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鉸鏈開閉力度調節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鉸鏈開閉力度調節機構,包括連接臂、鉸杯座、傳動臂組件、阻尼器以及彈性裝置,傳動臂組件兩端分別與連接臂和鉸杯座轉動連接,連接臂通過傳動臂組件和彈性裝置的配合與鉸杯座相互鉸接,以實現鉸鏈的鉸接開閉,傳動臂組件至少包括第一、第二傳動臂,彈性裝置設在第二傳動臂上、且包括彈性元件和致動元件,第二傳動臂上定位轉動有調節件,調節件上設有調節作用部,彈性元件一端作用在致動元件一端,彈性元件另一端作用在調節件上,致動元件另一端在鉸鏈開閉時與第一傳動臂相互彈性作用;通過工具或手動作用調節作用部,調節件定位轉動、且壓縮或釋放彈性元件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上的彈力,以實現鉸鏈的開閉力度可調,實用性強。
【專利說明】
一種鉸鏈開閉力度調節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鉸鏈開閉力度調節機構。
【背景技術】
[0002]中國專利文獻號為CN201695827U于2011年I月5日公開一種家具鉸鏈,它包括通過擺臂組件連接的固定臂和活動杯座,鉸鏈中設置有至少對活動杯座產生關閉作用力的彈簧,其特征是彈簧至少由主彈簧和副彈簧兩級構成。據稱,該發明通過在鉸鏈中設置兩級以上的彈簧,使鉸鏈在打開或關閉至一定角度時,通過各級彈簧的作用力的合力來使鉸鏈自動實現完全打開或關閉,由于此過程中,鉸鏈動作的作用力分別由各級的彈簧承擔,從而大大提高每一級彈簧的使用壽命,尤其在連續不斷對鉸鏈進行開合的連續工作壽命測試過程,更能體現此中具有兩級彈簧以上的鉸鏈的壽命優越性(連續開合工作壽命測試可超5萬次),同時,彈簧的直徑還可以適當減少;但是,這種鉸鏈由于緩沖器一直通過轉向元件與緩沖器的拉桿固定相接,故關門和開門時,門體都會受到緩沖器的作用,如果緩沖器在門體開啟時出現偏移,就會影響開門或關門的實際效果;并且鉸鏈中的各個部件都通過軸承點對點的鉸接,隨著鉸鏈的開閉其受力全部作用于緩沖器上,時間一長影響緩沖器壽命,并且這種連接方式沒有起到良好的緩沖效果,會造成家具之間的碰撞力大,家具容易損壞,并且碰撞時會出現噪音大的問題,同時該鉸鏈鉸接開閉時力度無法調節,不能滿足用戶日常的使用需求。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改進。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性能優異、裝配快捷、調節方便、使用壽命長、制造成本低、易生產、易實現且安全可靠的鉸鏈開閉力度調節機構,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0004]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鉸鏈開閉力度調節機構,包括連接臂、鉸杯座、傳動臂組件、阻尼器以及彈性裝置,傳動臂組件兩端分別與連接臂和鉸杯座轉動連接,連接臂通過傳動臂組件和彈性裝置的配合與鉸杯座相互鉸接,以實現鉸鏈的鉸接開閉,其中鉸鏈至少在關閉時通過阻尼器的作用實現阻尼緩沖關閉,其特征在于:傳動臂組件至少包括第一傳動臂和第二傳動臂,彈性裝置設置在第一傳動臂或第二傳動臂上、且包括彈性元件和致動元件,第一傳動臂或第二傳動臂上定位轉動有調節件,調節件上設置有調節作用部,彈性元件一端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一端,彈性元件另一端彈性作用在調節件上,致動元件另一端在鉸鏈開閉時通過彈性元件與第一傳動臂或第二傳動臂相互彈性作用;通過工具或手動作用調節作用部,調節件定位轉動、且壓縮或釋放彈性元件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上的彈力,以實現鉸鏈的開閉力度可調。
[0005]所述調節件定位轉動在第二傳動臂上,彈性元件設置在第二傳動臂上、且其一端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一端,彈性元件另一端彈性作用在調節件上,致動元件滑動設置在第二傳動臂上、且其另一端在鉸鏈開閉時通過彈性元件與第一傳動臂相互彈性作用。
[0006]所述調節件為調節螺桿或調節轉盤,調節螺桿或調節轉盤定位轉動在第二傳動臂上、且其一端設置有調節作用部,另一端設置有推移部;通過工具或手動作用調節作用部,調節螺桿或調節轉盤在第二傳動臂上定位轉動、且通過推移部壓縮或釋放彈性元件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上的彈力,以實現鉸鏈的開閉力度可調。
