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頻振動海綿打孔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高頻振動海綿打孔裝置,主要用于打印復印機中轉印輥上彈性層的加工。所述高頻振動海綿打孔裝置,包括超聲波發生器、與所述超聲波發生器通過導線相連的超聲波換能器、與所述超聲波換能器相連的至少一級變幅桿和與所述變幅桿相連的管狀刀具,所述管狀刀具與相連的變幅桿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管狀刀具包括與所述變幅桿相接的連接頭、內含空腔的管體和刃口,所述管體一端與連接頭通過螺紋連接,另一端設有所述刃口,所述管體與連接頭連接處設有圓弧過渡結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通過高頻振動的方式在海綿上輕松打孔,打孔過程穩定,孔徑尺寸精度高,孔壁表面平整無損傷,產品合格率大幅提升,生產效率明顯提高。
【專利說明】
一種高頻振動海綿打孔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海綿加工技術,具體涉及一種高頻振動海綿打孔裝,主要用于打印復印機中轉印輥上彈性層的加工。【背景技術】
[0002]在生活品或工業品中,有許多情況需要在彈性材料(比如人造海綿、發泡橡膠等) 上進行切肩加工,但上述材料在輕微壓力或扭力下易于變形并且傾向于通過壓縮或變形抵抗向下的切削或鉆取動作,。
[0003]打印機或復印機的轉印輥一般包括金屬芯軸和套設在金屬芯軸之外的彈性體層, 所述彈性體層通常是上述彈性材料,為了設置內部芯軸,需要在彈性材料上開通孔。轉印輥屬于打印機或復印機的核心部件,對于尺寸精度和外形的平整度要求都非常高。
[0004]與彈性材料的普通切肩加工相比,難度更加高,通常可以考慮如下兩種方式:其一采用刀具鉆孔加工,比如中國專利CN201856270U中公開了上述技術方案,但在旋轉刀具作用下,會軸向受到水平和扭轉的力,導致多方向形變,為了保證加工的孔圓度、尺寸和軸向水平度則必須通過人工操作隨時調整受力來實現,即使這樣也存在較高的次品率,所以加工成本高,效率低。其二利用發泡海綿本身遇熱容易融化的特性,采用電熱絲或激光打孔, 但熱切割會對加工材料表面造成損傷,控制難度大,加工效率低,加工過程還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污染環境。
[0005]可見,希望通過上述兩種打孔方式都不甚理想,無法滿足轉印輥上彈性體層的要求,嚴重影響了轉印輥的生產速率和生產成本。【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頻振動海綿打孔裝置,用以解決目前的在海綿類彈性體上打孔控制困難、效率低、有污染等問題。
[000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高頻振動海綿打孔裝置, 包括超聲波發生器、與所述超聲波發生器通過導線相連的超聲波換能器、與所述超聲波換能器相連的至少一級變幅桿和與所述變幅桿相連的管狀刀具,所述管狀刀具與相連的變幅桿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管狀刀具包括與所述變幅桿相接的連接頭、內含空腔的管體和刃口, 所述管體一端與連接頭通過螺紋連接,另一端設有所述刃口,所述管體與連接頭連接處設有圓弧過渡結構。通過超聲振動來打孔,隨著管狀刀具推進,空腔內海綿被帶出,實現打孔目的,超聲振動打孔完全克服了現有打孔技術的弊端,并且效率高,產品外觀好,易于控制, 能夠獲得精度較高的產品。由于需要在海綿內加工徑小且長的通孔,管體與連接頭通過螺紋連接可以快速準確的軸心定位,管體與連接頭連接處通過圓弧過渡則可以滿足良好的震動傳遞。
[0008]進一步的,所述超聲波換能器產生軸向振動,振動頻率為18-30kHz,振幅為l-30y m〇
[0009]進一步的,所述圓弧過渡結構通過點焊形成,圓弧半徑為lmm-20mm。
[0010]進一步的,所述管體的管壁厚度為1mm。
[0011]進一步的,所述刃口通過焊接設置在管體上。
[0012]進一步的,所述管體的材料為TC4鈦合金或316L不銹鋼,所述刃口的材料為TC4鈦合金、316L不銹鋼、高速鋼或硬質合金。
[0013]進一步的,所述刃口邊緣還設有至少一個定位針。因多孔彈性材料易于形變,在管狀刀具剛接觸時多點受力,易導致定位失敗,前端設置了定位針,點受力插入材料中可以有效保障定位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0014]進一步的,所述定位針成對對稱分布在刃口邊緣。
[0015]進一步的,所述刃□為倒圓臺型,斜度為1:5-1:100。[〇〇16]進一步的,所述連接頭內設有通道,所述通道一端與外接空氣壓縮機相通,另一端與所述管體的空腔相通。完成打孔時,可向空腔內通入壓縮空氣,將廢料集中排除。
[001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通過高頻振動的方式在海綿上輕松打孔,打孔過程穩定,孔徑尺寸精度高,孔壁表面平整無損傷,產品合格率大幅提升,生產效率明顯提高,無碎肩,不產生有害氣體,裝置結構簡單,控制方便,且成本低廉,對轉印輥的加工意義重大。【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高頻振動海綿打孔裝置一【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所述管狀刀具一【具體實施方式】的剖視圖。[〇〇2〇] 圖中所示:[〇〇21]11-超聲波發生器、12-導線、13-超聲波換能器、14-變幅桿、15-管狀刀具、16-保護外殼;[〇〇22]151-連接頭、152-管體、153-刃口、154-定位針、155-圓弧過渡結構、156-空腔、157-通道。【具體實施方式】
[0023]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高頻振動海綿打孔裝置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根據下面說明和權利要求書,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將更清楚。需說明的是,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率,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
