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工業ct中的載物夾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用于工業CT中的載物夾具,包括:第一夾頭、第二夾頭以及夾持臂。在第一夾頭的表面設有第一凹陷結構。第二夾頭活動設置于第一夾頭的上部,且設有能與第一凹陷結構對齊的第二凹陷結構。夾持臂穿過第二凹陷結構的中心并在端面形成夾持面。其中,在第一凹陷、第二凹陷以及夾持面之間圍成夾持區,夾持區的大小能隨夾持臂的活動而調整。由此,夾具可以夾持不同形狀和尺寸的檢測件,具有通用性。
【專利說明】
一種用于工業CT中的載物夾具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核成像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工業CT( industri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掃描中的載物夾具,以夾持金屬類檢測品。【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工業CT是指工業用計算機斷層成像技術的簡稱,它能在對檢測物體無損傷條件下,以二維斷層圖像或三維立體圖像的形式,清晰、準確、直觀地展示被檢測物體的內部結構、組成、材質及缺損狀況,被譽為當今最佳無損檢測和無損評估技術。工業CT技術涉及了核物理學、微電子學、光電子技術、儀器儀表、精密機械與控制、計算機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等多學科領域,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的高科技產品。
[0003]現有技術中,由于工業CT檢測件的外形復雜多樣,因此并不存在通用的夾具適用于所有檢測件。然而,如針對特殊形狀的檢測件進行專門的夾具開發則勢必會帶來較高的成本。目前常有兩種夾持方案:采用機械加工中使用的鑄鐵材質的三爪卡盤夾持檢測件;或使用泡沫等低密度材料采用墊、架的方式托靠檢測件。
[0004]然而,三爪卡盤由于采用高密度的鑄鐵等材質制成,會阻礙射線穿透,造成夾持部位檢測信息的損失,另外,松緊卡盤都非常耗費時間。對于泡沫方案,由于其需要根據不同的檢測件外形“手動”制作對應的泡沫塊,勢必會降低檢測效率,同時泡沫密度過低可能造成檢測過程中檢測件的震動,最終影響成像質量。
[0005]因此,需要一種具有較廣泛適用性、夾持部位檢測信息損失較少且高效的檢測件夾具。【實用新型內容】
[0006]為了解決上述部分或全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工業CT中的載物夾具,包括:第一夾頭、第二夾頭以及夾持臂。在第一夾頭的表面設有第一凹陷結構。第二夾頭活動設置于第一夾頭的上部,且設有能與第一凹陷結構對齊的第二凹陷結構。夾持臂穿過第二凹陷結構的中心并在端面形成夾持面。其中,在第一凹陷、第二凹陷以及夾持面之間圍成夾持區,夾持區的大小能隨夾持臂的活動而調整。由此,夾具可以夾持不同形狀和尺寸的檢測件,具有通用性。
[0007]優選地,第一凹陷結構與第二凹陷結構均構造成V形凹槽。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 第一凹陷結構與第二凹陷結構的形狀可以為任意形狀,只要兩者之間能夠形成一定的夾持區即可。
[0008]優選地,夾持臂穿過V形凹槽的中心,并能沿V形凹槽圍成的夾持區的中心區域移動。由此,夾持臂與兩個相互扣合的V形凹槽的移動均能調整夾持區的大小,進而可以夾持不同尺寸的檢測件。
[0009]優選地,夾持臂的夾持面的寬度等于或小于V形凹槽開口寬度的三分之一。由此, 當檢測件的尺寸特別小的時候,夾持臂可以伸入V形凹槽的開口內與V形凹槽的兩個側壁共同固定檢測件。具體地,夾持面為平面。
[0010]優選地,夾具還包括導向柱和推手。導向柱的一端與第二夾頭固定連接,另一端穿過第一夾頭并與推手連接。由此,在夾具工作時可以推動推手使第二夾頭遠離第一夾頭,便于放入檢測件。
[0011]優選地,在導向柱的周圍設有用于連接第一夾頭與第二夾頭的彈性橡膠。由此,在彈性橡膠的彈力作用下可以使第一夾頭與第二夾頭閉合。
[0012]優選地,在第一凹陷結構與第二凹陷結構的表面,以及夾持臂的夾持面上均貼合有彈性墊片。其中,設置在第一凹陷結構上的彈性墊片具有比設置在第二凹陷結構上的彈性墊片更大的尺寸。由此,彈性墊片不僅可以對檢測件起到緩沖保護作用,還可以增強夾持的穩定性。
[0013]優選地,第一夾頭、第二夾頭以及夾持臂由低密度非金屬材料塑料和橡膠制成。由此,可以避免夾具對射線吸收過多,影響夾持部分檢測件的圖像質量。
