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聚亞酰胺多層膜及其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412509閱讀:53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聚亞酰胺多層膜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聚亞酰胺多層膜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別有涉及一種具有色彩的聚亞酰胺多層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移動通訊及便攜式電子產品的廣泛使用,印刷電路板的制造逐漸朝向高密度化、輕小化及高效能化的方向發展。然而,為了避免設置于印刷電路板上的金屬線路接觸水氣而氧化,通常會覆蓋保護膜于電路板上,以提供保護作用。聚酰亞胺(polyimide,PI)由于符合軟性電路板對于機械強度、可撓性、耐溶性、介電性質及耐熱性等需求,已被廣泛應用于軟性電路板中。一般而言,聚酰亞胺薄膜呈現黃色透明,因此,將聚酰亞胺薄膜覆蓋于印刷電路板上,仍可觀察到設置于印刷電路板上的電路圖案。為進一步符合美觀上的需求,同時可保護印刷電路板上的電路布局可能涉及的技術機密,日前已開發出呈現特定顏色且具有遮蔽性的聚酰亞胺薄膜,例如美國專利第5031017及5078936號所公開的。然而,當具有特定顏色的聚酰亞胺薄膜經表面處理時,如等離子處理、電暈放電處理、噴砂、溶劑擦拭或類似處理,此聚酰亞胺薄膜中的顏料可能會脫落而污染制程設備并導致該聚酰亞胺薄膜色彩不均勻(即,產生色差(colordeviation)的現象)。因此,業界需要一種耐表面處理且可呈現特定顏色的具有遮蔽性的聚酰亞胺薄膜。
發明內容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聚亞酰胺多層膜,包括呈色層,其含有顏料;第一保護層,設置于該呈色層的一表面上,且該第一保護層的厚度為0.5微米至3微米。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保護層還包含I重量%至15重量%的消光劑。圖1顯示了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聚酰亞胺多層膜。圖2顯示了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聚酰亞胺多層膜。附圖標記說明10、20多層聚酰亞胺膜12呈色層14保護層16顏料18消光劑19第二保護層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提供了耐表面處理、可呈現所需顏色、且具有遮蔽性及所需電氣性質的多層聚酰亞胺膜。在部分實施例中,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了除耐表面處理、呈現所需顏色、及具有所需電氣性質之外,還具有低光澤度值的多層聚酰亞胺膜。圖1顯示了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聚酰亞胺多層膜10。如圖1所示,聚酰亞胺多層膜10包含呈色層12以及設置于呈色層上表面的第一保護層14。其中,呈色層12包含顏料16,以使聚酰亞胺多層膜10呈現所需的色彩。用于本發明的顏料16可為有機顏料或無機顏料。舉例而言,顏料16可包含但不限于下列材料鎘紅(CadmiumRed)、鎘朱紅(CadmiumVermilion)、暗紅(AlizarinCrimson)、耐久紫紅(PermanentMagenta)、凡戴克掠(VanDykebrown)、鋇朽1樣黃(BariumLemonYellow)、鎘梓樣黃(CadmiumYellowLemon)、淺鎘黃(CadmiumYellowLight)、中鎘黃(CadmiumYellowMiddle)、橘鎘黃(CadmiumYellowOrange)、鮮紅(ScarletLake)、茶黃帶綠(RawUmberGreenish)或暗茶(BurntUmber)、黑色顏料,包括碳黑、氧化鈷(cobaltoxide)、鐵猛秘黑(Fe-Mn-Biblack)、鐵猛氧化物尖晶石黑(Fe_Mnoxidespinelblack)、(Fe,Mn)203黑、銅絡鐵礦黑尖晶石(copperchromiteblackspinel)、燈黑(lampblack)、骨黑(boneblack)、骨灰(boneash)、骨炭(bonechar)、赤鐵礦(hematite)、黑色氧化鐵、云母狀氧化鐵、黑色錯合無機色料(CICP)、CuCr2O4黑、(Ni,Mn,Co)(Cr,Fe)204黑、苯胺黑、茈黑、蒽醌黑、鉻綠黑赤鐵礦、鉻鐵氧化物或上述物質的混合物。