[0007]所述調節件為調節螺桿,其一端設置有調節作用部,中部設置有螺紋部,另一端設置有帶一定傾斜角度的推移部;通過工具或手動作用調節作用部,調節螺桿通過螺紋部在第二傳動臂上定位轉動、且通過帶一定傾斜角度的推移部壓縮或釋放彈性元件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上的彈力,以實現鉸鏈的開閉力度可調。
[0008]所述致動元件上設置有打開致動部和關閉致動部,打開致動部和關閉致動部為相互獨立式間隔配合,第一傳動臂上設置有第一傳動部和第二傳動部,第一傳動部和第二傳動部為相互獨立式間隔配合;所述的致動元件滑動設置在第二傳動臂上、且在鉸鏈打開時通過打開致動部和彈性元件的配合與第一傳動臂的第一傳動部相互彈性作用,其中關閉致動部與第二傳動部相互脫離;所述的致動元件滑動設置在第二傳動臂上、且在鉸鏈關閉時通過關閉致動部和彈性元件的配合與第一傳動臂的第二傳動部相互彈性作用,其中打開致動部與第一傳動部相互脫離。
[0009]所述打開致動部與第一傳動部之間設置有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二者在鉸鏈打開時通過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相互彈性作用;和/或,關閉致動部與第二傳動部之間設置有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二者在鉸鏈關閉時通過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相互彈性作用。
[0010]所述第一傳動部和第二傳動部上分別設置有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二者的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弧度不相同;所述的第一傳動部在鉸鏈打開時通過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與打開致動部點接觸式或線接觸式或面接觸式相互彈性作用;所述的第二傳動部在鉸鏈關閉時通過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與關閉致動部點接觸式或線接觸式或面接觸式相互彈性作用。
[0011]所述傳動臂組件包括第一傳動臂、第二傳動臂、第三傳動臂和第四傳動臂,第一傳動臂一端與連接臂中部轉動連接,第一傳動臂另一端與第二傳動臂一端轉動連接,第二傳動臂中部與第三傳動臂中部轉動連接,第二傳動臂另一端與鉸杯座一端轉動連接,第三傳動臂一端與連接臂一端轉動連接,第三傳動臂另一端與第四傳動臂一端轉動連接,第四傳動臂另一端與鉸杯座另一端轉動連接。
[0012]所述第二傳動臂上還設置有滑動部和滑動作用件,滑動作用件線性滑動在滑動部上;彈性元件設置在第二傳動臂上、且其一端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一端,彈性元件另一端彈性作用在滑動作用件一側,滑動作用件另一側與調節螺桿的推移部相互作用,致動元件滑動設置在第二傳動臂上、且其另一端在鉸鏈開閉時通過彈性元件與第一傳動臂相互彈性作用;通過工具或手動作用調節作用部,調節螺桿通過螺紋部在第二傳動臂上定位轉動、且通過帶一定傾斜角度的推移部驅動滑動作用件在滑動部上作線性滑動,滑動作用件在滑動過程中壓縮或釋放彈性元件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上的彈力,以實現鉸鏈的開閉力度可調。
[0013]所述連接臂上設置有中間臂,阻尼器設置在中間臂上,傳動臂組件上設置有阻尼作用件,阻尼作用件至少在鉸鏈關閉時作用在阻尼器上,阻尼器壓縮并產生阻尼緩沖力,以實現鉸鏈的阻尼緩沖關閉;連接臂與中間臂之間設置有用于調節二者上下和/或左右位置的上下調節裝置和/或左右調節裝置;所述的中間臂上還設置有固定底座,中間臂與固定底座之間設置有彈性扣合組件,二者通過彈性扣合組件可拆裝配合連接。
