。本技術方案采用基板和可拆補加組合的方式可使樣板的原材料節約30%,而且采用該設計方法不僅便于更改和維護,使維護成本降低50%,同時使樣板工作部分的結構變得簡單,方便了樣板的加工與制作;本發明提供的樣板設計方法適合于不同規格的零件,使用者可根據零件的外形尺寸進一步確定樣板的厚度、基板、可拆補加及連接件的各具體尺寸參數,采用本發明的設計方法能提高樣板強度和剛度20%以上。
文檔編號B25H7/00GK103203733SQ201310089400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0日
發明者張海歐 申請人: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