[0024]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高頻振動海綿打孔裝置包括超聲波發生器11、與所述超聲波發生器11通過導線12相連的超聲波換能器13、與所述超聲波換能器13螺紋連接的變幅桿14、與所述變幅桿14通過螺紋連接的管狀刀具15和設置在所示超聲波換能器13外的保護外殼16。[〇〇25] 所述超聲波換能器11產生軸向振動,即圖中上下振動,振動頻率為18.5kHz,振幅為 4ym〇[〇〇26]如圖2所示,所述管狀刀具15包括與所述變幅桿14相接的圓柱形連接頭151、內含空腔156的管體152、刃口 153和一對定位針154。
[0027]繼續參見圖2,所述連接頭151內設有通道157,所述通道157—端外接空氣壓縮機(未示),另一端與所述空腔156相通。
[0028]繼續參見圖2,所述管體152—端與連接頭151通過螺紋連接,另一端焊接所述刃口 153,一對所述定位針154對稱分布在刃口 153下邊緣圓周上,所述管體152的管壁為1mm,所述管體的材料為TC4鈦合金,所述刃口的材料為高速鋼。
[0029]繼續參見圖2,所述管體152與連接頭151連接處通過點焊形成圓弧過渡結構155, 圓弧半徑為15_,所述刃口 153為倒圓臺型,斜度為1:10。
[0030]采用上述高頻振動海綿打孔裝置進行轉印輥的彈性體層的成型加工,所述彈性體層長度340mm,內徑5mm,外徑12mm,包括如下步驟:1)首先在長方體海綿上提取多個圓柱型條形還體,所述海綿還體的尺寸為厚度340mm,長度1000mm,寬度600mm,選用管體152長度為 350mm,外徑為15mm,內徑13mm,在所述長方體海綿上打孔,然后將空腔156內部分集中收集, 獲得多個圓柱型條形坯體;或者可以切成長方形條形坯體2)固定圓柱型或長方形條形坯體,然后在其上加工通孔,選用管體152長度為350mm,外徑為8mm,內徑6mm; 3)最后采用專用設備進行外輪廓的精細打磨,獲得最終產品。
[0031]轉印輥的彈性體層的成型加工,還可以將步驟1)和步驟2)的順序變一下,具體如下:1)在長方形海綿上依次打多個通孔,選用管體152長度為350mm,外徑為8mm,內徑6mm;2) 然后通孔地位后,選用管體152長度為350mm,外徑為15mm,內徑13mm,在打孔后的所述長方體海綿上打孔,然后將空腔156內部分集中收集,獲得粗加工產品;或者可以用切割設備以通孔為中心切割出長方體條型坯體,該坯體中心帶有通孔;3)最后采用專用設備進行外輪廓的精細打磨,獲得最終產品。
【主權項】
1.一種高頻振動海綿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超聲波發生器、與所述超聲波發生器 通過導線相連的超聲波換能器、與所述超聲波換能器相連的至少一級變幅桿和與所述變幅 桿相連的管狀刀具,所述管狀刀具與相連的變幅桿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管狀刀具包括與所 述變幅桿相接的連接頭、內含空腔的管體和刃口,所述管體一端與連接頭通過螺紋連接,另 一端設有所述刃口,所述管體與連接頭連接處設有圓弧過渡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頻振動海綿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聲波換能器產 生軸向振動,振動頻率為18-30kHz,振幅為1-30mi。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頻振動海綿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弧過渡結構通 過點焊形成,圓弧半徑為1_-20_。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頻振動海綿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的管壁厚度 為 lmm〇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頻振動海綿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刃口通過焊接設 置在管體上。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高頻振動海綿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的材料為 TC4鈦合金或316L不銹鋼,所述刃口的材料為TC4鈦合金、316L不銹鋼、高速鋼或硬質合金。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頻振動海綿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刃口邊緣還設有 至少一個定位針。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一種高頻振動海綿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針成對對稱 分布在刃口邊緣。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頻振動海綿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刃口為倒圓臺 型,斜度為1:5-1:100。
【文檔編號】B26F1/16GK205651434SQ201620313575
【公開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5日 公開號201620313575.3, CN 201620313575, CN 205651434 U, CN 205651434U, CN-U-205651434, CN201620313575, CN201620313575.3, CN205651434 U, CN205651434U
【發明人】殷振, 吳安, 李超群, 吳維龍, 李小華, 楊鑫銘, 靳家樂
【申請人】蘇州科技學院, 蘇州井上中鼎辦公機器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