[0014]本發明通過上述結構的改良,在第二傳動臂上設置彈性元件、致動元件和調節件,通過工具或手動作用調節件的調節作用部,調節件定位轉動、且壓縮或釋放彈性元件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上的彈力,以實現鉸鏈的開閉力度可調,使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調節鉸鏈的開閉力度大小,以達到控制家具開閉速度及力度的效果,使家具之間的碰撞更小、噪音更低,在連接臂上設置有阻尼器,鉸鏈至少在關閉時通過阻尼器的作用實現阻尼緩沖關閉,極大地滿足了用戶的日常的使用需求;并且在致動元件和第一傳動臂之間設置有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通過對二者相互作用位置的曲率設計,使二者鉸接時為點接觸式或線接觸式或面接觸式相互作用,進一步控制鉸鏈的關閉速度、力度,大大地降低二者接觸處的壓強,減少磨損,從而提高產品的使用壽命,也達到鉸鏈開閉順暢可靠的目的,真正實現鉸接的無噪音勻速關閉;同時,致動元件和第一傳動臂之間通過不同位置的相互作用實現鉸鏈打開和關閉,這些不同的作用位置在鉸鏈打開和關閉相互切換、且互不干擾,有效地避免了現有技術只通過單一位置實現鉸鏈打開和關閉,從而影響鉸鏈使用壽命的弊端,使鉸鏈的使用壽命更長,而且多個位置的不同切換,使鉸鏈各構件間的受力更均勻,結構更合理,強度更高,更進一步地達到開閉過程平滑、順暢、無噪音的效果。其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性能優異、裝配快捷、調節方便、使用壽命長、制造成本低、易生產、易實現且安全可靠等特點,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0017]圖3-圖5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鉸接開閉變化過程結構示意圖(剖視)。
[0018]圖6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調節螺桿結構示意圖。
[0019]圖7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致動元件結構示意圖。
[0020]圖8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第一傳動臂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0022]參見圖1-圖8,本鉸鏈開閉力度調節機構,包括連接臂1、鉸杯座3、傳動臂組件、阻尼器8以及彈性裝置,傳動臂組件兩端分別與連接臂I和鉸杯座3轉動連接,連接臂I通過傳動臂組件和彈性裝置的配合與鉸杯座3相互鉸接,以實現鉸鏈的鉸接開閉,其中鉸鏈至少在關閉時通過阻尼器8的作用實現阻尼緩沖關閉,傳動臂組件至少包括第一傳動臂11和第二傳動臂12,彈性裝置設置在第一傳動臂11或第二傳動臂12上、且包括彈性元件2和致動元件7,第一傳動臂11或第二傳動臂12上定位轉動有調節件,調節件上設置有調節作用部4.1,彈性元件2—端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7—端,彈性元件2另一端彈性作用在調節件上,致動元件7另一端在鉸鏈開閉時通過彈性元件2與第一傳動臂11或第二傳動臂12相互彈性作用;通過工具或手動作用調節作用部4.1,調節件定位轉動、且壓縮或釋放彈性元件2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7上的彈力,以實現鉸鏈的開閉力度可調。
[0023]具體地講,調節件定位轉動在第二傳動臂12上,彈性元件2設置在第二傳動臂12上、且其一端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7—端,彈性元件2另一端彈性作用在調節件上,致動元件7滑動設置在第二傳動臂12上、且其另一端在鉸鏈開閉時通過彈性元件2與第一傳動臂11相互彈性作用。
[0024]進一步地講,調節件為調節螺桿4或調節轉盤,調節螺桿4或調節轉盤定位轉動在第二傳動臂12上、且其一端設置有調節作用部4.1,另一端設置有推移部4.2;通過工具或手動作用調節作用部4.1,調節螺桿4或調節轉盤在第二傳動臂12上定位轉動、且通過推移部4.2壓縮或釋放彈性元件2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7上的彈力,以實現鉸鏈的開閉力度可調。
[0025]進一步地講,調節件為調節螺桿4,其一端設置有調節作用部4.1,中部設置有螺紋部4.3,另一端設置有帶一定傾斜角度的推移部4.2;通過工具或手動作用調節作用部4.1,調節螺桿4通過螺紋部4.3在第二傳動臂12上定位轉動、且通過帶一定傾斜角度的推移部4.2壓縮或釋放彈性元件2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7上的彈力,以實現鉸鏈的開閉力度可調。
