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用于超高層建筑速降逃生系統的逃生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401340閱讀:421來源:國知局
用于超高層建筑速降逃生系統的逃生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用于超高層建筑速降逃生系統的逃生器,包括第一安裝板、摩擦環和第二安裝板,摩擦環設在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之間,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中部垂直設有中心軸,中心軸與摩擦環同中心線設置,中心軸外側連接有吊環,中心軸上設有傳動齒輪和限速飛輪,傳動齒輪位于第一安裝板外側,限速飛輪設在摩擦環內,限速飛輪的外周設有一個可與摩擦環內壁摩擦的飛輪摩擦塊,限速飛輪內設有制動機構,制動機構連接有制動控制機構;第一安裝板外側設有與傳動齒輪配合操作的壓繩操作機構,第二安裝板一側設有用于控制壓繩操作機構動作的保險機構。本實用新型具有更高的逃生效率,安全可靠性強,而且更便攜,使用和維護更簡單,同時成本將更低廉。
【專利說明】用于超高層建筑速降逃生系統的逃生器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全自救產品,尤其涉及一種可以在超高層建筑上遇險時快速逃生的用于超高層建筑速降逃生系統的逃生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用于居住或辦公的高層建筑越來越多,使得人口居住和辦公環境逐年密集。面對現在城市中越來越多的超過五十米,一百米的住宅樓、寫字樓一旦發生火災之類的險情,消防基本上只能靠大樓自身的滅火能力,自救也基本上要靠自己,尤其當險情發生在較高樓層時,消防云梯已經很難再被用來進行人員的疏散。據消息稱目前中等或發達城市中配備超過五十米的消防云梯都是很有限的。當出現火災或其他險情時,對居住或工作在高層建筑的人們帶來很大危險,常導致大量人員傷亡。
[0003]高層建筑的火災危險性,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0004]1.1火險隱患多、概率大
[0005]高層建筑施工周期長,施工現場臨時動火多,用電量大,存放的易燃、可燃材料多;而使用中的高層建筑底部裙樓多為商場、餐飲、娛樂等商業功能區,主體建筑為住宅、辦公或賓館等,體量大,功能復雜,電氣設備繁多,可燃物多,火災荷載密度大,消防安全管理不嚴,極易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后果。
[0006]1.2火勢蔓延途徑多、速度快
[0007]高層建筑中防火分隔處理不好的樓梯間、電梯井、電纜井、管道井、垃圾道等豎向井道,通風、空調、排煙系統的風管及其保溫材料,變形縫和施工預留孔洞,天井、走廊、吊頂、窗戶和受熱易碎的玻璃幕墻等,是火勢蔓延的主要渠道,在氣壓和風速的影響下,易形成煙?效應,使煙氣迅速擴散。一座100 m高的建筑,在無阻擋的情況下,煙氣30 S就能沿豎向管井擴散到頂層。
[0008]1.3人員疏散困難、易傷亡
[0009]高層建筑層數多,垂直距離長,內部結構復雜,人員疏散到地面或樓內避難層等相對安全區域所需時間長,而煙氣流動速度比人員疏散速度快100多倍;發生火災時,普通電梯斷電停止運轉,人員疏散主要是靠樓梯,煙氣隨人流竄入樓梯間,嚴重影響安全疏散,且由于人員集中,容易發生擁擠踩踏;火勢的擴大將使應急照明和應急廣播系統因控制線路被燒毀而陷入癱瘓,給疏散帶來極大的困難。
[0010]1.4裝備要求高、撲救難
