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升降雙導向液壓傳動機械手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自動升降雙導向液壓傳動機械手。
背景技術:
在現代工業中,生產過程的機械化、自動化已成為突出的主題。化工等連續性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已基本得到解決。但在機械工業中,加工、裝配等生產是不連續的。大量的裝卸、搬運、裝配等作業,有待于進一步實現機械化。工業機器人主要用于裝卸、搬運、焊接、鑄鍛和熱處理等方面,無論數量、品種和性能方面還不能滿足工業生產發展的需要。使用工業機器人代替人工操作的,主要是在危險作業(廣義的)、多粉塵、高溫、噪聲、工作空間狹小等不適于人工作業的環境。簡而言之,機器人就是用機器代替人手,把工件由某個地方移向指定的工作位置,或按照工作要求以操縱工件進行加工。
機器人機械手目前主要存在幾點問題:1、功能較少、適用性較差;2、成本高且運動精度低;3、重量大、占用空間;4、傳動效率低浪費能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自動升降雙導向液壓傳動機械手可自動升降,方便使用,隨時檢測伸出位置,安全實用,零件便于更換,減少生產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升降雙導向液壓傳動機械手領域,更具體地說是自動升降雙導向液壓傳動機械手,包括滑座、滑臺、連接板、立柱固定板、配油軸、液壓桿、齒條缸、齒條活塞桿、活塞、活塞桿Ⅰ、活塞缸Ⅰ、導向套Ⅰ、升降臺、支撐架、支撐板、位置檢測器、手腕、雙作用油缸、活塞桿Ⅱ、導向桿、導向套Ⅱ、手指、夾持裝置,可自動升降,方便使用,隨時檢測伸出位置,安全實用,零件便于更換,減少生產成本。
滑臺通過連接板與滑座固定連接,液壓桿與滑臺固定連接,齒條缸與液壓桿活動連接,齒條缸內側安裝齒條活塞桿,齒條活塞桿與配油軸活動連接,配油軸末端與活塞固定連接,活塞與活塞桿Ⅰ固定連接,活塞桿Ⅰ外側設置活塞缸Ⅰ,活塞缸Ⅰ外側安裝導向套Ⅰ,活塞桿Ⅰ末端與升降臺固定連接,支撐板與升降臺固定連接,支撐架與支撐板固定連接,雙作用油缸與支撐架固定連接,雙作用油缸內側安裝活塞桿Ⅱ,導向套前Ⅱ前端設置位置檢測器,導向套Ⅱ末端與手腕手指、夾持裝置活動連接。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自動升降雙導向液壓傳動機械手所述的位置檢測器位于雙作用油缸的末端。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自動升降雙導向液壓傳動機械手所述的連接板位于滑座和滑臺之間。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自動升降雙導向液壓傳動機械手所述的手指前端與活塞桿Ⅱ連接。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自動升降雙導向液壓傳動機械手所述的活塞位于配油軸和活塞桿Ⅰ中間。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自動升降雙導向液壓傳動機械手所述的齒條缸位于配油軸底端。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自動升降雙導向液壓傳動機械手所述的立柱固定板與滑臺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自動升降雙導向液壓傳動機械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自動升降雙導向液壓傳動機械手,可自動升降,方便使用,隨時檢測伸出位置,安全實用,零件便于更換,減少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法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自動升降雙導向液壓傳動機械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自動升降雙導向液壓傳動機械手的升降回轉機構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自動升降雙導向液壓傳動機械手的雙導向桿手臂的主視圖。
圖中:滑座1、滑臺2、連接板3、立柱固定板4、配油軸5、液壓桿6、齒條缸7、齒條活塞桿8、活塞9、活塞桿Ⅰ10、活塞缸Ⅰ11、導向套Ⅰ12、升降臺13、支撐架14、支撐板15、位置檢測器16、手腕17、雙作用油缸18、活塞桿Ⅱ19、導向桿20、導向套Ⅱ21、手指 22、夾持裝置23。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
下面結合圖1、2、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升降雙導向液壓傳動機械手領域,更具體地說是自動升降雙導向液壓傳動機械手,包括:滑座1、滑臺2、連接板3、立柱固定板4、配油軸5、液壓桿6、齒條缸7、齒條活塞桿8、活塞9、活塞桿Ⅰ10、活塞缸Ⅰ11、導向套Ⅰ12、升降臺13、支撐架14、支撐板15、位置檢測器16、手腕17、雙作用油缸18、活塞桿Ⅱ19、導向桿20、導向套Ⅱ21、手指22、夾持裝置23,可自動升降,方便使用,隨時檢測伸出位置,安全實用,零件便于更換,減少生產成本。
滑臺2通過連接板3與滑座1固定連接,液壓桿6與滑臺2固定連接,齒條缸7與液壓桿6活動連接,齒條缸7內側安裝齒條活塞桿 8,齒條活塞桿8與配油軸5活動連接,立柱固定板4固定安裝在配油軸5外側,配油軸5末端與活塞9固定連接,活塞9與活塞桿Ⅰ10 固定連接,活塞桿Ⅰ10外側設置活塞缸Ⅰ11,活塞缸Ⅰ11外側安裝導向套Ⅰ12,活塞桿Ⅰ10末端與升降臺13固定連接,支撐板15與升降臺13固定連接,支撐架14與支撐板15固定連接,雙作用油缸 18與支撐架14固定連接,雙作用油缸18內側安裝活塞桿Ⅱ19,雙作用油缸18外側安裝導向桿20,導向桿20外側安裝導向套Ⅱ21,導向套前Ⅱ21前端設置位置檢測器16,導向套Ⅱ21末端與手腕17 活動連接,手腕17與手指22連接,手指22上與夾持裝置23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自動升降雙導向液壓傳動機械手的工作原理:通過控制液壓桿6來使齒條活塞桿8轉動,齒條活塞桿8轉動帶動配油軸5 上升,配油軸5上升帶動活塞桿Ⅰ10上升,活塞桿Ⅰ10上升帶動升降臺13上升,完成升降動作,雙作用油缸18控制導向桿20伸縮,位置檢測器16控制導向桿20伸縮位置,導向桿20伸縮控制手指22 夾合,完成加持動作。方便使用,隨時檢測伸出位置,安全實用,零件便于更換,減少生產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二:
下面結合圖1、2、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位置檢測器16位于雙作用油缸18的末端。
具體實施方式三:
下面結合圖1、2、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連接板3位于滑座1和滑臺2之間。
具體實施方式四:
下面結合圖1、2、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手指22前端與活塞桿Ⅱ19連接。
具體實施方式五:
下面結合圖1、2、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活塞9位于配油軸5和活塞桿Ⅰ10中間。
具體實施方式六:
下面結合圖1、2、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齒條缸7位于配油軸5底端。
具體實施方式七:
下面結合圖1、2、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立柱固定板4與滑臺2固定連接。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