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逃生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呼吸逃生器。
背景技術:
在社會生活中,火災已成為威脅公共安全,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一種多發性災害。據統計,全世界每天發生火災1萬起左右,每年火災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多達10億元。總結以往造成群死群傷及重大經濟損失的特大火災的教訓,其中最根本的一點是要提高人們火場疏散與逃生的能力。一旦火災降臨,在濃煙、毒氣和烈焰包圍下,有大部分人會被濃煙嗆死,或者被毒氣毒死,而被困者能夠在火災中的無氧或缺氧情況下保證呼吸到氧氣,就能得到更多的獲救機會。現有的呼吸逃生器由于體積較大,而且結構復雜,在普及應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呼吸逃生器,解決了現有呼吸逃生器在使用過程中體積較大、結構復雜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一種呼吸逃生器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氣瓶,氣瓶的瓶口內套接有膠塞,沿膠塞的軸線設置有通孔,通孔內嵌套有導管,導管的一端穿過通孔進入氣瓶,導管的另一端連接有呼吸面罩,氣瓶上還設置有減壓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特征還在于,
導管上設置有閥門且閥門位于氣瓶外部。
導管上還連接有氣囊,氣囊位于氣瓶內部。
減壓裝置包括氣袋,氣袋連接中空膠塞,中空膠塞穿過氣瓶側壁,氣袋位于氣瓶內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呼吸逃生器通過采用導管接通氣瓶和呼吸面罩,在氣瓶側壁上設置有氣袋進行減壓,不僅使用方便,結構簡單,而且體積相對較小,在火災發生中,能夠有效的緩解被困者無法呼吸到氧氣的問題,有很好的使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呼吸逃生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呼吸逃生器中氣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氣瓶,2.瓶口,3.膠塞,4.通孔,5.導管,6.呼吸面罩,7.氣袋,8.閥門,9.氣囊,10.中空膠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一種呼吸逃生器,如圖1所示,包括氣瓶1,氣瓶1的瓶口2內套接有膠塞3,沿膠塞3的軸線設置有通孔4,通孔4內嵌套有導管5,導管5的一端穿過通孔4進入氣瓶1,導管5的另一端連接有呼吸面罩6,氣瓶1上還設置有減壓裝置。
導管5上設置有閥門8且閥門8位于氣瓶1外部,閥門8控制氣瓶1內的空氣與呼吸面罩6的是否接通。
如圖2所示,導管5上還連接有氣囊9,氣囊9位于氣瓶1內部,氣囊9內為氧氣,在危險情況下,會延長使用者的呼吸時間;同時,當氣囊9內的氧氣使用完后,氣囊9可以與導管5拆卸掉,僅與氣瓶1連接,繼續使用氣瓶1內的空氣。
減壓裝置包括氣袋7,氣袋7連接中空膠塞10,中空膠塞10穿過氣瓶1側壁,氣袋7位于氣瓶1內部,打開閥門8,當使用者通過呼吸面罩6吸取空氣時,由于氣瓶1內壓力減小,室外大氣壓在不變的情況下使氣袋7在氣瓶1內膨脹,當使用者通過呼吸面罩6呼出時,氣瓶1內的壓力由于逐漸增大,室外大氣壓在不變的情況下使氣袋7在氣瓶1內縮小。
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導管5接通氣瓶1和呼吸面罩6,在氣瓶1側壁上設置有氣袋7進行減壓,不僅使用方便,結構簡單,而且體積相對較小,在火災發生中,能夠有效的緩解被困者無法呼吸到氧氣的問題,有很好的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