[0011]高層建筑高達幾十米甚至幾百米,消防車的登高能力、供水能力達不到所需的高度,直升飛機救助受到了濃煙、粉塵、熱氣流、飛行空間、停機場地、審批環節、救助經驗等多方面的限制,因此發生火災時,高層建筑主要依靠內部的消防設施和被困人員合理有效的逃生自救。另一方面,高層建筑的室內消防用水量是根據我國目前的技術、經濟發展水平,按撲救一般規模火災的需要設置的,在火勢擴大、形成大面積火災時顯然不足,需要利用消防車從室外進行補給,但供水器材的耐壓強度常常無法滿足要求。此外,如果建筑物內沒有安裝消防電梯,消防隊員不能快速到達著火層,消防器材也不能及時補充,貽誤戰機影響撲救。玻璃幕墻受熱破碎四散,易造成救援人員的傷亡和消防裝備的損毀。而施工中的高層建筑,由于沒有防火分隔設施,建筑材料、腳手架上竹排或跳板、防護網等均為可燃物,消防系統設施尚未開通,且缺少消防水源,火災撲救難度更大。
[0012]目前,用于高層利用繩索的逃生設備已經有很多,而且有不少已經產品化。但對于超高層建筑的解決方案目前人不能讓人滿意。下面我就來舉幾個有代表性的產品,例如緩降逃生器(JSH-100/20)這種緩降器已經量產,它的優點是,可以反復使用,價格上也相對便宜,目前在千元左右;但缺陷是下降速度緩慢切不可控只有勻速0.16-1.5m/s (根據載重20-100公斤變化)對于超高層建筑逃生效率太低。又因為是自備繩索,所以對繩索的長度也有限制,目前普遍最高使用高度為200米。又例如上海65歲老人設計高樓逃生器它的優點是,成本低廉,同樣可以重復使用;但缺陷是也是因為下降速度不可控,最高下降速度只有1.5m/s,反復使用時需要使用人力回收,多人使用逃生效率低,也因為自備繩索,所以適用高度受限。再例如四川研發“自救逃生器”適用高度為400多米,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高層建筑救生系統它的優點是單次逃生人數多,適用高度高,使用壽命可長達30年;但缺陷是成本過高,貴的要30萬元左右,便宜的也要3萬元左右,不適合一般居民或者居民樓購買。
[0013]市場上大量出現了逃生自救類產品,可以是這類產品使用局限性很多,例如有滑降速度慢、每次單人使用、不易操作、設備成本過高、逃生效率低、安全可靠性不能保障等諸多缺陷,這些也是逃生設備難以普及的障礙。
實用新型內容
[0014]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安全可靠、便于操作、成本低、可多人同時使用的用于超高層建筑速降逃生系統的逃生器。
[001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用于超高層建筑速降逃生系統的逃生器,包括第一安裝板14、摩擦環19和第二安裝板23,摩擦環19設在第一安裝板14和第二安裝板23之間,第一安裝板14和第二安裝板23中部垂直設有中心軸1,中心軸I與摩擦環19同中心線設置,中心軸I上在第一安裝板14和第二安裝板23的外側連接有吊環2,中心軸I上設有傳動齒輪12和限速飛輪16,傳動齒輪12位于第一安裝板14外側,限速飛輪16設在摩擦環19內,限速飛輪16的外周均勻徑向設有至少三個滑槽,每個滑槽內均設有一個可與摩擦環19內壁摩擦的飛輪摩擦塊17,限速飛輪16為一端敞口的中空結構,限速飛輪16內設有制動機構,制動機構連接有制動控制機構25 ;
[0016]所述第一安裝板14外側設有與傳動齒輪12配合操作的壓繩操作機構,第二安裝板23 —側設有用于控制壓繩操作機構動作的保險機構。
[0017]所述制動機構包括制動塊22、凸輪盤21和連接桿36,凸輪盤21穿套在中心軸I上,制動塊22關于凸輪盤21回轉中心對稱設有兩個,連接桿36設有兩個,兩個連接桿36設在兩個制動塊22之間且內端分別與凸輪盤21的兩側連接,兩個連接桿36的外端與第二安裝板23之間分別對稱設有拉伸彈簧37 ;
