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機械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機械手,包括筒體,所述筒體的頂部設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前表面設有控制器,所述把手的內部安裝有蓄電池,所述筒體的內壁中部設有隔板,所述隔板上穿插設有旋轉桿,所述旋轉桿上設有限位塊,且限位塊搭接在隔板上,所述旋轉桿的上部設有環形塊,所述環形塊上搭接有第一齒輪,所述筒體的一側穿插設有旋轉軸。該新型機械手,筒體內部的改進,方便對就抓頭的旋轉,可快速的清理垃圾,搖動手柄,在第一齒輪、第二齒輪、旋轉桿和旋轉軸的配合下,在撿垃圾時可進行旋轉,可對不同的垃圾進行處理,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解決了在撿垃圾時長時間彎腰的現象,提高工作效率,保護身體健康。
【專利說明】
一種新型機械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機械手。
【背景技術】
[0002]現今的生活上,科技日新月益的進展之下,機械人手臂與有人類的手臂最大區別就在于靈活度與耐力度,也就是機械手的最大優勢可以重復的做同一動作,在機械正常情況下永遠也不會覺得累,在生活中,垃圾處處可見,目前,在撿垃圾時,拾荒者或清理工經常用手彎腰去撿拾,這樣長時間的重復彎腰,會導致他們的身體健康受到傷害,而且工作效率還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機械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機械手,包括筒體,所述筒體的頂部設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前表面設有控制器,所述把手的內部安裝有蓄電池,所述筒體的內壁中部設有隔板,所述隔板上穿插設有旋轉桿,所述旋轉桿上設有限位塊,且限位塊搭接在隔板上,所述旋轉桿的上部設有環形塊,所述環形塊上搭接有第一齒輪,所述筒體的一側穿插設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裸露筒體外側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手柄,所述旋轉軸位于筒體內部的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的一側與第一齒輪嚙合連接,所述旋轉桿的底部貫穿筒體并延伸至筒體外側,且旋轉軸的底部通過聯軸器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內壁上通過連接塊固定連接有氣缸,所述氣缸底部設有的伸縮桿上固定連接有合頁,合頁上鉸接有兩個支臂,且兩個支臂之間通過復位彈簧連接,所述支臂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抓頭,所述蓄電池與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控制器與氣缸電連接。
[0005]優選的,所述把手上設有充電接口,且把手上還設有防滑墊。
[0006]優選的,所述第一齒輪的直徑小于第二齒輪的直徑。
[0007]優選的,所述抓頭上設有鋸齒。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新型機械手,筒體內部的改進,方便對就抓頭的旋轉,可快速的清理垃圾,搖動手柄,在第一齒輪、第二齒輪、旋轉桿和旋轉軸的配合下,在撿垃圾時可進行旋轉,可對不同的垃圾進行處理,通過對支臂的改進,操作者通過控制氣缸將支臂收縮,不用彎腰便可將垃圾撿拾起來,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解決了在撿垃圾時長時間彎腰的現象,提高工作效率,保護身體健康。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筒體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1筒體、2把手、3控制器、4蓄電池、5隔板、6旋轉桿、7限位塊、8環形塊、9第一齒輪、10旋轉軸、11手柄、12第二齒輪、13連接桿、14套筒、15氣缸、16支臂、17復位彈簧、18抓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3]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機械手,包括筒體1,筒體I的頂部設有把手2,把手2上設有充電接口,且把手2上還設有防滑墊,防滑墊的設置,在使用者操作時,達到防滑的效果,避免脫落的現象,把手2的前表面設有控制器3,把手2的內部安裝有蓄電池4,筒體I的內壁中部設有隔板5,隔板5上穿插設有旋轉桿6,旋轉桿6上設有限位塊7,且限位塊7搭接在隔板5上,旋轉桿6的上部設有環形塊8,環形塊8避免第一齒輪9脫落,環形塊8上搭接有第一齒輪9 ;筒體I的一側穿插設有旋轉軸10,旋轉軸10裸露筒體I外側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手柄11,旋轉軸10位于筒體I內部的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二齒輪12,第一齒輪9的直徑小于第二齒輪12的直徑,第二齒輪12的一側與第一齒輪9嚙合連接,筒體I內部的改進,方便對就抓頭18的旋轉,可快速的清理垃圾,搖動手柄11,在第一齒輪9、第二齒輪12、旋轉桿6和旋轉軸10的配合下,在撿垃圾時可進行旋轉,可對不同的垃圾進行處理,旋轉桿6的底部貫穿筒體I并延伸至筒體I外側,且旋轉軸10的底部通過聯軸器連接有連接桿13,連接桿13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套筒14,套筒14的內壁上通過連接塊固定連接有氣缸15,氣缸15底部設有的伸縮桿上固定連接有合頁,合頁上鉸接有兩個支臂16,且兩個支臂16之間通過復位彈簧17連接,支臂16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抓頭18,抓頭18上設有鋸齒,通過對支臂16的改進,操作者通過控制氣缸15將支臂16收縮,不用彎腰便可將垃圾撿拾起來,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解決了在撿垃圾時長時間彎腰的現象,提高工作效率,保護身體健康,蓄電池4與控制器3電連接,控制器3與氣缸15電連接。
[0014]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權項】
1.一種新型機械手,包括筒體(1),所述筒體(I)的頂部設有把手(2),所述把手(2)的前表面設有控制器(3),所述把手(2)的內部安裝有蓄電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I)的內壁中部設有隔板(5),所述隔板(5)上穿插設有旋轉桿(6),所述旋轉桿(6)上設有限位塊(7),且限位塊(7)搭接在隔板(5)上,所述旋轉桿(6)的上部設有環形塊(8),所述環形塊(8)上搭接有第一齒輪(9),所述筒體(I)的一側穿插設有旋轉軸(10),所述旋轉軸(10)裸露筒體(I)外側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手柄(11),所述旋轉軸(10)位于筒體(I)內部的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二齒輪(12),所述第二齒輪(12)的一側與第一齒輪(9)嚙合連接,所述旋轉桿(6)的底部貫穿筒體(I)并延伸至筒體(I)外側,且旋轉軸(10)的底部通過聯軸器連接有連接桿(13),所述連接桿(13)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套筒(14),所述套筒(14)的內壁上通過連接塊固定連接有氣缸(15),所述氣缸(15)底部設有的伸縮桿上固定連接有合頁,合頁上鉸接有兩個支臂(16),且兩個支臂(16)之間通過復位彈簧(17)連接,所述支臂(16)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抓頭(18),所述蓄電池(4)與控制器(3)電連接,所述控制器(3)與氣缸(15)電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上設有充電接口,且把手(2)上還設有防滑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齒輪(9)的直徑小于第二齒輪(12)的直徑。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抓頭(18)上設有鋸齒。
【文檔編號】B25J1/04GK205552499SQ201620371544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8日
【發明人】任楠
【申請人】安徽三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