[0014]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1)具有較為廣泛的適用性,適用于各種不同尺寸、形狀的金屬材質的檢測件。(2)使用方便,可以對檢測件進行快速夾持,提高了檢測效率。(3)夾持部位的檢測信息損失少,保證了檢測效果。【附圖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 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夾具的使用狀態的示意圖;以及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夾具的另一使用狀態的示意圖。
[0019]在附圖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附圖并未按照實際的比例。【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1]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的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用于工業CT中的載物夾具100, 包括:第一夾頭4、第二夾頭1以及夾持臂2。在第一夾頭4的表面設有第一凹陷結構40。第二夾頭2活動設置于第一夾頭4的上部,且設有能與第一凹陷結構40對齊的第二凹陷結構10。 夾持臂2穿過第二凹陷結構10的中心并在端面形成夾持面。其中,在第一凹陷40、第二凹陷 10以及夾持面之間圍成夾持區D,夾持區D的大小能隨夾持臂2的活動而調整,如圖2和圖3所示。由此,夾具100可以夾持不同形狀和尺寸的檢測件,具有通用性。
[0023]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第一凹陷結構40與第二凹陷結構10均構造成V形凹槽。容易理解,第一凹陷結構40與第二凹陷結構10的形狀可以為任意形狀,只要兩者之間能夠形成一定的夾持區D即可。例如,凹陷結構的截面還可以為弧形或半圓形。進一步地,夾持臂2為桿狀,夾持面為平面且穿過第二凹陷結構10的中心,并能在夾持區D的中心位置區域移動。優選地,夾持臂2的夾持面的寬度等于或小于第一凹陷結構40的V 形凹槽開口寬度的三分之一。在這種情況下,當檢測件為較小尺寸的金屬件時,如圖2所示, 將檢測件放置V形凹槽內,夾持臂2伸長其夾持面頂到檢測件的表面,檢測件被三個點固定夾持于夾具1〇〇內。另外,當檢測件為較大尺寸的金屬件時,如圖3所示,將檢測件放置V形凹槽內,夾持臂2收縮其夾持面頂到檢測件的表面,檢測件被兩個V形凹槽的四個側壁以及夾持臂2五個點共同固定夾持于夾具100內。
[0024]為了實現夾具100的快速打開與閉合以及使用過程的方便性,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夾具1〇〇還包括導向柱5和推手6。導向柱5的一端與第二夾頭1固定連接,另一端穿過第一夾4頭并與推手6連接。由此,在夾具100工作時可以推動推手 6使第二夾頭1遠離第一夾頭4以便于放入檢測件。優選地,在導向柱5的周圍設有用于連接第一夾頭4與第二夾頭1的彈性橡膠3,進而在彈性橡膠3的彈力作用下可以使第一夾頭4與第二夾頭1閉合。[〇〇25]為了增強夾持的穩定性,在第一凹陷結構40與第二凹陷結構10的表面,以及夾持臂2的夾持面上均貼合有彈性墊片7。其中,設置在第一凹陷結構40上的彈性墊片7具有比設置在第二凹陷結構10上的彈性墊片7更大的尺寸。具體地,貼合至下方凹槽兩側壁上的彈性墊片7比貼合至上方凹槽兩側壁上的彈性墊片7更長。這是因為當檢測件較小時,只使用下部凹槽和夾持臂2進行夾緊,只有當檢測件的高度大于下部第一夾頭2的凹槽的深度時才會使用到上部的第二夾頭1。
[0026]另外,彈性墊片7還可以對檢測件起到緩沖保護作用。
[0027]進一步地,為了避免夾具100對射線吸收過多,影響夾持部分檢測件的圖像質量, 第一夾頭4、第二夾頭1以及夾持臂2由低密度非金屬材料,例如,塑料和橡膠制成。
[0028]為了便于理解,我們將第一夾頭4稱為靜夾頭,第二夾頭1稱為動夾頭。如圖1所示, 動夾頭1夾持面由V型凹槽面上貼合彈性墊片7組成,以增大夾持接觸面積,增強夾持穩定性。夾持臂2通過動夾頭1中心位置處的螺紋連接,并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實現其端部夾持面的移動和固定。兩根導向柱5—端通過螺紋連接緊固在動夾頭1的夾持端,另一端穿過靜夾頭4的光孔后緊固于推手6上。類似的,靜夾頭4的夾持面也由V型凹槽面貼合彈性墊片7組成。在動夾頭1和靜夾頭4之間,導向柱5鄰近圓周方向上均布著若干根長度合適的彈性橡膠,例如,可以為4根,起著閉合動、靜夾頭的作用。
[0029]下面我們對本實用新型的夾具100的使用過程進行簡單的說明。
