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汽車頂棚的一次干法成型的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413295閱讀:195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汽車頂棚的一次干法成型的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內飾件生產工藝,尤其涉及到汽車頂棚的干法成型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PU+GF+PET結構的乘用車內飾頂棚有兩種加工工藝,使用PE或PP粘結的熱塑性干法工藝和使用PU反應成型的熱固性濕法工藝。其中干法工藝一直是分兩步完成,即先將PU、GF和PET結合生成三明治基材,然后再加熱軟化并冷壓成型。現有技術中,汽車頂棚干法成型分為兩步,第一步將無紡布PET鋪在最下層,然后在無紡布上切撒玻纖GF和PE膠粉或PP膠膜,再鋪上PU板材,然后再切撒玻纖GF和PE膠粉或PP膠膜,最后再鋪上無紡布,形成三明治結構的材料疊加。疊加成的復合材料送入加熱爐加熱至270-330°C,使PE膠粉或PP膠膜融化,然后再送入冷卻板,使PE膠粉或PP膠膜 冷卻至20-30°C固化,將復合材料中的各種組成粘結在一起,并使用壓力使其粘結牢固,形成基材。第二步,將基材送入加熱爐加熱至250-350°C,使PE膠粉或PP膠膜再次融化并使各種組成材料軟化,然后將軟化的基材送入水冷的15_25°C模具,使用7-12MPa的壓力,基材在模具中重新固化并成型,同時將面飾材料利用融化的PE膠粉或PP膠膜與基材粘結在一起一并成型,形成成品。現有技術中,工藝過程可以簡化為加熱一冷卻一基材一加熱一冷卻一成品,由于在生產基材和冷壓成型的過程中都有加熱,然后冷卻的過程,使得整個過程流程延長,造成設備投入、場地、物流和人員成本的浪費,最重要的是造成能源嚴重浪費。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汽車頂棚一次干法成型的生產工藝。首先,加工制作復合材料,將無紡布PET鋪在最下層,然后在無紡布上切撒玻纖GF和PE膠粉或PP膠膜,再鋪上I3U板材,然后再切撒玻纖GF和PE膠粉或PP膠膜,最后再鋪上無紡布,形成三明治結構的材料疊加。疊加成的復合材料使用履帶式專用傳送裝置送入加熱爐加熱至270-350°C,使PE膠粉或PP膠膜融化并使各種組成材料軟化,、然后將材料送入水冷的15-25°C模具,使用7-12MPa的壓力,疊加的材料在模具中重新固化并成型,同時面飾利用融化的PE膠粉或PP膠膜與疊加的材料粘結在一起一并成型,形成成品。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取消了中間的一次加熱過程和一次冷卻過程,使電能消耗降低70%,水資源消耗降低40% ;取消了基材的生產,使得整條生產線的人員可以降低30% ;取消了基材這種中間產品,減少了存儲和物流的空間和費用;取消了生產基材時使用的加熱和冷卻裝置,使整個流程縮短,減少了設備投入和占地。


圖I為現有技術中汽車頂棚干法成型加工工藝的流程圖。圖2為本發明汽車頂棚的一次干法成型的生產工藝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I
加工制作復合材料,將無紡布PET鋪在最下層,然后在無紡布上切撒玻纖GF和PE膠粉或PP膠膜,再鋪上PU板材,然后再切撒玻纖GF和PE膠粉或PP膠膜,最后再鋪上無紡布,形成三明治結構的材料疊加。 疊加成的復合材料使用履帶式專用傳送裝置送入加熱爐加熱至270°C,使PE膠粉或PP膠膜融化并使各種組成材料軟化,然后將材料送入水冷的23°C模具,使用IlMPa的壓力,疊加的材料在模具中重新固化并成型,同時面飾利用融化的PE膠粉或PP膠膜與材料粘結在一起一并成型,產品成型。實施例2
加工制作復合材料,將無紡布PET鋪在最下層,然后在無紡布上切撒玻纖GF和PE膠粉或PP膠膜,再鋪上PU板材,然后再切撒玻纖GF和PE膠粉或PP膠膜,最后再鋪上無紡布,形成三明治結構的材料疊加。疊加成的復合材料使用履帶式專用傳送裝置送入加熱爐加熱至350°C,使PE膠粉或PP膠膜融化并使各種組成材料軟化,然后將材料送入水冷的17°C模具,使用9MPa的壓力,疊加的材料在模具中重新固化并成型,同時面飾利用融化的PE膠粉或PP膠膜與材料粘結在一起一并成型,形成成品。實施例3