在某些實施例中,可使用的有機顏料及無機顏料,例如,經比色指數(colorindex,Cl)(TheSocietyofDyersandColourists出版)分類為顏料(pigment)的化合物。具體實例可列舉如下C.1.顏料黃1、C.1.顏料黃3、C.1.顏料黃12、C.1.顏料黃13、C.1.顏料黃14、C.1.顏料黃15、C.1.顏料黃16、C.1.顏料黃17、C.1.顏料黃20、C.1.顏料黃24、C.1.顏料黃31、C.1.顏料黃53、C.1.顏料黃83、C.1.顏料黃86、C.1.顏料黃93、C.1.顏料黃94、C.1.顏料黃109、C.1.顏料黃110、C.1.顏料黃117、C.1.顏料黃125、C.1.顏料黃128、C.1.顏料黃137、C.1.顏料黃138、C.1.顏料黃139、C.1.顏料黃147、C.1.顏料黃148、C.1.顏料黃150、C.1.顏料黃153、C.1.顏料黃154、C.1.顏料黃166、C.1.顏料黃173、C.1.顏料黃194、C.1.顏料黃214等黃色顏料;C.1.顏料橙13、C.1.顏料橙31、C.1.顏料橙36、C.1.顏料橙38、C.1.顏料橙40、C.1.顏料橙42、C.1.顏料橙43、C.1.顏料橙51、C.1.顏料橙55、C.1.顏料橙59、C.1.顏料橙61、C.1.顏料橙64、C.1.顏料橙65、C.1.顏料橙7UC.1.顏料橙73等橙色顏料;C.1.顏料紅9、C.1.顏料紅97、C.1.顏料紅105、C.1.顏料紅122、C.1.顏料紅123、C.1.顏料紅144、C.1.顏料紅149、C.1.顏料紅166、C.1.顏料紅168、C.1.顏料紅176、C.1.顏料紅177、C.1.顏料紅180、C.1.顏料紅192、C.1.顏料紅209、C.1.顏料紅215、C.1.顏料紅216、C.1.顏料紅224、C.1.顏料紅242、C.1.顏料紅254、C.1.顏料紅264、C.1.顏料紅265等紅色顏料;C.1.顏料藍15、C.1.顏料藍15:3、C.1.顏料藍15-AX.1.顏料藍15:6、C.1.顏料藍60等藍色顏料;C.1.顏料紫1、C.1.顏料紫19、C.1.顏料紫23、C.1.顏料紫29、C.1.顏料紫32、C.1.顏料紫36、C.1.顏料紫38等紫色顏料;C.1.顏料綠7、C.1.顏料綠36等綠色顏料;C.1.顏料褐23、C.1.顏料褐25等褐色顏料;C.1.顏料黑1、C.1.顏料黑7等黑色顏料等。這些有機顏料及無機顏料可各自單獨使用或兩種以上混合使用。在另一實施例中,可視需要添加一種或多種不同功能性的填料(filler)于呈色層12中,以使聚酰亞胺多層膜10達到期望的特殊性能。這些功能性填料可例如為導熱性材料、導電性材料、金屬粉末材料或溶凝膠材料。導熱性材料可例如為氮化硼(BN)、二硼化鈦(TiB2)或氧化鋁。導電性材料可例如為銅粉。添加導電性材料的薄膜可用于抗靜電以及電導體方面的應用。添加例如銅的金屬粉末材料的薄膜可用于無電電鍍或電鍍用的晶種層應用。此外,為了改善電鍍沉積層的層間附著性,可在薄膜中添加溶凝膠材料以增加薄膜的表面粗糙度或表面積。請再次參照圖1,在一實施例中,在呈色層12的上表面設置有第一保護層14,以避免呈色層12經表面處理(例如等離子處理、電暈放電處理、噴砂、溶劑擦拭或類似處理)后造成顏料16脫落或露出的可能性,顏料脫落或露出會造成制程設備污染、或導致聚酰亞胺多層膜10色彩不均勻(即,產生色差)。在一實施例中,第一保護層14的材料可為聚酰亞胺,特別是具低色度的聚酰亞胺。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保護層14的材料可為透明塑料材料,特別是高透光度及低色度的透明塑料材料。