[0030]夾具100工作時,首先推動推手6以抵抗彈性橡膠3的收縮力,展開夾持區D到足夠大的尺寸,放入檢測件。之后,松開推手6,在彈性橡膠3的收縮力的作用下,位于各夾持面之間檢測件,由于彈性墊片7的作用,能夠保證足夠的被夾持面積以確保夾持的穩定性和牢固性。當檢測件的尺寸較小時,如圖2所示,只需要沿著靜夾頭4的方向移動夾持臂2到合適位置,保證夾持臂2的夾持面與檢測件接觸、夾緊即可。而當零件較大時,如圖3所示,沿著靜夾頭4的反方向移動夾持臂2到合適的位置,主要保證動夾頭1夾持面與檢測件接觸和夾緊。
[0031]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夾具100通過設置動夾頭1、靜夾頭4的夾持面由V型槽貼合彈性墊片7組成,能提供足夠的接觸面積,進而保證夾持的穩定性。通過設置可移動的夾持臂2保證了可以適用于較為廣泛的不同尺寸的檢測件的夾持。另外,動夾頭1、靜夾頭4通過彈性橡膠3連接在一起,可以在保證其具有足夠的收縮閉合力的前提下實現快速裝夾。最后,夾具100主要采用低密度非金屬材質的塑料和橡膠制作而成,因而,對射線的損耗較少, 最終保證了不會過多地損失檢測信息。[〇〇32]雖然已經參考優選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對其進行各種改進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換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結構沖突,各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項技術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組合起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開的特定實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權利要求的范圍內的所有技術方案。
【主權項】
1.一種用于工業CT中的載物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夾頭,其表面設有第一凹陷結構;第二夾頭,活動設置于所述第一夾頭的上部,且設有能與所述第一凹陷結構對齊的第 二凹陷結構;以及夾持臂,穿過所述第二凹陷結構的中心,在其穿出部的端面形成夾持面;其中,在所述第一凹陷、第二凹陷以及夾持面之間圍成夾持區,所述夾持區的大小能隨 夾持臂的活動而調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結構與所述第二凹陷結構均 構造成V形凹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臂穿過所述V形凹槽的中心,并能 沿所述V形凹槽圍成的夾持區的中心區域移動。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臂的夾持面的寬度等于或小于所 述V形凹槽開口寬度的三分之一。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面為平面。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導向柱和推手;所述導向柱的一端 與所述第二夾頭固定連接,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一夾頭并與推手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夾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向柱的周圍設有用于連接所述第 一夾頭與第二夾頭的彈性橡膠。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凹陷結構與所述第二凹陷結構 的表面,以及所述夾持臂的夾持面上均貼合有彈性墊片。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夾具,其特征在于,設置在所述第一凹陷結構上的彈性墊片具 有比設置在第二凹陷結構上的彈性墊片更大的尺寸。
【文檔編號】B25B11/00GK205703861SQ201620491135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6日
【發明人】璧典寒, 趙亮
【申請人】如舜儀器設備(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