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往復柱塞泵調節盤根松緊專用工具,尤其是涉及往復柱塞泵的日常維修專用工具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油田普遍采用往復柱塞泵來提高注水能力,由于其排量大、動力足、噪音小、泵效高、運行平穩得到大量推廣應用。現有往復柱塞泵一般為3個柱塞,柱塞的密封采用盤根或填料的密封方式,由調節壓帽來壓緊,在調節壓帽的前端面上均布有6個開口卡槽。在日常維護和檢修過程中需要經常調節盤根松緊,由于柱塞間隙小,且盤根壓帽直徑達153mm,不能使用管鉗調節盤根松緊。一般采用專利號為ZL200920110262.8公開的勾頭型板手或鋼桿,通過鋼桿或勾頭扳手逐一插入調節壓帽前端的開口卡槽,轉動調節壓帽,實現調節壓帽的松緊或拆卸。由于鋼桿或勾頭型板手極易從卡槽徑向跳出或順軸向滑脫而不能有效地調節盤根松緊,造成工作質量低,既費時、又費力且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使用管鉗調節往復柱塞泵盤根松緊易滑脫效果差,勞動強度大、且存在安全隱患的缺陷,提供一種往復柱塞泵調節盤根松緊專用工具。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由傳動機構、定位機構構成,定位機構為扇形棘輪結構,其外環上均布有矩形輪齒,扇面上設有與增注泵盤根壓帽上的開口槽相對應的鎖舌,扇面下部開有弧形滑動槽;傳動機構包括傳動桿和鎖塊,傳動桿為長方形板狀體,其下端通過銷釘安裝在扇形棘輪的弧形滑動槽上,傳動桿的桿體上開有安裝鎖塊的條狀滑動槽。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比較有如下優點:采取角度定位技術使工具不會徑向脫出;采取鉗式夾持技術則工具不會軸向脫出;采取同心設計及可調角度技術,可選擇最佳用力角度與站位,可往復拉動,可調角度大,安全可靠,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加力桿與鴨嘴手柄及鎖塊的裝配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扇形棘輪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2、3可知,本實用新型由傳動機構、定位機構構成,定位機構為扇形棘輪9結構,其外環上均布有矩形輪齒901,扇面上設有與增注泵盤根壓帽上的開口槽相對應的鎖舌10,扇面下部開有弧形滑動槽11;傳動機構包括傳動桿1和鎖塊8,傳動桿1為長方形板狀體,其下端通過銷釘102安裝在扇形棘輪9的弧形滑動槽11上,傳動桿1的桿體上開有安裝鎖塊8的條狀滑動槽12。
所述的鎖塊8為倒“T”形結構,上端通過第一銷釘801與拉桿3連接,拉桿3上端通過鴨嘴手柄2與傳動桿1上部銷軸101連接,在鴨嘴手柄2與加力桿1中部的銷釘103之間安裝有彈簧4,在彈簧4的彈力作用下,鴨嘴手柄2處于開口狀態,使拉桿3下端的鎖塊8卡裝在扇形棘輪9外環上的矩形輪齒901的齒槽內,將扇形棘輪9扇面上的鎖舌10卡裝在增注泵盤根壓帽上的開口槽內,拉動傳動桿1帶動扇形棘輪9轉動,即可調節盤根的松緊。
為防止扇形棘輪9軸向移動,在傳動桿1的桿體上的條狀滑動槽12上安裝有弧形卡箍7,弧形卡箍7上端為連接耳環6,連接耳環6和檔板5分別置于傳動桿1的兩側,由第二銷釘802、第三銷釘803固定,使用時,弧形卡箍7罩在盤根壓帽上,即可防止扇形棘輪9的鎖舌10軸向移動。
所述的定位機構的扇形棘輪9上設置的弧形滑動槽11和安裝在傳動桿1的桿體上的弧形卡箍7與往復柱塞泵柱塞為同心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