在一實施例中,該透明塑料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PES)、聚丙烯酸酯(polyarylate,PAR)、聚環烯烴(polynorbornene,PNB)、聚對苯二甲酸二乙酯(polyethyleneterephathalate,PET)、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聚諷(polysulfone,PSF)、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naphthalate,PEN)、聚醚酸亞胺(polyetherimide,PEI)等,可單獨使用或混合使用。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一保護層14也可用于防止聚酰亞胺多層膜10在后續貼合或壓合至另一材料的制程中,由于高溫或高壓而導致呈色層12中的顏料滲透至該材料的中,而污染該材料或影響與該材料結合后整體結構的機械性能或電氣特性。為了降低聚酰亞胺多層膜10的光澤度,可在第一保護層14中選擇性地添加消光劑(mattingagent)18。在某些實施例中,聚酰亞胺多層膜10的光澤度值介于3與63之間。在一實施例中,該消光劑18的含量基于該第一保護層的成份的總重計為約I重量%、2重量%、3重量%、4重量%、5重量%、6重量%、7重量%、8重量%、9重量%、10重量%、11重量%、12重量%、13重量%、14重量%、15重量%,或前述任兩數值所成范圍內。其中,該消光劑18可包含但不限于下列材料金屬或非金屬的氧化物(如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鋯等)、硫化物(如硫酸鋇)、氮化物、硼化物、碳酸鈣、聚酰亞胺粉體、或上述材料的混合物。在一實施例中,該消光劑可為粉劑,具有平均粒徑為約3微米、3.5微米、4微米、4.5微米、5微米、5.5微米、6微米、6.5微米、7微米、7.5微米、8微米、8.5微米、9.0微米(microns),或前述任兩數值所成范圍內。呈色層12及第一保護層14可使用連續式及非連續式涂布法形成。連續式涂布法包括但不限于旋轉式涂法(spincoating)、狹縫式涂布法(slot-diecoating)、單層擠壓式(extrusion)涂布法、浸沾式涂布(dipcoating)、旋轉式涂布(spincoating)、滾筒式涂布(rollcoating)、噴灑式涂布(spraycoating)、斜板式涂布(slidecoating)、淋幕式涂布(curtaincoating)、凹版印刷(gravureprinting)、多層共擠壓(multilayerco-extrusion)涂布法等。通過連續式涂布方式可依序或同時形成呈色層12和第一保護層14。非連續式涂布法包括但不限于噴墨印刷(inkjetprinting)及網版印刷(screen-printing),通過非連續式涂布方式可進行多次單層涂布的批次或連續操作方式形成呈色層12和第一保護層14。圖2顯示了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聚酰亞胺多層膜20。如圖2所示,多層聚酰亞胺多層膜20包含呈色層12、設置于呈色層12上表面的第一保護層14以及設置于呈色層12下表面且相對于第一保護層14的第二保護層19。在一實施例中,第二保護層19可使用與第一保護層14相同的材料及組成。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二保護層19為聚合物薄膜,但不添加消光劑。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二保護層19為添加消光劑的聚合物薄膜。與圖1的聚酰亞胺多層膜10相比,聚酰亞胺多層膜20在呈色層12的下表面額外設置第二保護層19,使得呈色層12夾持在第一保護層14與第二保護層19之間,可進一步保護呈色層12的下表面不會受到外力損傷或因表面處理而造成呈色層12中的顏料16脫落或使得聚酰亞胺多層膜20產生色差等問題。再者,聚酰亞胺多層膜20也可避免添加于呈色層12中的顏料在后續貼合或壓合至另一材料的制程中,由于高溫或高壓而導致呈色層12中的顏料由上下兩側滲透至該材料中,而污染該材料或影響與該材料結合后整體結構的機械性能或電氣特性。