[0018]所述制動控制機構25包括制動拉線8,U型板7、手把10、解鎖桿9、方盒38和卡板39,手把10兩端與U型板7的敞口處連接,U型板7的內測設有固定座40,解鎖桿9的一端鉸接在固定座40上,方盒38通過緊固螺栓41設在U型板7的外側,卡板39設在方盒38內并穿設在緊固螺栓41上,緊固螺栓41上穿套有將卡板39與方盒38內壁板接觸的第一壓縮彈簧42,制動拉線8的一端與一個連接桿36連接,制動拉線8的另一端穿過U型板7的底部與解鎖桿9中部連接,卡板39的內端設有穿過U型板7并與解鎖桿9活動端卡接的配合的卡塊43,卡板39的外端設有穿過方盒38外呈L型的解鎖按鈕6 ;制動拉線8外套設有位于摩擦環19和U型板7之間的穿線管5。
[0019]所述壓繩操作機構包括設在第一安裝板14的從動框11、聯動板15、銷軸44、固定桿45、連桿13、調節桿46,從動框11上設有位于傳動齒輪12左側的壓線輪47,從動框11的上端鉸接在第一安裝板14上,固定桿45中部通過位于傳動齒輪12右側的定位銷48鉸接在第一安裝板14上,固定桿45上端右側設有與銷軸44頂壓接觸的定位塊49,連桿13兩端分別與固定桿45下端和調節桿46鉸接,調節桿46垂直穿過銷軸44,調節桿46下端設有鉸接座50,調節桿46上端螺紋連接有位于銷軸44上側的定位螺母51,調節桿46上穿設有位于銷軸44和鉸接座50之間的第二壓縮彈簧52,聯動板15左右滑動連接在第一安裝板14表面,聯動板15的左端下部邊沿設有L型的左擋板53,聯動板15的右端下部邊沿設有L型的右擋板54,所述保險機構與從動框11的下端右側邊沿頂壓接觸,從動框11下端伸入到聯動板15上并與左擋板53右表面接觸,連桿13兩端分別與右擋板54的左表面和上表面頂壓接觸。
[0020]所述保險機構包括保險鎖板4,保險鎖板4的左邊沿與從動框11的下端右側邊沿頂壓配合,保險鎖板4上設有長孔55,長孔55內穿設有導向柱56,導向柱56的內端固定在摩擦環19外壁,保險鎖板4的下表面設有固定柱57,固定柱57與導向柱56之間設有第三壓縮彈簧58,第三壓縮彈簧58平行于長孔55的長度方向。
[0021]所述中心軸I 一端在第一安裝板14外側設有護板3和將護板3壓緊的螺母,螺母連接有解鎖環18,護板3在中心軸I左側向外彎折形成過繩縫隙。
[0022]所述傳動齒輪12包括至少兩片,第一安裝板14外表面設有左右兩側分別與銷軸44和定位銷48頂壓配合的支撐塊20,支撐塊20位于傳動齒輪12之間。
[0023]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超高層建筑速降逃生系統還包括固定連接架34和固定樁31,固定連接架34設在高層建筑35樓頂上以及被選定樓層的四周位置上,固定樁31設在地面32上,固定連接架34和固定樁31之間連接有傾斜設置的逃生繩26,所述逃生器設在逃生繩26上并可沿逃生繩26由上而下滑動,逃生繩26下部標注有用于操控逃生器制動的制動反應段,逃生繩26的制動反應段下方且臨近固定樁31處的地面32上設有氣墊33。
[0024]逃生器本身不配備繩索,因此需要使用公共繩索。首先在高層建筑上所設的逃生地點(設在高層建筑樓頂上以及被選定樓層的四周位置上的固定連接架)找到逃生繩。首先放下逃生繩,并由地面人員將逃生繩通過逃生繩下端的鎖鉤連接到固定樁上,目的是將逃生繩拉離樓體,防止逃生人員在下落時與樓體發生碰撞和旋轉并與逃生繩纏繞。
[0025]然后逃生人員將逃生繩通過護板內側的過繩縫隙壓入到傳動齒輪和壓線輪之間,逃生繩的頂壓保險鎖板,保險鎖板克服第三壓縮彈簧的拉力,保險鎖板的長孔沿固定柱移動,保險鎖板脫離左擋板的右邊沿后,在第二壓縮彈簧的作用下,推動連桿,連桿向右頂壓右擋板,聯動板上的右擋板向右移動,左擋板向右帶動從動框向右轉動,從動框上的壓線輪將逃生繩壓緊到傳動齒輪上,鎖緊過程將在瞬間完成,此時逃生器將不再會與逃生繩發生滑動摩擦,鎖緊結束,這樣就完成將逃生器壓設到逃生繩上。
