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組裝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機械手安全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應用在機械制造領域內的組裝設備,其機械手的驅動方式主要通過外部電力系統直接對其通電的方式,機械手的行走精度也無法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械手安全驅動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機械手安全驅動裝置,其包括設置在機械手上用于傳送待加工產品的圈狀的履帶,所述履帶的至少一端套裝有滾輪,與所述滾輪同軸連接的還有一個第一從動輪,所述第一從動輪可帶動所述滾輪同軸同向轉動,所述第一從動輪的外部罩設有一保護罩。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還包括一個設置在所述第一從動輪下方的第二從動輪,所述第一從動輪和第二從動輪的外部連接有一環狀的同步帶,所述第一從動輪和第二從動輪可在所述同步帶的帶動下同向轉動。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還包括一與所述第二從動輪同軸連接的步進伺服電機,所述步進伺服電機驅動所述第二從動輪沿其中心軸線轉動。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還包括一個呈倒L狀的支撐板,所述保護罩可分離固定在所述支撐板的橫向板上;所述支撐板的縱向板上形成有一定位孔,所述步進伺服電機的電機軸可穿過所述定位孔與所述第二從動輪相連。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還包括一用于連接所述支撐板和保護罩的連接板,所述連接板連接在所述支撐板的橫向板上表面和保護罩的底部。
本實用新型的機械手安全驅動裝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步進伺服電機結合同步帶的驅動方式,可使機械手上的履帶的傳送步驟更加均勻細致,并且在第二從動輪的外部設置有保護罩,可實現人工安全操作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機械手安全驅動裝置,結構簡單,安全高效,調節方便,能有效提高機械手的行走精度,滿足自動化的設計要求,并且操作更加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一實施例中機械手安全驅動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一實施例中機械手安全驅動裝置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見圖1和圖2,一種機械手安全驅動裝置,其包括設置在機械手上用于傳送待加工產品的圈狀的履帶70,履帶70的至少一端套裝有滾輪10,與滾輪10同軸連接的還有一個第一從動輪20,第一從動輪20可帶動滾輪10同軸同向轉動,第一從動輪20的外部罩設有一保護罩80。
還包括一個設置在第一從動輪20下方的第二從動輪30,第一從動輪20和第二從動輪30的外部套裝連接有一環狀的同步帶40,第一從動輪20和第二從動輪30可在同步帶40的帶動下同向同步轉動。
還包括一與第二從動輪30同軸連接的步進伺服電機50,步進伺服電機50驅動第二從動輪30沿其中心軸線逐步轉動。
還包括一個呈倒L狀的支撐板60,保護罩80可分離固定在支撐板60的橫向板上;支撐板60的縱向板上形成有一定位孔61,步進伺服電機50的電機軸可穿過定位孔61與第二從動輪30相連。
還包括一用于連接支撐板60和保護罩80的連接板81,連接板81連接在支撐板60的橫向板上表面和保護罩80的底部。
綜上,本實用新型的機械手安全驅動裝置,利用步進伺服電機結合同步帶的驅動方式,可使機械手上的履帶的傳送步驟更加均勻細致,并且在第二從動輪的外部設置有保護罩,可實現人工安全操作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機械手安全驅動裝置,結構簡單,安全高效,調節方便,能有效提高機械手的行走精度,滿足自動化的設計要求,并且操作更加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的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該技術方案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實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該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