[0026]進一步地講,致動元件7上設置有打開致動部7.1和關閉致動部7.2,打開致動部7.1和關閉致動部7.2為相互獨立式間隔配合,第一傳動臂11上設置有第一傳動部11.1和第二傳動部11.2,第一傳動部11.1和第二傳動部11.2為相互獨立式間隔配合;所述的致動元件7滑動設置在第二傳動臂12上、且在鉸鏈打開時通過打開致動部7.1和彈性元件2的配合與第一傳動臂11的第一傳動部11.1相互彈性作用,其中關閉致動部7.2與第二傳動部11.2相互脫離;所述的致動元件7滑動設置在第二傳動臂12上、且在鉸鏈關閉時通過關閉致動部
7.2和彈性元件2的配合與第一傳動臂11的第二傳動部11.2相互彈性作用,其中打開致動部7.1與第一傳動部11.1相互脫離。
[0027]進一步地講,打開致動部7.1與第一傳動部11.1之間設置有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二者在鉸鏈打開時通過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相互彈性作用;和/或,關閉致動部
7.2與第二傳動部11.2之間設置有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二者在鉸鏈關閉時通過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相互彈性作用。
[0028]進一步地講,第一傳動部11.1和第二傳動部11.2上分別設置有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二者的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弧度不相同;所述的第一傳動部11.1在鉸鏈打開時通過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與打開致動部7.1點接觸式或線接觸式或面接觸式相互彈性作用;所述的第二傳動部11.2在鉸鏈關閉時通過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與關閉致動部7.2點接觸式或線接觸式或面接觸式相互彈性作用。
[0029]進一步地講,傳動臂組件包括第一傳動臂11、第二傳動臂12、第三傳動臂13和第四傳動臂14,第一傳動臂11 一端與連接臂I中部轉動連接,第一傳動臂11另一端與第二傳動臂12—端轉動連接,第二傳動臂12中部與第三傳動臂13中部轉動連接,第二傳動臂12另一端與鉸杯座3—端轉動連接,第三傳動臂13—端與連接臂I 一端轉動連接,第三傳動臂13另一端與第四傳動臂14 一端轉動連接,第四傳動臂14另一端與鉸杯座3另一端轉動連接。
[0030]進一步地講,第二傳動臂12上還設置有滑動部12.1和滑動作用件10,滑動作用件10線性滑動在滑動部12.1上;彈性元件2設置在第二傳動臂12上、且其一端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7—端,彈性元件2另一端彈性作用在滑動作用件10—側,滑動作用件10另一側與調節螺桿4的推移部4.2相互作用,致動元件7滑動設置在第二傳動臂12上、且其另一端在鉸鏈開閉時通過彈性元件2與第一傳動臂11相互彈性作用;通過工具或手動作用調節作用部4.1,調節螺桿4通過螺紋部4.3在第二傳動臂12上定位轉動、且通過帶一定傾斜角度的推移部
4.2驅動滑動作用件10在滑動部12.1上作線性滑動,滑動作用件10在滑動過程中壓縮或釋放彈性元件2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7上的彈力,以實現鉸鏈的開閉力度可調。
[0031]上述結構中,連接臂I上設置有中間臂15,阻尼器8設置在中間臂15上,傳動臂組件上設置有阻尼作用件9,阻尼作用件9至少在鉸鏈關閉時作用在阻尼器8上,阻尼器8壓縮并產生阻尼緩沖力,以實現鉸鏈的阻尼緩沖關閉;連接臂I與中間臂15之間設置有用于調節二者上下和/或左右位置的上下調節裝置和/或左右調節裝置;所述的中間臂15上還設置有固定底座16,中間臂15與固定底座16之間設置有彈性扣合組件,二者通過彈性扣合組件可拆裝配合連接。
[0032]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主權項】