類似于前述,呈色層12、第一保護層14以及第二保護層19可使用旋涂法、狹縫式涂布法、單層擠壓式涂布法,采用多次單層涂布的批次或連續操作方式依序形成,也可使用多層共擠壓涂布法,同時形成呈色層12、第一保護層14以及第二保護層19。本發明所述的多層聚酰亞胺膜可應用于軟性電路板(FPC)、剛性電路板(rigidprintedboards)、軟剛性電路板(flexible-rigidprintedboard)、液晶顯不器(LCD)、發光二極管(LED)、光伏電池(photovoltaiccells)、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便攜式通訊裝置(portablecommunicationdevice)、數碼相機、便攜式計算機(laptop)、電子書(e-book)、平板計算機(tabletPC)等電子產品。實施例保護層漿料的制備將I6O公斤(kg)的二甲基乙酸胺(dimethylacetamide,DMAc)及19.1kg(0.0955mole)的4,4’-氧基二苯胺(4,4,-0DA)分別加A200公升(L)的反應器中,并攪拌使其溶解。隨后添加20.8kg(0.0954mole)的均苯四酸二酐(pyromelliticdianhydride,PMDA)于該反應器中并持續攪拌3小時,即可獲得黏度200,000厘泊(cps)的聚酰亞胺漿料。黑色漿料的制備將160kg的DMAc及18.2kg(0.091kmole)的4,4’-ODA分別加入200L的反應器中,攪拌使其溶解。接著,將2kg的低導電碳黑(EV0NIKSpecialBlack4)及19.8kg(0.0908kmole)的PMDA加入該反應器中并持續攪拌3小時,即可獲得黏度220,OOOcps的黑色聚酰亞胺漿料。紅色漿料的制備將160kg的DMAc及16.3kg(0.0815kmole)的4,4,-ODA分別加A200L的反應器中,攪拌使其溶解。隨后將4kg的二氧化鈦(Ti02)及2kg的紅色顏料(BASF3911HD)及17.7kg(0.0812kmole)的PMDA加入該反應器中并持續攪拌3小時,即可獲得黏度160,OOOcps的紅色聚酰亞胺漿料。聚酰亞胺粉體的制備于三頸燒瓶內添加將作為溶劑的約570克的DMAC,接著添加約14.35克的4,4’-ODA及約14.86克的PMDA(摩爾比為約1:0.950,占反應溶液總重量的約5wt%),攪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約3.17克的3-甲基吡啶。持續攪拌并加熱至約170°C,反應約18個小時,獲得聚酰亞胺析出物。以水和乙醇清洗所得析出物并以真空過濾,再于烘箱中以約160°C加熱烘干約I小時,可獲得聚酰亞胺粉體。隨后再將此聚酰亞胺粉體研磨并篩選出粒徑約4微米至10微米(ym)的聚酰亞胺粉體。實施例一將上述保護層漿料及黑色聚酰亞胺漿料以三層共擠壓涂布方式,在連續式制程中制作具有第一保護層、黑色呈色層及第二保護層的多層聚亞酰胺薄膜。其中,第一保護層、黑色呈色層及第二保護層的膜厚分別約為0.5微米、11微米及0.5微米,并測量此多層聚亞酰胺薄膜的機械性質及電氣性質以及經表面處理(以酒精擦拭及等離子處理)后的表面特性。實施例二使用與實施例一實質上相同的制法、結構及測量項目,但將第一保護層、黑色呈色層及第二保護層的膜厚分別涂布約為I微米、10微米及I微米。實施例三使用與實施例一實質上相同的制法、結構及測量項目,但將第一保護層、黑色呈色層及第二保護層的膜厚分別涂布約為3微米、6微米及3微米。實施例四將上述的保護層漿料及紅色聚酰亞胺漿料以三層共擠壓涂布方式,在連續式制程中制作具有第一保護層、紅色呈色層及第二保護層的多層聚亞酰胺薄膜。其中,第一保護層、紅色呈色層及第二保護層的膜厚分別約為0.5微米、11微米及0.5微米,并測量此多層聚亞酰胺薄膜的機械性質及電氣性質以及表面特性。實施例五使用與實施例四實質上相同的制法、結構及測量項目,但將第一保護層、紅色呈色層及第二保護層的膜厚分別涂布為I微米、10微米及I微米。實施例六使用與實施例四實質上相同的制法、結構及測量項目,但將第一保護層、紅色呈色層及第二保護層的膜厚分別涂布為3微米、6微米及3微米。