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逃生背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逃生裝備領域,具體為高層建筑逃生背包。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高層寫字樓、酒店、住宅樓等建筑一幢幢拔地而起,但與此同時,高層建筑的安全問題也日益暴露出來,比如近年來時有發生的由于高層建筑火災而導致的重大傷亡事故。面對事故,住在高層的居民如何才能實現快速安全的逃生,如何提高發生事故時逃生得有效性和成功率,減少傷亡,已經成為一個高層建筑安全的新課題。
[0003]對于這個課題,人們進行了研究,也實用新型了一些高樓逃生裝置,如中國專利201120330181.6公開了有備用壓縮氫氣罐的高樓逃生裝置,通過氫氣罐中的壓縮氫氣快速充滿氣球,形成氫氣球,利用氫氣球的浮力帶動下面的逃生艙離開高層建筑。
[0004]現有的逃生裝置雖然種類繁多,形式各異,但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如體積太大,不使用時不方便存放;逃生裝置靈活度不夠;只能向下無法避開下面的危險。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高層建筑逃生背包,背包中有一折疊氣囊,背包底部充氣裝置自動對氣囊充氣,加熱裝置自動對氣體加熱,利用熱氣球原理升空,帶動使用者到安全的地方,背包兩側有改變方向的裝置,可以在空中調整方向。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7]高層建筑逃生背包,其包括,背包1,氣囊2,電源3,加熱裝置4,充氣裝置5,鼓風機6,加熱片7,風口 8,進風口 9,充電端口 10,控制器11,背帶12,隔板13。
[0008]所述背包I內部設置氣囊2、電源3、加熱裝置4、充氣裝置5、隔板13,所述背包I外部設置進風口 9、充電端口 10、控制器11,所述背包I與背帶12固定連接,所述背包I內壁與氣囊2固定連接,所述電源3、加熱裝置4、充氣裝置5設置在背包I底部,所述電源3設置有充電端口 10,所述隔板13與背包I內壁固定連接,所述隔板13上設置有加熱片7、風口 8,所述加熱裝置4與加熱片7連接,所述充氣裝置5進氣口與進風口 9連接,所述充氣裝置5出氣口與風口 8連接,所述鼓風機6與背包I固定連接,所述鼓風機6以背包I中心線為中心對稱設置。
[0009]所述電源3與加熱裝置4、充氣裝置5、鼓風機6、控制器11通過導線連接,所述控制器11與電源3、加熱裝置4、充氣裝置5、鼓風機6通過導線連接。
[0010]所述背包I為牛仔布料制成。
[0011]所述背帶12長度為30-70cm,長度可調整。
[0012]所述隔板13為隔熱材料制成。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4]1、快速充氣,即時加熱空氣,即時啟動。
[0015]2、可以空中調整方向,安全性高。
[0016]3、不用時為背包形狀,可以常備家中。
[0017]4、可以作為短程飛行背包使用。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收起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高層建筑逃生背包,背包中有一折疊氣囊,背包底部充氣裝置自動對氣囊充氣,加熱裝置自動對氣體加熱,利用熱氣球原理升空,帶動使用者到安全的地方,背包兩側有改變方向的裝置,可以在空中調整方向。
[0021 ]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22]高層建筑逃生背包,其包括,背包1,氣囊2,電源3,加熱裝置4,充氣裝置5,鼓風機6,加熱片7,風口 8,進風口 9,充電端口 10,控制器11,背帶12,隔板13。
[0023]所述背包I內部設置氣囊2、電源3、加熱裝置4、充氣裝置5、隔板13,所述背包I外部設置進風口 9、充電端口 10、控制器11,所述背包I與背帶12固定連接,所述背包I內壁與氣囊2固定連接,所述電源3、加熱裝置4、充氣裝置5設置在背包I底部,所述電源3設置有充電端口 10,所述隔板13與背包I內壁固定連接,所述隔板13上設置有加熱片7、風口 8,所述加熱裝置4與加熱片7連接,所述充氣裝置5進氣口與進風口 9連接,所述充氣裝置5出氣口與風口 8連接,所述鼓風機6與背包I固定連接,所述鼓風機6以背包I中心線為中心對稱設置。
[0024]所述電源3與加熱裝置4、充氣裝置5、鼓風機6、控制器11通過導線連接,所述控制器11與電源3、加熱裝置4、充氣裝置5、鼓風機6通過導線連接。
[0025]所述背包I為牛仔布料制成。
[0026]所述背帶12長度為30-70cm,長度可調整。
[0027]所述隔板13為隔熱材料制成。
[0028]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9]圖1中,1-背包,2-氣囊,3-電源,4-加熱裝置,5-充氣裝置,6-鼓風機,7-加熱片,8-風口,9-進風口,10-充電端口,11-控制器,12-背帶,13-隔板。