[0026]接著逃生人員自行或者由他人協助穿戴安全帶,安全帶是與逃生器上的吊環相連接的,在穿戴好與身體綁定的護具后將安全帶上的掛鉤掛在吊環上,即可開始進行滑降。滑降前逃生人員首先握緊手把,用手拉緊解鎖桿將解鎖桿的活動端與卡板內端的卡塊卡接,這樣固定在解鎖桿上的剎車線會拉動逃生器的連接桿,連接桿帶動凸輪盤轉動,克服拉伸彈簧,使制動塊不與限速飛輪的內壁接觸,制動機構處于解鎖位置。
[0027]當滑降時,逃生繩會帶動傳動齒輪轉動,傳動齒輪帶動與之相扣連的限速飛輪轉動。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限速飛輪上有多個離心摩擦塊可以在限速飛輪上的滑槽中徑向滑動。當限速飛輪轉速升高時,離心的摩擦塊與摩擦環之間的壓力就會升高,摩擦力加大。當在額定載荷下,滑降速度上升到一個最大值將不再繼續上升。此時,逃生人員沿逃生繩以高勻速狀態滑降,保證了快速完成超高層建筑逃生的需求。
[0028]在下落到離地面預定距離時,逃生繩上會有醒目顏色和質感的標記段或逃生繩制動反應段提醒逃生人員立即開始主制動降低下滑速度。逃生人員按動制動器上的解鎖按鈕,解鎖按鈕為L型,這樣就可以帶動卡板克服第一壓縮彈簧的作用力,帶動卡塊向外移動,解鎖桿脫離卡塊的束縛,制動拉線松開,在拉伸彈簧的作用下,帶動兩個連接桿轉動,連接桿帶動凸輪盤轉動,凸輪盤推動兩個制動塊向外移動,制動塊與限速飛輪的內壁接觸產生壓力開始主制動剎車。為了進一步保障逃生人員安全,地面會放置氣墊緩沖,這樣就為逃生人員提供更安全的速降措施。
[0029]當逃生人員安全落地后,通過操作解鎖環,中心軸上的L型卡口槽與凸輪盤內的掛鉤會解鎖。提起解鎖環可以將吊環、護板和傳動齒輪拆卸下來,從而使逃生繩從逃生器上分離,這樣可以保證下一名逃生人員繼續使用同一根逃生繩逃生。
[0030]另外,逃生地點應在高層建筑至少四個方向上選擇,以便在火險發生時可選擇安全的一面逃生;逃生地點與地面32的垂直范圍內不應與樓體或其他物品接觸,以防止在高速下落時撞傷。
[0031]逃生繩使用規定直徑和不小于規定最小摩擦系數的逃生繩。在逃生繩26末端用醒目顏色標記出制動反應段。
[0032]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速降過程經過加速下落階段、勻速下落階段和制動下落階段。本實用新型在安裝、下落、卸載等三個重要逃生環節上都做到了最大限度的節省時間,為更多人員安全逃生提供了可靠的保證。由于設計原理的因素,本實用新型被定性為一次性產品。在解鎖后逃生器24會分散為多個部分,這些將由指定單位折價回收,在經過可靠驗收后再利用。這樣一來將會有效的降低使用成本和再制造成本。因為使用公共繩索,所以又進一步節約了個人的逃生成本。而逃生地點的公共繩索將由小區物業提供,因為只是提供逃生系統中的一部分,所以物業的支出也降低了很多。將整個逃生系統的成本分攤,將有利于這套逃生系統的普及。
[0033]總之,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可以在超高層建筑發生險情時通過預先設定好的逃生點快速逃生的一種自救設備。本實用新型本身可以不備有逃生繩索,但可以通過自身機構快速自動鎖緊在逃生點的預設繩索上完成滑降,在下落過程中先加速再以恒定高速下落,在快接近地面時通過配有的主動剎車裝置制動,并落在地面預先設有的緩沖氣墊上。通過快拆機構迅速將逃生器從繩索上解鎖,同一根繩索可以再次共其他人員使用。
[0034]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更高的逃生效率,安全可靠性強,而且更便攜,使用和維護更簡單,同時成本將更低廉。本實用新型可以用于超高建筑物逃生,空中救援(住宅樓、辦公樓、寫字樓、教學樓、商業樓、銀行、醫療建筑、賓館、娛樂場所等),還可以用于消防救援,公安、武警及部隊裝備等。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5]圖1是超高層建筑速降逃生系統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36]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37]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爆炸圖;
