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蓋鉸鏈z向調節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發動機蓋鉸鏈Z向調節結構,包括左沖壓件和右沖壓件,所述左沖壓件與右沖壓件之間設置有重合部,所述重合部上設置有螺絲和螺母,通過螺絲和螺母對重合部進行固定,進而對左沖壓件和右沖壓件進行連接,所述螺絲的安裝孔孔徑為左沖壓件的孔徑比右沖壓件的孔徑大2~5mm。通過螺絲和螺母的配合對左沖壓件和右沖壓件進行連接,并且由于安裝孔的孔徑不同,在Z向有一定的活動空間,防止發動機蓋鉸鏈收到Z向力時容易斷裂的問題,延長發動機蓋鉸鏈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
發動機蓋鉸鏈Z向調節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汽車發動機蓋鉸鏈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發動機蓋鉸鏈Z向調節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制造發動機蓋的鉸鏈時,需要對鉸鏈的沖壓件之間進行連接,而目前對于鉸鏈的沖壓件進行連接,通常是使用鉚釘進行鉚接,雖然使用鉚釘進行鉚接,連接牢固,但是沖壓件在Z向方向不能左右移動,在工作時收到的Z向力無法卸力,容易造成鉚釘斷裂,進而影響鉸鏈的壽命。因此,解決發動機蓋鉸鏈沖壓件連接時無法Z向調節進而容易斷裂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發動機蓋鉸鏈Z向調節結構,通過螺絲和螺母的配合對左沖壓件和右沖壓件進行連接,并且由于安裝孔的孔徑不同,在Z向有一定的活動空間,解決了發動機蓋鉸鏈沖壓件連接時無法Z向調節進而容易斷裂的問題。
[0004]本發明提供一種發動機蓋鉸鏈Z向調節結構,包括左沖壓件和右沖壓件,所述左沖壓件與右沖壓件之間設置有重合部,所述重合部上設置有螺絲和螺母,通過螺絲和螺母對重合部進行固定,進而對左沖壓件和右沖壓件進行連接,所述螺絲的安裝孔孔徑為左沖壓件的孔徑比右沖壓件的孔徑大2?5_。
[0005]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重合部上設置有減壓減震護墊,所述減壓減震護墊設置在重合部之間。
[0006]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螺絲旁設置有檢測裝置,通過檢測裝置對螺絲的完整性進行檢測。
[0007]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螺絲上設置有緩沖裝置。
[000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螺絲和螺母的配合對左沖壓件和右沖壓件進行連接,并且由于安裝孔的孔徑不同,在Z向有一定的活動空間,防止發動機蓋鉸鏈收到Z向力時容易斷裂的問題,延長發動機蓋鉸鏈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0]其中:1-左沖壓件,2-右沖壓件,3-重合部,4-螺絲,5-螺母,6-減壓減震護墊,7_檢測裝置,8-緩沖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11]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定。
[0012]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發動機蓋鉸鏈Z向調節結構,包括左沖壓件I和右沖壓件2,所述左沖壓件I與右沖壓件2之間設置有重合部3,所述重合部3上設置有螺絲4和螺母5,通過螺絲4和螺母5對重合部3進行固定,進而對左沖壓件I和右沖壓件2進行連接,所述螺絲4的安裝孔孔徑為左沖壓件I的孔徑比右沖壓件2的孔徑大4mm。所述重合部3上設置有減壓減震護墊6,所述減壓減震護墊6設置在重合部3之間。所述螺絲4旁設置有檢測裝置7,通過檢測裝置7對螺絲4的完整性進行檢測。所述螺絲4上設置有緩沖裝置8。通過螺絲4和螺母5的配合對左沖壓件I和右沖壓件2進行連接,并且由于安裝孔的孔徑不同,在Z向有一定的活動空間,防止發動機蓋鉸鏈收到Z向力時容易斷裂的問題,延長發動機蓋鉸鏈的使用壽命O
【主權項】
1.一種發動機蓋鉸鏈Z向調節結構,包括左沖壓件(I)和右沖壓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沖壓件(I)與右沖壓件(2)之間設置有重合部(3),所述重合部(3)上設置有螺絲(4)和螺母(5),通過螺絲(4)和螺母(5)對重合部(3)進行固定,進而對左沖壓件(I)和右沖壓件(2)進行連接,所述螺絲(4)的安裝孔孔徑為左沖壓件(I)的孔徑比右沖壓件(2)的孔徑大2?5mm ο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蓋鉸鏈Z向調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合部(3)上設置有減壓減震護墊(6),所述減壓減震護墊(6)設置在重合部(3)之間。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蓋鉸鏈Z向調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絲(4)旁設置有檢測裝置(7),通過檢測裝置(7)對螺絲(4)的完整性進行檢測。4.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發動機蓋鉸鏈Z向調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絲(4)上設置有緩沖裝置(8)。
【文檔編號】E05D7/04GK106014042SQ201610497708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6月30日
【發明人】李新, 王孝軍
【申請人】豐業迪睦斯(蕪湖)汽車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