[0030]如圖1所示,所述背包I內部設置氣囊2、電源3、加熱裝置4、充氣裝置5、隔板13,所述背包I外部設置進風口 9、充電端口 10、控制器11,所述氣囊2使用時充氣膨脹出背包1,不用時可收進背包I中。所述背包I與背帶12固定連接,所述背帶12成對設置,長度可根據實際情況調節,所述背包I內壁與氣囊2固定連接,所述氣囊2設置在背包I內部的上層空間,所述電源3、加熱裝置4、充氣裝置5設置在背包I內部的下層空間,中間由隔板13分開,所述電源3設置有充電端口 10,所述隔板13與背包I內壁固定連接,所述隔板13上設置有加熱片7、風口 8,所述加熱裝置4與加熱片7固定連接,所述充氣裝置5進氣口與進風口 9連接,所述充氣裝置5出氣口與風口 8連接,所述鼓風機6與背包I固定連接,所述鼓風機6以背包I中心線為中心對稱設置。
[0031]所述電源3與加熱裝置4、充氣裝置5、鼓風機6、控制器11通過導線連接,所述控制器11與電源3、加熱裝置4、充氣裝置5、鼓風機6通過導線連接。
[0032]實施例1
[0033]所述背包I優選為牛仔布料制成,形狀為不規則長方體。
[0034]所述氣囊2優選為橡膠制成,形狀為氣球形狀。
[0035]所述電源3優選為可充電電源,可以通過充電端口充電。
[0036]所述充氣裝置5優選為強力充氣機。
[0037]所述鼓風機6優選為2個,可以調整方向。
[0038]所述控制器11優選為長條形遙控器,通過導線連接到逃生背包內部。
[0039]所述背帶12優選為牛仔布料制成,數量為兩根,長度為70cm,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節。
[0040]所述隔板13優選為隔熱金屬制成,上面有隔熱涂層。
[0041]使用實施例2
[0042]高層建筑逃生背包平時不用時,就是一個普通背包的形狀,可以常備家中。遇到危險時,打開背包I上部的開口放出氣囊2,背上背包1,調整好背帶12的長度,使用者操作控制器11,發出指令打開充氣裝置5為氣囊2充氣,同時加熱裝置4開始加熱,當氣囊2的浮力超過人體重力的時候,人就升空了。在空中通過控制器11控制鼓風機6調整人在空中的行進方向。需要降落時,使用控制器11關閉加熱裝置4,停止對氣囊2中的氣體加熱,氣體慢慢冷卻,人就緩緩降落到安全的位置。
[0043]高層建筑逃生背包可廣泛應用到所有的高層建筑中,為在高層居住和工作的人們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0044]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高層建筑逃生背包,其包括,背包(1),氣囊(2),電源(3),加熱裝置(4),充氣裝置(5),鼓風機(6),加熱片(7),風口(8),進風口(9),充電端口(10),控制器(11),背帶(12),隔板(13);其中,所述背包(I)內部設置氣囊(2)、電源(3)、加熱裝置(4)、充氣裝置(5)、隔板(13),所述背包(I)外部設置進風口(9)、充電端口(10)、控制器(11),所述背包(I)與背帶(12)固定連接,所述背包(I)內壁與氣囊(2)固定連接,所述電源(3)、加熱裝置(4)、充氣裝置(5)設置在背包(I)底部,所述電源(3)設置有充電端口(10),所述隔板(13)與背包(I)內壁固定連接,所述隔板(13)上設置有加熱片(7)、風口(8),所述加熱裝置(4)與加熱片(7 )連接,所述充氣裝置(5 )進氣口與進風口( 9 )連接,所述充氣裝置(5 )出氣口與風口(8)連接,所述鼓風機(6)與背包(I)固定連接,所述鼓風機(6)以背包(I)中心線為中心對稱設置;所述電源(3)與加熱裝置(4)、充氣裝置(5)、鼓風機(6)、控制器(11)通過導線連接,所述控制器(11)與電源(3)、加熱裝置(4)、充氣裝置(5)、鼓風機(6)通過導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層建筑逃生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I)為牛仔布料制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層建筑逃生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帶(12)長度為30-70cm,長度可調整。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層建筑逃生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3)為隔熱材料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逃生裝備領域,具體為高層建筑逃生背包。本實用新型提供高層建筑逃生背包,背包中有一折疊氣囊,背包底部充氣裝置自動對氣囊充氣,加熱裝置自動對氣體加熱,利用熱氣球原理升空,帶動使用者到安全的地方,背包兩側有改變方向的裝置,可以在空中調整方向。本實用新型快速充氣,即時加熱空氣,即時啟動;可以空中調整方向,安全性高;不用時為背包形狀,可以常備家中;可以作為短程飛行背包使用。
【IPC分類】A62B3/00
【公開號】CN204815422
【申請號】CN201520400021
【發明人】尹傳喜, 毛寶占, 趙新亮
【申請人】淮南智輝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2日
【申請日】2015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