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內飾復合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內飾復合板,包括云母樹脂復合板和PP發泡板,云母樹脂復合板的下表面粘接PP發泡板,云母樹脂復合板的上表面涂覆有光固化涂層。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內飾復合板采用云母樹脂復合板有效的提高了汽車內飾板的耐熱老化性能和耐紫外光老化性能,而在汽車內飾板表面皮層涂覆的光固化涂料可以有效阻隔樹脂中小分子的揮發,具有一定的環保作用。
【專利說明】
汽車內飾復合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用內飾板【技術領域】,尤其一種汽車內飾復合板。
【背景技術】
[0002]為了滿足乘員對舒適性的需要,汽車內飾板要求有較高的強度外還要求有良好的觸感、手感、視覺感、氣味感等,因此對汽車內飾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塑聚氯乙烯(PVC)汽車內飾表皮雖然具有柔韌性和耐低溫性能好、易于真空吸塑成型等特點,而適合制造汽車內飾表皮,但增塑PVC汽車內飾表皮的強度、剛性和耐熱性等性能相對較差,需要進一步改善增塑PVC汽車內飾表皮存在的不足,進一步提高汽車內飾板的耐熱老化性能和耐紫外光老化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汽車內飾表皮強度、剛性和耐熱性等性能相對較差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汽車內飾復合板,具有較好的耐熱老化性能和耐紫外光老化性能。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內飾復合板,包括云母樹脂復合板和PP發泡板,云母樹脂復合板的下表面粘接PP發泡板,云母樹脂復合板的上表面涂覆有光固化涂層。
[0005]進一步的,所述的云母樹脂復合板的厚度為0.5-1.0mm。
[0006]進一步的,所述的PP發泡板的厚度為2_5mm。
[0007]進一步的,所述的光固化涂層的厚度為0.01-0.10mm。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內飾復合板采用云母樹脂復合板有效的提高了汽車內飾板的耐熱老化性能和耐紫外光老化性能,而在汽車內飾板表面皮層涂覆的光固化涂料可以有效阻隔樹脂中小分子的揮發,具有一定的環保作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內飾復合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1.云母樹脂復合板,2.PP發泡板,3.光固化涂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1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汽車內飾復合板,包括云母樹脂復合板I和PP發泡板2,云母樹脂復合板I的下表面粘接PP發泡板2,云母樹脂復合板I的上表面涂覆有光固化涂層3。進一步的,所述的云母樹脂復合板I的厚度為0.5-1.0mm。進一步的,所述的PP發泡板2的厚度為2-5mm。進一步的,所述的光固化涂層3的厚度為0.01-0.10mm。
[001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云母樹脂復合板I如專利申請號:200510122629.4《高性能樹脂/云母復合材料及生產方法》中記載,其原料組成及其制備方法均為現有技術,成品具有較高的強度、模量及耐熱性。本實用新型將云母樹脂復合板運用于汽車內飾板【技術領域】,提高了汽車內飾板的耐熱老化性能和耐紫外光老化性能。
[0015]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內飾復合板,其特征是:包括云母樹脂復合板和PP發泡板,云母樹脂復合板的下表面粘接PP發泡板,云母樹脂復合板的上表面涂覆有光固化涂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內飾復合板,其特征是:所述的云母樹脂復合板的厚度為.0.5-1.0mm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內飾復合板,其特征是:所述的PP發泡板的厚度為2-5m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內飾復合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光固化涂層的厚度為.0.01-0.10mnin
【文檔編號】B32B33/00GK203919911SQ201420372626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8日
【發明者】王京, 丁道全, 王偉 申請人:南京海勝塑膠科技有限公司