[0038]圖4是逃生器的壓繩操作機構的平面示意圖;
[0039]圖5是逃生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40]圖6是逃生器的制動控制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1]如圖1-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超高層建筑速降逃生系統,包括固定連接架34和固定樁31,固定連接架34設在高層建筑35樓頂上以及被選定樓層的四周位置上,固定樁31設在地面32上,固定連接架34和固定樁31之間連接有傾斜設置的逃生繩26,逃生繩26上設有可在逃生繩26由上而下滑動的逃生器24,逃生繩26下部標注有用于操控逃生器24制動的制動反應段,逃生繩26的制動反應段下方且臨近固定樁31處的地面32上設有氣墊33。
[0042]逃生器24包括第一安裝板14、摩擦環19和第二安裝板23,摩擦環19設在第一安裝板14和第二安裝板23之間,第一安裝板14和第二安裝板23中部垂直設有中心軸I,中心軸I與摩擦環19同中心線設置,中心軸I上在第一安裝板14和第二安裝板23的外側連接有吊環2,中心軸I上設有傳動齒輪12和限速飛輪16,傳動齒輪12位于第一安裝板14外側,限速飛輪16設在摩擦環19內,限速飛輪16的外周均勻徑向設有至少三個滑槽,每個滑槽內均設有一個可與摩擦環19內壁摩擦的飛輪摩擦塊17,限速飛輪16為一端敞口的中空結構,限速飛輪16內設有制動機構,逃生器24外設有操控制動機構制動的制動控制機構25 ;
[0043]第一安裝板14外側設有與傳動齒輪12配合操作的壓繩操作機構,第二安裝板23一側設有用于控制壓繩操作機構動作的保險機構。
[0044]制動機構包括制動塊22、凸輪盤21和連接桿36,凸輪盤21穿套在中心軸I上,制動塊22關于凸輪盤21回轉中心對稱設有兩個,連接桿36設有兩個,兩個連接桿36設在兩個制動塊22之間且內端分別與凸輪盤21的兩側連接,兩個連接桿36的外端與第二安裝板23之間分別對稱設有拉伸彈簧37 ;
[0045]制動控制機構25包括制動拉線8,U型板7、手把10、解鎖桿9、方盒38和卡板39,手把10兩端與U型板7的敞口處連接,U型板7的內測設有固定座40,解鎖桿9的一端鉸接在固定座40上,方盒38通過緊固螺栓41設在U型板7的外側,卡板39設在方盒38內并穿設在緊固螺栓41上,緊固螺栓41上穿套有將卡板39與方盒38內壁板接觸的第一壓縮彈簧42,制動拉線8的一端與一個連接桿36連接,制動拉線8的另一端穿過U型板7的底部與解鎖桿9中部連接,卡板39的內端設有穿過U型板7并與解鎖桿9活動端卡接的配合的卡塊43,卡板39的外端設有穿過方盒38外呈L型的解鎖按鈕6 ;制動拉線8外套設有位于摩擦環19和U型板7之間的穿線管5。
[0046]壓繩操作機構包括設在第一安裝板14的從動框11、聯動板15、銷軸44、固定桿45、連桿13、調節桿46,從動框11上設有位于傳動齒輪12左側的壓線輪47,從動框11的上端鉸接在第一安裝板14上,固定桿45中部通過位于傳動齒輪12右側的定位銷48鉸接在第一安裝板14上,固定桿45上端右側設有與銷軸44頂壓接觸的定位塊49,連桿13兩端分別與固定桿45下端和調節桿46鉸接,調節桿46垂直穿過銷軸44,調節桿46下端設有鉸接座50,調節桿46上端螺紋連接有位于銷軸44上側的定位螺母51,調節桿46上穿設有位于銷軸44和鉸接座50之間的第二壓縮彈簧52,聯動板15左右滑動連接在第一安裝板14表面,聯動板15的左端下部邊沿設有L型的左擋板53,聯動板15的右端下部邊沿設有L型的右擋板54,所述保險機構與從動框11的下端右側邊沿頂壓接觸,從動框11下端伸入到聯動板15上并與左擋板53右表面接觸,連桿13兩端分別與右擋板54的左表面和上表面頂壓接觸。