實施例七于保護層漿料中加入約I重量%的氧化硅(SiO2)消光劑(GraceP403),并以實施例二的方式制作膜厚分別約為I微米、10微米及I微米的第一保護層、黑色呈色層及第二保護層,并測量此多層聚亞酰胺薄膜的機械性質、消光劑的分散性及光澤度。實施例八同實施例七的制法、結構及測量項目,但消光劑的添加量為約2重量%。實施例九同實施例七的制法、結構及測量項目,但消光劑的添加量為約5重量%。實施例十同實施例七的制法、結構及測量項目,但消光劑的添加量為約13重量%。實施例1^一同實施例七的制法、結構及測量項目,但消光劑的添加量為約20重量%。實施例十二于保護層漿料中加入約I重量%的氧化硅(SiO2)消光劑(GraceP403),并以實施例五的方式制作膜厚分別約為I微米、10微米及I微米的第一保護層、紅色呈色層及第二保護層,并測量此多層聚亞酰胺薄膜的機械性質、消光劑的分散性及光澤度。實施例十三同實施例十二的制法、結構及測量項目,但消光劑的添加量為約2重量%。實施例十四同實施例十二的制法、結構及測量項目,但消光劑的添加量為約5重量%。實施例十五同實施例十二的制法、結構及測量項目,但消光劑的添加量為約13重量%。實施例十六同實施例十二的制法、結構及測量項目,但消光劑的添加量為約20重量%。實施例十七于保護層漿料中加入約I重量%的聚酰亞胺粉體,并以實施例二的方式制作膜厚分別約為I微米、10微米及I微米的第一保護層、黑色呈色層及第二保護層,并測量此多層聚亞酰胺薄膜的機械性質、消光劑的分散性及光澤度。實施例十八同實施例十七的制法、結構及測量項目,但消光劑的添加量為約2重量%。實施例十九同實施例十七的制法、結構及測量項目,但消光劑的添加量為約5重量%。實施例二十同實施例十七的制法、結構及測量項目,但消光劑的添加量為約13重量%。實施例二i^一同實施例十七的制法、結構及測量項目,但消光劑的添加量為約20重量%。實施例二十二于保護層漿料中加入約I重量%的聚酰亞胺粉體,并以實施例五的方式制作膜厚分別約為I微米、10微米及I微米的第一保護層、紅色呈色層及第二保護層,并測量此多層聚亞酰胺薄膜的機械性質、消光劑的分散性及光澤度。實施例二十三同實施例二十二的制法、結構及測量項目,但消光劑的添加量為約2重量%。實施例二十四同實施例二十二的制法、結構及測量項目,但消光劑的添加量為約5重量%。實施例二十五同實施例二十二的制法、結構及測量項目,但消光劑的添加量為約13重量%。實施例二十六同實施例二十二的制法、結構及測量項目,但消光劑的添加量為約20重量%。比較例一在單層連續式涂布制程中,將黑色聚亞酰胺漿料涂布成膜,以制得約12微米的薄膜。比較例二在單層連續式涂布制程中,將紅色聚亞酰胺漿料涂布成膜,以制得約12微米的薄膜。比較例三將保護層漿料及黑色聚酰亞胺漿料以三層共擠壓涂布方式,在連續式制程中制作具有第一保護層、黑色呈色層及第二保護層的多層聚亞酰胺薄膜。其中,第一保護層、黑色呈色層及第二保護層的膜厚分別約為0.2微米、11.6微米及0.2微米,并測量此多層聚亞酰胺薄膜的機械性質及電氣性質以及經表面處理(以酒精擦拭及等離子處理)后的表面特性。比較例四將保護層漿料及紅色聚酰亞胺漿料以三層共擠壓涂布方式,在連續式制程中制作具有第一保護層、紅色呈色層及第二保護層的多層聚亞酰胺薄膜。其中,第一保護層、紅色呈色層及第二保護層的膜厚分別約為0.2微米、11.6微米及0.2微米,并測量此多層聚亞酰胺薄膜的機械性質及電氣性質以及經表面處理(以酒精擦拭及等離子處理)后的表面特性。以下列方法檢測所得薄膜的性質1.酒精擦拭以無塵布沾酒精于膜面來回擦拭五次,N:無掉色,S:輕微掉色,L:嚴重掉色2.抗等離子侵蝕使用等離子設備(型號NEMST-D2002,購自NanoElectronicsandMicroSystemTechnologies,Inc.)進行本測試。將長寬尺寸為約IOcmXIOcm的聚亞酰胺膜放置于等離子腔室(chamber)內進行表面處理約20分鐘,接著,將該聚酰亞胺膜以濕潤無塵布(例如沾附水或酒精)來回擦拭五次,并觀察無塵布上沾附呈色劑的情形來判斷呈色劑的脫落程度。N:無掉色,S:輕微掉色,L:嚴重掉色。等離子處理條件為功率約15KW;等離子腔室內填充的氣體及流量N2:約666sccm;O2:約2000sccm;CF4:約666sccm。3.伸長率(elongation):依據ASTMD-882及IPC-TM-6502.4.19,以HounsfieldTestEquipmentH10K-S設備進行檢測。