1.一種鉸鏈開閉力度調節機構,包括連接臂(I)、鉸杯座(3)、傳動臂組件、阻尼器(8)以及彈性裝置,傳動臂組件兩端分別與連接臂(I)和鉸杯座(3)轉動連接,連接臂(I)通過傳動臂組件和彈性裝置的配合與鉸杯座(3)相互鉸接,以實現鉸鏈的鉸接開閉,其中鉸鏈至少在關閉時通過阻尼器(8)的作用實現阻尼緩沖關閉,其特征在于:傳動臂組件至少包括第一傳動臂(11)和第二傳動臂(12),彈性裝置設置在第一傳動臂(11)或第二傳動臂(12)上、且包括彈性元件(2)和致動元件(7),第一傳動臂(I I)或第二傳動臂(12)上定位轉動有調節件,調節件上設置有調節作用部(4.1),彈性元件(2)—端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7)—端,彈性元件(2)另一端彈性作用在調節件上,致動元件(7)另一端在鉸鏈開閉時通過彈性元件(2)與第一傳動臂(11)或第二傳動臂(12)相互彈性作用;通過工具或手動作用調節作用部(4.1),調節件定位轉動、且壓縮或釋放彈性元件(2)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7)上的彈力,以實現鉸鏈的開閉力度可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鉸鏈開閉力度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件定位轉動在第二傳動臂(12)上,彈性元件(2)設置在第二傳動臂(12)上、且其一端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7)—端,彈性元件(2)另一端彈性作用在調節件上,致動元件(7)滑動設置在第二傳動臂(12)上、且其另一端在鉸鏈開閉時通過彈性元件(2)與第一傳動臂(11)相互彈性作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鉸鏈開閉力度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件為調節螺桿(4)或調節轉盤,調節螺桿(4)或調節轉盤定位轉動在第二傳動臂(12)上、且其一端設置有調節作用部(4.1),另一端設置有推移部(4.2);通過工具或手動作用調節作用部(4.1),調節螺桿(4)或調節轉盤在第二傳動臂(12)上定位轉動、且通過推移部(4.2)壓縮或釋放彈性元件(2)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7)上的彈力,以實現鉸鏈的開閉力度可調。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鉸鏈開閉力度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件為調節螺桿(4),其一端設置有調節作用部(4.1),中部設置有螺紋部(4.3),另一端設置有帶一定傾斜角度的推移部(4.2);通過工具或手動作用調節作用部(4.1),調節螺桿(4)通過螺紋部(4.3)在第二傳動臂(12)上定位轉動、且通過帶一定傾斜角度的推移部(4.2)壓縮或釋放彈性元件(2)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7)上的彈力,以實現鉸鏈的開閉力度可調。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鉸鏈開閉力度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動元件(7)上設置有打開致動部(7.1)和關閉致動部(7.2),打開致動部(7.1)和關閉致動部(7.2)為相互獨立式間隔配合,第一傳動臂(II)上設置有第一傳動部(II.I)和第二傳動部(11.2),第一傳動部(11.1)和第二傳動部(11.2)為相互獨立式間隔配合;所述的致動元件(7)滑動設置在第二傳動臂(12)上、且在鉸鏈打開時通過打開致動部(7.1)和彈性元件(2)的配合與第一傳動臂(I I)的第一傳動部(11.1)相互彈性作用,其中關閉致動部(7.2)與第二傳動部(I 1.2)相互脫離;所述的致動元件(7)滑動設置在第二傳動臂(12)上、且在鉸鏈關閉時通過關閉致動部(7.2)和彈性元件(2)的配合與第一傳動臂(11)的第二傳動部(11.2)相互彈性作用,其中打開致動部(7.1)與第一傳動部(11.1)相互脫離。