[0047]保險機構包括保險鎖板4,保險鎖板4的左邊沿與從動框11的下端右側邊沿頂壓配合,保險鎖板4上設有長孔55,長孔55內穿設有導向柱56,導向柱56的內端固定在摩擦環19外壁,保險鎖板4的下表面設有固定柱57,固定柱57與導向柱56之間設有第三壓縮彈簧58,第三壓縮彈簧58平行于長孔55的長度方向。
[0048]中心軸I 一端在第一安裝板14外側設有護板3和將護板3壓緊的螺母,螺母連接有解鎖環18,護板3在中心軸I左側向外彎折形成過繩縫隙。
[0049]傳動齒輪12包括至少兩片,第一安裝板14外表面設有左右兩側分別與銷軸44和定位銷48頂壓配合的支撐塊20,支撐塊20位于傳動齒輪12之間。
[0050]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逃生器24本身不配備繩索,因此需要使用公共繩索。首先在高層建筑上所設的逃生地點(設在高層建筑35樓頂上以及被選定樓層的四周位置上的固定連接架34)找到逃生繩26。首先放下逃生繩26,并由地面32人員將逃生繩26通過逃生繩26下端的鎖鉤30連接到固定樁31上,目的是將逃生繩26拉離樓體,防止逃生人員在下落時與樓體發生碰撞和旋轉并與逃生繩26纏繞。
[0051]然后逃生人員29將逃生繩26通過護板3內側的過繩縫隙壓入到傳動齒輪12和壓線輪47之間,逃生繩26的頂壓保險鎖板4,保險鎖板4克服第三壓縮彈簧58的拉力,保險鎖板4的長孔55沿固定柱57移動,保險鎖板4脫離左擋板53的右邊沿后,在第二壓縮彈簧52的作用下,推動連桿13,連桿13向右頂壓右擋板54,聯動板15上的右擋板54向右移動,左擋板53向右帶動從動框11向右轉動,從動框11上的壓線輪47將逃生繩26壓緊到傳動齒輪12上,鎖緊過程將在瞬間完成,此時逃生器24將不再會與逃生繩26發生滑動摩擦,鎖緊結束,這樣就完成將逃生器24壓設到逃生繩26上。
[0052]接著逃生人員29自行或者由他人協助穿戴安全帶28,安全帶28是與逃生器24上的吊環相連接的,在穿戴好與身體綁定的護具后將安全帶28上的掛鉤掛在吊環2上,即可開始進行滑降。滑降前逃生人員29首先握緊手把10,用手拉緊解鎖桿9將解鎖桿9的活動端與卡板39內端的卡塊43卡接,這樣固定在解鎖桿9上的剎車線8會拉動逃生器24的連接桿36,連接桿36帶動凸輪盤21轉動,克服拉伸彈簧37,使制動塊22不與限速飛輪16的內壁接觸,制動機構處于解鎖位置。
[0053]當滑降時,逃生繩26會帶動傳動齒輪12轉動,傳動齒輪12帶動與之相扣連的限速飛輪16轉動。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限速飛輪16上有多個離心摩擦塊17可以在限速飛輪16上的滑槽中徑向滑動。當限速飛輪16轉速升高時,離心的摩擦塊17與摩擦環19之間的壓力就會升高,摩擦力加大。當在額定載荷下,滑降速度上升到一個最大值將不再繼續上升。此時,逃生人員29沿逃生繩26以高勻速狀態滑降,保證了快速完成超高層建筑逃生的需求。
[0054]在下落到離地面32預定距離時,逃生繩26上會有醒目顏色和質感的標記段或逃生繩26制動反應段提醒逃生人員29立即開始主制動降低下滑速度。逃生人員29按動制動器上的解鎖按鈕6,解鎖按鈕6為L型,這樣就可以帶動卡板39克服第一壓縮彈簧42的作用力,帶動卡塊43向外移動,解鎖桿9脫離卡塊43的束縛,制動拉線8松開,在拉伸彈簧37的作用下,帶動兩個連接桿36轉動,連接桿36帶動凸輪盤21轉動,凸輪盤21推動兩個制動塊22向外移動,制動塊22與限速飛輪16的內壁接觸產生壓力開始主制動剎車。為了進一步保障逃生人員29安全,地面32會放置氣墊33緩沖。