4.光澤度(gloss):以NIIPONDenshokuPG-1M設備進行測試,角度設定為60°。5.介電強度(Dk):依據ASTMD150-95,以Agilent4294A(夾具型號16034G)設備進行檢測。6.表面電阻(Rs)及體積電阻(Rv):依據ASTMD257,以Agilent4339B設備進行檢測。7.消光劑的分散性(dispersion):以SEM進行表面分析,其中◎:消光劑平均聚集粒徑小于8iim,〇消光劑平均聚集粒徑小于12iim,A:消光劑平均聚集粒徑小于15iim,X:消光劑平均聚集粒徑大于15um。檢測的結果如下表一至表六所示。表一、具有不同厚度的保護層的黑色聚酰亞胺多層膜權利要求1.一種聚亞酰胺多層膜,包括一呈色層,含有顏料及聚亞酰胺;一第一保護層,設置于該呈色層的一表面上,且該第一保護層的厚度約為O.5微米至3微米。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亞酰胺多層膜,其中所述第一保護層含有消光劑。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聚亞酰胺多層膜,其中所述消光劑具有介于3微米至9微米之間的平均粒徑。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聚亞酰胺多層膜,其中所述消光劑的含量約為所述保護層的I重量百分比至15重量百分比。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聚亞酰胺多層膜,其中所述消光劑選自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鋯、硫酸鋇、氮化物、硼化物、碳酸鈣以及聚酰亞胺粒子中的一種或多種。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亞酰胺多層膜,其中所述第一保護層由聚酰亞胺組成。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亞酰胺多層膜,其中所述第一保護層由選自聚碳酸酯、聚醚砜、聚丙烯酸酯、聚環烯烴、聚對苯二甲酸二乙酯、聚醚醚酮、聚砜、聚萘二甲酸乙二酯、及聚醚酰亞胺中的透明塑料材料的一種或多種所組成。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亞酰胺多層膜,還包括第二保護層,設置于所述呈色層在相對于所述第一保護層的另一表面上。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聚亞酰胺多層膜,其中所述第二保護層含有消光劑。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聚亞酰胺多層膜,其中所述消光劑的含量約為所述保護層的I重量百分比至15重量百分比。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聚亞酰胺多層膜,其中所述消光劑選自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鋯、硫酸鋇、氮化物、硼化物、碳酸鈣以及聚酰亞胺粒子中的一種或多種。12.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聚亞酰胺多層膜,其中所述第二保護層由聚酰亞胺組成。全文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聚亞酰胺多層膜,其包括一含有顏料的呈色層及一第一保護層,該第一保護層設置于該呈色層的一表面上,且該第一保護層的厚度約為0.5至3微米。在部分實施例中,還描述了制造該聚亞酰胺多層膜的方法。文檔編號B32B37/15GK102991053SQ20121022020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申請日期2012年6月29日優先權日2011年9月9日發明者吳聲昌,羅吉歡,余景文,陳宗儀,黃盛裕,陳吳政翰,鐘文軒申請人:達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