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鉸鏈開閉力度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打開致動部(7.1)與第一傳動部(11.1)之間設置有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二者在鉸鏈打開時通過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相互彈性作用;和/或,關閉致動部(7.2)與第二傳動部(11.2)之間設置有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二者在鉸鏈關閉時通過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相互彈性作用。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鉸鏈開閉力度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動部(11.1)和第二傳動部(11.2)上分別設置有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二者的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弧度不相同;所述的第一傳動部(11.1)在鉸鏈打開時通過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與打開致動部(7.1)點接觸式或線接觸式或面接觸式相互彈性作用;所述的第二傳動部(11.2)在鉸鏈關閉時通過至少兩段不同圓心的弧面與關閉致動部(7.2)點接觸式或線接觸式或面接觸式相互彈性作用。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鉸鏈開閉力度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臂組件包括第一傳動臂(11)、第二傳動臂(12)、第三傳動臂(13)和第四傳動臂(14),第一傳動臂(11)一端與連接臂(I)中部轉動連接,第一傳動臂(11)另一端與第二傳動臂(12)—端轉動連接,第二傳動臂(I2)中部與第三傳動臂(I3)中部轉動連接,第二傳動臂(I2)另一端與鉸杯座(3) —端轉動連接,第三傳動臂(13)—端與連接臂(I) 一端轉動連接,第三傳動臂(13)另一端與第四傳動臂(14) 一端轉動連接,第四傳動臂(14)另一端與鉸杯座(3)另一端轉動連接。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鉸鏈開閉力度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傳動臂(12)上還設置有滑動部(12.1)和滑動作用件(10),滑動作用件(10)線性滑動在滑動部(12.1)上;彈性元件(2)設置在第二傳動臂(12)上、且其一端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7)—端,彈性元件(2)另一端彈性作用在滑動作用件(10)—側,滑動作用件(10)另一側與調節螺桿(4)的推移部(4.2)相互作用,致動元件(7)滑動設置在第二傳動臂(12)上、且其另一端在鉸鏈開閉時通過彈性元件(2)與第一傳動臂(11)相互彈性作用;通過工具或手動作用調節作用部(4.1),調節螺桿(4)通過螺紋部(4.3)在第二傳動臂(12)上定位轉動、且通過帶一定傾斜角度的推移部(4.2)驅動滑動作用件(10)在滑動部(12.1)上作線性滑動,滑動作用件(10)在滑動過程中壓縮或釋放彈性元件(2)彈性作用在致動元件(7)上的彈力,以實現鉸鏈的開閉力度可調。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鉸鏈開閉力度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臂(I)上設置有中間臂(15),阻尼器(8)設置在中間臂(15)上,傳動臂組件上設置有阻尼作用件(9),阻尼作用件(9)至少在鉸鏈關閉時作用在阻尼器(8)上,阻尼器(8)壓縮并產生阻尼緩沖力,以實現鉸鏈的阻尼緩沖關閉;連接臂(I)與中間臂(15)之間設置有用于調節二者上下和/或左右位置的上下調節裝置和/或左右調節裝置;所述的中間臂(15)上還設置有固定底座(16),中間臂(15)與固定底座(16)之間設置有彈性扣合組件,二者通過彈性扣合組件可拆裝配合連接。
【文檔編號】E05D7/00GK105840022SQ201610331107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8日
【發明人】伍志勇
【申請人】伍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