[0055]當逃生人員29安全落地后,通過操作解鎖環18,中心軸上的L型卡口槽與凸輪盤21內的掛鉤會解鎖。提起解鎖環18可以將吊環2、護板3和傳動齒輪12拆卸下來,從而使逃生繩26從逃生器24上分離,這樣可以保證下一名逃生人員29繼續使用同一根逃生繩26逃生。
[0056]另外,逃生地點應在高層建筑至少四個方向上選擇,以便在火險發生時可選擇安全的一面逃生;逃生地點與地面32的垂直范圍內不應與樓體或其他物品接觸,以防止在高速下落時撞傷。
[0057]逃生繩26使用規定直徑和不小于規定最小摩擦系數的逃生繩26。在逃生繩26末端用醒目顏色標記出制動反應段。
[0058]支撐塊20起到抵消中心軸I承受逃生人員29重量的作用,而且對固定桿45也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即對中心軸I的受力和第二壓縮彈簧52的作用力起到抵消作用。
[0059]綜上所述,逃生人員在使用本實用新型在速降過程經過加速下落階段、勻速下落階段和制動下落階段。本實用新型在安裝、下落、卸載等三個重要逃生環節上都做到了最大限度的節省時間,為更多人員安全逃生提供了可靠的保證。由于設計原理的因素,本實用新型被定性為一次性產品。在解鎖后逃生器24會分散為多個部分,這些將由指定單位折價回收,在經過可靠驗收后再利用。這樣一來將會有效的降低使用成本和再制造成本。因為使用公共繩索,所以又進一步節約了個人的逃生成本。而逃生地點的公共繩索將由小區物業提供,因為只是提供逃生系統中的一部分,所以物業的支出也降低了很多。將整個逃生系統的成本分攤,將有利于這套逃生系統的普及。
[0060]上述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形狀、材料、結構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用于超高層建筑速降逃生系統的逃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裝板(14)、摩擦環(19)和第二安裝板(23),摩擦環(19)設在第一安裝板(14)和第二安裝板(23)之間,第一安裝板(14)和第二安裝板(23)中部垂直設有中心軸(I ),中心軸(I)與摩擦環(19)同中心線設置,中心軸(I)上在第一安裝板(14)和第二安裝板(23)的外側連接有吊環(2),中心軸(I)上設有傳動齒輪(12)和限速飛輪(16),傳動齒輪(12)位于第一安裝板(14)外側,限速飛輪(16)設在摩擦環(19)內,限速飛輪(16)的外周均勻徑向設有至少三個滑槽,每個滑槽內均設有一個可與摩擦環(19)內壁摩擦的飛輪摩擦塊(17),限速飛輪(16)為一端敞口的中空結構,限速飛輪(16)內設有制動機構,制動機構連接有制動控制機構(25); 所述第一安裝板(14)外側設有與傳動齒輪(12)配合操作的壓繩操作機構,第二安裝板(23 ) —側設有用于控制壓繩操作機構動作的保險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高層建筑速降逃生系統的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動機構包括制動塊(22)、凸輪盤(21)和連接桿(36),凸輪盤(21)穿套在中心軸(I)上,制動塊(22 )關于凸輪盤(21)回轉中心對稱設有兩個,連接桿(36 )設有兩個,兩個連接桿(36 )設在兩個制動塊(22)之間且內端分別與凸輪盤(21)的兩側連接,兩個連接桿(36)的外端與第二安裝板(23)之間分別對稱設有拉伸彈簧(37); 所述制動控制機構(25)包括制動拉線(8),U型板(7)、手把(10)、解鎖桿(9)、方盒(38)和卡板(39),手把(10)兩端與U型板(7)的敞口處連接,U型板(7)的內測設有固定座(40),解鎖桿(9)的一端鉸接在固定座(40)上,方盒(38)通過緊固螺栓(41)設在U型板(7)的外側,卡板(39)設在方盒(38)內并穿設在緊固螺栓(41)上,緊固螺栓(41)上穿套有將卡板(39)與 