加工制作復合材料,將無紡布PET鋪在最下層,然后在無紡布上切撒玻纖GF和PE膠粉或PP膠膜,再鋪上PU板材,然后再切撒玻纖GF和PE膠粉或PP膠膜,最后再鋪上無紡布,形成三明治結構的材料疊加。疊加成的復合材料使用履帶式專用傳送裝置送入加熱爐加熱至300°C,使PE膠粉或PP膠膜融化并使各種組成材料軟化,然后將材料送入水冷的20°C模具,使用12MPa的壓力,疊加的材料在模具中重新固化并成型,同時面飾利用融化的PE膠粉或PP膠膜與材料粘結在一起一并成型,形成成品。實施例4
加工制作復合材料,將無紡布PET鋪在最下層,然后在無紡布上切撒玻纖GF和PE膠粉或PP膠膜,再鋪上PU板材,然后再切撒玻纖GF和PE膠粉或PP膠膜,最后再鋪上無紡布,形成三明治結構的材料疊加。疊加成的復合材料使用履帶式專用傳送裝置送入加熱爐加熱至330°C,使PE膠粉或PP膠膜融化并使各種組成材料軟化,然后將材料送入水冷的20°C模具,使用9MPa的壓力,疊加的材料在模具中重新固化并成型,同時面飾利用融化的PE膠粉或PP膠膜與材料粘結在一起一并成型,形成成品。實施例5加工制作復合材料,將無紡布PET鋪在最下層,然后在無紡布上切撒玻纖GF和PE膠粉或PP膠膜,再鋪上PU板材,然后再切撒玻纖GF和PE膠粉或PP膠膜,最后再鋪上無紡布,形成三明治結構的材料疊加。疊加成的復合材料使用履帶式專用傳送裝置送入加熱爐加熱至310°C,使PE膠粉或PP膠膜融化并使各種組成材料軟化,然后將材料送入水冷的21°C模具,使用IOMPa的壓力,疊加的材料在模具中重新固化并成型,同時面飾利用融化的PE膠粉或PP膠膜與材料粘結在一起一并成型,形成成品。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頂棚的一次干法成型的生產工藝,采用無紡布PET、玻纖GF、PE膠粉或PP膠膜以及PU板材形成三明治結構的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疊加成的復合材料送入加熱爐加熱至270-350°C,使PE膠粉或PP膠膜融化并使各種組成材料軟化,然后將材料送入水冷的溫度為15_25°C的模具中,使用7-12MPa的壓力,疊加的材料在模具中重新固化并成型,同時將面飾利用融化的PE膠粉或PP膠膜與材料粘結在一起,產品成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頂棚的一次干法成型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明治結構的復合材料由無紡布PET鋪在最下層,然后在無紡布上切撒玻纖GF和PE膠粉或PP膠膜,再鋪上PU板材,然后再切撒玻纖GF和PE膠粉或PP膠膜,最后再鋪上無紡布PET。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頂棚的一次干法成型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材料使用履帶式專用傳送裝置送入加熱爐中加熱。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頂棚的一次干法成型的生產工藝,采用無紡布PET、玻纖GF、PE膠粉或PP膠膜以及PU板材形成三明治結構的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疊加成的復合材料送入加熱爐加熱至270-350℃,使PE膠粉或PP膠膜融化并使各種組成材料軟化,然后將材料送入水冷的溫度為15-25℃的模具中,使用7-12MPa的壓力,疊加的材料在模具中重新固化并成型,同時將面飾利用融化的PE膠粉或PP膠膜與材料粘結在一起,產品成型。
文檔編號B32B37/24GK102825895SQ201210378850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9日
發明者刁志勇, 張冰, 王瑞, 杭發玲, 夏毅 申請人:蕪湖正海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