方盒(38)內壁板接觸的第一壓縮彈簧(42),制動拉線(8)的一端與一個連接桿(36)連接,制動拉線(8)的另一端穿過U型板(7)的底部與解鎖桿(9)中部連接,卡板(39)的內端設有穿過U型板(7)并與解鎖桿(9)活動端卡接的配合的卡塊(43),卡板(39)的外端設有穿過方盒(38)外呈L型的解鎖按鈕(6);制動拉線(8)外套設有位于摩擦環(19)和U型板(7)之間的穿線管(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高層建筑速降逃生系統的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繩操作機構包括設在第一安裝板(14)的從動框(11)、聯動板(15)、銷軸(44)、固定桿(45),連桿(13)、調節桿(46),從動框(11)上設有位于傳動齒輪(12)左側的壓線輪(47),從動框(11)的上端鉸接在第一安裝板(14)上,固定桿(45)中部通過位于傳動齒輪(12)右側的定位銷(48)鉸接在第一安裝板(14)上,固定桿(45)上端右側設有與銷軸(44)頂壓接觸的定位塊(49 ),連桿(13 )兩端分別與固定桿(45 )下端和調節桿(46 )鉸接,調節桿(46 )垂直穿過銷軸(44),調節桿(46 )下端設有鉸接座(50 ),調節桿(46 )上端螺紋連接有位于銷軸(44 )上側的定位螺母(51),調節桿(46 )上穿設有位于銷軸(44 )和鉸接座(50 )之間的第二壓縮彈簧(52),聯動板(15)左右滑動連接在第一安裝板(14)表面,聯動板(15)的左端下部邊沿設有L型的左擋板(53),聯動板(15)的右端下部邊沿設有L型的右擋板(54),所述保險機構與從動框(11)的下端右側邊沿頂壓接觸,從動框(11)下端伸入到聯動板(15)上并與左擋板(53 )右表面接觸,連桿(13 )兩端分別與右擋板(54 )的左表面和上表面頂壓接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高層建筑速降逃生系統的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險機構包括保險鎖板(4),保險鎖板(4)的左邊沿與從動框(11)的下端右側邊沿頂壓配合,保險鎖板(4)上設有長孔(55),長孔(55)內穿設有導向柱(56),導向柱(56)的內端固定在摩擦環(19)外壁,保險鎖板(4)的下表面設有固定柱(57),固定柱(57)與導向柱(56)之間設有第三壓縮彈簧(58 ),第三壓縮彈簧(58 )平行于長孔(55 )的長度方向。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用于超高層建筑速降逃生系統的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軸(I) 一端在第一安裝板(14)外側設有護板(3)和將護板(3)壓緊的螺母,螺母連接有解鎖環(18),護板(3)在中心軸(I)左側向外彎折形成過繩縫隙。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超高層建筑速降逃生系統的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齒輪(12)包括至少兩片,第一安裝板(14)外表面設有左右兩側分別與銷軸(44)和定位銷(48)頂壓 配合的支撐塊(20),支撐塊(20)位于傳動齒輪(12)之間。
【文檔編號】A62B1/10GK203852746SQ201420115972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4日
【發明者】范彩霞, 王震虎, 楊漢嵩, 陳永方 申請人:黃河科技學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